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漢口見聞

bookmark

“阿魂,你怎麼在這裡”,孔玉玲對於阿魂的出現,似乎也很驚詫,“你不是一直跟着爹地麼,難道爹地也來了”。

看見大小姐熱切的張望她爹,阿魂依舊冷酷如初,面無表情的回答,似乎在陳述一個事實,“老爺沒來,老爺叫我今後,就一直跟着小姐,以確保小姐的安全,直到老爺有新的安排爲止”。

這個冷酷到極致的阿魂,劉鄖倒有點點興趣,從表面上看,這廝也就二十來歲,旁人還以爲是個少不經事的年青人,然而此人卻是他所見過的高手中,唯一接近長孫明月的人,哪怕吉倫·金珠曾一槍擊傷多田晉三,若論實際修爲的話,恐怕也要略遜此人一籌。

在南京的時候,劉鄖就阿魂的事問過孔大小姐,結果她也不是很清楚,除了知道此人叫阿魂,孔氏一家對他都很尊重,而且長期擔任孔財神貼身護衛外,其他的消息竟然一無所知。

反而在來武漢的途中,大小姐倒是在無意之中,透露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消息,自從她幾歲見到阿魂以來,近二十年來,此人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彷彿歲月的無情與流失,對他似乎完全失效。

換而言之,阿魂的年齡可能是四十多歲,也可能是一百多歲,好在劉鄖見過長孫明月,對於常人難以接受事情,倒是頗能理解了。

劉鄖還知道一件事情,從大家離開孔氏別墅之初,阿魂與其他幾個護衛的視線,就從來沒離開過自己與孔玉玲,甚至與衆人一起來到了武漢,乘坐的也正是“馬賽”號輪船,。

阿魂此番接人,其他人還以爲他早已抵達漢口,正按輪船的時間表來碼頭,事實上,也就早了幾分鐘上岸而已,只不過此人也精通武術與隱身術,只要他不願意暴露行蹤,一般人根本察覺不了。

能察覺阿魂的行蹤,當然不是某人自己的功勞,而是智腦在自行掃描時,無意發現的怪事,劉鄖當即就向孔玉玲略作探詢,結果大小姐也毫不知情,後來發覺這廝很關注玉玲小姐的安危,於是也就沒太在意,現在回想起來,只怕也不是表面那麼簡單。

如果劉鄖沒猜錯的話,應該是孔財神仍有疑慮,很是懷疑能否製造出新型發動機,最怕某人一邊放大話,一邊偷偷的溜了,所以才表面派孔玉玲,到武漢視察產業,暗中又以保護女兒爲由,命令阿魂隨時監視衆人,倘若真有異動的話,多半免不了一頓皮肉之苦。

對於孔財神的苦衷,劉鄖倒是能理解,這廝畢竟是政治家,又不是慈善家,誰願意冒這種無謂的風險,若是太過感性與仁慈,反倒令人懷疑孔部長,究竟是如何爬到了今天這個位置。

既然老孔家早就準備好了,大家又何必自討沒趣,不想吃敬酒,難道想吃罰酒麼,劉鄖也不顧衆人的異樣眼光,主動的往小車上鑽,那個天經地義的熟練度,讓孔大小姐都自愧不如。

與劉鄖共乘一車,孔玉玲倒是喜滋滋的,自以爲是的斷定,對老孔家的人事和做派,劉博士已經適應,嗯,準備當孔家的女婿了。

隨着車子的移動,劉鄖才發現漢口租界與上海租界,居然大同小異,無論建築風格、城市格局,還是行人、有軌電車,都是那麼眼熟,對了,連印度阿三,外國血統的巡警,都與上海外灘的有幾分神似,而且與上海外灘最大的差別,就是各類的教堂雄峙林立。

善解人意的孔大小姐,巧笑倩兮的望着劉鄖,“你是不是覺得這裡很眼熟,或很像上海外灘,對,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外灘”。

隨後孔玉玲略作了解釋,“自漢口開埠以來,英、俄、法、德、日,甚至比利時,都在漢口設有租界,這些年來雖說比租界、德租界、俄租界和英租界,陸續被取締,但是仍有法租界和日租界存在”。

