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燕子還時葉郎還

長安城的春天比起遼東要早,二月時節便已草長鶯飛,到如今三月,更是桃花紅燦。

李霄憂鬱地擡頭望了望天,心情卻沒有這明媚的陽光好。甚至可以說,糟透了。

今日跟在他身側的隨從不多,也都無精打采,以前每至春日出遊之時,他身邊的熱鬧已然全無。這讓喜歡喧譁勝過沉靜的他甚爲着惱,忍不住暗暗罵了一聲:“一幫見風使舵的貨色”

“讓開讓開”身後傳來喝斥之聲,李霄大怒,回頭便想發作,但一看那隊人的儀仗,頓時又偃旗息鼓。

竟然是楊家的人

楊家如今在長安城中風頭正勁,靠的就是楊玉環,自從那兩位公主府的貴女險些和親,長安城中的權貴可再無敢與楊家相爭者。便是李林甫,如今也對楊家照拂有加,提拔了楊釗。

李霄避開了楊家的人正準備繼續前行,卻又聽到淨街之聲,再看去,乃是寧親公主府儀仗。李霄想要以袖遮面,但那馬車卻在他身邊停了下來,車中人掀起簾子,向他招了招手。

“見過張公。”李霄只能上前見禮。

“與我同行吧。”車上的張培有些怏怏地道。

李霄只能上車,放下簾子,張培過了會兒問道:“李公可好?”

張培所問的李公,乃是李霄之父李適之,原本爲相的李適之,因爲去年李林甫興起大獄步步緊逼的緣故,倍感壓力,漸漸承受不住,就在前幾日辭去了相國之位。李隆基還算念些情面,給了他一個太子少保的榮職,罷了他的左相

當時李霄正好宴客,原以爲賓朋滿座的,結果卻一人未至。這種遭遇讓李霄倍感淒涼,此時春光好,他便想着出城踏青散愁,卻不成想長安城裡的權貴似乎趕趟兒一般都向城東趕來。

聽得張培相問,李霄嘆了口氣:“家君倒是好心情,還能賦詩,那日作詩一首,‘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爲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

“想得開便好,若是想不開……”張培說到這裡就沒有說下去了。

他神情也有些惶恐,甚至在他內心深處,比起李適之更害怕。

“都是那葉暢小兒”李霄低聲咒罵道:“鄉野僻夫,竟然詬陷大臣,忘恩負義,背信棄德,此等人物,竟然還能生於天地之間”

李林甫他不敢罵,李隆基他更不敢罵,那麼能罵的就只有葉暢了。在李霄想來,若不是葉暢、盧杞這等小人背叛了他們,將韋堅、皇甫惟明、王忠嗣盡數除去,那麼他的父親李適之有這些強援,還可以穩坐於左相位置之上。

罵葉暢,張培是舉雙手贊成的,他同樣痛恨這個屢屢掃了他顏面的傢伙,特別是這傢伙還出賣了皇甫惟明等人。

“雖是如此,你自己要小心些,休要給李公再惹什麼禍患,葉暢遠在遼東,爲聖人……咦?”

張培話說得一半,卻住口了,他目光投向前方,神情有些古怪。李霄也望了過去,同樣露出驚疑之色,忍不住道:“這廝莫非是狐麼,爲何一說起他,他就出現了?”

他們覺得驚訝,乃是因爲看到了葉暢。

“他竟然沒有得朝廷意旨,就從遼東回來了?”張培略一猶豫:“我記得他的官職中可是有積利州錄事參軍……未得朝廷旨意,擅離職守?”

“他那官職就是一個笑話,哪裡有積利州錄事參軍又兼襄平守捉的道理?”李霄撇着嘴:“聖人用他,不過是因爲他自稱能去海外訪覓仙山,徐福方士之流,爲士人所不恥”

“不然,不然,朝廷體制,豈能隨意?”張培又是隨口說了一句。

他自恃身份,總不能和李霄一般去破口大罵葉暢,因此只是在這種問題上抓着葉暢的錯誤。言者無心,那邊聽者卻是有意,李霄心中不由得一動:或許能以此爲藉口,拿葉暢先出出氣?

“楊家的……楊釗那廝啊。”張培沒有注意他,而是看着與葉暢同行的人,發覺竟然是楊釗,不禁又皺了一下眉。

葉暢將“香雪海”獻與楊玉環之事,如今長安城都傳遍了,連葉暢遼東那邊的官職得來,也與那事情有關。但是,如今炙手可熱的楊釗親自到城外來見葉暢,究竟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值得張培思量了。

葉暢並不知道自己又落入有心人的注意當中,而是笑吟吟對楊釗道:“沒有想到竟然是楊兄你親來”

“哪兒的話,咱們兄弟快一年沒有見面了,你回長安,我如何能不來親迎?”楊釗哈哈大笑道。

他的性子是藏不得事的,與其說是來迎接葉暢,倒不如說是升了官要讓葉暢這故人見見他如今的威風。葉暢知他心意,少不得就他的官服顏色打趣幾句,然後恭維他升職,末了小聲道:“我準備了些許賀禮,到時會讓人送到府上

“十一郎,你我之間還談什麼賀禮?”楊釗勃然變色。

“楊兄你這話就說得不對了,某此次進京,可是帶着大功勞來的,想來陛下少不得要升我官職,到時你想省了賀禮?那我可就徑直去貴府,尋嫂夫人要去”

聽得葉暢這般說,楊釗忍不住又大笑起來:“罷罷,說不過你。”

他心裡知道,葉暢有財神一般的手段,最會賺錢,他說些許賀禮,只怕是數千乃至上萬貫的東西了。雖然如今楊釗已經不是當初的落魄,可是錢這種東西,誰會嫌多?

