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加快

大街小巷的梧桐樹展着新綠,篩着碎金,賞心悅目,經過多年的恢復,重建後的南京街道兩側的無球法桐早已成爲這座城市的名片,那條條林蔭道,總算給這座火爐的市民們一絲清涼。

晴朗的天空下,國民政府的國防部也顯得有氣度,這棟青灰高爲10層的國防部大樓的樓門雖不甚高大,卻威嚴、肅穆。同時,這座新晉剛剛成立的,只待他日與軍事委員會合並的機構未來的每一個決定亦吸引着世界其它國家的目光,畢竟,作爲世界三強之一,作爲唯一掌握原子彈的國家,即便是最不甘願者,亦需要傾聽中國的聲音,而當這棟大樓內的將軍們腳步急促時,世界亦將爲之顫抖。

身穿白色夏便服的國防部部長白崇禧瀟灑又不失氣派地站在宴會廳門首,向魚貫而入的國府軍政要員頷首致意。雖說現在國防部還在組建之中,但此時的白崇禧無疑正是得意之時。

資源委員會委員長翁文灝,一見到白崇禧,便連忙恭喜道。

“聽聞海軍艦隊於南洋舉行演習成果超然,實要是可喜可賀!”

財政部部長王雲五則於一旁邊笑說道。

“健生兄,今天喝的是慶功酒吧?”

白崇禧細長的眼眉微微地彎着,全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樣,但是心底卻根本就笑不出聲來,接收日艦後,海軍便迅速膨脹起來,以至於海軍根本就未做好如此急劇膨脹的準備,與華北當局準備了數千名海軍軍官不同,爲了維持戰力,海軍甚至不得不留用上千名日本海軍軍官,實在是……

但在外人面前,他卻只能欣然接受對方的祝賀,在衆人的祝賀中,作爲國民政府主席以及軍事委員長的蔣介石是最後一個來到,在其來到後,宴會開始了。

白崇禧起身:“請主席訓示。”

蔣介石擺擺手說道:

“我是來赴宴的。健生,你想講什麼就講吧。”

白崇禧環顧四座,很得意的樣子。

“主席,根據民33整編方案,我中央部隊業已完成十五個裝甲師、十五個機械化師以及四十五個步兵師之整編,目前,我軍戰鬥力較之過去提升約兩倍以上……”

在白崇禧的講話中,宴會廳響起暢懷的笑聲,對於國人而言,他們一直都相信軍力是實力的象徵,現在海軍實力空前強大,且陸軍亦因數十億美元援助而一躍實現現代化,這無疑加強了中央的“話語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如此。

“諸位,目前的國際局勢雖說因停戰條約之達成,局勢趨於緩和,然我們需要注意到的是,於日內瓦簽訂爲“停戰條約”而非“和平條約”,於國際法而言,英美與德意仍處於戰爭狀態,這意味着未來世界仍有陷於戰火之威脅,而鑑於這一形勢,自日本投降後,主席決定以美援之裝備,進一步加強我軍之戰力,組建一批精銳部隊,以保衛國家之權益,現傾賴各方支持,業已完成整訓,實在是我國之幸事!”

白崇禧福態的白胖臉因興奮微泛着紅暈,不飲自醉。他微微轉動身體,面向蔣介石高高舉起酒杯:

“我提議,爲主席之英明決斷,爲黨國未來之輝煌,乾杯!”

掌聲隨之響起,在熱烈的掌握後,杯盞的碰撞聲在宴會廳內響了起來。

但面對這一歡快之宴,蔣介石卻沉着臉,慢慢放下酒杯:

“現在,還不是喝慶功酒的時候。”

他的聲調不高,但卻依然使諸官員面面相覷。陸軍總司令顧祝同望了參謀總長陳誠一眼。陳誠則是一副面無表情的樣子。

白崇禧心中不悅,面露幾分尷尬,不過耐性及好的他用餐巾拈拈嘴角,然後看着蔣介石問道:

“……請主席訓示。”

蔣介石離座,背手走了幾步。

“現今,我國雖位列世界三強之一,然就其國力而言,我國卻遠遜於美德,且美德亦有一大批盟國爲助力,而我國所得之助力,卻皆爲剛剛獨立之弱國!”

