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吾羞不屑與汝友

顏真卿咂了咂嘴,將胡麻餅的餅屑從嘴角抹去。

比起賀知章、張旭,他要清閒得多,因爲他還在等候任命,現在賦閒於京城中。相得昨日在葉暢那邊看到的“班門弄斧”四個字,他就有些神不守舍:張旭只是覺得那字有些他的筆味在內,他自己卻覺得,那四字的字形,實在是畫在了自己的心坎之上。

他並不知道,這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顏體”,原本是他自己一手完善的字體。但他能體會到,葉暢的那四個字,得了這種字體的形,卻尚未得神,這種字體的神,彷彿在他的胸腔中跳躍,隨時可能飛出來。

不過還不夠,只是四個字,遠遠不夠……今日總得想法子,讓那葉暢多寫幾字。

想到這,顏真卿吩咐道:“去買些香燭紙錢,我去拜祭一個人。”

“顏清臣,你這是去何處?”

他纔出門,便見到迎面數人過來,爲首者面色靛藍,看不出年紀,見到他後遠遠地拱了拱手,向他打招呼。

顏真卿認識他,乃是盧杞,緊接着,便看到盧杞之後所立之人,看身份地位,還在盧杞之上。

盧杞此時尚年輕,性子也較急,與顏真卿打了聲招呼之後,回頭便道:“大郎,此人便是顏清臣。”

被稱爲大郎的人已至中年,神情略有些倨傲,頷首不爲禮,對着顏真卿道:“原來你便是顏清臣……今日我欲於西市宴客,顏清臣可來作陪?”

顏真卿沒有直接回應,而是拱手:“僕正有事,實是無暇分身。”

“顏清臣,你可知這位是誰?當朝左相李公之子,如今任朝議大夫、太常丞的李公諱霅者是也!”

左相即李適之,這個人便是李適之的兒子李霅。顏真卿有些訝然,他聽聞這位李霅甚是好客,因爲李適之位高權重的緣故,衆人紛紛趨迎於他。只不過顏真卿與他交往得少,此次在長安並未去拜會。

李適之與賀知章交情菲淺,二人都喜杯中之物,向來是酒友。張旭是賀知章親家,而顏真卿又跟着張旭學習書法。故此,從朝堂上的立場上來說,顏真卿與李霅應當比較親近。

因此,顏真卿向李霅拱了拱手:“顏某眼拙,今日得見李大郎,實是快慰平生。大郎相邀,顏某原是不該不知進退,然則已經約好要去拜訪客人,只能向大郎告罪?”

“什麼客人這般要緊,連大郎的宴都不去赴?”盧杞不滿地道。

顏真卿看了盧杞一眼,心中頗有些不恥。

盧杞祖父曾任宰相,父親盧奕如今是鄠縣令,因爲離着長安近,盧杞時常在長安淹留,而不是隨父親上任。他如今尚年幼,才十六七歲,卻已經熱衷於交遊權貴。

而且他的性子偏狹,臉上巨大的胎記,讓他更容易遭到別人嘲笑,這讓他更急於表現自己。顏真卿已經年過三旬,到了人生中年,對於這種性子的少年郎,他看得甚爲透徹。

無非就是想要拍李霅的馬屁,進而爲自己謀進身之階罷了。年紀輕輕,不用心於學問之上,卻一昧鑽營,實是讓顏真卿覺得,墮了乃父祖之名。

“是一位外地來的朋友,頗有妙趣,姓葉,名暢,行十一者。”顏真卿答道:“昨日賀公、張公與我一起見的他。”

“哈哈,你不早說,今日大郎要請的客人便是他了。”盧杞撫掌笑道:“賀賓客對左相盛讚其人頗類李泌,左相又對大郎說了,大郎便想見一見這位少年俊才。”

提到“少年俊才”時,盧杞頗有些嘲諷之意,當初李泌有神童之名,結果還不是一個道士身份,直到近年才成爲東宮伴讀。雖然賀知章在李適之面前盛讚葉暢,但賀知章喜歡獎掖後進是出了名的,盧杞對於這種讚美,其實打心眼裡不服氣。

