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回:遇喜事 望子成龍
話說娜娜從徐優進口中得知賴明口口聲聲所稱的莊主,竟然就是橫山碼頭前一任航主。這時她就要叫上明明一起去懲罰航主,卻被徐優進阻止住了。徐優進阻止了他們後,接着又上前把手中的馬繩,交給了管家,要他重新套上馬車,準備前行。
管家向徐優進點點頭,邊伸手接過馬繩,隨即就開始套馬。管家套馬的技術很熟練,只是一會的工夫,就把兩匹馬套進車轅子裡。然後又向徐優進說:“徐公子。我已經套好馬了。咱們現在可以啓程了。”
徐優進一直在看着管家往車轅子裡套馬。這時聽了管家的話,就回了聲:“那就啓程!”然後回頭和明明、娜娜一起登上了車篷,坐穩身後,又向管家說:“大叔,現在可以起程了。”
管家這時也坐上了車轅前,背靠着車篷。他聽後徐優進的話,接着又逗娜娜說:“娜娜姑娘,你坐穩了沒有?咱們就要行車啦!”娜娜就在車篷裡,回了聲:“坐穩啦!”隨後就聽管家“駕”的一聲,跟着又聽一聲馬鞭響,隨時幾個人覺得車軲轆一動,馬車開始往前行去。
此時太陽已經西沉,晴朗的天空,光芒萬丈。各種各樣的鳥兒,在地面上,飛來穿去,在不住的尋覓晚上的美食。晚秋的清風,夾雜着絲絲的涼意,徐徐吹來,把馬車車篷上的窗簾,吹的不住的搖擺。
管家驅馬往前行了一段路,接着又往前行了一段路,就已來到了平原地帶。這時太陽已經落下西山,落日的餘暉,瀰漫着大地,擡頭望去,到處一片金黃。
管家邊驅趕着馬車,邊向徐優進說:“徐公子,現在太陽已經落山了,再往前行不多遠,天就黑了。看樣子,咱們今天是到不了蘇州城了。”
徐優進也是一直在探頭看着窗外,心裡在不住的欣賞着傍晚的美景。他聽了管家的話,就說:“大叔。咱們今天到不了蘇州城,那就不再急着往前趕路了。”隨即又問:“大叔,這裡往前走,近距離內,有沒有村莊?”管家說:“有。從這裡往前走,再行一里多路的路程,就到了嘮家屯了。嘮家屯是一個小鎮子,飯店、客店都有。”
徐優進聽後,覺得這地方倒好,可以投宿,又可以吃飯,就說:“那好!咱們就選在嘮家屯,借宿一夜,順便吃頓晚飯,喂一下馬。”管家答應了一聲,又繼續驅馬往前行。他們又往前行了半支菸的工夫,就來到了嘮家屯。就在他們剛入嘮家屯街口時,就見有兩個身穿長袍的人,從路旁幾步走到路當中,伸手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管家正驅馬向前,看得清清楚楚。他眼見兩個人來到路當中,攔住了去路,就“籲”地一聲,勒住了馬繮,隨即停住了馬車。然後就好奇的問:“兩位先生,你們爲什麼攔住我們的去路?”
這兩個攔住馬車的人,都在五十歲左右的年齡,長袍掃地,各人胸前,都彆着一朵玫瑰花。他們見攔住馬車後,管家卻有點驚慌的樣子,便笑着說:“老哥,你別害怕!我們對你們沒有惡意。你們就趕快下車罷。”
管家心裡不明白他們的心意,感覺奇怪。就問:“咱們都素不相識。我們在往前趕路,你們幹麼非要我們下車?趕快讓開!”管家這話,有點動怒的意味。他的心意,就是我們還沒有看到有客店的地方,還不能下車,等我們找到有客店,能住宿了,才能下車。
兩個穿長袍的人,並不讓路。這時其中一個又笑嘻嘻的說:“老哥,你有所不知!我們苗府裡的兩位小老爺在今天晚上新婚,大擺筵席。”
原來嘮家屯早前有個苗員外,實名苗大豪。苗大豪從小就生長在一個衣食無憂的家庭裡,聰明伶俐,長到十八歲那年,不幸父母雙亡。後來,他就繼承了家中的萬貫家產。
苗家在嘮家屯是響噹噹的富戶,有田千傾。苗大豪繼承了父母的家產,家中的一切事務,也開始都是他一個人扛着。不過,苗大豪也是一個很勤勞的人,每天都是早出晚歸,僱人耕種着自家的千傾土地。
時間一晃,就是幾年過去。這一年,苗大豪已是二十六歲的大小夥子了,自己的婚姻大事,卻還是沒有解決。這時一些左鄰右舍,還有那些很貼心的傭工,都勸他趕快找個夫人,好幫他料理家務。他卻笑着說:“這事不急,再拖個一兩年,也不遲。”後來大家都知道勸也勸不他心裡去,也就不再勸他了。
