洧水村,也可以叫徐家村。整個村子,除了外姓之外,全都姓徐,祖上是一家,現在分成了七家。
大概是父親早亡的緣故,徐庶家顯得有些破敗。一個小院子收拾的乾乾淨淨的,院子裡有一排房子正對着大門,左右還有兩個房間,大概是廚房和客房。
董明一行人進來的時候,院子裡已經有了不少人。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馬車停靠在院子內,馬車上蓋着厚厚的白布,不知道拉的是什麼。
那些人則一個個身穿道袍,圍坐在馬車旁輕輕的聊着天。徐庶的母親就坐在堂前跟一個年輕人說話。
董明看着這些道士,心裡一突,緊接着眉頭就皺了起來:“你們家怎麼這麼多道士?還身穿黃袍,頭裹黃巾。”
一旁的徐庶也很納悶:“這,學生也不清楚。”
兩人正說着呢,那邊徐庶的母親見了兒子,立刻變得激動起來:“兒啊!你回來了!”
徐庶這個時候也顧不上跟董明搭話了,聽到老母親的聲音之後,直接快步走到老母親身邊,撲通就是一跪。
“母親,兒回來了!”
其實徐庶的母親年齡不大,也就三十多歲的樣子。不過看起來有些蒼老,頭髮已經花白,眼神似乎也不太好,總是眯着眼睛的看人。很顯然,生活這條老狗對這個淳樸的婦人有些過於嚴苛了。導致她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
徐庶母子二人淚眼婆娑,相擁而泣。董明看的也頗有感觸,沒來由的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可惜的是,一千八百多年的距離,讓他只能徒呼奈何。
“庶哥兒,你回來的正是好時候!”這個時候,那個原先跟徐庶母親聊天的年輕人忽然出聲,語氣裡帶着三分驚喜和七分的不安。
董明覺得他說話有些不自然,於是乎仔細的看了他一眼。後者看起來要比徐庶大一些,但也就是十六七歲的模樣,長得脣紅齒白,煞是好看。頗有一股子男身女相的感覺。此時此刻,他也穿着一身黃色道袍,頭上裹着黃巾,做道士打扮。
“揚哥兒,你怎的在這裡?我在縣城中尋你,卻沒有尋到。不想你竟來了我家裡。”徐庶鬆開母親,就與這揚哥兒抱在了一起,很是激動。
這揚哥兒自然就是楊揚,那個爲了給入縑續罪借了高利貸的好兄弟。
“好叫兄弟知道。”楊揚一臉興奮的解釋道:“那日你離開了之後,我本想着去尋你。結果剛走出長社縣卻被廖老六那個骯髒東西帶人給堵住了。本來我以爲少說也得被卸一條膀子。好在天不絕我,讓我遇到了師傅。”
“師傅?”徐庶看了一眼圍坐在馬車前的那羣太平道道士:“是太平道?”
“是也是也!”楊揚興奮的回道:“好兄弟,快快隨我見過師傅。”
說着,楊揚也不管徐庶是否答應,拉着他就直奔那羣道士處。一旁站了許久的董明見狀皺了皺眉頭,他實在是不想自己的弟子跟太平道牽扯上什麼瓜葛。
甚至他都希望能夠將太平道連根拔起,可惜的是這一路走來,太平道在底層百姓的心目中,不比漢室朝廷的分量輕。現在的太平道仍然是濟世救民的形象,那張角更是被各州百姓視爲活神仙。
別說他只是個普通人了,就算他是大漢皇帝。在這個時候想要動太平道都要仔細思量是否值得。畢竟現在要是對太平道進行大規模的清洗,天下人可多數不會站在自己這一邊。
“徐庶,帶我拜見一下你的母親。”董明適時的插話,阻止了楊揚繼續拉着徐庶去見他那所謂的師傅。
徐庶聞言連忙跟楊揚說道:“揚哥兒且稍待片刻,某家老師也在這裡。某家先讓母親拜見一二。”
董明這個時候已經走了過來,對着徐庶點點頭,然後朝着他母親躬身一禮:“卻是辛苦夫人了,在下彭城董明,前些日子收了徐庶這孩子爲弟子。沒有提前徵得您的同意,還望夫人莫要怪罪。”
“嚇!”陽陽忽然叫了一聲,然後捂着嘴小聲的問徐庶:“莫不是那個董先生?”
徐庶見狀呵呵一笑,到:“正是那位!某家老師可是連荀先生都稱讚不已的名士。能夠拜在他的門下,實在是三生有幸。”
“好運道!”楊揚興奮道:“庶哥兒好運道!咱們兄弟都是好運道!不成想你拜了名士爲師,我入了仙長門牆!合該我倆着大運。”
董明看了一眼楊揚,很想直接告訴他,過不了多久,他就會悔得腸子都青了。可是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畢竟這種還沒發生的事情說出來,太過弔詭。哪怕日後證明董明所言不假,也沒有什麼意義。
除了讓董明變成一個神棍。
可是一個老師,怎麼可以做神棍呢。
“徒兒,此間事了,咱們該回去了。”這個時候,那羣太平道中,一個看起來三十多歲,絡腮鬍的男人站了起來,對着楊揚朗聲喊道。
這人說話帶着口音,很明顯是南方來的。只是董明也不確定具體是哪裡人。不過這道士站起來之後,倒是讓人心驚。
接近一米九的身高,虎背熊腰,寬大的道袍都掩蓋不住他身上凸起的肌肉,看起來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
董明心中一動,發動了【眼力】技能。
姓名:波才......