“而且,近幾年國民政府,成立了漢口特別市,就是採取特殊管理辦法的意思,所以對於租界以前的一些人事,及其管理辦法依舊延續,甚至很多的人事與面貌,大多與上海租界基本同步”。

難怪如此,不就是民國版的“一國兩制”麼,劉鄖如是想到,教堂又是怎麼回事,對了,孔大小姐不是神學博士麼。

孔玉玲果然是神學專家,對於漢口的教堂如數家珍,1862年湖北代牧主教,意大利人明位篤,將主教座堂由湖北應城遷至武昌,1876年在漢口建成聖若瑟主教座堂,1880年成立漢口天主堂醫院,1902年基督教會在漢口開辦仁濟醫院,從此教堂在漢口大爲興旺。

另外,自太平天國後,洋務運動興起,張之洞在漢陽開辦鋼鐵廠和兵工廠,這些廠子又需要引進外國技術,導致流落在武漢的外國人日益增多,而且這些人,又大多聚集在漢口租界一帶。

因此,漢口至今有大小教堂十多個,例如俄國的阿列克桑德聶夫教堂,英國的格非教堂和大通巷福音教堂,德國的田二河天主教堂,以及法國的聖母無原罪教堂等,至於野雞類的教堂就更多了。

至於劉鄖在沿途所看見的,一些類似於教堂的建築,並不是真的教堂,而是一些教會醫院建築,教會學校建築,甚至一些神學院建築,比如信義會灄口神學院,所辦的《信義報》報館建築。

一行小車穿過了租界區,越過江漢路與碼頭鐵路,最後停在正漢街的濱江延伸段旁,此地正好面臨長江,比鄰龍王廟,風景秀美,視線開闊,放眼望去,正好隔着江面,遠眺龜山和蛇山。

漢口的孔氏別墅,佔地600多平米,是以磚木結構爲主的西式洋房,主樓高三層,西北兩面爲主立面,其轉角處是四層的圓形塔樓,整個建築的造型,有些類似英國的喬治亞風格。

進門之後才發現,這棟別墅的大門,及其牆柱上一些不起眼的部位,居然有一些奇怪的標誌,有點像蒲扇,孔玉玲微笑的解說,這是殼牌石油的標誌,劉鄖在恍然大悟之餘,又納悶孔家也賣石油。

在僕人們的熱情接待下,大家先要解決肚子問題,再由孔玉玲安排一行人的房間,她本想將劉鄖安排在樓上,與她自己的臥房相鄰,某人的臉皮,似乎還是薄了些,有些尷尬的婉拒了。

一陣忙碌之後,天色漸晚,因楊愷與張伯玉即將遠行,劉鄖與孔玉玲想陪着他們說說話,而龐語嫣早已疲倦不堪,倒頭便睡,龐學忠也是個忙人,第二天還有事,身體也不比年輕人,自覺的回房了。

楊愷倒好說,準備坐船逆江而上,先回荊州老家看看,再去湖北荊門的行政公署報到,如果順利的話,隨後就去沙洋鎮任副縣長,如果還要去湖北省政府報到,恐怕還得來武昌一趟,不過這些都是題外話了,畢竟好幾年沒回家了,想先見見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張伯玉這廝,卻是一個沒心沒肺的東西,這廝竟然藉口漢江上的輪船小,一路回去很危險,不願意從漢江直達漢中,而是決定先坐火車去西安省城報到,再回漢中行政公署報到,順便回老張家探親,一切辦妥了,再去西鄉縣當他的官,美其名曰,先公後私。

劉鄖倒覺得張伯玉有意思,這廝就是個官迷加懶人,孔大小姐坐在一旁,也不怎麼插話,只將張揚二人的行程記好,吩咐僕人明早就去購票,再準備一些武漢特產,以便給這倆人送行。

