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第86章 流光(下)

bookmark

第86章 流光(下)

且說這一日,趙官家釜底抽薪、借力打力、一石二鳥……呃,總之,用一個遠在揚州的李綱李公相輕鬆破解了眼下勢大的‘壽州派’,定下了南陽爲陪都之事,然後又順勢在一炷香的功夫裡定下了許多大事,也是讓所有人猝不及防之餘暗暗感慨。

只能說,在原定體制下,趙宋官家本來就有足夠多的權力,而亂世中,一個能打勝仗的趙宋官家就顯得更無人可制了。

不過,更加讓人猝不及防的是完顏兀朮。

與想象中不同,金軍並無任何報復反撲之舉,按照哨騎回報,僅僅是趙玖在八公山開會的時候,這位匯合了所有部隊的金國四太子便匆匆渡過了渦河,引全軍繼續向北而走了。

也不怕趕這麼急磨破屁股?

而金兀朮既走,新鮮出爐的定江節度使、御營右軍都統制領淮東五郡制置使張俊,便與龍圖閣直學士領京東兩路制置使張所一起合兵北上,一面是收復失地,一面則是小心監視金兀朮撤兵。隨行的還有辛氏兄弟中的老三辛道宗部,以及部分盤桓在壽州的京東兩路官吏及其眷屬,所以八公山附近,也是登時便空了一大半!

又過了幾日,眼見着金軍一路北走不停,又自徐州轉泰山腳下的兗州,全軍不足兩萬騎,小心整肅,越過了泰山東面的通道。對此,無論是身後遠遠墜着的張所、張俊,還是剛剛接到旨意,駐紮在濟州的岳飛,自知兵力戰力有限,全都不敢輕易招惹這麼一支龐大而又嚴正的騎兵,卻是小心防範,監視對方越過這處交通隘口,回到黃河畔的淪陷區濟南府去了。

消息傳來,趙官家也沒有再耽擱,而是即刻發佈旨意,帶着這幾日他着力整肅編制的御營,準備動身逆淮河而上,往南陽而去。

其中,武成軍節度使、御營左軍都統制、領淮西四郡制置使韓世忠領御營左軍(其實也就是所謂韓家軍了)約八千人,行淮北;

又以剛剛上任御營中軍副都統制王德,臨時節制剛剛升爲統制的喬仲福、傅慶、張景,外加辛興宗諸將,約一萬兩千衆,行淮南;

然後,御前班直與兵力最少的呼延通部則護衛官家與行在文武,還有部分官員家眷、少數輕傷員,直接乘船從淮河中出發,動身向西。

當然了,這中間還有韓世忠專門分兵去下游取自己傢俬、將士家屬,水軍將領不滿大部分帆船移交張俊,王德爲御營中軍副都統制引起了部分將領的不滿,同知樞密院事的樞相張愨剛一動身便染病,又停在了楚州……等等等等偶然中必然會發生的雜事。

但是,當此時機,正如有人暗地裡評價的那般,官家大權在握,兩淮軍民士氣大振,將士經此一役也皆服膺中樞,往日動輒風吹草動便要引發行在危機的咄咄怪相,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所以這些雜事,根本沒有半分影響到行在的西行。

二月十四日,行營便正式動身,趙官家乘坐了其中一艘專門保留下來的風帆大船,水陸南北三路齊發,浩浩蕩蕩向西而去。而二月十五日,趙官家本人便從水路輕易越過了硤石山,來到了南淝口,並在此暫停,等待南北兩路繞行山區的兵馬彙集於此。

“官家可要去岸上稍駐?”

渡口船頭上,說話的乃是內侍省押班,昔日康王府舊人、如今幹辦御藥院的馮益,此人之前被派出去侍奉李綱和潘妃去揚州,回來後又因爲趙官家不許這些人隨意去八公山,卻是順勢留在了南淝水畔的壽春,此時方隨東府另一位相公許景衡迴轉,便順勢接管了禁中的日常內務。

而此人口中的官家,自然便是剛剛接見完許景衡許相公,出來船頭透氣的趙玖了。

“好教官家知道。”馮押班看到官家一時不解,便殷勤解釋起來。“此地往南的壽春本是大埠,而之前八公山大戰,彼處南北通道被大軍所阻,此處卻自然成了連結南北的要害通道,隱約變成了一處市集,許大參更是趁機在此處設立了官渡、糶口、茶鹽專司……臣從此處歸來,情知眼前渡口後面的這個市集雖小,卻聚集南北新奇雜貨無數,還有歌舞酒樓,端是熱鬧,便是行在文武軍士也多有下去趁機採買的,官家何妨去岸上安歇一二,以解舟馬勞頓?”

