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柴桑密會

此時的劉禪,心已經怦怦跳了個不停,從糜夫人口中所瞭解的劉封,從諸葛亮口中所瞭解的劉封,讓他的心裡多了不少的矛盾,今天終於要見到真正的劉封了,劉禪心裡又如何能不緊張。

一面緩步向那亭子中走去,劉禪一面在心裡猜測着很多東西,雖然劉封從來都沒有在書信中說過要剿滅江東之類的話,但是已經十六歲的劉禪卻知道,劉封和江東之間是遲早都會有一次大戰的,這一場大戰,將會直接決定江東的命運,當然,還有諸葛亮和自己的命運,因爲江東名義上的主公,是他自己。

“今日定要看看兄長對於我和江東到底是怎樣的一番態度!”劉禪心裡打定了注意,腳步也輕盈了許多。

當他快要走到那亭子中央的時候,卻見不知什麼時候,亭中的石凳上已經坐着一個人了,那人身材魁梧,身着長袍,正面對着他來的方向,但是因爲是黑夜,劉禪並不能看清那人的相貌,但是他知道,這就是他的兄長,劉封。

不錯,那就是劉封,劉封按照約定的時間提前近半個時辰就到了這裡,在劉禪過來之前,數十名影衛中的精銳已經將這方圓一二里都布控了起來,直到看到劉禪確實是只帶了一小隊自己的貼身護衛前來,身後無人跟隨,這纔回應了那侍衛統領的口哨聲,劉封也到了亭中的石凳上等候劉禪。

劉禪在極力的觀察着劉封,劉封又何嘗不是在極力的觀察着劉禪。

迎面走來的是一個面容清秀的青年,和前世那些演義中刻意醜化的截然不同,在諸葛亮的教導之下,劉禪並非是酒囊飯袋,從他謹慎的走路姿勢和眼神中,劉封看得出來他在思考。

終於,劉禪來到了亭中,亭中除了劉封之外,再無旁人,雖然劉封已經極力的讓自己呈現出一個兄長應有的樣子,但是長期統領荊州與益州衆臣而養成的氣度仍然讓劉禪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到了劉封身前後,劉禪只是呆呆的站在那裡,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口,也不知道應該做些什麼。

“坐吧,上次見到你的時候,你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孩童,當真是歲月不饒人……”

這樣的一句話,讓劉禪的心裡放鬆了不少,劉封並沒有表現出之前諸葛亮和他所說那樣的冷血和凶神惡煞,反而真的和信中所體現出的一樣,就像是自己的兄長一樣,他眉宇之間的那一種不怒而威的氣勢,不過是久居上位者位置上所形成的罷了。

有了劉封的這句話,劉禪連忙坐在了自己身後的石凳上,只不過坐下之後,一時間又是不知說些什麼纔好,只能定定的看着自己的衣角。

“諸葛亮待你如何?”讓劉禪沒有想到的是,劉封的第一句話竟然是和諸葛亮有關,但這個問題,顯然也正是他最有發言權的問題。

“軍師對我,確是十分之好,心中所想,也盡皆是讓我早日成長起來,好承擔起統領江東的大任,但……”說到這裡,劉禪擡眼看了劉封一眼,停下了自己口中的話,顯然是不知道是否應該說下去。

“無妨,你我兄弟,有話直言即可。”

“但統領一城一地,實在是非我所願,禪自小便因戰亂顛沛流離,若不是這連年的戰亂,我也不會早早就失去了父母,故禪內心實在是隻想過上平靜的生活,但這些想法,從未向老師表露,他多年培養,絕不允許我說出這樣的話。”

也許是因爲劉封之前曾經在亂軍之中救出過劉禪,所以劉禪對於劉封有着一種天然的信任,這纔剛一見面,就將自己心中隱藏了多年的想法和劉封說了出來。

劉封聞言之後並未立即回答,而是長嘆一聲,他知道,諸葛亮對於劉備知遇之恩,三顧之情,那是十分深厚的,拋開自己和諸葛亮的關係不談,對於劉備,諸葛亮真可謂是耗盡了自己半生的心血,就算劉禪如此年幼,幾乎沒有任何威脅,諸葛亮依舊是一心想着將劉禪培養成一個合格的主公,而自己,只不過是站在劉禪身後輔佐的那個人,劉封知道,諸葛亮若是得知了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十數年的劉禪其實內心裡竟然是這樣的想法,怕是當場就要吐血而亡了。

