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航運預案

bookmark

盧作孚看着尷尬的劉鄖,連忙引開話題,“亦誠賢侄,你們來此,就是爲了運一批鍊鋼設備,進入四川的問題吧”。

“怎麼連這個都知道”,劉鄖真的有些詫異了,真是想了半天都沒想明白,不由失聲的問道,“盧叔叔,我們還真是爲了這個來的,但我們也是臨時決定的,莫非,你能未卜先知”。

盧老總也不搭話,只是微微的一笑,讓大家吃完再說,就在此時,僕人來報,民生公司的襄理,龔先洲先生求見盧老總。

盧作孚一愣,讓僕人先引龔先洲去客廳,申明片刻就到,隨後看着劉鄖和孔玉玲,呵呵的笑到,“看來我們這場晚餐是吃不好了,也罷,等我們一起見過了龔先生,再慢慢吃吧”。

參加過軍訓的劉鄖,確實不一樣,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就已經差不多填飽了肚皮,再喝幾口茶水漱漱口,大功告成,赫然一副整裝待發的樣子,搞的袁琪兒忍不住暗罵一聲,“真是豬”。

孔玉玲雖然沒吃好,好在自幼家教甚嚴,一說到正事,立馬就結束了就餐活動,悄然的站了起來,略略整理了一下衣服,面容略帶一點微笑,煥然一副鎮定自若、爾雅大方的模樣。

進了大客廳,大家才發現,除了民生公司的襄理龔先洲之外,還有個三十歲左右的青年人,彼此介紹後才知道,此人叫胡健生,重慶合川人,正是盧作孚的同鄉,自1925年民生公司創業之初,就跟隨盧老總闖南走北,已是船運方面的核心人物。

劉鄖沒怎麼注意龔先洲,倒是很打量這個胡健生,心中直嘀咕,只記得有一個胡宜生的少校,也知道胡宜生是影視作品人物,網上還有人猜測是石碑要塞的胡璉,但是無論怎麼樣,都讓某人對胡健生興趣大增,差點就想直接問他,認不認識胡宜生。

寒喧完後,大家開始說正事,胡健生是船運部門的實際負責人,立馬打開一張地圖,赫然就是長江水道運行圖,鮮明的標註了,武漢到宜昌,宜昌到重慶,重慶到涪城的航行情況,盧作孚示意劉鄖與孔玉玲,讓他們先講講所運貨物的大致情況。

劉鄖也不客氣,就將四個一噸的鍊鋼爐、兩個三噸的鍊鋼爐,以及四個發電機組的情況講了一下,另外還要加上新購的300多噸鋼材等等,總共一千二百噸的貨物,需要民生公司轉運到川西縣。

隨着劉鄖提供的清單越來越詳盡,盧作孚、胡健生和龔先洲的臉色,越來越慎重,尤其劉鄖講述了他的構思,用船從武漢運抵重慶,再從重慶運往涪城,再用車從涪城運往川西縣。

盧作孚沉吟半響,才苦笑的對劉鄖說,“你這批貨物確實難辦,我們民生公司就是拼了老命,也最多能保證將此貨物,運抵重慶的合川,至於從合川運往涪城,根本就是天方夜談”。

“當然,從安昌鎮到川西縣的陸路運輸,本不歸我們管,本不該由我們來多嘴,但是大家都是熟人,還是都一一的講下爲好”。

胡健生在盧老總的示意下,開始詳細的解釋,“這批貨物,運輸量不算大,從武漢到重慶合川,我們民生公司最大的貨船,是上千噸的老汽船,若是不顧損耗的話,一船就可以運去”。

劉鄖有些不解,運一個貨物,還有什麼損耗,難道還流行明朝末年的海運傳統,動不動就要“漂沒”過三、五成。

襄理龔先洲有些尷尬的說道,“劉公子,你誤會了,我們是民運公司,哪裡敢像官府那樣,動不動就‘漂沒’”。

“你也知道,長江水道湍急,尤其從宜昌開始,到三峽一帶,都是有名的閻王灘,每年都有大量的船隻在此沉沒,我們民生公司看上去家大業大,一年從頭到尾沒賺幾個錢,其真正原因就在於此”。

這個倒是能理解,就是21世紀不說什麼空難海難,就是一個開發商,一個大型樓盤的開發,一旦因事故,死三五個工人的話,往往賠的連褲子都沒穿的,劉鄖如是想到,30年代的船運也好不了多少,一船設備不說,一個上千噸的汽船,光工人都得一兩百,一個事故下來,確實賺再多的錢,也不夠民生公司賠的。

胡健生是一個很專業的人,沒有因劉鄖的發言,擾亂他的思路,繼續講解他的航運辦法,“所以穩妥起見,最好採用四艘最新的內河汽輪,標準載重400噸那種,再根據我們民生公司,近十年的實踐經驗,十天之內,就可以安全運抵重慶的合川”。

