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

第261章 考校亮遜,宗太公爲本謀

荀攸心有感激,隨即舉樽一禮、向鄭平敬酒。

雖然荀攸有主動投效劉備之意,但在這之前,荀攸已經多次婉拒了劉備的延請,若是貿然去跟劉備說今後要效力劉備,這面子上難免有些尷尬。

而鄭平卻告訴荀攸,劉備在臨淄城桃花泡酒以待賢士,化解了荀攸的尷尬。

若以桃花酒爲引,因酒論勢,明主賢臣心心相惜,也就水到渠成了。

自荀攸的宅院出來,鄭平的心情變得很愉悅。

荀攸歸心,青州再得一大才!

在鄭平心目中,荀攸是比荀彧更不可多得的大才。

荀彧過於愛惜自身羽毛,對於自身安危、家族傳承重於國家大事。

而荀攸卻多了幾分豪俠之氣,國家大事更重於私人安危。

因此。

在同樣面對董卓亂政時,荀彧選擇辭官回潁川遷徙家族去冀州,而荀攸直接聚義士密謀誅董。

於青州而言。

一個私慾重於國家大事的荀彧,是不合適跟着劉備的。

荀彧及其代表的潁川士族力量,會衝擊青州現有的秩序。

一個國家大事重於私慾的荀攸,更適合替劉備謀大勢。

劉備有仁德信義的優點,但也有遲疑不決的缺點。

鄭平若在劉備身邊,劉備能用納諫如流的優點來彌補遲疑不決的缺點。

可鄭平若不在劉備身邊,劉備就很難果斷的決斷大事。

沮授和田豐雖然也有決斷之能,但如今劉備家大業大,沮授跟着太史慈去了揚州,而田豐也去徐州輔佐關羽去了。

劉備身邊除了鄭平外,又少了能斷大事的。

荀攸知能過寧武、德可配顏淵,又有良、平之謀,膽略亦是不輸勇卒,能謀能斷能撫寧內外。

劉備若能有荀攸,亦如光武有鄧禹一般。

在諸葛亮未長成之前,荀攸是鄭平不在臨淄城期間,最適合替劉備謀斷之人。

也正因爲如此,鄭平在探得荀諶入青州後纔會親自來臨濟城,跟荀攸來了三場智者之間的大勢對弈,最終讓荀攸下定了投效劉備的決心。

“兄長!”

尋思間,兩個俊朗少年,策馬而來,正是詐稱“臨濟城劉亮”的諸葛亮和詐稱“臨濟城鄭遜”的陸遜。

“愚弟的表現如何?”

諸葛亮手搖小一號的羽扇,談吐之間的愜意、眉宇之間的智慧,讓諸葛亮看起來如世外謫仙一般。

陸遜則是腰間挎着齊肩高的佩劍,小小的身板兒披了一層皮甲,亦有一股儒將之風。

“還有我!”陸遜亦是不甘落後、昂首挺胸。

雖說兩人都是天才,但諸葛亮和陸遜依舊還是少年郎,跟大部分人家的少年郎一樣,都希望得到父兄長輩的誇讚。

“能騙過荀諶,阿亮和阿遜在詭術一道,已經頗有水準了。”鄭平也不吝誇讚,隨後又問道:“阿亮,你且說說,這次爲何能誆騙荀諶?”

諸葛亮見鄭平有心考校,細思片刻,道:“我以爲,能成功誆騙荀諶,是因爲荀諶犯了三個錯誤。”

“第一,荀諶一路喬裝打扮,自以爲騙過了冀州入青州沿途關卡驛站的軍兵,卻忽略了青州的明哨暗探對過往客商行人的監察,此爲自矜之錯。”

“第二,荀諶欺我和阿遜年幼,只將我和阿遜視爲臨濟城比較有天賦的士族少年,卻沒能猜到我跟阿遜會有意誆騙,此爲輕敵之錯。”

“第三,荀諶尋訪公達先生之心太急,亦或者說荀諶並無當探子的經驗,一個有經驗的探子是不會如此急躁的表現出尋訪公達先生的心思的,此爲急於求成之錯。”

“荀諶自矜、輕敵、急於求成,有此三錯,焉能不受我和阿遜的誆騙?”

