875 科學發展的根基
章節名寫錯了,大家勿怪!
長安城外的土地確實可以稱得上沃野千里,但肖鋒並不打算,讓人過度去開發。
縱觀華國的歷史,歷代王朝初立之後,都會有一段國富民強的時間,這段時間國家的君王都勵精圖治,努力發展恢復國家。
所以歷代王朝的初期都是發展的不錯的,但到中後期,因爲承平日久,君王也就喪失了進去之心,開始只顧享樂之事。
而爲了迎合君王的喜好,這時候就有一衆奸臣登臺,結黨營私,貪贓枉法,到後來王朝就會往往有因爲權力爭奪,而導致內亂。
再到末期,就會出現天災,或者邊疆隱患,最後王朝陷入崩塌階段。
縱觀華國古代歷史,除了最後的清朝,幾乎全都是這麼滅亡的。
而之所以會出現那樣的事,其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生產力水平不夠,說白了就生產出來的東西,跟不上人口增長的速度,就會造成資源的短缺。
而西方和東方的封建王朝都面臨過這樣的難題,而兩邊應對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西方的方法就是發動對外戰爭,入侵搶掠別的國家,到後來發展成了殖民全球。
而華國,則是農民起義,內亂,人口驟減,然後舊王朝崩塌,新王朝建立,然後周而復始。
兩種截然不同的模式,孰高孰略,一眼就能看出高下。
而後來清朝之所以沒有陷入這個怪圈,則完全是因爲有了外來的新物種,玉米和紅薯這兩種高產作物,解決了糧食危機,才讓王朝避免陷入歷朝歷代的輪迴怪圈。
而在肖鋒看來,他現在擁有的潘妮維拉半島,基本上幾十年內,甚至上百年內,都根本不用考慮這個問題。
首先這個半島的面積太大了,而且地理環境實在太優越了。
左邊是美索迪斯大陸,右邊是聖索迪斯大陸,而潘妮維拉半島,就在鏈接兩片大陸的大陸橋下部,與兩片大陸隔海相望。
潘妮維拉半島成倒三角形插入海中,而沿着兩側的海岸線,恰好是兩條從大陸橋上綿延過來的山巒,將陸地與海洋隔開。
而這些山巒,也恰好對環抱的大陸,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作用就和米國的東海岸的洛基山和西海岸的阿拉巴切山脈,環抱住整個米國大平原的作用一樣。
所以肖鋒這次,也打算把這環抱潘妮維拉半島的山脈,一條命名爲秦嶺,一條命名爲太行。
而在這兩條山脈中間,北面大概有二三百萬平方公里,是略有起伏的丘陵臺地,而南邊則是六百多萬平方公里,一馬平川的大平原。
而且這片平原之間,土地肥沃,河流,胡泊衆多,按照肖鋒的想法,這些土地,養活十幾億人完全沒問題。
所以這片土地上幾百年之內,是不會面臨吃不飽,餓肚子的問題。
但即便如此,工業還是必須要搞起來。
因爲外面可有半獸人在等着他們呢,他們如果不發展,等半獸人打過來那可就傻了眼了。
他們和半獸人之間,少不了殊死一戰。
而這長安城南邊的大裂谷一帶,在他看來,用來發展工業就在適合不過了。
將來國家一旦穩定下來,要發展民生,土地總是有限的,不可能城裡的人都去種地,那總得乾點什麼。
工廠纔是最適合容納人口的地方,這一代還有什麼比大裂谷那邊更合適搞工業?