“十一郎你說你立了大功,什麼功?”楊釗問道。

“既是邊地,自是軍功。”葉暢笑了笑:“積利一州已經全部收復,一些圖謀不軌的高句麗人被我帶回來,正準備獻俘闕下。”

楊釗聽得此語,頓時一哆嗦,瞪大了眼睛看着葉暢。

他可是最清楚不過,葉暢幾乎就是一個空頭將軍去的遼東,手中並無一兵一卒,如何能立下軍功?

“十一郎,你向來不作虛言的,不是愚兄信不過你,而是此事實在於系重大……你當真立下邊功了,莫不是被下邊人矇騙了吧?”

“兄長這話說得,我是輕易被人矇騙之輩麼,實打實的軍功,積利州十七城,如今已盡回我大唐了。”

“何以爲證?”

“我既然欲獻俘,俘虜自是帶來了的,一個是泉蓋洪,自稱積利州刺史,乃是泉蓋蘇文同族,一個是高鬆,亦爲昔日高句麗王室支裔。自二人往下,高句麗貴人四十餘名,至於普通俘虜,送來勞民傷財,沿途州郡爲之不安,故此我就留在了積利州都裡。我欲造大船尋訪仙道,正缺勞力,役使這些高句麗人,既不擾動我大唐百姓,又懲戒了舛驁不馴丨之蕃胡。”葉暢說道。

“俘虜何在?”

“留在廣運潭,只等天子召見。”

聽得葉暢這樣解釋,楊釗算是徹底相信了,他停住腳步,再次盯着葉暢看

葉暢被他看得莫名其妙:“楊兄這般看,莫非還是不相信,要不我再領你回去見見那些俘虜?”

“不是這個,十一郎,你手中無兵,如何能……成此事?”

“哦,我手中雖是無兵,卻有錢啊。”葉暢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問題,他早就琢磨過了,他那個錄事參軍與守捉使的身份,原本就是一個笑話,唬唬外人可以,他自家明白,手頭上一兵一卒都沒有。在沒有兵卒的情形之下,竟然佔了一州之地

“有錢?”

“記得上回二十九貴主等人麼,長安城中的這些女郎們湊錢,贈了我一大筆,我用這筆錢招募勇士,收買遼東本地土著,然後自然就有人爲我打仗了。”葉暢嘿然笑道:“遼東一盤散沙,我們漢人又多,只要肯出錢,還怕沒有人

楊釗聽到這裡,恍然大悟。

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在葉暢銅錢攻勢之下,豈有不克之城?不過也只有葉暢這般豪氣慣了的,纔敢出這樣的大價錢吧。

他心中羨慕,這可是實打實的軍功,有此功勞,何愁不能升官?

就在這時,葉暢又低聲道:“說起來,楊兄手中若是有人願意去遼東那苦寒之地爲官,現在就準備好了,到時我一併帶去。”

“呃……”

楊釗聽得此語心中一動,大唐各色官職雖多,但一個蘿蔔一個坑,想來一個有實權的官職可不容易,葉暢此語,就是送了他一個大人情。他可以將這個大人情拆開來,分成許多個小人情送出去。

對於楊家來說,他們是新貴,這樣不會觸動舊權貴利益的機會並不多。

“若真如十一郎所言,那就有勞了”他也不客氣,然後拍着胸脯打包票:“十一郎這個積利州刺史,就包在我身上了,若十一郎當不成刺史,別人也休想當”

楊釗是聰明人,聰明人便明白葉暢送他一個大人情的真正用意是什麼。葉暢既然真奪下了積利州,若是朝廷不知好歹換個人去當積利州刺史,那葉暢豈不是沒有絲毫好處所以,楊釗要保證葉暢爲積利州最高長官,避免有人前去掣肘、分權。

兩人相視一笑,所有交易,盡在不言之中。

“一年未來,長安如故啊。”順着大街向長安城內行,葉暢感慨地說道。

“你這是贊呢還是貶?”楊釗回了一句。

“既非贊也非貶,只是覺得時間真快,去年別時,這些樹方栽下去,如今卻已是滿枝繁花了。”

路兩旁栽着各種花木,此時正是盛開時節,因此妍豔多姿。楊釗環顧四周,他日日在長安,反倒不覺得了。

“積利州那邊風土人情如何,你細細與我說吧。”他笑着道。

一路閒聊,沒多久便進了長安,葉暢在當初孫思邈舊宅邊上買了一宅院的,此前已經令人傳訊,把宅院裡外都打掃於淨,因此這裡現在成了他的落腳點。楊釗見他安頓好了,正待告辭,卻被葉暢抓住:“楊兄,你在此正好,我說了略備有薄禮的,你便自己帶回去。”

“我自己帶回去?”

