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籠絡世家(上)

bookmark

劉璟返回了自己官房,他慢慢翻開一本厚厚的廢卷者名冊,足有一百多頁,密密麻麻寫滿了考生的名字,他一邊看,一邊用筆圈出了一些名字。

這時,徐庶和蔣琬、龐統三人也匆匆趕來,徐庶並不‘插’手書院考試,作爲最高政務大臣,他只負責提供一切必要的資源,但到了第二輪吏考,徐庶便成了主考官。

“請坐吧!”

劉璟請三人坐下,他將廢棄考生的名冊遞給蔣琬,“這是一個漏‘洞’,很可能我需要的考生也在被廢棄的名單之中,這樣會損害荊州的利益,你們明白我的意思嗎?”

蔣琬接過名冊,他明白劉璟的意思,他和龐統‘交’換一個眼‘色’,立刻點點頭道:“我們迅速整理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補救。”

“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讓我來提出,像我用筆圈的一些人,如此多敏感的名字,你們居然視而不見!”

劉璟語氣中有些不悅了,“第三頁上的第一個人,潁川荀志,這明顯就是荀家之人,你們居然直接作廢,不給任何說法,這不就是把荀家的誠意拒之‘門’外嗎?你們還真以爲我要所謂的公平?”

說到最後,劉璟的態度變得十分嚴厲,他心中非常惱火,他再三強調這次考試主要是爲了籠絡天下士族之心,錄用他們的子弟,建立起一座與北方士族聯繫的橋樑,沒想到自己的三令五申還是被當成了耳旁風。

蔣琬也感覺劉璟發怒了,他心中有些慌‘亂’,連忙起身行禮道:“啓稟州牧,事出有因,請州牧聽微臣解釋!”

“你說!”

“回稟州牧,來參加考試的世家子弟確實有不少,有些是以‘私’人身份前來,有些又是以家族的代表前來,很難區分,如果潁川荀氏,參加考試的荀氏子弟一共有九人,裡面有荀家的嫡系子弟,也有偏房遠親,我們不能因爲他姓荀就要刻意錄取,再比如第一頁上的晉陽張全,州牧也畫了圈,難道他姓張,就是晉陽張氏望族嗎?所以在難以兩全的情況下,我們也只能按照規則辦事。”

這個解釋,使劉璟的怒氣稍稍緩和,他沉思片刻又道:“現在我需要一個說法,你們準備怎麼補救?”

龐統施禮道:“或許我們可以給考試優異者一個重考的機會,另外一些敏感的名字,我們也會給他們一個重考的機會。”

這個方案劉璟可以接受,他又語重心長對三人道:“你們一定要明白這一點,所謂公平考試只是一個噱頭罷了,我舉辦這才公開取士的真正目的是爲了和北方士族建立聯繫,要優先錄取他們的子弟,甚至荊州和益州的士子都要次於北方士族子弟,至於公平,不是不可以,而是現在還不行,等我們奪取天下後,你們想怎麼公平,我都可以答應,各位明白了嗎?”

三人一齊起身施禮,“微臣明白!”

劉璟負手走了幾步,又回頭囑咐三人道:“裡面還有一些細節要把握好,一但最終發榜出來,一些人肯定會看出端倪,有議論不可避免,但要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所以,書院榜發佈後就要想辦法趕士子回家,等最後吏考發榜時,我希望絕大多數人都走了,留下來的士子都是通過了書院考的利益相關者,就算議論也無妨,這一點很重要,你們切不可大意。”

蔣琬和龐統匆匆先走了,徐庶卻留了下來,他微微笑道:“很少看見州牧發怒啊!今天居然遇到了。”

劉璟嘆息一聲說:“我知道蔣琬和龐統的骨子裡都希望公平,但從古至今,哪有什麼公平之事?我發怒就是因爲他們的書生氣太重,非要我提醒他們才能醒悟,若我沒有注意到,那豈不是壞了大事。”

徐庶笑道:“他們是想平衡,既要注重公平,又要考慮利益,所以在一些細節上就不免考慮不周,不過既然州牧已經說得這麼明確,我想他們就不會再犯類似的錯誤。”

劉璟點了點頭,又問道:“長史覺得龐統此人如何?我是指才華。”

徐庶沉‘吟’一下說:“我和士元相‘交’多年,當年他爲譽爲鳳雛,和孔明是襄陽的大才,確實是才華橫溢,所以襄陽人常說,臥龍、鳳雛,得一人者得天下,但這些年鳳雛卻表現平平,坦率地說,讓人失望。”

“我也聽到不少人說他徒有虛名,真是這樣嗎?”