趙玖立在唯一一艘帆船船頭上,聞言向南眺望,果然見到春日午後,前方原本因爲河上兵馬與岸上宰相齊至而安靜下來的渡口市集此時已經漸漸放開,隱隱有喧嚷姿態,也是一時意動。

然而,稍微一想後,他卻還是緩緩搖頭:“算了吧,朕若上去,不知道會引起什麼亂子,舟上也挺好。”

馮益小心應下,自然不敢多言,一旁藍珪更是忍不住暗地裡撇嘴,唯獨楊沂中若有所思,卻並不多言。

然而,話雖如此,趙官家在船上也是窮極無聊,他先回艙中記了幾筆筆記,又遣人叮囑張浚派遣御史巡視兩岸兼接應御營左右兵馬,以防止軍隊擾民,然後又繞船舷走了幾圈,順便射死了一隻不知道爲何膽敢從御駕前遊過的野鴨子,最後終究無事,只能在春日午後熏熏然的氣氛中小憩起來。

但睡不多久,這位官家又因爲日頭偏西,春日晝夜溫差極大,覆被凍醒。

不過,此番再度起來,趙玖卻終究起了一絲別樣心態,他轉到船尾,望着東面山野花木茂盛的硤石山若有所思……無他,這位趙官家剛剛居然又夢見了張永珍,然後自然想起了留在八公山的幾千具屍首。

且說,工科出身的趙官家多少有一絲直男的理性思維,他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也知道戰事必然要有犧牲,更知道將來還會有更多人如張永珍以及那數千戰死的軍士一般此生再難歸鄉。

而且事到如今,也只有如此,纔是死最少人的最優解。

但是,話雖如此,道理也清楚,趙官家本人也行事幹脆,未曾有半分兒女情長,可今日將行遠處,一念至此,總還是有些感時傷懷的。

夕陽漸下,天色愈暗,遠處集鎮上已經是星星之火,隨行船隻上因爲之前東南一力供給八公山行營的緣故,也多不乏照明,便是部分上了岸紮營拱衛河上的軍士,也開始點燃外圍篝火以烹煮食物。

明月初出,河上河下,一時繁星點點。

晚餐做好,而趙官家依舊無心用餐,只是望山不停,周圍人大約猜到官家心思,也都不敢打擾……直到河中忽然一陣喧嚷,乃是不知道出了什麼事,引得這艘降了帆的大船上之人紛紛往一側涌去,然後又有無數軍士舉着火把乘着小船飛速划來,圍住了大船右舷。

且說,趙官家畢竟是上過戰場之人,被驚醒過來後,便從容去看,然後卻又不禁一笑。

原來,就在剛剛,兩艘不大不小的貨船自上游順流而下,可能是因爲天色暗淡的緣故,居然一直來到這艘載了趙官家和三位宰相的大船船下,主動搭話後才引起船上班直的警覺,然後方纔引發如此動靜。

可憐兩個船主和幾個船工,被無數軍士一擁而上,活生生綁了扔到大船上,耳聽着什麼官家、相公、護駕,又看着無數甲士披堅執銳的圍着自己,早就嚇得半死了,一時連話都說不利索。

等到好一會功夫,三位相公也都出來,這兩個船主中才有一年輕精明之人弄清楚怎麼一回事,然後趕緊叩首求饒。按他說法,二人乃是郎舅,俱爲上游客商,聽說八公山大勝,南北放開,此處正是熱鬧,便載貨來賣。

不過,他們倒不是因爲天黑誤打誤撞來的,而是遠遠看到這裡有一艘大船停在這裡,覺得應該是貴人,所以專門過來船下看看能不能在此處便將貨物脫手。

“原來如此,放了吧!”