楊愷對於過去的事情,也是一笑而過,反而祝福孔大小姐,與意中人白頭偕老,還特意的瞄了瞄劉鄖,某人又開始喝水了,假裝什麼都沒看見,大小姐自己倒是落落大方,點頭致謝。

張伯玉倒是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忍住了,反而朗爽的哈哈大笑,警告劉鄖不許欺負他的表妹,否則他這個大舅哥可不好惹,在漢中的老張家,認識很多陝西刀客,若不怕千里追殺,可以試試。

其實劉鄖也很奇怪,也曾問過張伯玉,既然與他表妹自幼要好,爲什麼不走在一起,那廝表情似乎有些奇怪,說是在他的眼裡,孔玉玲就是他的親妹子,天底下,哪有哥哥娶妹子的。

這個回答令人很無語,不過在21世紀也是這樣,自小玩得很好的男女夥伴,等到大家長大了,走不到一起的比比皆是。

第二天一大早,龐太師去四川會館拜碼頭,至於孔玉玲、劉鄖和龐語嫣三人,先去正漢街的碼頭送楊愷,再去京漢鐵路送張伯玉,隨後,龐孔倆女去孔氏產業轉轉,龐劉倆人就去漢陽兵工廠報到。

倆人轉過龍王廟,越過漢江水面,首先看到的就是漢陽鋼鐵廠,十幾個冒着黑煙的高煙囪,令人一見難忘,劉鄖卻知道,這就是華夏近現代覺醒的標誌,正坐落在湖北長江邊上的龜山腳下。

該廠興建於1890年,由湖廣總督張之洞興建,1893年正式建成投產,有生鐵、鋼鐵和熟鐵等六個大廠,以及機械和鑄件等四個小廠,從廣義上來講,還應包括大冶鐵礦,以及江西萍鄉的煤礦。

看到劉鄖怔然出神,龐太師還以爲這廝沒見識,不知鋼鐵廠的重要性,於是大致的講了講,該廠每年產鐵十萬噸,鋼五萬噸,是華夏目前最大的鋼鐵聯合體,也是漢陽兵工廠的底氣所在。

面對如此黑煙瀰漫的景象,劉鄖已經捂着鼻子皺眉不已,龐太師卻有些洋洋自得,絲毫不覺得空氣污濁的問題,還吟出一句當地的諺語,“地處三江口,坐地擁兵,天下有”。

這句話劉鄖也知道,說的正是武漢三鎮,尤其隱指漢**有龍氣,天下羣雄中,誰若佔據於此,誰就有問鼎天下的資格。

此諺語源於明末清初,左良玉父子盤踞於此,謀士爲投其所好,而自編自導的綺語,後來這句話又被吳三桂看重,因此“三藩之亂”,基本就在這一帶僵持不下,直到這廝病死也沒能真正佔領。

到雍正年間,因年羹堯曾在此當過統領,又成了年某人造反的鐵證,直到滿清末年,又成中傷曾國藩和張之洞等,一干漢臣的武器,幸好張之洞遇大事不糊塗,沒有因爲謠言而避諱退讓。