徐庶搖搖頭,“不是!他的表現平平,我覺得和劉備沒有用好他有關,從這次公開取士便可看出,他的能力非常強,從士子的食宿登記,到考場安排,規則制定等等,如此紛繁浩大的事務,他在短短的兩個月內都準備得非常妥當,尤其十萬人蔘加考試,居然沒有出任何‘亂’子,這種能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但龐統的才華並不是政務,而是軍事。”

“可他在劉備那裡卻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遠不如諸葛亮。”

“問題就在這裡!”

徐庶嘆息一聲,“這就叫既生龍,何生鳳,龐統和諸葛亮爲同僚,他當然難有出頭之日,而且龐統善於戰術之變,諸葛亮善於長遠戰略,偏偏在強大的江夏面前,再好的戰術也沒有意義,這就讓龐統沒有發揮自己才能的機會,而到了後期,龐季投降曹‘操’嚴重影響到了劉備對龐統的信任,在巫城,劉封根本就不用他,這才使他對劉備徹底失望。”

劉璟負手走了幾步,又回頭問道:“如果我想用他爲副軍師,長史覺得可以嗎?”

徐庶沉思片刻道:“龐統確實有軍師之才,但他在劉備那裡遇到的挫折太多,對自己也不太自信了,而且他沒有出‘色’的表現,如果貿然用他爲軍師,恐怕會讓衆人不服,我建議州牧可以緩一緩,先任命他爲參軍,參與軍事策劃,讓他立功績升爲副軍師。”

如果僅僅從才能上評價,劉璟對徐庶的評分並不是很高,只能算中上,沒有蕭何、張良的大才,也比不上諸葛亮的睿智。

但劉璟卻非常信任徐庶,徐庶做事腳踏實地,清廉正直,尤其他對人一向評價公允,沒有‘私’心,所以往往他的態度,就能決定一個人命運。

劉璟點了點頭,“長史所言極是,就這麼決定了。”

這時,徐庶又想起一事笑道:“還有就是蒯公,估計他快要從益州回來了,州牧準備如何用他?”

蒯公就是新任荊州別駕蒯越,二十天前他來荊州上任,劉璟便打發他去視察民情,蒯越便去了江夏和南郡,又轉道去了益州,從時間上算,他是快要回來了。

劉璟淡淡一笑:“蒯公雖然與我有舊,但在最關鍵時他棄荊州而走,這是他對荊州的不忠,儘管我也知道他想回來,可是已經不可能了,如果他能替我和朝廷保持良好關係,那麼我或許會重用蒯氏子弟。”

徐庶沒有再多說什麼,他很瞭解劉璟的意志,很多事情可以商談,如果說得有理,劉璟也會讓步,但涉及到原則上的問題,劉璟絕不會有分毫讓步,對於蒯越而言,曾經的背叛就是原則,無論蒯越如何有恩於劉璟。

可惜蒯越沒有堅持,但他當初不走,憑藉他對劉璟的大恩,他現在應該是除劉璟之外的荊州第一人了,徐庶不由暗暗嘆了口氣。

........

在萬衆矚目之中,第一輪書院考終於發榜了,五千五百人榜上有名,從早上開始,荊州書院內便人‘潮’洶涌,數萬士子從四面八方涌來,每個人都在密密麻麻的名單中尋找自己的名字,好在名單是按照籍貫來公佈,這樣就稍微好找一點。

不斷看見有人歡喜得跳起來大喊大叫,但更多人是黯然離去,現實就是這麼殘酷,十萬人蔘加考試,二十人中只能錄取一人,對荊州官府而言,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公平,甚至連八千份廢卷中的成績優異者,也得以重新補考的機會。

荀志便是補考者之一,他的糊名紙條因沒有粘牢而脫落了,但他的成績卻非常優異,甚至能進入前十名,由此得到了一次補考的機會。

荀志的補考在昨天便結束了,他和其他兩位好友一樣,在上午得到了通過書院考的消息,無論是他還是崔實,或者鄧宏,對通過書院考並沒有太多的驚喜,他更關注接下來的吏考,那纔是他們此行的目的。

不過通過書院考試也算是獲得了吏考的資格,憑這一點,也該好好慶祝一番,只是樊城和襄陽的各大酒館都已爆滿,三人便在旅舍裡請掌櫃做了幾個菜,溫一壺酒,一起圍爐小酌。

“這次補考真的很出人意料!”