趙官家其實早就大略猜到是怎麼一回事,只是在等所有人冷靜下來,此時見到有船主恢復神智,便乾脆下令。

周圍人,從三位相公以下,也都紛紛贊同,儼然並不在意這等插曲。

然而,就在這個精細些的船主連連叩首謝恩,準備帶着驚魂未定的夥伴與船工離開此處上岸暫避之時,那趙官家心中微動,卻是隨口問了一句:“船家,你這船上載的什麼貨?”

“好教趙官家知道,不過是兩船橘子,正該貢給官家!”爲首那精細船主一個激靈,也是一時醒悟過來,復又拜倒在甲板上。

“焉能要你貢獻?”趙玖不由失笑,卻又再問。“只是此時居然還有橘子嗎?朕在八公山也吃了不少橘子,卻只吃到正月下旬便絕了。”

“好教官家知道,”另一名稍顯年長卻略顯畏縮的船主也漸漸回過神來,卻是哆哆嗦嗦大膽去偷看火把下的趙官家容貌,然後竟如竹筒倒豆子一般乾脆言道。“俺與俺妹夫兩家的秘方,是取初冬日方成熟的南方上好大橘,運回家中,用木架盛放,用松枝遮蓋,排列鬆散,放在通風的地窖中,日常替換新鮮松枝,便可使橘子比別家多保鮮一月。”

趙玖連連頷首不及:“如此卻比其他商販多賺不少。”

“本該如官家說的這般!”這之前略微畏縮的年長商販根本沒看到自己妹夫的眼神,居然當衆一拍大腿,在官家和三位相公跟前用淮西口音訴起苦來。“這不是靖康出了亂子嗎?聽說二聖都去北面打獵了。且之前管我們那裡的丁大官招了安還是老樣子,俺們也不敢隨意出貨,所以往年早該清庫的橘子今年到了眼下還沒出去。也正是因爲這個,趁着前幾日丁大官撤走,俺們方纔趕緊整了兩個大船,出了存貨,準備去壽春叫賣,未成想居然見到了官家!”

趙玖若有所思,卻又微微再笑:“如此說來倒是朕耽誤你家賣橘子了……”

“可不敢這麼說!”這下子,那年輕精細的商販再難忍受,直接拽住自己妻兄,再度叩首。“小民妻兄無知,亂說一氣,官家莫要在意。”

“無妨,”趙玖愈發失笑,卻是緩聲相對那年長商販。“你家橘子兩船總有幾千個吧?多少錢一斤?若整船買可能稍微便宜些?”

這時候,年長商販也回過味來,略顯慌張看向自己妹夫。

而趙官家絲毫不以爲意,乃是遣人往岸上尋得市集中不相干的商販詢問往年春日橘子市價,又問清橘子數量……大約是六七千個,遠超士卒數量……便讓藍珪取了錢來與這二人,還讓這兩個商販協助,讓軍士按隊划船來領橘子,乃是要按照一人兩個之數,大約散與岸上、船上的班直和呼延通部,再來交付剩餘。

此令既下,周圍軍士中便不乏湊趣之人,直接在船中各自傳揚,說是官家要請大家吃橘子。俄而,不等橘子分下許多,便有人帶頭划船過來,就在河中舉着橘子直接朝大船呼喏,說是謝過官家賞賜。

對此,趙官家乾脆就勢坐在船頭,並讓人在船頭掛燈照亮自己,然後一面剝橘子,一面與來謝恩湊趣的衆將士頷首示意。

三位相公面面相覷,也都不好說什麼。

恰恰相反,呂好問和汪伯彥二人也算是多少熟悉了官家肆意姿態,見狀乾脆也都各自取了橘子,並向官家道了謝,然後便泰然坐在船頭慢慢吃了起來……最後,素來嚴肅的許景衡也只能上前,尷尬坐下吃橘子。

橘子層層分派,軍士和行在文武,加一起也不過兩千之數,所以須臾分派完畢,卻還剩下許多。而趙官家剛要下令將剩餘之數交給隨行文武的家眷,卻忽然聞得岸上開始喧譁,乃是河上消息傳來,引得附近居民紛紛來渡口尋趙官家,求官家賞賜橘子,以討今年好彩。

