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識破

劉封知道,前世記憶中那所謂的空城計,其實自然是並不存在於這個戰火紛飛的時代的,更不用說諸葛亮在城頭之上彈奏一番,便將敵人數萬大軍嚇退,至少劉封敢確定,諸葛亮若是膽敢在襄陽城頭之上彈琴,他一番齊射之下,諸葛亮尚未來得及退回城中便會中箭身死。

但此時,劉封心中想到的是,不管是依照諸葛亮的能力還是性情,若是當真放棄了這偌大的一個襄陽而只是轉移走一些財富和能人,諸葛亮怕是心中定然還有諸多不甘,畢竟這襄陽城乃是劉備定下的中心,也是之前劉備勢力的基業所在,如此讓給劉封,就算他有着諸多合理的解釋,其麾下的軍士也會在心中認定諸葛亮已然是比不上劉封的事實。

“主公莫要擔憂,據子敬將軍所報,這襄陽城中最多隻有兩萬守軍,並且這一兩日間往來運送這些財富平民,此時城中最多也只剩下一萬餘軍士,不如我與文長便率這兩萬先鋒攻城,就算有甚埋伏,以雲對這襄陽城的熟知,也不會有太多的折損!”

諸葛亮的神鬼莫測,趙雲自然也是心中有數,故而見得劉封對這看似一座空城的襄陽已然起了疑心,便請命先行攻城,畢竟城中就算是有甚埋伏,並且趙雲與魏延二人中了諸葛亮的計策在城中戰敗,還有劉封在身後親自率領着五萬大軍壓陣,無論如何,最終的結果都是劉封奪取襄陽。

但劉封聞言卻只是笑着搖了搖頭,向趙雲言道:“若是當真按照子龍將軍之言,怕也是合了諸葛亮的心意,他心中所想,無非就是臨離去之前在我等身上撕咬下一塊肉來,以振軍威,而我等此來,本意便是搓一搓諸葛亮的威風,全取襄陽,只不過是其次,故而這一次,定要兵不血刃,方纔算是完勝!”

此時,劉封已然是擺脫了對此番前來勝敗的憂慮,他心中所想,就是將諸葛亮的計策挫敗,不論諸葛亮佈置了什麼,他所要做的,就是不出現諸葛亮想要的結果,與諸葛亮交手這些時日,劉封知道,除了殺死他之外,只有讓他失去信心,才能真正的擊敗諸葛亮。

“主公但有所令,我等無不遵從!”領會了劉封心中所想的趙雲,登時便率先表了態。

“傳我將令,全軍向前逼近,至城外五里,將這襄陽城圍住,而後紮營,子龍將軍帶領一萬人馬前去東門,將其正在運送人物的車馬全部截回城中,執意出城者,就地殺之。並封鎖襄陽周邊河道,禁止行船。”

就這樣,面對着彷彿是一座空城一般的襄陽,大軍壓境的劉封卻並沒有選擇入城,而是在城外五里處駐紮了下來,並且封鎖了城門,禁止襄陽城中之人出城,加之封鎖了河道,襄陽登時之間便成了一座孤城。

劉封這樣的舉動,不但讓趙雲與魏延沒有想到,就連在城中做好了佈置的諸葛亮,也是大吃了一驚。

原本,他已然是命張飛與魏延率精兵五千之數,埋伏在了襄陽城中的大街小巷,並且全部都換上了便裝,他要在劉封歡天喜地的進入毫無阻攔的襄陽城中的第一夜,便一把大火將襄陽城付之一炬,而後再衝殺一番,最後給劉封留下一個沒有財富的爛攤子,就連城頭上的守軍和旌旗,也只是迷惑劉封之用,原本按照諸葛亮所想,劉封看到城頭之上的旌旗和守軍,定然會毫不猶豫的率軍衝殺進來,奪取襄陽城。

但如此一來,讓諸葛亮的計劃全部都落了空,此時的襄陽城,名義上還在他的手中,自然是不能將其付之一炬,並且劉封果斷的切斷了襄陽城的交通要道,讓不少財富還沒有來得及運送出去,顯然,城中的五千伏兵成了孤軍,並且在不知道劉封究竟何時才能攻進城中的情況之下,做不了任何事情。

