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親征之爭(上)第五更

有那麼片刻間,太廟跟前有着上千官員的廣場突然一片肅靜,針落可聞,似乎這上千人的呼吸都因爲天子的一句話而停了下來。

在這詭異的沉靜之後,所有人才倏然回過神來,齊齊變了臉色。而率先出來的,居然是一向老成持重,已多少年都沒有主動在朝會上陳奏過什麼,已然白髮蒼蒼的胡濙:“陛下萬金之軀,身系天下安危,萬不可冒險出京哪!”說話間,老人已呼地一下跪在了天子跟前。

隨後,無數聲音也此起彼伏地響成了一片:“陛下萬不可如此哪!”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更何況陛下乃萬乘之尊!”

“還望陛下三思,收回成命哪……”

看着羣臣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出來跪在地上,用最激烈而誠懇的言辭來勸阻自己北伐的這一決定,年輕的大明皇帝不覺便有些慌了。自他登基以來,還未曾遇到過這樣羣情洶洶的場面呢,難道自己這一回真的錯了?

有那麼一瞬間,朱祁鎮甚至都有了點頭答應他們的衝動。畢竟這朝廷可不是他一人能說了算的,這些朝臣的意見自己還是得尊重一下不是?只是話到嘴邊,他又很是不甘心,因爲這是他許多年來的夢想,是一個少年郎渴盼建功立業的夙願,實在不希望就這麼被毀去。

陸縝也跟着羣臣一道跪了出來,但看起來,他卻顯得極其冷靜。因爲他已隱隱有了一種感覺,恐怕這一回歷史依然會沿着它原有的軌跡往前而去了。

雖然羣臣的反應很激烈,但想必歷史上當皇帝提出這一決定時,大明的朝臣的反對聲也不會弱過今日。可結果他還不是去了北方麼?所以在陸縝看來,與其把心思花在如何阻止天子北伐一事上,還不如想想怎麼幫着皇帝在與蒙人的戰鬥中獲得一場勝利,從而避免那場浩劫呢。

不過像他這麼冷靜的人終究只有一個,即便是于謙,此刻也都慌了神,和其他同僚一樣高聲叫嚷着,讓天子莫要做出後患無窮的決定。或許這些官員裡之前還有人在打着繼續阻撓整個北伐決定的主意,可這一刻,所有人都只剩下了一個念頭,那就是隻要天子改變主意,那別的什麼都可以商量。

王振目光陰惻惻地盯着這些朝廷文官,只感覺牙都癢癢的。因爲在他看來,這些人的所做所說可不光是在阻止天子北伐,更是在阻撓自己去建立功業。身爲天子跟前最得信重的大太監,也只有當朱祁鎮御駕親征時,他纔有機會如老祖宗鄭和般去戰場上立下不朽的功勞。

不過他此時的身份畢竟不是朝臣,在太廟這樣的地方可沒有他開口說話的餘地,所以只能暫時壓下怒火,給了前方不遠處某人打了個眼色。

這位,是新任的都察院右都御史葛洪昌,雖然已年近花甲,但因爲只是二甲末尾的出身,更沒曾入過翰林院,所以官路一途便極爲坎坷,不但升遷緩慢——往往有功別人得,有過他來背——而且在朝中還總是被人有意無意地拿來取笑,這讓他對那些同僚自然充滿了怨恨。

在眼看着自己已沒有了任何指望的情況下,身在官場的葛大人終於拋棄了作爲文人,作爲官員的矜持與尊嚴,毅然決然地投靠到了王振的門下。

事實上,這些年來圍繞在王公公身邊的這些朝臣裡,有一半人都是因爲在朝堂上受人排擠,難有出頭之日,纔不得不劍走偏鋒,冒着聲名盡毀的風險來賭一個前程的。

葛洪昌靠着巴結王振而在去年終於如願般地升作了右都御史的高位。但同時,他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朝中同僚更對他心生鄙夷。而今日,他更得完全站到滿朝文官的對立面去了。

在昨晚接到王振傳出的手令時,葛洪昌整個人都糾結了,一整夜裡,他都沒有閉過眼。因爲他很清楚,這意味着什麼。恐怕自己一旦跳出來,就會成爲衆矢之的,爲百官所唾棄,成爲過街老鼠。

但此時的他早已沒有了退路,既然選擇了投到王振手下,那就只有一條道走到黑了。不然首鼠兩端的話,下場只會更慘。

當看到王振給自己打了眼色後,他的身子便猛地一震,知道決定自己一生的關鍵時刻終於到了。於是,在深深地吸了口氣後,他便大踏步地走了出來。

此時,羣臣都是跪伏在地,想用這一鄭重其事的姿態來表達自己的決心。可葛洪昌卻並沒有下跪,而只是彎腰衝皇帝深施一禮:“陛下聖明,北伐之事關係到我大明江山穩固,確實只有御駕親征,才能確保這一場大勝!”