趙官家自然無話可說,復又大手一揮,將剩下一半橘子放在南岸渡口分發,無論老幼靑壯,人人皆可領去一個。

不過,橘子到底只是閒雜水果,在淮南不算寶貴,大家也只是湊個熱鬧來瞧趙官家而已,而許多人領到之後也根本不吃,反而留在懷中,準備藉此求個賞賜的彩頭罷了。

故此,須臾片刻,趙官家這裡作態完畢,便要起身去正經用餐,但剛一擡頭,見到頭頂一輪明月,光潔皎白,懸於前方硤石山上,宛如明燈高掛,復又映照河下,也是心中微動,便復又坐了回去。然後,河上河下,衆人只見這船頭端坐的官家再度拿起一個橘子,乃是小心剝掉一半,自下推出果瓣,復又將身側燈籠打開,將其中已經快要燃盡的殘餘燭燈取下,放入橘子之中,這纔再度起身,當衆往船舷而去。

衆人會意,自有馮益急切喚來小船接應,讓楊沂中扶着官家小心下板上小船,然後放橘燈於淮水之上,任其隨波逐流,向東面硤石山漂去。

話說,如此舉止,在行路途中其實頗顯浪費,因爲一燈固然無妨,但此時官家於萬衆矚目之下行此事,只怕引來仿效,白白浪費行在存儲。故此,三位相公和聞迅趕來的其餘行在要員皆暗自蹙眉。

然而,趙官家既然放燈於河,復又迴轉大船,卻是向東望着漂東的星火一聲長嘆:“來時匆忙,未能等八公山公墓建成以作祭祀,區區流光,且饗戰士亡魂。”

周圍文武,自三位相公之下,這才各自肅然。

俄而,周圍軍士、岸上百姓,或聽得此言,心知官家在祭祀八公山戰死袍澤,或不明所以,還以爲這官家與民同樂,但都紛紛仿效……橘子沒吃的自然順勢而爲,吃掉的自去找他人借,有蠟燭的用蠟燭,沒蠟燭的放些油,塞些亂七八糟的捻子,甚至連油都尋不到的便乾脆就在其中放了點乾枯松枝,也點燃了推入水中。

到最後,連素來穩重的楊沂中都親自跑下去,當着官家面,放了幾個橘子燈,還往河裡扔了下東西。

總之,僅僅是片刻之後,便有流光數千,星星點點,順淮河搖曳向東,時明時暗,宛如夢幻。

又等了一會,眼見着流光漸漸消逝不見,唯有皎月在上,不少之前還覺得官家浪費的文臣騷客,反而悵然若失,少數人更是想起靖康前的往日時光,只覺如在夢中,以至於掩面暗泣,與岸上尚在興奮的百姓,形成鮮明對比。

至於趙玖趙官家,此時卻反而覺得心下徹底平順,再無多想,只是乾脆捏起一個大橘子,揣在懷中,便轉下艙室用飯去了。

正所謂:雪洗虜塵靜,風約楚雲留。

何人爲寫悲壯,夜渡入城樓?

湖海平生豪氣,河山如今風景,端坐待賀酒。

幸喜鶴唳處,將軍倒拔寇。

憶當年,周與謝,富春秋。

小喬初嫁,香囊未解,勳業故優遊。

赤壁磯頭落照,淝水渡上明月,渺渺喚人愁。

我欲乘風去,又見浮光流。

本卷完。

(本章完)

