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

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

陂田繞郭白水滿,戴勝谷谷催春耕。

冀兗豫戰火此起彼伏,但在青州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種田忙。

爲了搶種,臨淄城的文武官吏,除了維持必要公務和正常治安外的人員外,幾乎都分配到了臨淄城外搶時間突擊種植。

雖然劉備沒有下達相關政令,但這臨淄城的文武官吏見劉備先是跟着鄉民開荒、然後又下田搶種,哪裡還坐得住?

一個個紛紛主動請命,要跟着劉備下田搶種。

典農從事宋霖的徵得劉備首肯後,於是將主動請命的各級文武官吏分配到臨淄城外各處民田。

上行下效。

這有什麼樣的青州牧,就有什麼樣的青州文武。

不管這些文武是真心還是作秀,但肯跟着劉備下田搶種已經相當不容易了。

這周圍搶種的民田黎庶見臨淄城的文武官吏都挽着袖子下田,由最初的受寵若驚,漸漸開始跟這羣“平易近人”的官吏攀談,糾正對方播種的錯誤動作。

而最不起眼的,卻是早已混在了鄉民之中,一眼看去都認不出來的劉備。

粗麻布衣,沾滿泥土的草鞋,以及嫺熟的播種動作,惹得周圍的鄉民紛紛高呼“劉郎”。

勤勞的鄉民大抵樸實,見青州牧都如此的勤勞,連往日裡想要偷懶的懶漢都羞愧的更加賣力了。

而這其中,還有一批自臨淄城學堂來的少年們。

這些少年有的出自豪門大族,平日裡五穀不分;有的本就出身寒微,自幼習過農事。

鄭玄以儒者不可不知五穀、不知民苦爲由,讓這些少年們真切的體驗何爲“農業國之本”,何爲“民以食爲天”。

而在這些少年的最前方,卻是青州別駕鄭平。

鄭平本來是要去跟劉備配合的,但鄭玄卻讓鄭平來給這羣學堂的少年們作一個表率。

也唯有鄭平這種出身名門、又身居高位的才子才能鎮得住這羣桀驁又自視清高的少年們。

不服?

先跟鄭平辯論一次,若是能贏就可以不用在這裡搶種了。

一開始有傲慢的世家子想要跟鄭平引經據典諸如“君子之不耕而食”,但全都被鄭平引經據典辯得啞口無言。

一個個都只能乖乖的在田間勞作。

“沒想到我等來青州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學堂跟着康成公學經,卻要來這田間勞作,苦也!”

“別喊苦了,誰讓我等十幾人引經據典都辯不過別駕一人,技不如人,當耕田也。”

“你們新來的不知好歹,竟然要跟別駕辯論,也幸虧禰勸學最近不在臨淄城,否則就不是別駕這般語氣柔和了。”

“禰勸學很有名嗎?”

“禰勸學都沒聽過?他要罵你能罵出一篇賦文來,更可怕的是,因爲賦文寫得太好了,所以很多士子都會傳誦。如果你理解不了,就可以想想一下,康成公拿禰勸學寫出來罵伱的賦文在學堂講解行文的感受。”

“嘶~太恐怖了吧。但禰勸學爲什麼要罵我們?我們又沒招惹他。”

“這個啊,禰勸學是別駕的崇拜者,罵人的話別駕礙於身份不能說,但禰勸學卻是無所忌憚,反正臨淄城都知道禰勸學罵人成賦、出口成章。”

“阿亮,你在這瞎說什麼啊,說得好像我喜歡罵人似的,趕緊些,結束了我帶你見使君。”

“真的?沒騙我?”

“再廢話就當我沒說!”

“立刻,馬上!”

少年諸葛亮不敢再跟學堂的少年們多語,沒有什麼比去見劉備更讓少年諸葛亮興奮的了。

待得搶種的任務結束,鄭平一把將諸葛亮拎起來斜坐在馬背上,然後向劉備的位置策馬而行。

諸葛亮有些無奈:“別駕,你就不能給我尋匹小馬駒嗎?”

鄭平鄙視道:“連聲兄長都不喊,你好意思讓我給你尋匹小馬駒?”

諸葛亮彆着頭:“是兄長跟你結義,又不是我跟你結義,爲何要喊你兄長?”

鄭平輕笑:“如此不知尊卑,看來得讓子尼兄多給你講講禮儀了。”

諸葛亮臉色頓時一變:“兄長!其實我覺得子尼先生在學堂授課屈才了,他非常適合負責屯田。”

“不如你向劉使君舉薦子尼先生,真不騙你,子尼先生每每感慨現在的典農從事,雖然有些才能,但對如何考察土地、如何安置民衆、如何計算百姓數量、如何設置官吏、如何增減屯田項目,都想得太簡單了。”

鄭平眸有黠意:“你還跟子尼兄討論過這些?”