“但是,問題有兩個,一個就是長江上游的枯水期,即將來臨,我們公司已經接到各個監測點的消息,今年的枯水期,可能比往年來的還要早一些”。

“其次,貴方的這些設備之中,有個別的物件比較偏重、偏大,在運輸過程中容易造成貨物脫落,與船體劇烈相撞,嚴重的時候甚至會船毀人亡,貨物沉入水中”。

劉鄖也是一驚,在心中暗暗算了一下,別的不說,四個大型發電機組,最大的單個鋼件,高達七八噸,六個鍊鋼爐,最大單個鋼件,不是十噸左右,就是二十噸,運輸起來確實麻煩。

而且30年代的三峽,可不是解放後的三峽,更不是21世紀的三峽,而是礁石甚多、暗流湍急的三峽,許多地段爲了確保安全,全靠兩岸縴夫人力拖曳,有時一個大浪打來,不但船毀貨沒,連縴夫都會被拖入江底,死傷無數,所以偶爾傳千噸貨輪抵達重慶的消息,大家壓根不敢當真,畢竟沒人傻得拿自己的命去賭。

似乎發現劉鄖與孔玉玲的臉色很難看,襄理龔先洲連忙打圓場,故作輕鬆的說道,“劉公子,你們放心,我們民生公司這些年來,也摸索出了一整套的經驗,也針對各種險情,專門訂購了一批新型的內河汽船,爲了保證安全,這次就全用它們”。

“根據我的經驗判斷,此次安全抵達重慶合川的機率是75%”,胡健生不顧襄理的頻頻眼色,繼續他的專業講解,急得龔先洲只好親自拉住他,咬牙切齒的耳語,不用猜也知道,多半是威脅他,不要顯擺了,別顯擺到最後,大家生意做不成,反而都喝西北風去。

成功率75%,不算低了,沒理會胡健生與龔先洲的糾結,劉鄖聳聳肩,低聲向盧作孚求教,漢口哪家外國保險公司比較靠譜,盧老總也一臉苦笑,大家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只好舉賢不避親了,直言民生公司自己,就有該項業務,信譽嘛,還勉強過得去。

劉鄖也是苦笑,事實也是如此,別看外國公司成天嚷嚷什麼嚴謹、認真和工作負責,那是指你有責任,而他們沒責任的時候,一旦輪到他們兌現責任的時候,他們會找各種藉口來推卸,進而證明別人該負全部責任,而不是相反,這些年來因保險問題,許多華夏商人都吃了大虧,一談及向外國公司投險,就有些色變。

民生輪船公司,無奈情況下,只好自己開辦該業務,不然這些商人真要是走陸路運貨,船業運輸公司,豈不是真要喝西北風了,況且放任不管的話,對公司的聲譽影響也很大。

好吧,大家開始談及另一個話題,從重慶合川到涪城安昌的航運問題,龔先洲怕胡健生亂說,想親自講解,劉鄖與盧作孚都無所謂,反正這只是預案而已,那就讓他講吧。

龔襄理拿着一根小棍子,指着地圖,一副很專業的模樣,開始講解,“從合川開始進入涪江,最大的優點就是,暗礁相對減少,河水流動變慢,對貨運而言,是再好不過,但是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河水的深度,大大的降低,最淺的只有三到五米”。

“過去十多年中,還沒有600噸以上的貨船,順利通過的實例,唯一幾次,還是七八月份的暴雨季節,河水暴漲,同行能力大大增加的緣故,最佳方案就是換船,換一種二百噸左右的小汽船”。

哪有這麼簡單,鍊鋼設備的大鋼件,動軋就是十幾噸,二十噸,真放在一兩百噸的小汽輪上,稍有不注意,就會出現汽輪側翻的現象,機器零件全倒在了河裡。不說人員傷亡,那些機器設備就麻煩了,發生了浸水,又或染上淤泥,還是算好的,倘若碰上石砂直接變形,那就完蛋了,機器設備就相當於直接報廢了。

你妹,這種水平還當什麼襄理,該不是靠裙帶關係上來的吧,劉鄖斜起眼睛,看了盧作孚一眼,盧老總摸了摸鼻子,也知道龔襄理,是一個純管理型人才,讓他講解航運方案,確實考慮不周,只好一陣訕笑後,讓胡健生繼續講解他的預案。

胡健生確實要專業些,但凡劉鄖與龔襄理能想到的,他也能想到,也知道換小船不是一個好主意,一時也沒什麼好辦法,沉吟了半刻之後,才問了一個問題,“劉公子的設備,有什麼特殊要求沒有,尤其那兩個二十噸的鋼件,可不可以浸水”。

浸水,浸什麼水,鋼件浸水,那還不發生腐蝕現象,劉鄖也有些腦袋短路,只好質詢智腦,智腦告訴他,設備可以浸水,只要讓螞蟻機器人,在鋼件上刷上一層防腐蝕的金屬漆就行了。