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148.第147章 理由207.第205章 徵詢128.第127章 選詩38.第38章 雪渡(下)281.第278章 土嶺326.第322章 大局395.第390章 南北並起280.第277章 星漢354.第349章 有心27.第27章 一走了之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101.第100章 南陽(下)75.第75章 觀戰(下)8.第8章 絕殺303.第299章 秋雨2.第2章 赤心隊20.第20章 一問(恭喜小明新婚大吉)215.第213章 平陸184.第182章 仁者宜戰慄189.第187章 吾山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166.第165章 梳通上下(上)284.關於更新的破產聲明349.第344章 秋雨272.第269章 一笑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315.第311章 駿馬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176.第174章 獨恥事幹謁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202.第200章 殿試(下)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65.第65章 水泊(上)151.第150章 堂論91.第90章 虛妄417.第411章 河流364.第359章 報告82.第82章 勝了(下)25.第25章 一將之論433.第426章 渾水441.第434章 又是100.第99章 南陽(上)85.第85章 流光(中)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420.第414章 一擲416.第410章 石橋359.第354章 取捨(下)78.第78章 決戰(上)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467.同人19:易開天說歷史中的趙玖——潑茶58.第58章 元宵(上)56.第56章 苦累481.同人33:我真的曾經是個皇帝啊——泗水359.第354章 取捨(下)228.第226章 思懷218.第216章 名將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40.第40章 買賣(中)16.第16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上)474.同人26:曲端怒斥騎軍——夏侯寧遠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303.第299章 秋雨202.第200章 殿試(下)253.第250章 往來(下)252.第249章 往來(中)125.第124章 接連75.第75章 觀戰(下)330.第326章 往歸277.第274章 新酒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81.第81章 勝了(上)264.第261章 設宴429.第423章 保全(續)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352.第347章 後繼243.第241章 亂戰288.第284章 東西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26.第125章 不斷287.第283章 胙城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337.第332章 赴宴236.第234章 方略298.第294章 菩薩267.第264章 輿論(續)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221.第219章 計較409.第403章 柳下378.第373章 火光114.第113章 郊遊(上)140.第139章 分歧(上)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56.第56章 苦累440.第433章 敕約60.第60章 元宵(下)
353.第348章 無事(大家新年快樂)148.第147章 理由207.第205章 徵詢128.第127章 選詩38.第38章 雪渡(下)281.第278章 土嶺326.第322章 大局395.第390章 南北並起280.第277章 星漢354.第349章 有心27.第27章 一走了之170.第168章 恨別鳥驚心393.第388章 衆志成城101.第100章 南陽(下)75.第75章 觀戰(下)8.第8章 絕殺303.第299章 秋雨2.第2章 赤心隊20.第20章 一問(恭喜小明新婚大吉)215.第213章 平陸184.第182章 仁者宜戰慄189.第187章 吾山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166.第165章 梳通上下(上)284.關於更新的破產聲明349.第344章 秋雨272.第269章 一笑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315.第311章 駿馬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176.第174章 獨恥事幹謁449.同人 2:有美一人——Narkissos202.第200章 殿試(下)463.同人15:大石西征記——還是太年輕了12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65.第65章 水泊(上)151.第150章 堂論91.第90章 虛妄417.第411章 河流364.第359章 報告82.第82章 勝了(下)25.第25章 一將之論433.第426章 渾水441.第434章 又是100.第99章 南陽(上)85.第85章 流光(中)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420.第414章 一擲416.第410章 石橋359.第354章 取捨(下)78.第78章 決戰(上)198.第196章 且說且笑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467.同人19:易開天說歷史中的趙玖——潑茶58.第58章 元宵(上)56.第56章 苦累481.同人33:我真的曾經是個皇帝啊——泗水359.第354章 取捨(下)228.第226章 思懷218.第216章 名將382.第377章 忽暗忽明40.第40章 買賣(中)16.第16章 官家走投無路了!(上)474.同人26:曲端怒斥騎軍——夏侯寧遠87.上架感言兼本卷總結兼感謝信兼拜年信303.第299章 秋雨202.第200章 殿試(下)253.第250章 往來(下)252.第249章 往來(中)125.第124章 接連75.第75章 觀戰(下)330.第326章 往歸277.第274章 新酒181.第179章 君臣留歡娛81.第81章 勝了(上)264.第261章 設宴429.第423章 保全(續)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158.第157章 或言南北352.第347章 後繼243.第241章 亂戰288.第284章 東西385.第380章 同桌同飲126.第125章 不斷287.第283章 胙城371.第366章 夏雨(再續)337.第332章 赴宴236.第234章 方略298.第294章 菩薩267.第264章 輿論(續)476.同人28:宋世祖詩詞鑑賞系列——星星下221.第219章 計較409.第403章 柳下378.第373章 火光114.第113章 郊遊(上)140.第139章 分歧(上)160.第159章 各問東西(下)56.第56章 苦累440.第433章 敕約60.第60章 元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