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第322章 大局

bookmark

第322章 大局

仁保忠什麼意思,呂本中當然一清二楚,不就是給官家塞個党項皇妃嗎?而他思索許久,越想越覺得真可以爲之。

原因有三:

其一,官家的妃嬪確實比較少,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曾勸過這位官家納妃,從南陽到汴梁,根本沒停過,只是後來兩位貴妃並立後,才稍微安靜了一陣子。

而眼下,兩位貴妃先是一起懷孕,再是官家離開京城,怕是已經一年多沒沾女人了……又不是當年被女真人攆的到處跑的時候,未免有點節制的過分了。

此時奉上一位皇妃,官家本人應該還是能接受的。

其二,正如仁保忠暗示的那般,此事於公有利。

官家昨夜固然是朝着蕃漢一體,準備將党項人消融漢化之意,但這畢竟是長期目標,要好幾代人的,相較而言,若是官家能納一個党項皇妃,則最少可以保證眼下党項諸部的人心稍安。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

雖說兩位貴妃俱有子嗣,納党項皇妃去了一個最大的阻礙,但即便如此,這種高回報高風險的事情也不是人人都能承擔的……說白了,得臉夠大,屁股夠穩才行。

而他呂本中就是這麼一個人。

哪怕他只是箇中書舍人,也有足夠的政治資本來操作這事,或者說,天下能操作這類事的本就沒幾個人,但他呂好問的長子毫無疑問是其中之一。

尤其是眼下,天子身側根本就沒幾個人,正好方便他施爲。

當然了,想了半天,可呂本中到底清楚,人家趙官家不是個好相與的,正如這位官家昨晚所言的那般,局勢漸漸變好,趙官家脾氣也漸漸增長……他呂本中的資本不過是主動談及此事的資本,卻是不可能將人直接送到官家牀上,生米做熟飯的。

不是不行,而是不敢。

“你的意思,是要朕納一位党項族妃嬪?”下午時分,蟬鳴之中,一身便服在樹下避暑下棋的趙玖聞言沒有任何多餘反應,既沒有生氣,也沒有什麼欣喜之態,甚至連頭都沒擡。

呂本中心下忐忑,但事到頭上,卻不敢再猶豫,便當即拈子正色相對:“臣以爲若如此,可使党項人心稍安,於公於私都是好事。”

趙玖點了點頭,依舊不動聲色:“有些道理。”

呂本中一時大喜。

但旋即,趙官家復又言道:“可天下有道理的事情多了去了……憑什麼事事都去做?”

“請官家示下。”呂本中肅然起身,

“有什麼可示下的?”趙玖終於擡起頭來瞥了對方一眼,完全不以爲意。“凡事有利必有弊,有用必有費,而且還要講時機、看局勢……下棋。”

呂本中趕緊坐下,匆匆按本能填了一子。

而趙玖也在蟬鳴之中繼續低頭相對:“納個党項妃嬪不是不行,但哪有什麼都好?譬如說人選,若是李幹順有女兒,或者選個近支嵬名族內的女子,身份上倒是合適,可不怕她恨極了朕,夜裡刺殺?而若李幹順沒有女兒,選個他族的子女,選哪家?仁多氏還是罔氏?選橫山的還是興靈的?不怕這家人藉着威勢又在這兩處地方鬧騰起來,再釀一次禍?”

呂本中若有所思,心下也有些狐疑起來。

“其次,朕都忍了一年了,這半年更是一直在軍營中,連個內侍都不帶,所以才能讓將士們歸心,眼瞅着大局將成了,就忍不了這一兩個月?”趙玖一邊下棋一邊繼續相對。“再說了,你也須有些大局觀……要知道,打仗的事情,朕不行,但了結戰事、分劃局面的事情離開了朕卻是根本不可能的,現在西夏的戰事將要了結,接下來主要是如何逼退女真人、壓服契丹人的事情,反而正要朕親自去處置,你早不來晚不來,此時過來,朕反而沒有閒心。”

