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見賈詡來到,捋了捋衣袍,站起身扶起賈詡微微笑道:“先生請起!”說完引着賈詡沿着湖邊緩緩而行,約莫行了數步,卻見一張石桌,兩張石凳,石桌上放着一壺酒,兩盞杯,還有四樣精緻的小點,劉協對賈詡做了個請的姿勢,當先坐下!
賈詡拱手稱謝,隨即坐下,劉協輕拖酒壺,將酒杯斟滿,笑道:“朕久聞先生之才,今日特命龐平相邀!”說完撇了一眼四周風光解釋道:“朕這人不喜歡皇宮中嚴肅的氣氛,所以纔會將先生約在這裡!”說完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氣!端起酒杯,做了個請的姿勢,便一口飲下!
賈詡端起酒杯笑道:“聖上謬讚了,賈詡有何德何能?竟勞聖上親自接見!”說完也竟自飲下,只覺得口齒餘香,不覺微微一怔:“好酒!”
劉協微微一笑:“想不到先生竟也是同道中人?”話鋒一轉,自言自語道:“不過話說回來,這真正的熱血男兒又有哪個不好酒呢?”
賈詡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劉協這次召見他絕不是僅僅爲了在這紅雲湖畔飲酒聊天,所以他故意不接話茬,就是希望逼着劉協儘快說出他召見自己的真正目的!
劉協卻恍若未覺,抓起酒壺又爲賈詡斟滿,不動聲色地問道:“朕記得當年董卓被殺,李傕、郭汜率軍攻進長安,燒殺搶掠,結果長安慘劇,死者萬餘人,屍積滿道!”說到這裡,劉協看了看賈詡:“朕記得當初先生好像也是董卓的部下吧?”
賈詡一愣,心中頓時一沉,當年他隸屬於董卓麾下,自從呂布和王允聯手殺死董卓之後,他們這些西涼軍紛紛潰散,而當時的將領李傕便獻上降狀,希望能夠得到朝廷的諒解,可惜被司徒王允駁回,更有傳言說王允與呂布決定斬草除根,將他們這些跟隨董卓的部衆全部斬殺,在得到這個消息後,董卓那些部衆各個惶惑不安,逃回鄉里,而當時賈詡作爲一個文人,手上無兵無權,要抵抗朝廷的追殺絕無可能,所以爲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便獻計給李傕集結董卓殘部,攻打長安,這本是自保之計,豈知李傕竟一下子集結殘部十萬餘衆,一舉將長安攻下,接下來的事便不用說了,正是劉協剛剛所言之事,賈詡也沒有料到因爲他的一個建議結果累得萬餘人橫死街頭,更累得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大漢朝更加混亂,所以心中悔恨萬分,但大錯已經鑄成,毀之無用,後來因爲此事,連李傕封給他的侯爵之位也沒有接受!這件事算得上是賈詡心中一輩子的一個創傷,而劉協卻正好點到他的傷處!他的手不自覺地微微一抖,含含糊糊地道:“那已是往事!”
劉協怎會看不出賈詡的失態,心中漸漸有了把握,拿起酒杯輕抿了一口,淡淡地道:“朕還記得有人跟朕說過,當年是有一個人建議李傕集結潰敗的董卓殘部攻打長安,這才導致長安失守!”
此刻的賈詡額角以微微見汗,劉協卻全然不理會,寒聲道:“朕記得那個人的名字!”說完一字一頓地道:“他叫賈文和!”
“啪!”賈詡手中的酒杯驟然落在石桌上,摔成了兩半,他一直以爲這件事只有李傕,郭汜等幾個主要將領知道,而當初知道這些的人如今早已做古,他本以爲這世上已經再沒人知道,這樣他的心纔會稍微平復,可是劉協竟一語道破,賈詡猶如被人一刀捅進心臟,一時未能喘過氣來,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怔怔地看着劉協,不自禁地問道:“你你是如何知道的?”
劉協心中暗笑,《三國演義》上對這一段寫得清清楚楚,自己怎會不知道?此刻他卻沒必要去解釋,也沒必要去編出一個人來,只站起身逼問道:“你可知你害死了朝中大臣無數?害死長安百姓萬餘人,你知道你讓多少人成了孤兒寡母,讓多少人喪妻喪子,你又是否知道,我大漢河山本就支離破碎,因爲你天下更亂,李傕,郭汜欺朕年幼,一個挾持天子,一個挾持大臣,因爲你曹操遷都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這一切地一切全都是起因於你!”劉協一口氣說完,喘了口氣道:“賈詡,你可知罪?”