珍珠湖往前綿延十幾裡,就是大瀑布所在地了。
從珍珠湖溢出來的奔流河,繼續一路向前,來到一百多米高的裂谷斷裂處,形成了一條數百米寬的大瀑布。
這瀑布的壯觀,在肖鋒看來,完全不輸地球上那號稱最大的尼加拉瓜大瀑布,甚至比那個大瀑布還要宏偉的多。
巨量的河水,從斷崖上奔流而下,在南部大平原上衝擊出了無數的胡泊,而這些胡泊又沿着地勢,分流程數條大河灌溉了南部的大平原。
這只是地理姿態,而對肖鋒而言,這裡卻是一個搞工業的奇佳場地。
因爲這巨大的地勢落差帶來的河水流量,如果好好的利用起來,就可以演化成無盡的動力。
他並沒打算搞水力發電,但卻可以製造巨型的水車,利用水流巨大的衝擊力,帶動水車,這樣就可以給工業帶來無盡的動力。
往大了說可以給冶金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如冶煉鍊鋼,衝壓鍛壓,甚至給鐵管鑽孔,打磨內壁。
有了鋼管,那無盡的武器,工程器械就可以演化出來了。
往小了說,可以磨米磨面,製作農業機械,車輛器具。
而且這斷崖下面的東南邊,還要一大塊巨大的沼澤地,在肖鋒也是肖鋒看重這個工業基地的主要原因。
因爲工業產生的廢水,可以直接排放到這個藻澤地裡面。
在現代的地球,藻澤地就是大自然最佳的治理廢水,廢棄物的排放地,這裡的微生物小環境,會對這些廢棄物進行自然無毒害的分解。
一旦這瀑布下,建成了一系列的工業城市,那麼他的王朝就徹底穩了,長安城就徹底穩了。
有人口,還有工業,那就有了槍桿子,王城安全自然不在話下。
最關鍵有了這個工業區,王城就可以源源不斷的給全國各地的發展提供動力,而全國其他地區,又會對王城工業區形成依賴,這樣就形成了另外一種經濟上的安全模式。
所有地區都要靠這個工業區來輸血,這也就加固了王城對潘妮維拉大陸的統治。
肖鋒把自己建設工業區的設想,說給查理斯曼之後,這老頭更是激動的老淚縱橫。
這個想法真是太好了,這些工業城,簡直就是專門爲他們這些搞科學研究的人設立的。
他也算熟悉大陸的歷史,歷史上那麼多的王朝,還從沒有一個王朝對他們這些科學怪咖這麼重視過。
而矮人葛羅音,和迪恩,對這個工業區的設想,也是非常興奮。
按理說因爲真要說起工業,他們這些矮人絕對可以算是這個星球上最早的一批手工業者。
而現在王上要大力發展工業,這絕對就是對他們矮人族的一種肯定!
兩人都有一種與有榮焉的感覺,肖鋒這個大王,跟的實在太值了。
而在肖鋒看來,有了這個工業區,他也就算是給這個國度打下了科學發展的根基。
這也讓會讓這個國家,在未來的發展中,儘可能的避免了華國曆史上一直沒走出去的大坑。
爲什麼華國有封建歷史兩千年,卻一直沒能進化到資本主義這一個階段?
爲什麼華夏民族在大航海時代曾經領先其他對手一個身位,可最後卻半點大航海時代的紅利都沒吃到?
就是因爲我們自己限制了自己,我們在思想進化的路上就走錯了。
因爲太過重信儒家那一套,而儒家的學說,又一貫非常輕視工業和科技的發展,認爲那些搞工業的都是奇淫技巧,這就大大的阻礙的科技的發展。
沒有科技的發展,你又怎麼能提高生產力?
不能提高生產力,你又怎麼轉化出資本主義萌芽?怎麼進入大工業時代?
爲什麼第一次工業革命會發生在英國,就是因爲他們不信儒家那一套。
他們不信以德治國的虛僞一套,他們的管理者眼裡只有實打實的利益。
看到紡布,紡羊毛賺錢,農場主就把大量的佃戶趕入了工廠,然後爲了提高生產力,不斷的研發革新生產機械和技術。
一次次不間斷的嘗試,各種大膽的創新,最後厚積薄發才引發了工業革命。
很多人都說華國明代末期,如果不是清朝打斷,很有可能在江南一帶就會萌發資本主義萌芽,進入工業時代。
所以是清朝耽誤了華夏的發展,可真像呢?就是呵呵!
在肖鋒看來,就算沒有清朝入侵,那些人也別想萌生資本主義萌芽,進入工業時代。、
爲啥?
你看看當年英國最早一批資本家怎麼做的?他們原先大部分也是地主出身,可當聽說織布賺錢。
他們就把領地上的佃農全部趕入工廠,紡羊毛,織布,賺到錢後,在繼續投入到購買機械,增加人工,然後爲了提升生產力,在改進機械這樣一個循環過程中。
而華國江南的財主呢?
靠養蠶紡布賺了錢,然後就到鄉下買更多的地,把賺來的金銀,都鑄成銀冬瓜,金餅埋到地窖裡。
至於工廠?呵呵,那是不可能的,布都是農家婦女,自己在家裡紡出來的,然後他們在收購,然後拿出去賣?
這種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格局一直綿延到清末,就這種沒有大規模集約化生產,沒有生產再投資的理念,還衍生個屁的資本主義?衍生個屁的工業革命?
如果沒有外敵打破這個怪圈,他們還能在這個怪圈裡,輪迴幾千年。
所以這樣的情況,肖鋒是絕對不允許出現在這個世界的。
所以就由他首先設計這個工業區,成批量的建設工廠,然後鼓勵創新,他要讓技術工人,真正的成爲這個國家未來的中流砥柱。
這樣,將來哪怕他不在這個國家了,這個國家也不會長歪,會按照他的想法,沿着正確的道路一直髮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