“既是如此,且待我去拜會他後,便引他一起來見。”顏真卿道。

“同去,同去。”盧杞嚷道。

衆人是唯李霅馬首是瞻的,李霅矜持地微微點頭,表示同意盧杞的建議。

李霅心中對葉暢並無多少期待,只不過是爲了他老子拉攏人才,所以才猥自枉軀,以求禮賢下士之名。顏真卿見他們這模樣,心知今日想要安靜習字是不可能了,只能與他們同行。

當他們來到保寧坊,才知道葉暢並不在此,而是去了新昌坊,再轉到新昌坊時,天色都已經是傍晚。

可是到青龍寺,卻發覺葉暢也不在此處,聽得僧人說,葉暢跟着一羣市井少年跑到寺後去了。

顏真卿心中不免有些奇怪,葉暢此時不在替兄長守靈,卻跑到寺後做什麼?

他自己便有兄弟,而且兄弟間的關係還非常好,因此對於葉暢爲兄正名之舉,他是甚爲欽佩。他來此祭拜,爲了那字體是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葉暢的兄弟之情。

“呵呵,顏清臣,這靈柩裡是那位葉十一郎什麼人,爲何他不守靈,卻跑到寺外遊玩去了?”盧杞此時不陰不陽地說道。

顏真卿沒有回答,畢竟他與葉暢也不熟悉,只是愛葉暢的字體,所以纔來拜訪罷了。

此時旁邊一人接口道:“世人多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表裡不一者比比皆是。賀公終究年邁,怕也有老眼昏花之時,誤將糞土糊上牆啊。”

他嘴中譏嘲諷刺之意,怎麼也都擋不住。顏真卿記得方纔他自我介紹,姓元,單名一個載,字公輔,其人屢試不第,所學爲道家諸子之書。他此時來長安,正是聽聞天子欲下詔開科考道家之說,到京城之後,也免不了要奔走於權貴門下以期得進身之階。

顏真卿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心中對葉暢的懷疑又多了幾分。

“莫非這葉郎君是個嘴巴上說得好聽,實際上卻沒有兄弟之情的人?”顏真卿出了寺廟後門,便聽得一陣喧譁鬧笑聲,這讓顏真卿眉頭皺起,所積累的懷疑達到了極致。

兄長之喪,按着禮儀,葉暢也當遠離嬉鬧纔是,可若青龍寺的僧人沒有說謊,葉暢便應該在這羣人當中!

顏真卿目光在衆人身上逡巡,這是二十多條大漢,絕大多數都光着膀子赤着上身,他們在青龍寺後的空地上追逐着一個球。那球個頭比起馬球和蹴鞠的用球都要大,而且衆人都是用腳踢,偶爾有頭頂的,但也不象蹴鞠那般頂出種種花樣來。

“這是什麼?”顏真卿愣了一愣,他自家就是一個球類運動的愛好者,因此便看出,這絕對是一種新的遊戲,但又不是新得讓人絲毫不懂,相反,他只看了幾眼,便明白這遊戲的大致規則。

“哈哈,原來是在踢球,只是此踢球之法,似乎有些不同?”

大唐好球類遊戲,衆人都是其中高手,那李霅更是時常召人打馬球的。仔細看了一會兒,他們便看出一些名堂來。

首先便是不能用手——除去那站在兩邊木框中的二人,然後競賽只能在石灰點出的場地之中。

顏真卿只是大略地看了一下,他現在更想知道的是,葉暢究竟在做什麼。他向衆人告了一聲罪,自己搶先幾步,來到了場邊,立刻就注意到葉暢了。

穿着一身黑衣的葉暢,口裡含着一個竹哨,偶爾會吹響來,然後做出某個動作。顏真卿向這邊望來時,葉暢的注意力在球場之上,這些蕭白朗尋來的人,都是新接觸到足球的規則,還常有些犯規的舉動,故此葉暢時不時就得打斷他們。但是有一點是好的,這些人都知道比賽沒有規則不同,對於葉暢這個“裁判”的執法,還是相當遵從。

“三柱香已過!”旁邊的一個漢子突然大叫道。

葉暢連吹了三聲哨,將訓練暫時中止,他在衆人簇擁下離開場子,恰好看到一臉嚴肅的顏真卿。

“顏郎君!”葉暢遠遠地向他行禮。

但顏真卿卻不曾還禮,待他走近後,冷然斥問道:“令兄靈柩便在寺內,汝便在寺外嬉鬧,不怕令兄不安麼?”