“嗯,還有送與娘娘的禮物,舉世唯此一件,唯有託你送入宮中。”葉暢笑着道:“咱們自己人,有些話小弟私下說了,此物不可令其餘女子見到,見到了……只怕娘娘就留不住此物了”

“竟有此事?”楊釗大奇。

葉暢令人先是將一個箱子擡了過來,那箱子用朱漆漆着,看上去甚是精美。楊釗笑道:“這箱子如此精緻,我只要箱子,箱子內的東西你就拿回去吧。

“買櫝還珠可不是你的風格。”葉暢親自將那箱子打開,然後露出裡面的錦緞,再將錦緞解開,又是一牀棉絮,棉絮之下,才露出他送與楊釗的物品真容。

卻是一個香爐,只不過這香爐晶瑩剔透,從這端可以看到那一端。

這當然是用玻璃製成的,爲了制一個玻璃香爐,花費的氣力極大,僅一個模範,就讓巧匠們折騰了數月。

見着這個香爐,楊釗的眼睛就瞪得溜圓,怎麼也合不攏了。

“這是……水晶制的?”良久之後,他才嚥了口口水問道。

“不是,玻璃器。”葉暢笑道:“可比水晶要難得,水晶你見過這麼大塊的麼?”

這是單純的奢侈品,楊釗可以想象得到,這東西放在自己的香堂供奉神祗,外人看了會多麼垂涎。他用手去撫摸,只覺得這玻璃爐光滑圓潤,帶着一股寒意,彷彿是玉石一般。

“這東西……太貴重了,太貴重了”

“確實,若不貴重,我也不敢拿來送你。”葉暢指着東邊:“這寶物易碎,從海上將它運回來,可花費了我不少氣力”

楊釗拍了拍葉暢的肩,終究沒有說出拒絕,他心裡琢磨着,送給自己的都是如此寶物,那送給楊玉環的呢?

一想到這個,他心中突然起了貪念,但想到自己與葉暢的交情,特別是葉暢完全可以、繞過他直接與宮中聯絡,他便將貪念收斂起來。

“送給娘娘的也是這般寶物?”他問道。

“正是,不過比起這個香爐更難運。”

“既是如此……”

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楔子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
第2章 古怪女童(上)第12章 盜帥韓香(下)第322章 諸子密謀意奪權第406章 萬事俱備起東風第229章 一夜冰封山路難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461章 樓外評話樓內客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06章 白雲一片黃河遠第42章 子與曾點共其志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170章 人心反覆豈可測第278章 呼來喝去鉗牟丁第440 疑有神兵自天降第127章 鄉有賢者佑四鄰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330章 萬人齊呼葉十一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266章 面似寒梅腰似柳第13章 推測身份(上)第31章 上官探花(上)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451章 亂風方止陰風生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215章 此地肥美可爲鄉第210章 無德無行聲繞樑第397章 世傳妙手可點金第76章 長者糊塗少知禮第392章 年末復返長安城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507章 厲王之禍在咫尺第431章 涇渭濁水浸河洛第325章 相公正合背黑鍋第179章 幾時攜手入長安第207章 欲刺王僚覓魚腸第14章 撲朔迷離(下)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232章 明朝猛虎驚狐猿第165章 犬戎日夜吞西鄙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135章 大仇小怨各何傷第255章 蛛絲難阻鯤化鵬第470章 愁風愁雨任飄搖第267章 冷宮寒暑不知秋楔子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第388章 血滿弓刀單于逃第315章 不知何處卜吉兇第254章 昔日亢龍今有悔第95章 貴人當妨坐垂堂第21章 尚香詩會(下)第496章 大廈已傾各西東第498章 羣議洶洶戮野狼第465章 當知太宗見高祖第480章 逆賊軍心已動搖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83章 冰娘妙處少府談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399章 暗伏賊膽欲包天第30章 除夕夜宴(中)第192章 願以萬貫添鏡妝第85章 解開心結引風尚第198章 欲訪仙山東海中第14章 撲朔迷離(上)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9章 父女之間(下)第7章 前世情人(下)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493章 大勢蕩蕩順者昌第136章 洛陽城中福先寺第26章 半夢半醒(上)第156章 何人安敢捋虎鬚第16章 末流之器(上)第372章 制書一封震宵小第467章 截取雷霆化天火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231章 今日家鵲慕鴻雁第459章 天子御前鬥不休第389章 輕騎飛逐蔥嶺西第58章 妙語點香僧四過第25章 合歡玦碑(下)第209章 利慾薰心近災殃第291章 進退戰降兩爲難第304章 關洛坦途亦艱難第410章 庖丁解牛足可誇第517章 自此雲帆催神舟第236章 似有神兵自天來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125章 無知豎子真無畏第444章 願奉葉公清朝堂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