賈詡被劉協連珠炮似地逼問,一時啞口無言,誰說不是呢?若不是當初自己出的這麼個計劃,天下如何?今又自當別論了,他忽然間明白,劉協是來向自己討債來了,不錯,自己是虧欠他的,要不是自己,以王允之忠心定可輔佐他重新掌朝,而呂布無謀,一直以來都被王允玩弄於鼓掌之中,到時候劉協掌權,號令天下諸侯,定不會如現在這般混亂!想到此,心中驀地一鬆,自己這些年來一直爲了這件事耿耿於懷,如今被人揭破,反倒一身輕鬆,只見他從容站起,雙膝跪下,苦笑道:“善惡到頭終有報,賈詡當年一時之錯,使得長安城生靈塗炭,血雨腥風,更累得聖上屢受磨難!臣就算有九條命也贖不了當初所造的罪惡!”說罷,將頭擡起:“臣請皇上賜死!”
劉協雖然板着一張臉,但心中卻得意萬分,雖然他是有意提起往事,但他也沒有料到這竟是賈詡的致命若點,沒想到賈詡對當初長安慘案竟如此耿耿於懷,看來自己先前對這人的評價還是有些出入的,想來他若知道自己的一個提議竟會害死那麼多人,也不會如此去做,想到此,卻冷哼了一聲:“死?你以爲你一死便全部還了嗎?你賈詡的命有那麼值錢嗎?”
賈詡聞言羞愧滿面,因爲劉協一下子便擊中他的弱點,所以在萬分悔恨之下,竟漸漸失去了他的智慧,人就是這樣,在受到外界情緒影響的情況下往往會失去判斷能力的水準,就像《赤壁》中諸葛亮說:“我需要隨時保持冷靜!”如今的賈詡卻是不冷靜的,他無奈地嘆道:“那麼聖上要如何?”
劉協等的便是這一句話,他今天的目的也是爲了這一句話,聞言正色道:“過不了幾日,呂布將發動兵馬襲擊劉備軍,到時候,你必須勸張繡在劉備兵敗後,襲擊呂布!”
賈詡一愣,機靈靈打了個冷顫,這個冷顫讓他的心漸漸明白過來,原來這一切都在劉協的計劃之內,他舊事重提,激起自己的愧疚之心,就是想利用自己勸導張繡攻擊呂布!他這是有求於自己啊!自己明明就是可以掌握今天的主動權的,可是結果……自己丟盔棄甲,居然跪倒求死,早已經繳械投降,如今想要扳回局面卻是不可能了!好高明,好厲害的手段啊!他這一生自詡聰慧過人,可如今卻是徹底敗在了劉協的手裡,他忽然想起曹操,不禁有些感嘆,曹操遇到這樣的對手,丟掉許昌實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想起當初自己來許昌的目的,心中一陣得意,看來自己還是來對了!
劉協見賈詡沉思不語,微微不悅道:“怎麼,你不答應?”
賈詡這才細細想起劉協的話,呂布攻打劉備?他這是從哪裡得來的消息,難道呂布軍中也有他的眼線?他讓自己勸張繡在呂布滅劉備軍之後才動手,就是想一舉殲滅呂布,劉備,這是想一石二鳥,可是張繡又會不會是第三隻鳥呢?就在張繡軍攻打呂布的時候,許昌集結兵力,將二者一網打盡,那豈非一石三鳥?雖說,眼下龐平正積極地說服張繡,可是就憑劉協的手段,滅了呂布,劉備,張繡的三軍兵馬之後,再逼迫其投降也並無可能,可是如果是這樣,又何必費那心思讓龐平每天陪着張繡轉?是不是轉移張繡的視線,想到這裡,賈詡忽然發現,他竟看不透劉協的心思,於是只探探口風道:“張繡兵馬只有兩萬,要跟呂布的四萬兵馬對抗,雖說是偷襲,這兩萬對四萬,要想消滅呂布軍怕是也還不可能吧?”
劉協聞言,心中一鬆,賈詡的意思是他願意幫助自己,於是微微一笑道:“你放心,到時候我會集結許昌的兵馬配合張繡軍,一舉殲滅呂布!”說完笑了笑道:“朕擔心的是呂布,不是其他!”
賈詡也鬆了口氣,劉協這麼說就是不會動張繡,於是點點頭道:“臣願意效力!”
劉協狡猾一笑:“以後你和張繡都會是自己人!只要你忠心於朕,朕不會虧待你!”說罷也不理會賈詡,竟自去了!
賈詡急道:“那什麼時候動手?”
“到時候朕自會派人通知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