這話一出,所有跪在地上懇求天子收回成命的官員們都愣住了。然後大家齊刷刷地擡頭朝這邊望來,正看到葛洪昌這“鶴立雞羣”般的姿態。一瞬間,所有人都怒髮衝冠,要不是此刻正在莊嚴的太廟跟前,跟前還有天子,這些人早就一個個都跳腳大罵葛大人是禍國殃民的大奸臣了。

可即便無法用言語來辱罵對方,衆人還是用其他的方式進行了無聲的攻擊——一道道憤恨、鄙夷、敵視的目光全都投到了葛洪昌的身上。要是這些目光真有殺傷力的話,只怕這一瞬間,葛大人就會被射成馬蜂窩了。

可即便如此,葛洪昌還是感到一陣陣的心發虛,腿發軟,必須要用盡全身的力氣才能站穩了身子。因爲到了這個時候,他只能一個人硬扛到底了。

而隨着他的突然開口,剛纔還肅靜一片的臣班裡,又迅速跳出來十多名官員來,齊齊說道:“臣附議,只有陛下御駕親征,纔是讓我大明獲此一勝的關鍵所在!”

這些人,自然也是倒向王振的朝臣了。只是他們的身份還不夠高,膽子也不夠大,剛纔纔會沉默以對。可現在,既然有了打頭陣的,他們自然也要站出來表表忠心了。

雖然只得二十來名文官,論聲勢遠遠無法與反對者相比——就是朝中那些投到王振門下的官員們,在這一回,也是不敢逆潮流而動的,他們也都跟着大家一道跪了出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只是叫嚷的聲音沒那麼大而已——可好歹,情況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了。

天子的心裡也重新生出了期望來,只要有朝臣還支持自己,那就有實現自己希望的可能。這讓他把到了嘴邊的那句話給嚥了回去,只是用堅定的目光俯視着下方的臣子,難得的露出了倔強的一面。

感受到天子的不妥協,讓熟悉其性格的胡濙等重臣的心裡咯噔一下,知道大事不妙。因爲事發突然,他們這些人都沒料到天子竟會提出這麼個想法,所以除了這種蒼白的理由外,還真拿不出一個合理的說法來。

只有陸縝和于謙對此是有所提防的。但前者已經放棄,而後者也在一番沉思後沒了話說。

其實說到底,作爲兵部侍郎的于謙對於天子親征一事也不是太過排斥。因爲他對如今大明的軍事力量還是有着充足信心的,而一國之君真個親臨前線,勢必會大大地鼓舞軍隊士氣,到時就更可以殺出大明的威風來了。

反正此戰已無可避免,那何不讓這一勝來得更酣暢淋漓一些呢?至於朝臣們所提到的什麼天子安危,在於謙看來,比起國家的強大來,實在不值一提。所以此刻的他,也陷入了沉默。

好在還有胡濙,這個四朝老臣眼看天子居然要堅持到底了,便在心驚之餘,居然有了個說法:“陛下,君終究是君,而非尋常武官。陛下熟讀經典,難道不知道高粱河的舊事麼?”

聽他提到高粱河三字,朱祁鎮臉上的肌肉就是一顫。因爲那是大宋對遼作戰時的一場慘敗。當時爲了確保勝利,已是天子的趙光義便御駕親征,率軍殺敵。可結果高粱河一戰,佔着兵力優勢的宋軍卻被遼軍大敗,最後連宋太宗自身都身受數箭,最終退回汴梁後不久便駕崩了。

也正是這一場大敗,讓本來氣勢如虹的大宋王朝終究止步於此。於是在接下來的兩三百年時間裡,宋王朝就一直是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所壓制,再沒有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現在,胡濙居然拿此事來作爲反面例子進諫勸阻,這話可算是說得極重了。要是換了個天子,換了個臣子,光是說這等不吉利的話,就得被定下個不小的罪名來。

不過這話的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顯然朱祁鎮是再次陷入到了掙扎之中。畢竟他也明白前車可鑑的道理,也不希望真出現了高粱河那樣的大敗。

可就在不少人都略鬆了口氣,認爲事情再起轉機的時候,一聲輕咳突然響起,一個同樣蒼老的身影也走了出來:“陛下,臣以爲御駕親征倒也不失爲一個取勝之道!”

此人一出口,衆人再度心下一沉,就是胡濙,也變了臉色。

因爲這個開口之人,赫然正是當朝碩果僅存的兩名元老之一,曾爲大明立下過無數軍功的英國公,張輔!

@@@@@

五更了同學們!!!!嘔血求票哪!!!

