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劉封被從溫柔鄉中拉出來的時候,他就極其厭惡現在的身份和職位,劉諶還未長大,軍政大事都離不了他,也不放心就此把這即將完成的大業交於他人。
五更待漏,午門外羣臣都在靜候升朝,昨日聽說大將軍忽然到了長安,文武吃了一驚,前幾月還聽說他出海遠征,沒想到這麼快就回來了,今日的早朝必定與往昔不同。
等到朝鼓鐘磬之聲響過,沉重高大的皇宮大門緩緩打開,百官按照各自的位置來到未央宮,中興殿內,各站兩旁,此時晨曦微啓,殿角金光燦燦,柱子上的金龍愈發威嚴。
未過多時,久違的麒麟王、大將軍邁步走出後殿,少帝劉諶也隨後而出,一年不見,劉諶又長高了許多,已經到劉封的肩頭了。
劉諶在歷史上的表現還是令劉封很滿意的,至少他心存漢室,有一股血氣,至於能否當一個明君,就要看他今後的表現了,這個年紀已經能夠初掌朝政,內政的許多事情劉封很少過問,都由費禕和董允輔佐,這也是逐漸放權和觀察的一個過程。
禮畢之後,劉諶看行劉封,笑道:“皇叔此一年進軍中原,掃滅東吳,遠征南海,文武百官及衆百姓無不讚頌,有皇叔領兵,我大漢中心無憂矣!”
劉封看了一眼劉諶,躬身道:“此番遠征能夠圓滿歸來,全仗先帝和丞相、二叔等在天護佑,還有陛下及朝中諸位大臣穩固後方,諸位都功不可沒,中興大事,需仰仗全軍之力,非臣一人所能左右。”
劉諶嘆道:“皇叔不必過謙,諸位前線將士之功,朕謹記在心,自有封賞,唯有皇叔位極人臣,卻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實在叫朕愧疚。”
劉封依舊低着頭,抱拳道:“陛下無需如此,臣受先帝託孤之重,又蒙丞相和關將軍活命之恩,自當竭力匡扶漢室,鞠躬盡瘁,能平定天下,餘願足矣,不求功名利祿!”
劉諶點頭笑道:“皇叔忠心爲漢,實令朕慚愧,朕亦當再三自勉,與皇叔攜手中興大漢。”
劉封道:“臣願效犬馬之勞!”
費禕對劉封此行的收穫大爲滿意,出列讚道:“大將軍此番消滅孫吳,平定江東,大河以南盡歸我朝,又出征南海,收服夷洲,前無古人,乃開疆擴土之大功,必當彪炳青史,名垂千古。”
這句話倒也不是奉承之詞,畢竟孫劉兩家鬥了幾十年,在劉備和劉禪手中差點還丟了荊州,等劉封執掌軍權之後,數年之內便將孫吳給滅了,雖然這也有前人的功勞和基礎,但不得不說消滅一國算得上一件大事。
更何況遠征南海,收服夷洲,這是連秦皇漢武都不曾做到的事,即便是光武帝文韜武略,也只是收回了珠崖島,還不知海外有夷洲呢!劉封謙遜一番,藉機言道:“夷洲孤懸海外,但周邊卻有諸多羣島,海盜成羣,若想長治久安,務必按照大漢政律管教當地。
臣意再設一州,派遣刺史、郡守官員,駐兵管制,教化百姓,十年之後,將又成爲我大漢一處富庶疆域。”
劉諶笑道:“此事先前收到奏章之時朕已與諸位大臣商議過了,就將夷洲改爲夷州,封沈瑩爲夷州刺史,暫令海軍駐紮其地,掃平周境,此一番天下九州變爲十州,實乃開天闢地之盛舉也!”
劉封挑眉笑道:“陛下放心,待中原平定,只要陛下及文武用心,府庫充盈,我大漢江山,將來可不止九州十州,乃至數十州,百州都有可能。”
劉諶一怔,旋即撫掌大笑道:“朕與皇叔先約定,這九十九州,就等皇叔來開創!”
劉封搖頭笑道:“此乃千秋萬代之事,需要我大漢羣臣百姓共同開創,吾等任重道遠,陛下也要勵精圖治,待九州清平,華夏盛襄,方能外馭四海。”
董允言道:“只要君臣和諧,文物齊心,何愁天下不定,四海不平?”
杜瓊言道:“正是正是,眼下中原未定,還是先說說收服河北之事吧!”
劉封言道:“如今各路兵馬懼已齊備,軍器糧草也在籌備運輸之中,只等春和解凍,大地回暖,便可揮師北上,數路大軍其出,就算司馬懿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抵擋。”
費禕皺眉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曹魏在河北經營數十年,就怕司馬仲達詭計多端,未必便如東吳那般簡單吶!”
劉諶言道:“東吳敗在孫權年老昏聵,濫殺忠良,君臣離心,文武不和,是自取其禍耳,朕看如今司馬懿到河北,魏國上下也是如此,以皇叔和衆將之能,破之不難!”
劉封沒想到劉諶會有如此見地,點頭道:“不錯,三軍將士,陣前之戰,陛下及諸公儘管放心,只要能安保後方,不使司馬懿有可乘之機,只在陣前較量,以我軍威之盛,將士之勇,就算他詭計多端,也是回天乏術了。”
劉諶似乎聽懂了劉封的意思,正色道:“皇叔儘管放心,他司馬懿若想在朝堂上耍弄手段,破壞我君臣之誼,那是癡心妄想,朕雖尚年輕,卻非昏庸之人,還有尚書令等愛卿共同定奪,絕不會做誤國誤民之事。”
劉封笑道:“陛下聰睿,將來必爲一代聖主,臣料中興盛世,必將超越光武。”
杜瓊撫卹笑道:“大將軍此言甚是,陛下這一年多都在學習光武治國之策,獲益頗豐呀!”
劉封也有些驚喜,笑道:“陛下有此大志,臣平定河北,無憂矣!”
劉諶畢竟還年輕,聽衆人誇讚,多少有些自得,笑道:“今河北兵力不足,曹魏苟延殘喘,吾軍壯威,士氣正盛,朕也期待有一日能夠巡行燕趙之地。
。”
馬良點頭道:“常言道: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那司馬懿本事再大,若無兵可用,無將可調,也是枉然。”
正當衆人暢想未來,談興正濃的時候,大鴻臚許勳站了出來,高聲言道:“陛下、大將軍,這天下將平,自當歡慶,卻怎奈朝堂未穩,宮室不平,未免叫人憂心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