呂本中趕緊俯首稱是,卻又憑着下棋本能匆匆填了一子。

趙玖微微蹙眉,繼續感慨:“而且你說的党項皇妃能安人心一事,其實也只是個說法,一個被當成貢物的女子如何能有這般作用?想要安人心,倒不如用心到時局上,若能想法子把党項人居所全給包住,不讓他們與女真人接觸,再拿捏住耶律大石,讓契丹人也不敢輕易牽扯拉攏党項人,這裡纔是真的安穩……你說是不是?故此,依着朕看,且等西北事了,若屆時大局能佈置妥當,便不必在意什麼党項人,若是事情不成,局勢堪憂,等回頭納一個也無妨。”

趙官家高屋建瓴一般的言語說個不停,手上也費了好大勁纔在棋盤上重重落下一子。而另一邊呂本中趕緊頷首,心中卻早已經慌亂,乃是又憑本能匆匆陪了一子。

趙玖愈發蹙眉,復又擡起頭來望了望天,只見此時雖然樹影稍移,陽光卻不再刺眼……明明已經是中夏,卻搞得跟春天一樣,也是心中不爽,便復又低下頭來繼續下棋。

而另一邊,呂本中被官家當面否了此事,也覺得自己之前有些想當然;而且還被訓斥不知大局,更是惶恐;再結合昨日對仁保忠的失算,今日被仁保忠矇騙,恐怕也被這位精明至極的官家給窺屏,然後前途愈發黯淡……故此心中也是鬱郁起來,下起棋來更是心不在焉,只是憑藉多年經驗,隨手落子罷了。

然而,這呂本中卻是又犯了混。

須知道,他平日裡都需要好大力氣才能與趙官家難分難解的,今日憑經驗與本能速下,卻是將人家趙官家在棋盤上瞬間逼得艱難備至起來……實際上,開頭那幾子後,這位官家便已經不支,結束對話後又是几子之後,這位官家在棋盤上便走上了絕路。

不過,好在忽然間一陣風來,沉悶之氣下陡然舒爽,然後眼瞅着西面似乎有雨雲滾來,趙官家終於勉強找了個理由,匆匆站起身,大概是說下雨了該收衣服什麼的,便動手將棋盤掀了,棋子匆匆收起,準備回寺廟正堂裡去坐。

一直到此時,呂本中方纔醒悟。

二人轉入佛堂前,終究雨日無聊,便重新在佛祖面前擺開棋盤,再開棋局,這一次呂本中拿捏起十二分的本事,多少是將趙官家給伺候的舒服起來。

且棋到中盤,佛堂內黑白爭奪於方寸之地,佛堂外風雨大作於恢廓之天,頗有方寸世界的滋味,到底是讓趙官家心情漸漸好轉起來。

而不知爲何,一局戰罷,天色隨雨勢愈發暗淡,點燈再戰後不過中盤,呂本中卻又察覺到趙官家有些心不在焉起來——他便是費盡心思伺候,也捧不起來。

這就是伴君的難處了,雖然捱了不少掛落,但無奈之下,隨着官家一個荒唐至極的落子,小東萊先生只能硬着頭皮開口詢問:“官家可是憂心靈州戰事?”

“窮途末路之徒,雖有數萬之衆,但一朝樹倒猢猻散,便是有幾個主心骨,也撐不起大局……有何憂慮?”趙官家搖頭不止。“李幹順不該跑後套的。”

“那官家是憂心翟、董兩位統制官在東面或許兵力不足,以至於被完顏活女突襲嗎?”

“活女是能幹出這種事來的。”趙玖哂笑以對。“不管此人是真的父子情深,還是裝作父子情深以至於騎虎難下,做出這種事情都是可能的……但他孤掌難鳴,如今延安周圍我軍環繞堵截,他想要動兵必須要綏德那支做他後應的兵馬動起來協助他才行,而事情巧就巧在兀朮派出了撒離喝這個人來做活女後應,卻又不足爲慮了。”