“既然如此,你爲江東之主,我卻爲荊州之主,你爲何還敢於獨自與我相見?”對於十六歲的劉禪,劉封顯然已經將他當做是一個成年人來看待的,問出的問題也十分尖銳,因爲這對於劉封下一步的計劃是十分有用的,他要的是十全十美的將江東據爲己有,不是血流成河,更不是用卑劣的手段相要挾。

“禪雖名義上乃是這江東之主,但江東之事,如今我卻還做不得主,若我能夠做主的話,將江東贈與兄長又能如何?既然兄長在十數年前的當陽明知禪獲救之後會給兄長日後帶來威脅卻依舊挺身而出將我救下,今日自然不會加害於我,兄長若想加害於我,怕是還沒到這亭子中,我已經一命嗚呼了。”

劉封不得不承認,劉禪雖然年少,並且沒有爭霸之心,但是心思還是十分通透的,他既然選擇了相信劉封,自然就沒有懷疑,這樣坦蕩的性情倒是頗爲出乎劉封的意料,畢竟他的親生父親劉備,可是一個口中少有實話的人。

“我倒是不會加害與你,但是江東之地,卻是我必須要取的,今日來與你相見,一者是看看諸葛亮在江東是否行的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再者就是給你一個脫離如今生活的機會,不過具體如何抉擇,還是在於你心中所想,我只是提出建議,卻並不會強迫於你。”

劉封淡淡的說出此言後,便看向劉禪,等待着他的反應。

“兄長口中的機會,是否今日就將我帶回荊州,或是兄長麾下的益州?而後再率軍對江東進行攻擊。”

第390章 勸說第527章 論江東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78章 脫離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68章 江上交鋒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90章 以誠相待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73章 智取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45章 識破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27章 使者第91章 孫權之謀第99章 出逃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23章 山窮水盡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80章 幕僚第61章 公瑾之邀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497章 要挾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45章 識破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05章 捷報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121章 逼降第89章 再續前緣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383章 兩條路第39章 問計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121章 逼降第23章 山窮水盡第5章 剿匪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157章 拒絕第497章 要挾第392章 厚禮第107章 曹丞相
第390章 勸說第527章 論江東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536章 晴天霹靂第78章 脫離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68章 江上交鋒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90章 以誠相待第145章 論功行賞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540章 諸葛亮的抉擇第173章 智取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23章 奔襲桂陽第13章 矛盾初現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45章 識破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27章 使者第91章 孫權之謀第99章 出逃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23章 山窮水盡第248章 大力整頓第380章 幕僚第61章 公瑾之邀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465章 楊修的悔悟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495章 生擒活捉第441章 料敵於先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414章 如何懲戒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526章 發展大計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499章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第286章 最好的計策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497章 要挾第311章 龐統再至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316章 就在今夜第539章 心灰意冷第150章 終娶孟瑤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92章 魏延戰曹彰第240章 不出所料第558章 陷入絕境的張郃第555章 全軍出擊第202章:一夫當關(第五更)第129章 情勢不利第535章 同歸荊州第345章 識破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400章 隔岸觀火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409章 楊修的私心第274章 開門見山第348章 詭計來襲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289章 救命稻草第61章 公瑾之邀第305章 捷報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119章 必有所圖第378章 只敘舊情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565章 洛陽之戰第220章 子龍之惑(第一更)第121章 逼降第89章 再續前緣第53章 單劍戰雙戟第490章 出城迎敵第175章 雒縣攻防第163章 一劍當關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38章 三分荊州第383章 兩條路第39章 問計第164章 各懷鬼胎第121章 逼降第23章 山窮水盡第5章 剿匪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148章 厲兵秣馬第306章 戰馬的源泉第157章 拒絕第497章 要挾第392章 厚禮第107章 曹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