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

李光弼話音落下,他麾下昭義軍的兵卒們紛紛將手中的刀槍扔在了河灘上,李崇豹的飛虎騎也停止了進攻。

王思禮攥着火把守在黃河鐵牛旁邊,惱怒地蠕動着嘴脣說道:“要投降你們投降,我王思禮是絕對不會投降敵軍的。”他轉身踏上了尚未燃燒的浮橋橋板,對身後的衆人問道:“你們沒有人願意與我一起過河嗎?”

他身邊還跟着幾百親兵,還有一些願意過河的士兵,也轉身跟着他踏上了浮橋。

李崇豹與飛虎騎也沒有出手攔阻,只是態度曖昧地看着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這些人沿着橋面走到黃河中央,大火阻斷了他們的歸途。王思禮率先跳進了水中,在渾濁的黃河水中浮沉,其餘兵卒也在大火的炙烤中跳進了水裡,如同下餃子一般在水面撲濺起浪花。

李崇豹排開衆人,獨自要前往李光弼面前,他身邊的親衛剛要攔阻,他卻扭頭倨傲地說道:“我們剛剛纔收伏一頭猛虎,難道還怕被他吃了不成。”

他就這樣單騎出陣,緩緩來到扔掉武器的敵軍方陣前面,居高臨下俯視了李光弼一眼,這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在李光弼面前叉手道:“小子李崇豹拜見李司空,我經常聽家父提到你,心中對您也是無限景仰。”

李光弼也不去攙扶他,自尊心讓他無法立刻放下身段去,只冷冷地說道:“李將軍這禮有些重了,在下不過是個敗軍之將,安敢受將軍叉拜。”

李崇豹自顧地站起來笑笑:“司空曾是我父親的舊部和故友,晚輩向長輩行拜禮,這是理所應當。還請司空先行移駕蒲州城,等我父親到來後,再與你敘舊。”

他將麾下的這兩千飛虎騎大部分留在了河灘上,只派一部分人押送李光弼和唐軍士兵們進入了蒲州城。

蒲津渡灘頭激戰的四天後,李嗣業的先頭部隊纔到達了蒲津渡,與駐守在那裡的飛虎騎精銳進行換防。

這整整的四天時間,就是朝廷奪回蒲州的戰機,放縱了就不會再有。但對岸的唐軍什麼都沒有做,只是沿着蒲津渡兩岸紮下來木排牆和營寨。

這樣被動的防禦手段其實非常不智,蒲津渡成爲渡口便是因爲這一段的黃河流速平緩,河牀寬而且淺,從下游的風陵渡到這裡幾十里長的線上都適合渡河,只不過此兩處岸邊的地形更利於充當渡口。

李嗣業率軍進入了蒲州城,城中百姓有一半因爲聽到戰爭的傳聞,早在幾十天前已經逃到了關中平原,原先商貿繁盛的城池變得一片蕭條。

他走進一座當地大戶遺留下來的宅邸,命令身邊的兵卒守在門外不必跟隨,進入正堂院落後,瞧見李光弼正坐在院子的石板前推敲黑白子。

他走到對方面前盤膝坐下,恬淡地說道:“從未聽說李司空喜歡下這個。”

李光弼頭也不擡:“下象棋是郭子儀傳授給我的,我不過一個九姓鐵勒契丹人,哪裡精通你們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

李嗣業伸手指着棋盤上說道:“這裡有一個虎口,往裡面放子兒就會被吃掉。光弼兄,你我曾經在河西共事近十年,那時候我們之間的相處多麼融洽,我坐鎮涼州府,你率兵征戰吐蕃。如今朝廷腐朽,皇帝不顧百姓生計,又有宦官當道。我本意並沒有取唐而代之,不過是想讓朝廷成爲我設想中的樣子。還有我麾下的這些兄弟們,他們也只是想回到河西而已。”

“如今天下正需要你我去平定,只要你願意,我可以繼續讓你執掌飛虎騎,我們一起打回河西走廊,把吐蕃奪走的石城堡和白亭守捉重新奪回來。”

李光弼將手中的一把棋子扔在了檯面上,身體後仰木然地說道:“我祖從武周時期便歸順大唐,被賜予李姓安置柳城,我上受祖先之蔭澤,又世受皇恩。如今在黃河灘上投降,已經愧對了祖先。如今我只想做個閒散的居士,還請李太尉恩准。”

李嗣業盯着他片刻,突然笑出聲來:“行,誰讓你我是故友呢?朝廷給你的所有榮譽,我都可以給你保留着,希望你有一天能夠想明白。”

他長立而起,哈哈地大笑着往院子外面走去。

……

魚朝恩將李嗣業全面佔領蒲州的消息報告給長安,李亨終於慌了神,連忙召開朝會商議該如何應付這種局面。

但是在朝堂之上羣臣噤若寒蟬,無人敢於發聲,也無人有好的對策。皇帝大聲地質問衆人:“如何才能夠退敵,你們倒是給朕一句話?平時一個比一個有主意,如今怎麼連一個屁都崩不出來!”