“這廝是何人,好大的口氣,怎麼敢如此與我們葉郎君說話?”

“以爲自己是京兆尹還是什麼?”

葉暢還沒有答話,身邊的無賴子們卻紛紛開起口來,一個個都搶着要替葉暢罵人,看上去彷彿與葉暢已經有了多年交情一般。這也難免,在隨着葉暢練了半天球之後,衆人現在漸漸都喜歡上足球戲,也知道葉暢這邊有一整套完整的足球戲本領,至少將這些規則手段全學到之前,他們都會唯葉暢馬首是瞻。

哪怕是在這裡打個把兒仕子小官,對於這些京城中的無賴們也不是什麼大問題:要知道挑夫與公主爭道的事情,都曾在長安城中發生過。

這些人的話讓顏真卿臉色正爲難看,他甩了甩衣袖,轉身就想走,葉暢卻趕上前兩步,抓住他的胳膊:“顏郎君且聽我言。”

顏真卿微停步伐,葉暢又回頭向着那些無賴子道:“各位都去休息,一柱香後繼續操練。”

說完之後,他將顏真卿拉到一棵榆樹之下,徑直坐於樹根之上:“顏郎君以爲,某困坐於家兄靈柩之前,便能爲家兄正名麼?”

“至少勝過於令兄靈柩之後嬉鬧。”

“欲爲家兄正名,不得不爲之耳。”葉暢長嘆一聲:“顏郎君,對方是咸宜公主,便是賀公、張公那般人物,都無力爲某出頭,某唯有尋人廣造聲勢,同時暗中察明家兄究竟是如何與公主府生了衝突,找出根源,方好行事!”

“話雖如此,顏某未見你察明真相,卻只見你於此嬉鬧。”

“某無財無勢,又是外地人,如何察明真相廣告聲勢?”葉暢搖了搖頭:“所可倚者,唯有這些市井之人,他們可以爲我耳目。”

顏真卿頓時訝然,他側臉看着葉暢,不敢相信地道:“汝欲以市井之輩,與公主相抗?只怕他們轉臉就到公主府中賣了你!”

“那倒不會,我只是求他們幫忙打探一下真相,他們並無危險,賣我無利可圖,反倒壞了自己聲名,無益之事,何人肯爲?”

葉暢正想細說,便看到一羣人圍了過來,顏真卿知道他偵察咸宜公主的事情不宜公開,因此沒有繼續與他分辯,只是介紹道:“這些都是在賀公那裡聽說了你的名字,意欲結識你的長安俊傑。”

葉暢第一個注意到的便是盧杞,其原因,實在是盧杞臉上的那巨大胎記過於醒目。不過葉暢這點禮貌還是有的,並沒有盯得太久,只是掃了一眼,然後看向居中之人。

“這位乃是太常丞李霅。”顏真卿先是介紹了衆人中唯一有官職的李霅,卻沒有介紹他是當朝左相之子,然後將在場諸人一一介紹。當葉暢聽得其中有元載時,便已經一愣,再聽到那靛藍臉的便是盧杞,更是心中暗暗嘀咕。

自己的運氣究竟是太好還是太壞,在這裡教人踢球,便能遇到中唐之初最重要的兩位大奸臣宰相!