鄭平撫掌而笑:“阿亮對於人心的洞察,更甚以往了。阿遜,你可還有別的想法?”

陸遜眼神興奮:“阿亮兄所言的三錯,只是針對荀諶而言。愚弟以爲,兄長故意放出公達先生在臨濟城的消息,纔是誆騙荀諶的關鍵。”

“若非如此,荀諶也不會來臨濟城。”

鄭平亦是讚道:“阿遜的分析也很出色,可還有其他原因?”

陸遜搖頭:“其他的都被阿亮兄說完了,愚弟沒得說了。”

諸葛亮搖着羽扇,鄙視道:“阿遜,什麼叫我說完了,你就沒得說了?”

“我分明爲了照顧你,故意給你留了兩個誘因,而你卻只說了一個。”

陸遜頓時瞪大了眼睛:“還有一個?”

鄭平笑着看向諸葛亮:“阿亮,阿遜比你晚來青州,接觸的信息也不如你多,你可不厚道啊。”

諸葛亮不假思索地道:“兵不厭詐,兄長對我的考校,亦是我對阿遜的考校,讓阿遜能認知到自己的不足,以後也能認真唸書。”

“不是誰都可以好讀書,不求甚解的。”

陸遜頓時有些氣鼓鼓的:“阿亮兄,愚弟天天喊你兄長,你竟然還存了考校之心。你都能不求甚解,爲什麼愚弟就不能不求甚解?”

諸葛亮反懟道:“我不求甚解,是因爲我讀書多,可以舉一反三;而你不能不求甚解,是因爲你看書太少,只會囫圇吞棗。”

“你若只去專精兵法,以後的成就也只能當個統兵之將,而無法跟我一樣,上馬可治軍、下馬可治民,既有管仲之能、亦有樂毅之才。”

“唯有如此,才能繼承顯謀兄經世致用的學問,以文治國安民,以武定國安邦。”

陸遜頓時泄氣。

諸葛亮又道:“這第五個原因,也是最關鍵的一個原因。”

“顯謀兄長要拉荀諶入局,借荀諶之手去打亂袁紹在幽、冀、並三州的原本佈局。”

“以人爲棋,借力打力,達到兵法之中上兵伐謀的效果。”

陸遜愕然的看向諸葛亮:“阿亮兄,你這分析得也太偏了些吧?兄長只是讓我們回答這次爲何能誆騙荀諶的原因,你的答案卻偏離太遠了。”

諸葛亮將羽扇輕輕敲了敲陸遜的額頭:“這就是爲什麼,我說你讀書少的原因。”

“讀書不是讀死書,不是讓你在書中尋找幾個固定的答案,而是要舉一反三。”

“兄長不過是隨口問了個問題來考校你我,若你我按部就班的回答,又如何能跟兄長討論這問題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陸遜低着頭,低語嘀咕:“阿亮兄你也太不坦率了,想跟兄長討論這問題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直接問就行了。非得說這是第五個原因,還說什麼最關鍵的一個原因。”

“也就欺負我年幼你兩歲。”

諸葛亮的羽扇頓時一滯,脖子上也多了層薄薄的紅暈。

“哈哈!”

鄭平的大笑聲,在官道上回蕩。

良久。

鄭平的笑聲漸小,輕讚道:“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求學之路,不可拘泥於舊制古法,阿遜,這一點你要多跟阿亮學習。”

“我知你專好兵法,然而這兵法之道,以略爲上,以術爲下。”

“只專精於術,成就也僅限於攻克城池、擊敗兵馬,而無法凌駕於術之上。”

“倘若不能明其勢,一個小小的離間計,都可能讓你功虧一簣,甚至於性命不保。”

“昔日樂毅連下齊國七十餘城,論其術,當世罕見。然而樂毅專精於術卻忽於略,雖知如何讓七十餘城歸心燕國,卻不知如何進退纔不會讓燕王起疑。”

“最後讓田單反間連環,火牛破敵,盡復齊國七十餘城。”

“而田單亦是如此,能以術破樂毅,卻也不能以術保全自身。”

“反間連環,讓燕王驅逐了樂毅;而田單也同樣中了離間計,被齊王驅逐。”

“善用兵者,既要通小術,也要明大略,二者缺其一,皆不能稱之爲兵道大家。”

“即便術強如韓信、吳起,最終也枉死於小人之手,不可不察啊!”