站在下方的李輔國低頭咳嗽了一聲,主動上前半步說道:“陛下,李嗣業能夠進佔上黨、絳州蒲州,說明他的主力確實集結在蒲州一線,駐紮在潼關前的軍隊不過是虛張聲勢。”

“廢話,這個朕也知道!”

“所以臣的建議是調集駐守在潼關的大部分力量集中在蒲津渡前,阻擋河西軍渡河。”

李亨雙手揉搓着膝蓋道:”守河可要比守關難得多,誰能夠保證一定守得住?”

李輔國這下也默不作聲了,唐軍中最能打的已經投降了李嗣業,剩下的就算郭子儀也不敢保證能守住津浦渡幾十裡的沿岸,況且上游河津的龍門渡也被李嗣業所佔據,如此分攤開來,黃河沿岸的防守力量就薄弱了許多。敵軍只要集中力量突擊一個點,八九萬大軍就只能來回疲於奔波了。

李亨無力地朝衆臣揮了揮手:“退朝吧,都退下吧。”

他回到後殿之中,連忙吩咐身邊的近侍去請李泌,這近侍出殿之後的第一件事就去報告給自己的乾爹李輔國,李輔國得知後也黯然地點了點頭:“他要去請李泌你就給他去請嘛,我敢說眼下這種局面,就這修道的山人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他能想出什麼辦法來!”

李泌順從地應召入朝,眼下朝廷真的到了危亡之際,他也就沒有理由再次告辭退隱。

李亨見到他之後百感交集,總的來說就是朕已經無人可依靠,能夠靠的就是你這位避世的高人。

他由衷地問道:”長源,如今朕但求能夠保住關中,還請你這位謀士爲我謀劃呀。“

李泌將手中的拂塵搭在右臂上,半眯着眼睛說道:”陛下可還記得之前臣爲你獻上的良策,李泌願意隻身乘坐小船過河,說服李嗣業從朔方繞道隴右入河西,前提是陛下你必須加任他爲朔方、隴右節度使,並且發下旌節。並且將所有駐紮在朔方的軍隊撤回到關中,以表示陛下的誠意。“

李亨黯然地說道:“他之前尚未佔領絳蒲之時,提出這樣的條件或許會答應,但如今已將大軍屯在黃河岸邊,關中唾手可得,如何還能夠再答應?”

李泌嘆了口氣:“成與不成總要先試試再說,如今我朝大軍駐防在黃河岸邊,雙方免不了一場大戰,無論誰勝誰敗都是天下的損失,如果臣過河能夠說服李嗣業不入關中,陛下就算讓他控隴右,據河西又如何?”

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
第五百四十七章 農牧起糾紛第一百八十七章 輪臺送卿問生辰第八百一十六章 火燒美良溝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四章 計策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五十九章 太子內率千牛第四百一十六章 疏勒軍歸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上皇遣使來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第七百零六章 加緊掌控軍心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四百四十八章 戴望改弦易轍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三百七十一章 家事不問,諸事繁雜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二百六十五章 夫蒙囊中羞澀?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二十七章 咸宜釋雙雄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零七章 絕壁接戰阻擊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一百零三章 黃沙中再遭遇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一百五十二章 嚴刑逼供第四十六章 店小排面大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三百六十六章 趙將軍初回城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六百七十五章 安祿山府邸定計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面聖往彭原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五百零九章 上下級關係崩裂第十五章 祆祠妖人劫持事件第九百一十四章 英雄必遭拖後腿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二百五十九章 給朋友師父的禮物第五百章 太子送婢女第五百五十五章 預備嗩吶曲憋大招第一百八十二章 明珠蒙塵自灼其華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六百一十一章 沙漠中鏖戰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謂退敵之策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八十二章 西市遇土豪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百六十一章 心事重重第三百九十二章 嗣業拜井第四百一十五章 可汗心思誰人知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寶元年第七百七十三章 宦官誘惑收買第二百二十六章 遊獵探敵情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一百六十二章 胡旋女入守捉第七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兩面性第三百八十六章 上元安康日第二百章 校場整訓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三百七十五章 蔥嶺謀商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三百五十一章 強援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四十八章 才智多面手李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