因此,纔有如今武漢三鎮的繁榮,以及漢陽鋼鐵廠、漢陽兵工廠,這一片“十里工業走廊”,撐起了華夏的最後一點脊樑。

第三十八章 鋼鐵戰衣第三百二十七章 血肉磨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設計飛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進則退第二十章 孔家玉玲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楔子第八十五章 巨蟹戰艇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方迴應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丹二轉第十五章 亂世古董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劉和解第二百二十章 機場演講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廬殺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特務大隊第三章 華夏海域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五十八章 船越義珍第八十四章 琉球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城市建設第三百四十九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六十一章 軍演方案第二百零四章 黃金質量第二百四十六章 廣元集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九六艦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忘情崖上第一百四十章 直飛南京第二百五十六章 四馬分肥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礦道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甲光向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衛國爲民第四十章 消炎神藥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封口費用第十七章 軍訓通知楔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的工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炮至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煉體如石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治傷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甲光向日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鎮會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一十三章 煉體如鋼第八十二章 軍閥候選第三百三十章 和平友好第一百三十章 水力發電第八十五章 巨蟹戰艇第一百六十七章 營運飛機第一百八十章 鐵路開通第二百四十四章 甘肅鐵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淞滬空戰第一百零七章 再見明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擊第十五章 亂世古董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零七章 壯士出川第二百七十四章 樹海成精第二百五十八章 敲頭三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第三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擊第七十八章 金牛滅蜀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女談判第五十一章 八百馬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古寺真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誼第三百二十三章 乘夜登陸第三百三十八章 率隊返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祭淫祀第十章 鬥智鬥勇第七十二章 兩所六組第二百五十八章 敲頭三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軍演軍購第二百三十六章 清兒攝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海上升丸第一百一十一章 古寺真傳第二百一十三章 煉體如鋼第一百七十九章 城市建設第二百七十七章 佈局涼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越嶲鋼鐵第三百零七章 壯士出川第四十四章 白銀武士第一百二十章 請師帶路第六十章 太監玉琴第三十九章 紅色十字第二十二章 軍訓典禮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七十六章 盧家晚餐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第九十七章 行有行規第三百零五章 一張白條第一百七十章 戰鬥素養第三十四章 漢口見聞第六十章 太監玉琴第一百三十五章 農業援助第十五章 亂世古董
第三十八章 鋼鐵戰衣第三百二十七章 血肉磨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設計飛機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進則退第二十章 孔家玉玲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楔子第八十五章 巨蟹戰艇第一百五十六章 各方迴應第一百四十一章 無心插柳第二百七十五章 金丹二轉第十五章 亂世古董第一百九十四章 兩劉和解第二百二十章 機場演講第二百二十三章 美廬殺機第一百八十一章 特務大隊第三章 華夏海域第二十一章 舌戰羣儒第五十八章 船越義珍第八十四章 琉球計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城市建設第三百四十九章 誘敵深入第二百六十一章 軍演方案第二百零四章 黃金質量第二百四十六章 廣元集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九六艦戰第二百三十九章 忘情崖上第一百四十章 直飛南京第二百五十六章 四馬分肥第一百二十四章 工礦道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甲光向日第一百五十九章 衛國爲民第四十章 消炎神藥第十六章 君不可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封口費用第十七章 軍訓通知楔子第一百九十七章 新的工程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炮至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煉體如石第一百五十二章 救治傷員第三百四十二章 甲光向日第一百六十二章 小鎮會談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一十三章 煉體如鋼第八十二章 軍閥候選第三百三十章 和平友好第一百三十章 水力發電第八十五章 巨蟹戰艇第一百六十七章 營運飛機第一百八十章 鐵路開通第二百四十四章 甘肅鐵路第三百二十二章 淞滬空戰第一百零七章 再見明月第三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擊第十五章 亂世古董第二百三十三章 王者歸來第三百零七章 壯士出川第二百七十四章 樹海成精第二百五十八章 敲頭三下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第三百五十三章 全面反擊第七十八章 金牛滅蜀第二百五十七章 父女談判第五十一章 八百馬力第一百一十一章 古寺真傳第二百四十二章 兄弟之誼第三百二十三章 乘夜登陸第三百三十八章 率隊返川第一百一十七章 巧祭淫祀第十章 鬥智鬥勇第七十二章 兩所六組第二百五十八章 敲頭三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軍演軍購第二百三十六章 清兒攝政第三百五十九章 海上升丸第一百一十一章 古寺真傳第二百一十三章 煉體如鋼第一百七十九章 城市建設第二百七十七章 佈局涼山第二百七十八章 越嶲鋼鐵第三百零七章 壯士出川第四十四章 白銀武士第一百二十章 請師帶路第六十章 太監玉琴第三十九章 紅色十字第二十二章 軍訓典禮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二百五十四章 再娶玉玲第七十六章 盧家晚餐第二百九十八章 尼木畢摩第九十七章 行有行規第三百零五章 一張白條第一百七十章 戰鬥素養第三十四章 漢口見聞第六十章 太監玉琴第一百三十五章 農業援助第十五章 亂世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