呂本中微微一怔。

趙玖見勢稍作解釋:“撒離喝此人,一個是沒本事,當日吳玠在坊州將他打哭,綽號啼哭郎君的就是他,此人絕沒膽量在折氏已經主動南下,而橫山東端党項兵降服咱們的情況下與韓世忠、吳璘挑起戰鬥;另一個是此人作爲阿骨打帳下養大之人,在西路軍是他,在東路軍是完顏奔睹,都算是阿骨打嫡系的專門安排,如今當然也是兀朮三兄弟的妥當心腹,他不敢違抗兀朮軍令的;最後一個,則是兀朮三兄弟未奪權前,也就是粘罕握權時,他曾與活女一起分裂西路軍……有此前科,多少還是要忌諱一些的。”

“若是這般,東面也無憂了。”呂本中連連頷首。

“其實這恐怕也是兀朮的本意,兀朮就是不想讓活女與我們作戰。”趙玖繼續盯着棋盤笑道。

“還是官家堯山一戰使局勢一朝反覆的結果,兀朮從此懼了官家與御營大軍。”呂本中捻鬚思索片刻,趕緊又奉承起來。“那一戰,越往後看越覺得是逆天定勢之戰,怎麼想怎麼重要,不然,哪來的時候完顏兀朮求和、棄地、避戰至此?”

“不是。”趙玖搖頭不止,終於肅然起來。“堯山一戰固然是怎麼誇大都無妨,也確係是兀朮此番避戰的緣故,但最多是阻止了金軍的勢頭,使他們不敢在河這邊做攻勢,但卻不能說兀朮從此怕了我們,……依朕看,正是因爲兀朮心知肚明,也知道朕與宰執們也都心知肚明,曉得金軍主力戰力猶然在大宋之上,所以才從掌權以後,一則議和,二則棄地,三則避戰。”

呂本中徹底茫然起來。

“因爲只有趁着兵力佔優,實力尚在,議和、棄地、避戰求來的安穩纔有效用,而若是真到了咱們進軍河北,又一戰大勝之後,雙方軍力對比逆轉,他完顏兀朮怕是要比粘罕更強硬三分也說不定。”趙玖沒有賣關子。“畢竟低頭這種事情,強的一方來做纔有效,勢窮力小者一旦低頭,只是徒勞露怯,自取滅亡罷了……李幹順不該遣使來想朕求和的,而朕也着實奇怪,爲何以往西夏一旦氣力不支,只要求和,朝廷便要應允呢?”

呂本中微微愣住,想了許久,又花了好大心思在棋盤上,認真落子之後,這才認真請教起來:“若是如此,敢問官家,如今東西兩面局勢妥當,官家到底在在意什麼呢?”

“在意三件事。”趙玖嗤笑以對。“當先自然是左右局勢雖安,卻不知何時能做個了結?”

呂本中哦了一聲,瞬間醒悟。

“其次,陝北、橫山、興靈遭遇兵禍,一方是漢人自不必提,另外兩處卻是党項人居多……到底該如何安撫?朕固然說要一視同仁,可若是與興靈、橫山與延安那邊一般戰後減稅待遇,卻不免會引來關西士民怨氣,說朕居然將党項人與他們一般安撫。”趙官家繼續感嘆。

而呂本中也是一聲嘆氣:“要麼党項人能立下功勞,要麼只好讓党項人此番吃一點虧了……天下哪有絕對的公平?”

“正是如此。”趙玖依舊喟然。“就好像朕此戰敲打韓世忠,而且專門不許韓世忠接觸西軍戰事一般……朕當日知道他覺得委屈,但偏偏不敢放手,否則以他的脾氣和與西夏幾十年的公私恩怨,怕不是真要一到興靈、一入橫山便要屠城,到時候反而激起無端反抗來。與之相比,岳飛自不必提,吳玠也算謹慎小心,便是曲端雖然行事諸多不妥,但軍紀上還是妥當的。”

呂本中微微一怔,他是真沒往這邊想,只是以爲官家當時只是純粹要敲打韓世忠呢。

趙玖並未深談,隨口一提後,便搖頭再笑:“還有一事,朕上午聽仁保忠說到西夏地理,彙總情報,卻是格外奇怪一件事情……按照仁保忠所言,只要朕鎖住興靈平原最北端的克夷門,耶律大石便不可能穿行興靈了,便是大石此番穿越興靈,也到底是在攤糧城北的什麼大陷谷轉到賀蘭山這邊,從興靈之地的北大門克夷門穿過的。那既然河西與後套無法從賀蘭山背後相連,他爲何要在知道興靈爲大宋所取後,還是不顧一切去匆匆北面後套呢?須知道,他西行到西域立下根基之後,連可敦城都漸漸要棄掉的,此番更是爲了取後套許給了什麼克烈部的忽兒札胡思……這其中必然有說法。”