劉鄖頓時茅塞大開,對啊,記得21世紀的一些水下不鏽鋼件的,好像就是這麼做得,於是對胡健生說,“除了四個發電機組不可浸水之外,其他六個大型鋼件經處理,可以浸水”。

第二百二十二章 廬山夜宴第二百八十五章 涼山之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四馬分肥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軍議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北西南第七十二章 兩所六組第一百六十七章 營運飛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田三郎第三百三十八章 率隊返川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北西南第三百五十章 精神之戰第二十三章 槍械訓練第十二章 中城尚氏第三百三十二章 防僞技術第十三章 精神力量第二百二十二章 廬山夜宴第三百一十四章 日軍對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驚蟄春祭第七十五章 新的援助第二百二十五章 救援老蔣楔子第八十一章 天皇有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封密電第一百八十二章 佈局康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全面進攻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荒醫經第一百五十四章 川軍特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擊第二十五章 老蔣檢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羅人才第五十七章 中華製藥第二十五章 老蔣檢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廬山夜宴第二百九十五章 嘉興九龍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伐毛洗髓第三百一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金屬中毒第二十九章 小規模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紅色空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忘情之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華北停戰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擒黑狼第三百二十三章 乘夜登陸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零一章 川西黑湖第一百一十二章 伐毛洗髓第一百九十章 縮編爲旅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族聯姻第三百零六章 平津失守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讓甘肅第五十五章 交易內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簽署協議第九十六章 川鐵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山地司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血戰到底第二百二十五章 救援老蔣第三百二十三章 乘夜登陸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的工程第三百三十六章 總參會議第四十七章 地底奇觀第九十二章 川軍將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消除魔咒第一百一十五章 煉氣初階第二百一十六章 少將師長第九十一章 重慶劉湘第一百二十一章 脫胎換骨第八十一章 天皇有價第七十一章 德軍之父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廬殺機第七十七章 航運預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遠程空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進則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郭兄祺勳第一百六十三章 訂購軍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八十六章 告別武漢第三百零五章 一張白條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封密電第一百一十五章 煉氣初階第六十六章 再無川島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號坦克第二百八十章 虛假神通第九十九章 安昌通達第一百二十章 請師帶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空雷達第六十三章 川島現形第四十章 消炎神藥第十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一章 川西黑湖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鎮會談第二十四章 理論學習第三百五十五章 惡魔之卵第二百一十章 生物柴油第一百五十三章 醫藥援助第二百七十一章 日本女婿
第二百二十二章 廬山夜宴第二百八十五章 涼山之王第二百五十六章 四馬分肥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軍議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北西南第七十二章 兩所六組第一百六十七章 營運飛機第一百七十二章 長田三郎第三百三十八章 率隊返川第二百三十四章 西北西南第三百五十章 精神之戰第二十三章 槍械訓練第十二章 中城尚氏第三百三十二章 防僞技術第十三章 精神力量第二百二十二章 廬山夜宴第三百一十四章 日軍對策第一百三十三章 驚蟄春祭第七十五章 新的援助第二百二十五章 救援老蔣楔子第八十一章 天皇有價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封密電第一百八十二章 佈局康藏第三百二十六章 全面進攻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荒醫經第一百五十四章 川軍特使第三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擊第二十五章 老蔣檢閱第一百五十七章 收羅人才第五十七章 中華製藥第二十五章 老蔣檢閱第二百二十二章 廬山夜宴第二百九十五章 嘉興九龍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一十二章 伐毛洗髓第三百一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一百零二章 金屬中毒第二十九章 小規模論第一百四十八章 紅色空軍第二百三十五章 忘情之約第三百五十六章 華北停戰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擒黑狼第三百二十三章 乘夜登陸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零一章 川西黑湖第一百一十二章 伐毛洗髓第一百九十章 縮編爲旅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二百五十二章 家族聯姻第三百零六章 平津失守第二百四十三章 三讓甘肅第五十五章 交易內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簽署協議第九十六章 川鐵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山地司令第三百五十二章 血戰到底第二百二十五章 救援老蔣第三百二十三章 乘夜登陸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的工程第三百三十六章 總參會議第四十七章 地底奇觀第九十二章 川軍將校第二百九十七章 消除魔咒第一百一十五章 煉氣初階第二百一十六章 少將師長第九十一章 重慶劉湘第一百二十一章 脫胎換骨第八十一章 天皇有價第七十一章 德軍之父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廬殺機第七十七章 航運預案第一百九十九章 遠程空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進則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郭兄祺勳第一百六十三章 訂購軍火第三百一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八十六章 告別武漢第三百零五章 一張白條第一百三十九章 一封密電第一百一十五章 煉氣初階第六十六章 再無川島第一百三十一章 四號坦克第二百八十章 虛假神通第九十九章 安昌通達第一百二十章 請師帶路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空雷達第六十三章 川島現形第四十章 消炎神藥第十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一章 川西黑湖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鎮會談第二十四章 理論學習第三百五十五章 惡魔之卵第二百一十章 生物柴油第一百五十三章 醫藥援助第二百七十一章 日本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