接着又是兩年過去。這一天,一個媒婆走進來苗府。這個媒婆是他舅媽的表妹,說起來,他們之間,還牽連一點親戚關係。苗大豪接待了媒婆後,雙雙互相寒暄了幾句,媒婆就開門見山的說:“外甥呀!我是受你舅媽之託,給你說媒來了。”
苗大豪聽了這話,也沒有推脫,舅媽託人來給他說媒,說明舅媽在關心他。就笑着向媒婆說:“我是非常感謝舅媽的關心!”媒婆笑着說:“謝什麼?誰叫她是你舅媽來!你們這千刀割不斷的親戚,她不關心你,能行嗎?說起來,你現在已經是一個二十八歲的人了,也該娶妻生子了。”
苗大豪點點頭,覺得媒婆說的話,是這麼個道理。接着就問:“大姨,你要給我介紹那一家的姑娘?”媒婆說:“我給你介紹的這個姑娘,也不是外人,大家親連親。這姑娘是我婆家的遠房侄女,今年剛好十八歲,長的水靈靈的,一表人才。說她是人間仙女,也一點不爲過分!話又說回來了,姑娘長相差了,我也不會給你介紹。”
苗大豪覺得媒婆的嘴巴很甜,就笑了笑,便說:“大姨,既然這個姑娘如你所說。這門親事,我就應了!”媒婆聽了這話,那是欣喜若狂,便笑着說:“大外甥,你就放心吧!我這人這事,偏理不偏親!”話後,認爲事情成功了,就起身告辭。苗大豪又把她送出苗府院門外。
過去封建時期,男女結婚,婚前根本沒有見面“相親”之說,只要媒人把雙雙串通好,都答應了,親事就成功了。接下來,媒婆就開始給他們選日子,操辦婚禮。此事張羅了不多長時間,苗大豪就與媒婆的遠房侄女舉行了婚禮。
這一天,整個苗府裡裡外外,那是熱鬧非凡,嗩吶聲,鞭炮聲,響徹雲霄。爲此喜慶,苗大豪還請來了幾班戲子,在院門前,搭臺唱戲。由於他在嘮家屯的人緣好,全嘮家屯的人,都過來賀喜。四面八方,各路親朋好友,都也過來赴這場喜宴。這場喜事,一直忙活了幾天,才告結束。
媒婆的遠房侄女,名叫嶽美玲。她還真如媒婆所說,不但長相漂亮,還聰明賢惠。她自嫁過來苗府,就承擔起整個苗府的家務,裡裡外外,都給打點的乾乾淨淨。
這樣一來,苗大豪也能騰出手來,專心管理田間的事了。他每天早出晚歸,忙於田間播種,使田間的莊稼,有了更大的豐收。
時間又過去不到一年,嶽美玲十月懷胎,不久分娩產下兩個雙胞胎,並且都是男孩。兩個男孩子呱呱墜地,可把苗大豪樂壞了!這時他脫不開身照顧嶽美玲坐月子,就聘了一個保姆照顧她。自己還是如往一樣,每天忙於田間。
這個保姆四十多歲的年齡,做事很認真,把嶽美玲照顧的無微不至。嶽美玲要吃,她給做吃;嶽美玲要喝,她給做喝;一家人的衣服髒了,脫下來,她就給洗;小孩子的尿布替換下來,她也拿到外面洗了。她在苗府這麼勤快做事,得到了苗大豪和嶽美玲的信賴。
轉眼又是幾年過去。這一年,苗大豪的兩個兒子,已經是五歲的小男孩了。這時苗大豪也給兩個兒子起了名字,老大叫苗專好;老二叫苗專運。兩個小孩子的長相和身材,都沒有大的差異,就是在智慧和動作上,有了很大的差別,老大聰明伶俐,人懶惰;老二頭腦笨,卻體格硬朗,有點好動!在兩個小孩子玩耍時,有時玩惱了,動手打起來,都是老二把老大打的哭着去嶽美玲面前告狀。
就在這一年。苗大豪給兩個兒子聘請了一個教書先生,來家教他倆唸書識字。兩個人一入了學堂,都也聽話,老師在講臺上教,兩個人在下面認真的跟着學。不過,兩個人的智商,那就差別大了!無論教書先生教他們什麼知識,老大苗專好那是一點就通,根本不用教書先生費什麼勁,就跟着學會了。
老二苗專運就不一樣了。教書先生同時交給他們兄弟倆的功課,他卻學了一遍,什麼都不懂;再學第二遍,還是不會,等學到第三遍,他就有點朦朦朧朧的懂了。第二天,教書先生又給兄弟倆往下進行新的課程,這時老二苗專運又把頭天學會的知識,全忘了。
時間又往前過了半年。這一天,苗大豪閒下來,就待在家裡,沒有外出。等到了中午時分,他就動身來到了學堂。他首先聽了會兒教書先生給兩個兒子上功課,在教書先生講累了,停下來時,他趁機向教書先生詢問了一下兩個兒子的學習情況。
教書先生就如實的向他彙報了他們的成績。當他聽到二兒子苗專運的學習能力這麼笨時,氣就不打一處來。他揮起巴掌,就向苗專運頭上拍下。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