呂本中情知這正是自己這個隨駕內臣之首該表現的時候,但他左思右想,卻始終想不通,反倒是見趙官家娓娓道來,似乎心中已經有了猜度。

“其實還有一事。”眼看着又要輸掉,趙玖乾脆擲了手中棋子,望着門外雨幕正色言道。“若是耶律大石與完顏兀朮後套相爭,一方明顯有優勢,一方支撐不住……朕又該怎麼辦?難道坐視他們其中一家成事?”

呂本中面上不變,心中早已經一團亂麻,顯然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官家諮詢。

須知道,呂本中一開始便先受元祐黨人牽連,無法出仕,年少時便自詡懷才不遇,以至於整日作風浮浪,而如今,現成的機會擺在他眼前,或者乾脆一點,趙官家明明看在呂好問的面子上給了他機會,結果臨到頭來,卻發現自己在君王真正需要解惑的大事上絲毫不中用。

這纔是最讓人頹喪的。

就這樣,且不提呂本中心中如何焦慮,仁保忠當晚知道情況又如何無奈,只說當日深夜,夏雨稍歇,吳玠忽遣加急軍報至宥州,明告官家靈州戰事結果。而又隔一日,西面翟琮也遣使來報,明確告知了前一日活女試圖突襲橫山直取宥州爲董先所阻之事,並以不確定的語言,告知了活女可能在突襲失敗後選擇直接撤往綏德軍的訊息。

對此,趙官家猶豫再三,終究在思索了半日後正式下旨,乃是以胡寅主民,韓世忠主軍,楊沂中爲監軍,統領延安周邊部隊,以及橫山東部新降党項部族,自行決定東線進取進度,包括南面同州防禦處置。

然後,這位官家便啓動了進入關西以來第五次移駕,乃是帶着解元、嶽超二部,外加劉晏所領御前班直,與呂仁等極少數內臣,以及不敢不走,也確實有些不想走的國際友人鄭知常,外加臨時召集的兩三千党項人,湊夠了一萬部隊,向興靈之地而去。

五月初五端午節,趙官家經鹽州北面的長城故道,貼着瀚海北端至靈州,並彙集了在此的吳玠、郭浩、楊政所領御營後軍爲主的蕃漢三萬衆。

五月初六,趙官家一面渡過黃河,一面號令各處直接往興慶府彙集,不必接應於他,而此時,隨着趙玖渡河,銀川平原上已經彙集了岳飛、曲端、王德、吳玠諸將與他們麾下御營前軍、後軍、騎軍、中在內的五六萬兵馬,若是再算上各處新降服的西夏軍隊,此時趙官家身側已近事實上逼近了十萬之衆。

五月初八,進入興慶府,趙玖來不及表彰岳飛、曲端、王德三將踏破賀蘭山缺的功績,也來不及接受什麼白牛纛、黑牛纛的,卻是先行詢問了西夏攤糧城中儲備,得知居然還有二十多萬斛糧食,草料八十萬束後,大喜之餘,先發嶽超部爲興慶府守軍,再發翟琮部爲靈州守軍,共同輔佐胡閎休統攬興靈。隨即,他正式下旨,以岳飛爲三軍統帥,統攬剩餘諸將,並臨時徵召萬餘輔兵,得兵十萬衆……其中,自然是以五萬多御營軍爲戰卒,而新降西夏士卒除有功與曾有許諾者,則盡數改爲運糧、輸送物資等保障後勤爲主的隨軍……輔兵!