荀志喝了一口喝酒嘆道:“我聽一名考官說,這次一共有八千多份廢卷,我也是其中之一,本來沒有機會再補考一次,但由於劉州牧的震怒,所以有三百餘人又得到一次補考機會,我們都感到慶幸。”

“劉州牧爲何會震怒?”鄧宏有些不解地問道。

荀志搖了搖頭,“我也不知,大家都在猜測,估計是劉州牧怕人才流失吧!”

崔實冷笑一聲說:“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些參加補考的士子都是世家子弟吧!”

“此話怎麼講?”荀志和鄧宏一起問道。

就在這時,院子裡傳來腳步聲,只見旅舍的掌櫃在院子裡高聲道:“崔公子,有客人找!”

崔實一怔,起身向窗外望去,只見院子裡站着幾個,確切說,是幾個隨從簇擁着一個三十餘歲的男子,崔實只覺這個男子依稀有點眼熟,卻一時想不起在哪裡見過他?

只是他正和好友聚會小酌之時,有人貿然來造訪,讓他有些爲難,荀志笑道:“把客人請進屋吧!讓別人在外面等候,有點不太禮貌。”

崔實點點頭,開‘門’迎了出來,拱手笑道:“這位先生很面熟,請恕崔實無禮,實在忘記先生是誰了?”

男子微微一笑,“請屋說吧!”

這個聲音令崔實大吃一驚。

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16章 不傳之秘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43章 可疑之人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224章 議婚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204章 初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169章 斬馬刀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32章 興師問罪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章 絕地求生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857章 重重包圍
第203章 一記響亮的耳光第336章 施壓江東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572章 致命的弱點第174章 陶家的秘密第346章 突襲安陸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691章 關中收官(上)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767章 江東風雲(十一)第610章 血戰西城(下)第644章 江東使至第99章 黃忠授藝第306章 賈詡到來第16章 不傳之秘第338章 江陵陷落第831章 匈奴如狼第793章 楊崔之謀第214章 人心難測(上)第380章 達成妥協第43章 可疑之人第288章 江東內爭第283章 北擊烏桓第1038章 歸途論戰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716章 再擊枹罕第246章 三方角力第1093章 腹地插樁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25章 柴桑陶氏第224章 議婚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352章 賈詡會司馬第792章 升官之疑第109章 隆中偶遇第1071章 危局升級第382章 東山再起第166章 上好精鐵第204章 初談第753章 釜底抽薪第169章 斬馬刀第1113章 危局釀變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889章 凱旋而歸第461章 益州使者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473章 意外發生第401章 孫小妹選劍第440章 無奈抉擇第774章 江東風雲(十八)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117章 劍法如謀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568章 大軍壓境第163章 一網打盡第492章 再使巴蜀第397章 上品之利第1130章 四面楚歌第197章 暗流激盪第626章 隔空過招第41章 伯侄夜談第156章 魏延的理想第923章 騎兵伏擊第1042章 意外之喜第76章 孫權野望第902章 豐盛收穫第47章 殘酷的訓練第507章 上兵伐謀第599章 北征先鋒第88章 賈文和之計第768章 江東風雲(十二)第747章 君臣異心第595章 秋收時節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907章 雙面間諜第771章 江東風雲(十五)第19章 娶妻不幸如劉表第679章 攻取隴西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260章 曹丕之怒第544章 反間之計第646章 鄴都風起(上)第32章 興師問罪第899章 殿前議親第293章 厲害殺招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1072章 再訪隆中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87章 激戰谷口第967章 曹丕謀權第398章 再見司馬懿第1章 絕地求生第707章 全面被動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222章 江夏太守第273章 兵不厭詐第857章 重重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