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推論

範疆正值壯年,是先帝元從二代,也是涿郡老人。

這個人光明正大來見,姜維也沒什麼好避諱的,外出迎接,在客廳用茶。

姜維親自烹煮銀毫毛尖,範疆眼睜睜看着姜維將第一壺的茶水倒掉,直覺心尖子有些冰涼。

衝入第二壺熱水,姜維才爲彼此酌茶,笑問:“我與中尉素不相識,今來,所爲何事?”

範疆伸手接住茶盅,先俯首垂頭嗅了嗅茶香:“僕前來叨擾,自是有事要說。只是見了都尉,心中驚奇,一時忘了說明。”

姜維只是笑了笑,左手掌託着茶盅,右手端正:“那就先飲一杯,細說不遲。”

“都尉,請。”

範疆仰頭閉目細細品味濃香茶水入喉的感覺,滋味豐富細膩,十分甘冽,並無一絲苦澀,回甘綿長。

頓時心中只有茶味,纏繞心中的驚悸似乎被壓制了,不由安神。

範疆回味良久才放下茶盅,誠懇去看姜維:“都尉可知,我等右軍將校不滿衛公久矣。”

“哦?倒是不知,中尉不妨細說。若是有矛盾仇怨,某願出面說和。”

姜維神情反應平淡,只是拿起茶壺爲範疆斟酌茶水,隨後給自己。

範疆伸手扶住茶盅,想了想,悻悻賠笑:“都尉應知軍中呼聲,寧做陳公麾下俘虜,不做衛公帳前牙將。”

“略有耳聞,此前只當是笑談,難道真有其事?”

“自是有的,只是難向外人啓齒。”

範疆愁眉不展,還是決定抓住機會,右手端起茶盅仰頭猛地飲盡,如若猛飲酒:“當年,我等隨先帝入蜀,還是少年郎。大將軍愛護吏士,善栽培吏士,這纔有陳公崛起,青出於藍之美談。”

“可是衛公素來不恤吏士疾苦,動輒怒罵喝斥,或鞭撻酷刑。我等先帝親舊鄉黨之人尚且難逃,更別說尋常吏士。軍中敢怒不敢言,怨氣積聚。”

範疆說着露出苦笑:“昔年夥伴,經大將軍栽培,出人頭地官拜郡守治民一方者比比皆是,而我等,只有統兵之才,再無所長。”

沉着語氣,緩緩講述:“也就範某得齊王殿下歡心,討去做了個六品中尉。而餘下袍澤,皆碌碌無爲……皆是先帝舊部,落得如今下場,彼輩志慮不周想不明白,範某有心點撥,又恐惡了衛公。”

擡頭看姜維,範疆詢問:“或許是範某多事,庸人自擾。但以公心來論,我爲諸位袍澤感到不值。都尉,今範某憂慮也在這裡。”

姜維面容沉肅,微微頷首:“請言。”

“衛公日益年老,脾氣躁烈更甚當年。且固執難聽人勸諫,已無容人器量。我恐禍起睡榻之側,使朝廷大業敗壞一角。”

範疆說着拱手:“此非某一人之見,也是齊王殿下所慮。懇請都尉告知陳公,使朝廷早作應對,派遣得力重臣輔助衛公,匡正劣行。”

張飛老了,人肯定不可能服老,加上沒有人管控,自以爲是慣了,再加上一丟丟老年癡呆的影響……作出什麼糊塗事,都是有可能的。

右軍的軍吏團隊本就對教育缺乏一事心存芥蒂,別的軍隊不斷從軍中選士,培養新的軍吏,舊的軍吏則轉業地方,從一線脫離,去過幾天安穩的生活。

可右軍至今沒有軍中教育,更沒有成熟的選士考覈,和中年軍吏退伍轉業的機制。

彷彿當了右軍的兵,就要爲大漢廝殺一輩子。

如果所有軍隊都這樣,那大家也沒什麼好抱怨的,只是不滿軍法嚴酷。

可左軍北府、中軍、前軍這三個體系都有成熟的教育、選士、轉業機制;很多有暗傷,或心理疾病,或年齡超過四十歲的軍吏,都會安排轉業去幹別的事情,能過幾天安穩、輕鬆的生活……像個人去生活,而不是囚禁在屯田區、軍營裡的奴隸頭目。

不止是軍吏,就連歲數較高的軍士也會經過啓蒙教育,和相關培訓後,轉業安排到地方當個里長,或小吏。甚至被俘、遣還的魏軍俘虜,也能在北府這裡學到鐵匠、木匠技藝。

看看右軍,從上到下就沒有跳出去、出頭的機會!