然後全軍北上,往攤糧城彙集。

行前,趙官家不忘額外下旨,大軍行進循路而行,不得踩踏北面青苗。

而御駕也再度隨軍啓程。

五月十四,御駕隨大軍行至攤糧城,在親自點驗城內糧食、草料以後,趙官家直接再度下旨,讓之前便尾隨耶律大石部控制了克夷門的岳飛部將打開關門,然後以寧夏路暫代經略使胡閎休爲後勤輔助,全軍出關向北。

此時所有人再無疑慮,情知官家是要率這十萬之衆越過那個大陷谷,穿克夷門,往後套而去……實際上,勸諫是有的,從興慶府便開始有,只是趙官家一意孤行,又威勢極大,無人敢反對而已。

五月十八,大軍前鋒行至順化渡,前方消息便徹底密集起來……據說耶律大石與完顏兀朮俱皆措手不及,而雙方在後套這種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好地方驟然相逢,外加生死仇怨,卻是根本無可躲閃且不願再躲,卻是各據城堡,以野外騎兵作戰爲主要作戰方式,已經交戰大半月了。

最新的結果是,女真人打起契丹人簡直不要太順手,耶律大石漸漸不支。當然,更可能是缺糧的緣故……趙玖之所以這麼快進發,就是因爲他剛一過黃河,岳飛與胡閎休便送來了耶律大石求糧的文書……總之,不管是戰力不足,還是缺糧,大石終於只能退居後套要塞兀剌海城內,控制陰山通道與黃河河道,以稍避女真人鋒芒。

不過,這期間二人也沒閒着,大石與兀朮幾乎宛如棋逢對手一般,各自使出了離間計……大石試圖拉攏對面見到自己軍勢而震動的餘睹舊部,也就是耶律馬五那個萬戶,而兀朮卻也與此番助戰的蒙兀兩大部克烈部、乞顏部溝通不停,又是許諾乞顏部的合不勒汗爲蒙兀國王,又是給克烈部送禮什麼的,同時還不忘讓後方臣服於大金的蒙兀諸小部落來援。

一時間非常熱鬧。

當然了,事實證明,這天下的事情多還得看拳頭,耶律大石處於下風,耶律馬五根本就是紋絲不動,而蒙兀兩大部之一的克烈部首領忽兒札胡思卻是明顯有些動搖和反覆之態了。

雖然此番出軍引起了很多人的不解,甚至有人諫言趙官家是在好大喜功,平白浪費攤糧城的西夏國家儲備,但聽完消息以後,趙玖卻是確信,自己沒有讓最糟糕的情況出現。

五月二十,宋軍渡過了後套的黃河分叉口,這時候,趙玖才與耶律大石送上一封信去,乃是呂本中動筆,以岳飛口吻,極盡傲慢之態,自稱奉旨應請率十萬大軍來援,要耶律大石開城納王師入內。

而投信之餘,宋軍根本沒有理會李幹順可能在交戰後扔下後套、鑽入了黃河南側的沙漠地區的訊息,只是繼續順黃河外流而下,乃是以黃河水道外線爲後勤線,水陸並進,直撲耶律大石所在的兀剌海城。

話說,走到這裡,趙官家方纔知道,原來此時的黃河在後套居然是分叉又匯合的,後套乃是一個字面意義上的河套。而且其中分叉的北線,也就是經陰山腳下、貼着兀辣海城進行的那條,明顯水勢更闊一些。

只能說,確實從後勤上省事了。

PS:第141萌出現,感謝鳳嘯堂之六味地黃丸君;第142萌出現,炒雞戰士肥海豹……同樣感激不盡。

順便,姬叉懇求我再次給他一次章推,我猶豫了很久,看他付出了比較大誠意的份上還是答應了……但書好像是《這是我的星球》?

(本章完)