然後,他便覺察到元載與盧杞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善。

寒喧之後,元載首先便發難:“方纔聽寺中僧人言,令兄靈柩便停於寺中,而葉郎君自鄉里來長安,便是爲了迎回令兄靈柩。元某初時以爲,葉郎君重孝悌,實不愧賀公再三在李相國面前舉薦……”

聽得賀知章在李適之面前舉薦自己,葉暢心中不由得有些慚愧。他在發覺昨日所見者乃是賀知章後,便沒有少動利用的心思,當時賀知章並沒有太多表示,還讓他很有些腹誹,覺得賀知章不敢替他主持公道,實在有些膽小怕事。現在才知道,賀知章口中不說,實際上卻是在替他使力氣。

若是他真被李適之看中,以李適之宰相之尊,出面調察他兄長的冤屈,所遇的阻力便不成阻力了。公主府甚至會直接將那個楊富交出來,而葉暢也不必冒更多險。

緊接着便聽元載又道:“卻不曾想,賀公以知人好薦著稱,此次卻也識錯了人。你兄長屍骨尚未入土爲安,你卻在此嬉遊戲鬧,吾羞,不欲爲汝友!”

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18章 微妙轉變(下)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25章 合歡玦碑(上)
第475章 繁華恩愛轉成空第217章 強秦昔日謀偏蜀第514章 滿堂朱紫爭先後第104章 獻寶御前慶長安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4章 長安酒肆(下)第202章 圖上渤海萬里疆第176章 再請邊公些許血第157章 俗禮豈能拘我輩第30章 除夕夜宴(上)第70章 願伸援手相扶將第310章 計謀有陰亦有陽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87章 橫掃千軍自癡狂第43章 長安新雨浥輕塵第341章 時機只與有備者第336章 舊時情誼今成仇第502章 五載荏苒逝匆匆第446章 殘民愛民各屬誰第89章 他時誓報今日怨第8章 聖神皇帝(下)第77章 驚聞貴客來相訪第500 心腹之內起隱患第518章 無雙聖手織錦繡第409章 京華冠冕獨爲佳第354章 明犯強漢不輕饒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244章 不過蛾賊撲火光第5章 徐家女兒(上)第149章 流言積毀困周公第180章 今日盡忠明輔國第329章 你棋落罷我棋起第258章 報仇十日猶恨晚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435章 此身安危系天下第251章 月光鏡前心遲疑第279章 兄虞弟詐互欺瞞第307章 山重水複遮前方第443章 今日敵軍非瓦崗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359章 將軍百戰何苦來第1章 學院風波(下)第305章 郎君不愧見聞廣第328章 來事後年猶可變第4章 長安酒肆(上)第268章 獨自憑欄休上樓第302章 只恨此身無一用第29章 初雪受罰(下)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296章 前後籌謀我稱雄第509章 天視原爲我民視第181章 虛席前問匪蒼生第356章 盟約四項志氣豪第492章 頻頻獻計何所第334章 無意狼煙照邊關第423章 蛇鼠狐兔思出巢第416章 宵小無癩何須懼第257章 後宮醋海生波瀾第280章 焰起煙騰散猢猻第16章 末流之器(下)第275章 牧奴可曾識阿翁第216章 弦高犒師待飛將第486章 其時其地吾當場第21章 尚香詩會(中)第417章 昔時風波今又起第130章 劫波渡罷喜相逢第194章 血海黃衫亦飄香第33章 骨笛之聲(下)第287章 契丹小娘顏色殊第21章 尚香詩會(上)第476章 天下敵手誰英雄第142章 多情公子無情劍第361章 捷報頻飛喜訊傳第167章 天下誰人不怨君第19章 暗夜來人(上)第407章 負義忘恩真先生第429章 爲爭權勢民何辜第226章 山雨未至風先起第115章 士女大和會市賽第360章 司馬遠至意所爲第311章 熙熙攘攘爲利忙第413章 欲仿周公佯吐哺第154章 我是男兒爲國羞第53章 腰纏萬貫入長安第247章 班超投筆庸吏譏第424章 時至此節運勢高第18章 微妙轉變(上)第26章 半夢半醒(下)第164章 故園紅袖默添香第78章 雌虎霸氣真無雙第118章 君今不醉將安歸第320章 從來榜下捉佳婿第469章 奇禍無憑汝自招第396章 此處惡果孰手栽第18章 微妙轉變(下)第225章 封樁豈可滅虜賊第318章 大鐺球市覓老狐第39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445章 千帆競渡再無賊第25章 合歡玦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