這樣壓制青徐士族還可以,若壓制右軍吏士,肯定是不行的。

地方上的郡縣兩級機構裡的官位,軍隊轉業軍吏佔的少了,會讓本地士人佔的多一些……長此久往,肯定也會滋生其他問題。

範疆所請,也是姜維有調查的事情。

可範疆,及其背後齊王劉永嘴裡說出來,可知事情的嚴重性……張飛真的老糊塗了,隨時可能腦袋一抽,做下什麼不可挽回的大錯。

姜維鄭重答應,詢問:“齊王殿下可有別的囑託?”

範疆默認自己是來給劉永傳話的,從袖子裡掏出一枚七八寸長的五孔短笛,雙手遞到姜維面前:“此殿下欲呈送陳公之物。”

姜維拿起,見笛子已經用漆印封口,封口處勉強能看到大半個不完整的印文。

從笛子五個孔裡能看到裡面有一卷纏起來的紙棍,應該是要遞交的密信。

號稱英武沉毅類似先帝的齊王,給自家公上的信……會寫什麼?

作爲陳國的駙馬都尉,姜維負責的是田信的宿衛工作,很多機密公文需要他處理,過去的很多文檔也是對他開放的,他可以查閱。

似乎北伐大勝撤軍時,先帝及三恪就有廢除太子,改立齊王的相關意向。

而齊王與自家公上的關係,與商侯關興的關係,似乎遠遠比皇帝那頭要親近。

放棄改立齊王,不是齊王不行,而是爲了保護齊王。

當年爲了拉攏趙公,將代王與其女兒聯姻;代王本就是柔弱性子,有趙公這麼個虎狼婦翁,今後想犯錯也難,犯錯也是跟着婦翁一起犯錯,自己本身沒有決斷力。

所以代王是一個王,三恪家族並不在乎,這只是先帝的一份血脈載體,今後能爲先帝散播血脈,就算合格。

跟代王不同,齊王是先帝的精神、意志載體。

如果未來形勢發展會失控,失控前要做的肯定是廢立皇帝。

這個失控的前提……就是三恪家族快要崩解,而三恪家族爲什麼崩解,這個事情不敢深入細想。

籍此做一個大膽的假設,當年肯定有各種試探、妥協,結果就是自家公上爲第一繼承人,齊王就是第二繼承人。

現在的那位皇帝,其實是齊王的替罪羊?

所以被死死壓制的關東四州士人,以及被打壓的益州士人,還有鬱郁不得志的魏國降臣,會湊在皇帝左右,爲皇帝,也爲他們自身衝鋒陷陣。

而等待他們的,就是一網打盡。

因此,自己應該主動親近齊王,臨走前應與齊王面談,獲取齊王的真實態度。

也要籍此判斷這笛子裡的密信,到底是不是齊王本人的手筆。

畢竟,也存在齊王被架空這種可能性。

一瞬間姜維腦海中各種信息交織,得出結論:“此事關係重大,姜某會擇機拜謁殿下,還請中尉周旋、促成此事。”

“是,此範某職責所在。”

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百章 缺糧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七章 夷營督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三十四章 豬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
第四百二十四章 子山遊說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一百五十二章 後續第五百八十七章 我們是親戚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五百一十九章 惠陵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二章 不可莽撞第七百七十一章 空城計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二百四十六章 無處可依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三百九十七章 慪氣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六百章 缺糧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所顧慮第五百五十五章 相向而行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七百三十七章 顧慮長遠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三百九十九章 磚茶第二百六十章 方圓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八百六十二章 不歸路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三百二十六章 顧慮第四百一十章 直閣計較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一十一章 農具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二百二十九章 鎮遠城第十三章 畫龍不點睛第二百八十三章 張遼造車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三百七十章 落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三百二十八章 向西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一百八十七章 丞相司馬第三百三十二章 離奇第五百四十五章 拉扯分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二百八十九章 猛仲達夜襲漢家營第二百六十三章 順心第五十八章 戰江陵一第七章 夷營督第二百四十三章 絕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七百九十五章 上雒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七百九十八章 軍令狀第二百七十一章 斷劍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三百八十章 調整第六百九十一章 奪門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一百七十八章 風聲鶴唳第八十七章 編制第四百八十八章 婚姻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一百一十二章 名第七百一十五章 雨夜第二百一十八章 錦帶第七百七十八章 齊王之變第五百八十三章 沒有馬的步行騎士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四百二十二章 風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人質第六百六十章 套索第三十四章 豬第五百二十五章 改制第八百八十四章 骰子投出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七百八十四章 請辭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七百五十七章 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