一天,兩天,三天……五日的時間轉眼即逝,劉封由於有魯肅給大軍運送補給,依舊是十分淡定的等待着襄陽城中的變化。

但城中的情形,可就已然有些在失控的邊緣了,由於諸葛亮在襄陽這些年來,對襄陽的百姓還算友善,這纔沒有爆發出大的民變,人們由於不能出城,便多是懷着疑問相互打探城中的情形,但城中不少富人攜帶財富出城的消息又怎能長久的隱瞞住,到了此時,襄陽城中的百姓已然是盡皆知道了諸葛亮想要攜帶財富出走而放棄他們在這些平民的想法,故而對於諸葛亮罵聲一片。

如此的情形,顯然是大大超出了諸葛亮的思考範圍,他知道,自己的這一次計劃,由於劉封的一反常態已然是徹底失敗了,若是再不撤離,他與張飛即將面對的是數以萬計的憤怒的襄陽百姓。

於是,在第五日的子時剛剛過去的時候,諸葛亮與張飛,廖化整合了依舊留在城中的五千精兵,自襄陽城的東門緩緩而出,準備突圍,諸葛亮知道,每一個方向都會有至少一萬的軍士,所以,這一次突圍,定然會是一場硬仗,若非其早已經留好了後路,只要他們按照既定的路線,便會有戰船在暗處接應,他也是不會如此行險一搏的。

一切都像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他們在出城後不久便遭遇了趙雲率軍的阻截,但趙雲麾下也只有一萬軍士,在張飛將趙雲死死拖住的情形之下,廖化護送着諸葛亮,終於是在其他方向的援軍趕到之前將諸葛亮帶到了之前設置好的戰船之上,當他們順流而下前往夏口的時候,諸葛亮方纔發覺,自己的五千精兵,也只剩下一千之數了。

“主公,我等原本可以將張飛與諸葛亮盡皆捉拿,爲何卻依舊是將其放走?”讓諸葛亮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在他們倉皇逃脫之後,趙雲會在劉封的面前問出這樣的一句讓他顏面盡失的話。

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173章 智取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299章 行動第377章 終親往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86章 酒後真言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78章 脫離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377章 終親往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27章 使者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31章 浴血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444章 大軍至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383章 兩條路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8章 一年之約第244章 折服第16章 先鋒第305章 捷報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244章 折服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345章 識破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22章 大軍壓境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98章 灌醉第305章 捷報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33章 歸心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章 賜字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98章 灌醉第174章 取關第2章 智勇退敵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60章 危情初現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316章 就在今夜後記第412章 發難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157章 拒絕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33章 歸心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55章 奇緣如此第1章 千人守城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107章 曹丞相第92章 緊鑼密鼓
第117章 改良裝備第351章 劉封的隱忍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287章 富貴險中求第173章 智取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195章 後方暫定第358章 第二封信第299章 行動第377章 終親往第496章 及時趕到第189章 孔明失算第86章 酒後真言第205章 假道伐虢(第二更)第78章 脫離第292章 都督之位第478章 孫權所在第377章 終親往第269章 發展騎兵第516章 信息的重要性第27章 使者第213章 盟書已成(第二更)第180章 折中之法第510章 馬超戰徐晃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89章 兵臨上庸第562章 真正的計策第519章 曹彰失策第31章 浴血第260章 有心算無心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169章 夢中之人第556章 憤怒的張郃第444章 大軍至第457章 慌忙回援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479章 準備出手的諸葛亮第383章 兩條路第330章 三家攻曹第446章 後發制人第471章 君臣鬥法第28章 一年之約第244章 折服第16章 先鋒第305章 捷報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244章 折服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345章 識破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22章 大軍壓境第223章 漏洞(第一更)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333章 來自劉封的驚喜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98章 灌醉第305章 捷報第258章 孟起歸心第160章 出征益州第549章 輿論的力量第33章 歸心第250章 伺機而動第106章 守株待兔第120章 硬捍立威第550章 箭頭人物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4章 賜字第218章 箭在弦上(第一更)第98章 灌醉第174章 取關第2章 智勇退敵第514章 親自爲餌第60章 危情初現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316章 就在今夜後記第412章 發難第393章 公瑾的心胸第157章 拒絕第462章 擒賊擒王之策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534章 劉禪的條件第484章 以‘戰’服人第468章 歸於沉寂第373章 交鋒伊始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155章 蓬勃發展第463章 孤身逃出第33章 歸心第370章 艱難的任務第55章 奇緣如此第1章 千人守城第201章 奇襲(第四更)第442章 理想和現實的差距第107章 曹丞相第92章 緊鑼密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