“縱古觀今,能同時精通兵法中的術和略的兵道大家,也只有興周滅商的姜尚一人。”

“太史公亦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爲本謀!”

鄭平的諄諄教誨,頓時讓陸遜多了幾分羞愧。

“兄長教誨,愚弟謹記。”陸遜正色一禮:“愚弟今後,必將用心讀書,既專術,也學略。”

雖然陸遜一開始有不屑之意,但相繼被諸葛亮和鄭平教誨後,這內心也明白瞭如今在求學路上的偏頗之處。

陸遜的態度,讓鄭平也頗爲滿意。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任何朝代都避免不了由盛轉衰的命運。

鄭平亦深知,以個人的力量雖然能中興漢室,但卻避免不了漢室再次由盛轉衰。

當劉備時代的人相繼故去,繼任者還能繼承先輩的思想,鎮撫內外嗎?

鄭平改變不了盛衰洪流,卻可以讓盛衰洪流的起伏變得更小。

一個盛朝急劇衰敗的原因,大抵在於第一代人逝去之後,第二代人既不能改革創新、也不能繼承先輩智略、反而頻頻犯蠢,如過山車一般將一個盛世皇朝拉入低谷。

想讓盛衰洪流的起伏變小,關鍵在於繼承人!

不僅僅是皇帝的繼承人,也包括文武臣子的繼承人。

鄭平不設局殺孫堅,其核心在於孫堅有個好兒子孫策,孫策又有個好兄弟周瑜。

這二人尚未及冠,只要善加引導,必然能在大漢中興後成爲國之棟樑!

孫策周瑜之後,又有劉曄、諸葛亮、陸遜等小輩。

只要傳承不斷,不斷的有豪傑志士繼承先輩之志,這盛衰洪流的起伏,就會變得平緩。

改變不了盛衰洪流的核心,卻可以影響盛衰洪流的運行,這便是鄭平應對“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衰洪流的對策核心。

回到臨淄城,鄭平來見劉備,將荀諶入局一事以及荀攸有投效之意告知劉備。

劉備聞言大喜:“荀諶入局,即便救不了伯圭兄,也能救下伯圭兄的家眷,公達先生替我反說了荀諶,亦是大功。”

“既然公達先生要來,我又豈能不在桃園備酒靜候!”