第409章 陷阱與陰謀(下)第756章 破綻第112章 滅門縣令(上)第五更第491章 訂盟第906章 心月庵(下)第159章 好事將成?第180章 滿城風雨第603章 糧稅難題第858章 拿捏要害第875章 水患隱情第372章 生財之道第118章 又一個紈絝?第852章 困境中的包知府第564章 各有謀算(上)第348章 前因後果(上)第668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713章 看破第517章 枕戈以待(下)第387章 回衙(下)第550章 契機第707章 喜、憂、悲第267章 好男兒第599章 真兇(下)第791章 處境逆轉第398章 幕後之人(下)第876章 驚人真相(上)第917章 海上馬車伕第270章 血戰艮山門(二)第657章 峰迴路轉第906章 心月庵(下)第627章 孔府危機(終)第259章 禍起蕭牆(上)第473章 小人算計(中)第七更第555章 開海之爭(五)第768章 逆轉與真相(下)第550章 契機第903章 大索全城第713章 看破第160章 好事多爲第416章 猜疑與非議(下)第752章 寒夜詭火(下)第364章 合作(上)第805章 侯爺與都督(上)第252章 謝家長子(下)第880章 就範(下)第372章 生財之道第664章 情勢大好第909章 終獲線索第900章 計劃受挫第106章 事起固山鎮(下)第504章 新皇登基之新時代第31章 驚人發現第85章 重擔在肩第972章 達成合作第648章 姚幹第245章 謝家完了(上)第9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651章 奇襲青天寨(下)第440章 財迷心竅(上)第688章 文爭之後有武鬥(下)第152章 掌握縣衙第591章 生員圍門第551章 開海之爭(一)第84章 廣靈攻防戰(終)第350章 另謀第192章 挖個坑(下)第193章 守株待兔第761章 斫龍陣(上)第965章 僵持第237章 從何入手第594章 滅口第418章 入京獻捷(中)第832章 奪門之變(終)第670章 冤家路窄第539章 獅子大開口第13章 愧悔殺心第990章 後果顯現第703章 廢立事成第956章 徹底背叛第448章 埋頭苦幹第167章 幕後之人第502章 趕鴨子上架(上)第901章 遇刺(上)第986章 秀才遇到兵第942章 狼與狗第939章 破綻(中)第510章 突起忽落第483章 獄中歲月如彈指第756章 破綻第809章 削奪兵權第169章 猝遇襲(下)第301章 夜亂戰第119章 驚悉圖謀第463章 朕欲親征(第四更)第827章 奪門之變(九)第521章 北京保衛戰(一)第104章 重新上路第185章 新年好第631章 家書第679章 風化案
第409章 陷阱與陰謀(下)第756章 破綻第112章 滅門縣令(上)第五更第491章 訂盟第906章 心月庵(下)第159章 好事將成?第180章 滿城風雨第603章 糧稅難題第858章 拿捏要害第875章 水患隱情第372章 生財之道第118章 又一個紈絝?第852章 困境中的包知府第564章 各有謀算(上)第348章 前因後果(上)第668章 攘外先安內(中)第713章 看破第517章 枕戈以待(下)第387章 回衙(下)第550章 契機第707章 喜、憂、悲第267章 好男兒第599章 真兇(下)第791章 處境逆轉第398章 幕後之人(下)第876章 驚人真相(上)第917章 海上馬車伕第270章 血戰艮山門(二)第657章 峰迴路轉第906章 心月庵(下)第627章 孔府危機(終)第259章 禍起蕭牆(上)第473章 小人算計(中)第七更第555章 開海之爭(五)第768章 逆轉與真相(下)第550章 契機第903章 大索全城第713章 看破第160章 好事多爲第416章 猜疑與非議(下)第752章 寒夜詭火(下)第364章 合作(上)第805章 侯爺與都督(上)第252章 謝家長子(下)第880章 就範(下)第372章 生財之道第664章 情勢大好第909章 終獲線索第900章 計劃受挫第106章 事起固山鎮(下)第504章 新皇登基之新時代第31章 驚人發現第85章 重擔在肩第972章 達成合作第648章 姚幹第245章 謝家完了(上)第96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上)第651章 奇襲青天寨(下)第440章 財迷心竅(上)第688章 文爭之後有武鬥(下)第152章 掌握縣衙第591章 生員圍門第551章 開海之爭(一)第84章 廣靈攻防戰(終)第350章 另謀第192章 挖個坑(下)第193章 守株待兔第761章 斫龍陣(上)第965章 僵持第237章 從何入手第594章 滅口第418章 入京獻捷(中)第832章 奪門之變(終)第670章 冤家路窄第539章 獅子大開口第13章 愧悔殺心第990章 後果顯現第703章 廢立事成第956章 徹底背叛第448章 埋頭苦幹第167章 幕後之人第502章 趕鴨子上架(上)第901章 遇刺(上)第986章 秀才遇到兵第942章 狼與狗第939章 破綻(中)第510章 突起忽落第483章 獄中歲月如彈指第756章 破綻第809章 削奪兵權第169章 猝遇襲(下)第301章 夜亂戰第119章 驚悉圖謀第463章 朕欲親征(第四更)第827章 奪門之變(九)第521章 北京保衛戰(一)第104章 重新上路第185章 新年好第631章 家書第679章 風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