蔣介石呷了口礦泉水,穩穩情緒說道。

“這一現實決定了我們亦需通過不懈之努力,千方百計提升我國之國力,如此,方可能屹立世界於不倒,目前,萬里征途不過初起,萬不可爲一時一地的勝利而衝昏頭腦……”

在蔣介石的冷水下,原本的一場慶功宴草草的結束了。

顧祝同剛出宴會廳,陳誠叫住他。

“墨三,到校長那去一趟。校長召見。”

依如過去一樣,校長的辦公室並不寬敞,陳設也極清簡。一張笨重的辦公桌上了房子的三分之一,愈發顯得斗室森然。顧祝同每次走進這間房子,身心都經歷一次再造般的磨礪這沒有色彩的陋室,這硬木桌椅,這桌子上普通玻璃杯盛着的白開水,均示人以清教徒式的節儉。面對這一切,你儘管可以不信仰上帝、基督,但不可能不感到十字架的沉重。

顧祝同本能地抗拒着這無形的壓力,腰板筆挺地在硬木椅上落座。

蔣介石問道:

“墨三,《中央日報》的社論你看了嗎?”

顧祝同明白蔣介石指的是前幾天《中央日報》所刊載的《論我龐大之軍力拖累國計》、《再論裁軍之要》,文章只有一個核心,就是要求中央加快裁軍速度,從而減少財政支出,減輕國家負擔,將更多的財力投入到教育以及經濟上去,從而通過教育建設以及經濟建設,鞏固目前三強地位。

顧祝同沉思片刻,輕聲答道:

“我都看了。校長。”

“你說文章用意何在?”

“文章確實言之有理,六百萬軍隊每月僅維持費,就需要三億五千元之多,實際開支每月不低於六億元,若能裁撤,不僅可節約大量軍費,且可爲進一步提升戰力作準備,例如可將重炮、戰車以及自動火器進一步向精銳部隊集中。”

顧祝同的語氣裡充滿了自信,沒有委瑣怯懦之狀。國民黨高級將領在蔣介石面前能有如此風采的,可以說得上爲數不多。在黃埔諸生之中顧祝同雖受寵,卻從不以此爲驕,甚至在身居陸軍總司令高職之後,仍奉行他的“寬鬆”大度政策,且鋒芒不露,甚得各方支持。

蔣介石是欣賞顧祝同的,聽了他那番話,點了點頭。

顧視同思忖着:中央日報刊載這兩篇社論是否出自於校長的授意?雖說過去半年間,南北退役數十萬軍隊,但會不是會校長覺得部隊退得太慢了?

“校長,就部隊戰力提升以及減輕國家經濟壓力方面的考慮,部隊裁撤是必要的,也是必須的。但是部隊裁撤必須做好安置工作,否則,會出亂子的,尤其是如此大規模的部隊裁撤!”

蔣介石正在踱步,頓足回頭看一眼顧祝同說道。

“不是已經做好安置方案了嗎?”

被蔣介石這麼一問,顧祝同心裡發緊,不敢貿然回答了。

根據南北雙方達成的協議,部隊的退役按一定比例退役,最終陸軍將只保留106個師,而考慮到北方特殊的局勢,中央同意其保留36個國民警衛師,而關於退役軍人的安置,原則上以安置北方地區爲主,從而增加北方地區人口,但在另一方面,顧祝同卻知道,在裁軍這個問題要要謹慎對待,如何把幾百萬人安置到北方一直是他一大心病。

“依我之見,”

顧祝同沉吟片刻,然後試探着說道。

“應當做好官兵的工作,提高他們的待遇,這樣應該可以減輕一些牴觸情緒。”

“說下去。”

“校長,士兵退役好安置,按照現在的榮民安置條例,他們在總體上應該不會產生太多牴觸,畢竟,相比於內地,在北邊他們待遇更好。但是軍官方面,估計要出現一些麻煩,畢竟,相比於那些待遇,他們中許多人並不見得願意退役,亦不見得願遠赴北方,且中央軍中軍官,亦擔心其於北方會受歧視。”

“嗯。你講的有道理,這確實不得不加以考慮……”

聽顧祝同提到軍官的安置,蔣介石的表情顯得很複雜。

軍官的安置工作可以說是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尤其是以高級軍官更是如此,幾年前的裁軍蔣介石可謂是煞費苦心,用師管區、團管區等方式,安置了數千計的將校軍官,再次擴軍後,他們中只有一部分被重新召入軍隊,至於原來的位置早已有人頂替,再回去?如何回呢?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心知,必須要安置好這些人,否則真不知道他們會捅出什麼亂子來。