18.第18章 平叛(祝瀟瀟大佬生日快樂)406.第五卷總結及完本與完本活動說明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249.第246章 自擾(續)63.第63章 廿八(上)226.第224章 陝西人331.第327章 遺篇322.第318章 恩賜254.第251章 債務276.第273章 嶽臺(續)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83.第83章 小酌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433.第426章 渾水415.第409章 黃綠209.第207章 優容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384.第379章 且行且觀(續)125.第124章 接連328.第324章 金河232.第230章 藏報209.第207章 優容113.第112章 解煩(續)340.第335章 猜度200.第198章 殿試(上)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122.第121章 兵力301.第297章 明月54.第54章 擾攘(下)65.第65章 水泊(上)394.第389章 東西兩顧340.第335章 猜度354.第349章 有心298.第294章 菩薩441.第434章 又是337.第332章 赴宴9.第9章 新局301.第297章 明月437.第430章 畏懼407.第401章 陳述116.第115章 郊遊(下)146.第145章 夜叉257.第254章 買賣189.第187章 吾山247.第三卷總結兼百萌感謝58.第58章 元宵(上)346.第341章 正詭116.第115章 郊遊(下)61.第61章 廣濟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378.第373章 火光334.第329章 詰問296.第292章 緣由258.第255章 約期9.第9章 新局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288.第284章 東西37.第37章 雪渡(中)129.第128章 鑄刀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38.第236章 回思377.第372章 談兵92.第91章 人心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429.第423章 保全(續)364.第359章 報告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299.第295章 財政332.第四卷卷末總結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292.第288章 神佛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282.第279章 題記6.第6章 閒言321.第317章 連鎖304.第300章 秋雨(續)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142.第141章 人選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75.第75章 觀戰(下)104.第103章 雨水(上)209.第207章 優容77.第77章 臨戰(下)400.第395章 進言137.第136章 來了155.第154章 來回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390.第385章 忽上忽下43.第43章 文書(中)156.第155章 並旗401.第396章 夢囈254.第251章 債務291.第287章 順逆148.第147章 理由56.第56章 苦累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
18.第18章 平叛(祝瀟瀟大佬生日快樂)406.第五卷總結及完本與完本活動說明196.第194章 似玄似黃(下)249.第246章 自擾(續)63.第63章 廿八(上)226.第224章 陝西人331.第327章 遺篇322.第318章 恩賜254.第251章 債務276.第273章 嶽臺(續)175.第173章 凌晨過驪山83.第83章 小酌174.第172章 舟楫恐失墜(續)433.第426章 渾水415.第409章 黃綠209.第207章 優容471.同人23:明小說《北宋誌異》節選——Te384.第379章 且行且觀(續)125.第124章 接連328.第324章 金河232.第230章 藏報209.第207章 優容113.第112章 解煩(續)340.第335章 猜度200.第198章 殿試(上)451.同人4:長齋繡佛——Narkissos122.第121章 兵力301.第297章 明月54.第54章 擾攘(下)65.第65章 水泊(上)394.第389章 東西兩顧340.第335章 猜度354.第349章 有心298.第294章 菩薩441.第434章 又是337.第332章 赴宴9.第9章 新局301.第297章 明月437.第430章 畏懼407.第401章 陳述116.第115章 郊遊(下)146.第145章 夜叉257.第254章 買賣189.第187章 吾山247.第三卷總結兼百萌感謝58.第58章 元宵(上)346.第341章 正詭116.第115章 郊遊(下)61.第61章 廣濟179.第177章 瀟灑送日月378.第373章 火光334.第329章 詰問296.第292章 緣由258.第255章 約期9.第9章 新局469.同人21:最後的武士一小狼弗利288.第284章 東西37.第37章 雪渡(中)129.第128章 鑄刀472.同人24:開封府四大宋菜——缺錢缺閒119.第118章 第三十二張 當國238.第236章 回思377.第372章 談兵92.第91章 人心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429.第423章 保全(續)364.第359章 報告169.第167章 國破山河在299.第295章 財政332.第四卷卷末總結386.第381章 數問數答292.第288章 神佛388.第383章 思前思後224.第222章 囑託(2合1還債)162.第161章 前後失據(下)466.同人18:建炎以來南洋事雜記——親自出282.第279章 題記6.第6章 閒言321.第317章 連鎖304.第300章 秋雨(續)387.第382章 一進一退142.第141章 人選477.同人29:僧途——肥貓掉毛75.第75章 觀戰(下)104.第103章 雨水(上)209.第207章 優容77.第77章 臨戰(下)400.第395章 進言137.第136章 來了155.第154章 來回391.第386章 晦明晦暗390.第385章 忽上忽下43.第43章 文書(中)156.第155章 並旗401.第396章 夢囈254.第251章 債務291.第287章 順逆148.第147章 理由56.第56章 苦累177.第175章 獨恥事幹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