一連串的屬性浮現在那人身側,然後被複印到系統的武將屬性內。董明沒在意屬性,而是盯着波才兩個字看出了神。
緊接着,他又掃描了一下他旁邊的幾個人。果然,除了幾個路人甲乙丙丁之外,那個離波才最近的矮壯漢子也是一個董明有印象的名字----彭脫。
這兩位,都是黃巾軍的高級將領。黃巾起義初期取得了耀眼的戰績。只不過在後來被皇甫嵩擊敗於長社。藉助風力,縱火焚燒了他們的大營。波才和彭脫慌亂之中退走,卻遇上了前來救援皇甫嵩的曹操。
接連慘敗之下,兩人退避之陽翟縣。波纔在陽翟縣授首,彭脫跑到西華,在西華戰死。這兩人的失敗也使得黃巾起義的東線全面潰敗。
董明自然不知道這兩人日後的發展軌跡,但是他清楚一點,能被他記住名字的黃巾衆,必定是一方渠帥,還得是大方渠帥纔是。
此時他忽然有一種衝動,直接在這裡把這兩孫子給宰了。可也就是衝動。現在殺了他們二人沒有什麼用,死了波才彭脫,還有李才張脫,沒有意義。黃巾之亂不是殺一兩個人的問題,除非你能宰了張角。
可,誰又能宰了張角呢?董明連他在哪兒都不知道。
董明在這邊思緒萬千的時候,那邊楊揚已經帶着徐庶見過了波才。後者對徐庶大加讚賞,估計是顧忌董明在面前,所以沒有直接招攬。不過那話裡話外的招攬之意,不要太過明顯。
波才的想法很簡單,徐庶他不瞭解,可是董明這種名士他很瞭解啊!懷着對文化人的莫名敬畏,他認爲董明能夠看上徐庶,這就說明徐庶肯定是個人才。
而現在大賢良師缺的就是各種人才。
“揚哥兒,你是要跟着道長去南方?”徐庶有些擔憂的問道。
楊揚笑了笑道:“去荊州。師傅他的道場在荊州。這一次過來主要是收到我一個小師叔的邀請,恰逢其會。不過好險他們過來,不但救了我一命還拔掉了廖老六他們那羣毒瘤。”
“啊!廖老六他們是被你們殺的?”徐庶反應很快。
“正是。”楊揚一臉得意的說道:“我這師傅和彭師叔,兩個人就把廖老六他們一夥給端了。端的是好功夫!”
董明沒有再去管楊揚,這位很明顯已經被洗腦了。他在旁邊聽了幾句之後,就直接找到了徐庶的母親。在跟徐庶母親交談了幾句之後,才明白爲什麼這些人會在這裡。
楊揚倒真真是徐庶的好兄弟。知道自己要離開之後,便央着波才轉道洧水村。一來跟徐庶母親告別,二來留下一些財物。
巧合的是,董明等人正好也趕了過來,因此撞到了一塊。
董明不去管這些巧合,而是跟徐庶母親說起來去洛陽的事:“夫人,在下即將前往洛陽就官,庶哥兒剛跟我學習,因此我想帶他一同前去洛陽,伴我左右,日後學有所成好上報朝廷,下安黎庶。只是這一去經年,在下又不好讓你母子離散,因此想着帶着您一道前往洛陽。不知道夫人意下如何。”
他這話有些唐突,哪有剛見面就要帶一個寡婦走的。徐庶的母親聞言就有些不喜,覺得董明這人有些輕佻。
“那個,在下還有數個學生通往,十幾個僕人,一隊隨行的護衛。夫人不要誤會!”董明連忙解釋:“本想着請的您的同意,讓在下直接帶着徐庶離開。可他至純至孝,在下實在是於心不忍,因此纔有此不情之請。唐突之處,夫人莫要怪罪。”
徐庶母親聽他這麼一說,心裡明白。可是想了想,還是搖搖頭,道:“好男兒志在四方,庶哥兒能拜入先生門下是他的福氣!老婆子身體不好,去了也是拖累。我自去與他分說。”
“這......”董明還要繼續說什麼。
“先生放心!那孩子打小就聽我的!”徐庶母親打斷他的話,轉而喊了一聲徐庶。那邊徐庶正在跟揚哥兒敘別,一旁的徐暖也跟着湊熱鬧。聽到自己母親叫自己,徐庶告罪一聲,連忙走了過來。
“老師!”
“母親!”
徐庶一一行禮。
“董先生已經跟我說了要去洛陽的事兒,這事兒母親同意了!不過你自己去就行了!你已經是個大人了,應該學會自己生活,不能什麼事兒都靠我啊!”
董明聽到這話覺得很意外,這徐氏說話怎麼帶着一股子奇怪的冷幽默啊。
解釋一下:還有十來天就高考了,我帶畢業班,四個班,課很多。這段時間只能儘量更新。高考結束之後,加更同時修改前文中出現的錯別字!謝謝大家的支持,還是一個小要求,投資一下本書,讓這本書能有個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