“還有,就是將數百萬訓練有素的退役軍人安置於北方,是否,是否會增強北方之實力,這亦需要我們加以考慮,因此,我認爲……”

顧祝同是一個膽大而又周密的人。儘管校長看來,將退役軍人安置於北方,既可鞏固邊防,又可改變當地人口結構從而爲未來吞併北方地區鋪平道路,但是卻不得不考慮另一個問題,就是這些退役軍人是否會爲北方所用。

“校長,所以,學生認爲,對退役軍人之安置,中央不宜退役後撒手不問,反而應加強對榮民管理,因此,學生以爲,我們應該在各地設立榮民機構,由退役將校軍官妥善管理在鄉榮民……”

顧祝同的話讓蔣介石的眼前一亮,他立即意識到其間的好處,連忙點頭贊同道。

“墨三,好,你具體拿出一個章程出來,嗯,我認爲,既然戰爭結束了,所以在春節前,我們應該讓戰士們回家同家人團聚!”

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64章 山間異景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10章 廬山談第56章 陸之南第449章 秘會(下)第87章 問題暴露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第215章 血染之地雪與血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71章 戰俘的希望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1218章 “苦衷”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211章 決定第174章 濟南淚第60章 中意合作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269章 人的變化第348章 保障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337章 槍會第91章 吸引力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409章 集 成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1053章 d日(上)第289章 面與面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1259章 訪華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1068章 另一個戰場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166章 北平第378章 徵兵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811章 新的工作第30章 東京激盪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67章 撤退第66章 軟肋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10章 請考慮一下我們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58章 俄羅斯的冬天第839章 難擇第25章 進攻,東線!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265章 財富第1169章 馬來亞第1176章 啓程第823章 答案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205章 南京陰雲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63章 工商之憂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1256章 學習者第51章 南京第426章 無所懼第1047章 最終決定
第150章 他人陰謀奈我何第64章 山間異景第298章 揹負惡名第6章 小子初進北平城第1199章 兆銘之惶第257章 事業的開始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417章 合作誘餌第87章 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第165章 木秀於林風摧之第23章 戰爭風雲第110章 廬山談第56章 陸之南第449章 秘會(下)第87章 問題暴露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436章 把它偷回來第186章 時代贈禮第1067章 戰爭中的政治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第215章 血染之地雪與血第57章 雪中送炭爭口氣第234章 夏季攻勢(二)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71章 戰俘的希望第433章 汪系人馬第25章 棋子亦會怒心生第280章 歸國之旅第1121章 特使訪平第226章 鬼風起時青山證第138章 佳人送信已心驚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1218章 “苦衷”第364章 新中汽車第211章 決定第174章 濟南淚第60章 中意合作第835章 密林深處第340章 公審的威懾第269章 人的變化第348章 保障第187章 來自北方野心第70章 官門似海深無底第161章 覺悟還需他物撐第2章 天地忽變神器現第191章 大局中的犧牲品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120章 污其名奪其聲第337章 槍會第91章 吸引力第241章 池魚之禍第409章 集 成第227章 未來之勢第1053章 d日(上)第289章 面與面第206章 南京大疏散第317章 韓少爺的假期第1259章 訪華第778章 試探性的進攻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1068章 另一個戰場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288章 北方的命運第166章 北平第378章 徵兵第815章 石油大王的浮想第811章 新的工作第30章 東京激盪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167章 撤退第66章 軟肋第199章 敵後戰場戰事緊第1100章 各懷心思第68章 國事私事誰人定第1120章 斯大林的決定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310章 請考慮一下我們第28章 目標,俄羅斯第58章 俄羅斯的冬天第839章 難擇第25章 進攻,東線!第423章 山間之變第15章 軍人只願沙場行第265章 財富第1169章 馬來亞第1176章 啓程第823章 答案第1185章 三巨頭的會面第309章 硅晶時代第205章 南京陰雲第129章 拓財謀新專家談第63章 工商之憂第199章 左右之擇第182章 伏擊陣地的選擇第142章 意外之時初心動第1256章 學習者第51章 南京第426章 無所懼第1047章 最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