自從沮授去了揚州、田豐去了徐州後,劉備就深感軍政諸事的決斷,十分頭疼。

鄭平在的時候,還能詢問鄭平;鄭平不在的時候,劉備只能自己去想。

可劉備總是會在青州的一些重要軍政大事上遲疑不決,這不僅影響了效率,也讓劉備辦公署內的文書積壓越來越多。

鄭平雖然名義上還是青州別駕,但鄭平的職責重心早就已經轉移了。

往日裡青州別駕府的文書及相應審批權限,都已經直接歸屬到了劉備手中。

鄭平更多的時間,是在策謀大勢,助劉備統轄三州的人力、物力、財力,而非將精力放在青州的軍政諸事上。

荀攸若來,劉備就輕鬆了。

劉備目光灼灼,腦海中已經預演了倒履相迎、把臂同遊、桃園品酒、促膝長談、抵足而眠、織蓆編鞋、委以重任等一系列的求賢技巧了。

鄭平沒有驚擾劉備的沉思,而是返回了鄭氏別院。

如今已經是興平元年六月,劉備的長女劉奕已經能奶聲奶氣的喊一聲“顯謀阿叔”了。

而鄭平跟孔素也成婚一年了。

不過鄭平成婚之後不久,就一直在謀劃徐揚而州。

這一年,鄭平跟孔素聚少離多。

對於結髮之妻,鄭平多少也是有些愧疚的。

孔素遠離了父母孤身跟着鄭平來到這臨淄城,而鄭平又忙於國家大事疏於兒女情長。

然,這亂世之中,能活下來已經是極爲不易。

哪怕鄭平能謀全局,這每日裡也少有空暇的時候。

即便是靜坐垂釣,鄭平腦中想的也是如何提防袁紹曹操等人的算計,以及如何去算計袁紹曹操等人。

以天地爲棋盤,衆生爲棋子,只求早一日助劉備匡扶漢室、定鼎天下。

看着歡喜雀躍、眼中沒有半點兒埋怨和責怪、正匆忙的將飯菜端上桌子的孔素,鄭平的眼中閃過一絲柔情。

常言道,家和萬事興。

似鄭平這般立志於天下大事的人,註定是很少有機會去享受小家溫情的。

而孔素卻沒有因此而耍小性子去幹涉鄭平的公事,只是默默的在鄭平背後支持。

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來電了,連夜寫的稿子。小作者還是誠意滿滿的吧,感謝兄弟姐妹們的月票!

今天三更不會少,咳咳,欠更的補不了求體諒。

(本章完)

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更新時間調整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咳咳,新書發了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請假一天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請假一天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
第269章 渾水摸魚,鄭平乘船北上更新時間調整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41章 謙雅之士,劉備盛禮敬賢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更新時間變動(不收費)第60章 老驥伏櫪,士爲知己者死第323章 許都陷落,袁曹軍爭再起第173章 豫州戰起,劉備文武齊聚第113章 圍爐而坐,劉備論討董事第257章 白袍添將,袁紹驚言中計第270章 好謀無斷,遲疑的袁本初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90章 劉備長女,積糧築城之議第207章 豫州事變,曹操陶謙結怨第327章 踏冰借道,劉備雪夜破袁第91章 初掌騎兵,輪到俺老張了第132章 智策奇佐,鬼才暢言大勢第273章 通敵之罪,鄭平密計初成第326章 敵後戰法,袁紹心態炸裂第72章 量才而用,磨滅禰衡傲氣第75章 祈天燈現,破樂陵斬賊首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197章 劉備重義,易侯統領四州第118章 出使青州,沮授舉薦田豐第183章 劉備親至,假途兵指劉岱第81章 義馳北海,東萊郡太史慈第176章 二袁爭鋒,青州豈能不來第292章 佈局潁川,劉備遊說呂布第290章 大漢忠臣,劉備獻禮玉璽第154章 終得冀州,袁紹聚攏賢才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264章 袁紹得計,劉備也該敗了第262章 張飛入荊,劉備荀攸交心第339章 陸遜掛帥,渡河連戰連捷第114章 仁德章武,臧霸孫觀拜服第158章 尊王攘夷,天子也需要哄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200章 因勢利導,人才拯救計劃第110章 收穫民心,陳元龍的欽慕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210章 智威雲長,曹操心生嫉妒咳咳,新書發了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請假一天第303章 曹劉相爭,張邈陳宮中計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107章 琅琊諸葛,漢代版少年班第333章 劉虞之計,三宗共舉劉備第263章 荀攸出仕,鄭平遷爲軍師第296章 曹操中計,君疑臣則臣死接下來幾天的更新(必看)第185章 誅袁終戰,劉備四面埋伏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294章 漢家宗室,唯劉備獨稱賢第223章 荀攸到來,劉備聞聽噩耗第44章 下官斗膽,懇請陳相退位第299章 劉備南巡,曹操陰謀得逞第137章 九原鳩虎,本侯智勇雙全第336章 鄭平迴歸,劉備決意稱帝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14章 才兼文武,鄭平初見孔融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194章 生財有道,青州安諸州亂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152章 計定荊豫,劉備納策破局第38章 察民疾苦,寒微亦有人傑第232章 殺雞儆猴,關羽主政徐州第97章 昭烈之勇,劉備大敗徐和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227章 呂布勤王,曹操兵戮呂縣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297章 鼎足三分,袁紹謀爭遼東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166章 局勢突變,袁術作死行爲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請假一天第245章 軍爭之外,鄭平以計誘之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79章 劉備發飆,擒文丑破南皮第293章 領左將軍,劉備開府治事第61章 智驅虎豹,政令以利誘之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16章 雙魚濡沫,劉備迎娶郭昭第108章 擇主而事,陳登二張魯肅第58章 立威施恩,再揚劉備仁德第337章 劉備稱帝,決戰陰雲瀰漫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5章 謀士髒計,誘豪強借田地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35章 文武爭馳,鄭平略施小計第123章 西征之議,盧植誓破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