諸葛亮眼珠子直轉悠:“也不能算是討論吧!我只是去找宋從事詢問了些屯田的方式,然後回去向子尼先生請教了一番。”

自從諸葛亮的心結被解開後,就恢復了喜歡尋人辯論的習慣。

在學堂上沒能辯論過國淵,於是諸葛亮跑去找典農從事宋霖請教了屯田法,然後又回學堂想要辯贏國淵。

結果還是沒辯贏。

這臨淄城的文武都清楚,諸葛亮是劉備和鄭平寄予了厚望的天才少年。

劉備甚至還專門給臨淄城文武下達了命令,只要不涉及核心機密,一些政務上的常識都可以講解給諸葛亮聽。

寵愛之深,可見一斑!

鄭平樂道:“阿亮你可真會挑人,偏偏去跟子尼兄辯論他最擅長的。”

“但這官場事,不是誰更有才能誰就能擔任的,宋從事一直都在爲了屯田諸事兢兢業業,這個時候讓子尼兄取代宋從事,難免令人寒心。”

諸葛亮蹙緊小眉頭:“可屯田是青州大事,豈能因爲宋從事兢兢業業就不用更適合屯田的子尼先生?”

“誰說不用了?”鄭平輕笑道:“你都知道拿宋從事的話去辯子尼兄,難道就不能拿子尼兄的話再去辯宋從事?”

“宋從事不是心胸狹隘的人,他現在爲了屯田的事早就焦頭爛額了,若是知道有人能幫他解決屯田上的困難,他會主動向使君舉薦子尼兄的。”

“偶爾也要學會換個方式去思考。”

諸葛亮忽然醒悟過來:“我還奇怪子尼先生爲什麼會忽然在課堂上講屯田的課題,這不會是兄長你故意的吧?”

“知道我辯不過子尼先生肯定會去找宋從事討問屯田法。”

“沒證據的話可別亂說,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鄭平笑着岔開了話題,然後勒馬停了下來:“前面的民田,你想見的劉使君還在忙活呢。”

見到劉備在前方,諸葛亮忽然多了一份沉穩的氣息。

“怪不得總是抗拒喊我兄長。”

鄭平忽然一樂。

現在的諸葛亮都還未滿十歲,因爲幼年喪父產生心結而變得魔怔,又因爲劉備解開心結而恢復了往日的少年恣意。

再加上劉備如昔日漢武帝劉徹對霍去病一般的寵愛,讓諸葛亮年少的心多了依賴,也多了在劉備面前想要表現的心思。

在眼前這個少年諸葛亮的心中,劉備已經如慈父一般的存在了。

但偏偏,諸葛瑾跟鄭平結義了!

這也是爲何諸葛亮一直對諸葛瑾和鄭平結義的事耿耿於懷的核心所在。

差輩分了啊!

“阿亮也來了啊。”

“怎麼能讓不滿十歲的少年也下田啊。”

劉備見到諸葛亮,也是熱情的招呼,眼神多了幾分柔和。

“學問不分先後,越是年少,才越能體會農耕之苦,百姓之艱。”諸葛亮的語氣多了幾分莊重。

顯然,在劉備面前和在鄭平面前,諸葛亮這個性都有些不同。

劉備感慨道:“阿亮說得有理,越是年少,才越有體會。若是士子連五穀都分不清,出仕爲官又如何勸課農桑啊。”

諸葛亮正襟立在劉備身邊,靜靜的聽着教誨。

半個時辰後。

劉備這纔跟諸葛亮上了田岸。

“顯謀,今天搶種結束,這臨淄城外的田地都應該播種完了吧?”劉備一邊用汗巾擦拭汗水一邊問道。

鄭平則是取出了羽扇,輕搖笑道:“都結束了,使君這塊田是播種最慢的了。”

劉備亦笑道:“這樣最好。”

對應鄭平這樣安排的用意,不需要說出來劉備就心知肚明瞭。

青州牧完成臨淄城外最後一塊田地的播種,這算是一個完美的收官了。

“最近忙於春耕事,也沒怎麼關注青州之外的事務。”

“豫州可有消息傳回來?”

劉備讓諸葛亮跟自己同乘一騎,一邊策馬一邊詢問。

鄭平點頭道:“陳王劉寵是個很守規矩的人,未得詔令、陳國兵馬不可離開陳國。”

“但陳王借給了子義三千張弓弩,三萬支箭矢,還有足夠三千人用的糧草。”

“於是子義在陳國招募了三千義勇兵,配合子綱和翼德在樑國設伏,射殺了周喁。”

劉備讚道:“陳王豪邁守份,又懂變通,是個值得結交的人啊。如此一來,豫州的危機算是解除了吧?”

鄭平搖頭:“丹陽太守周昕還有九江太守周昂聽聞周喁死後,打着報仇的名義也舉兵豫州了。”

劉備蹙眉:“報仇?這倒是個很合理的理由。”

鄭平輕笑:“雖然說是報仇,但周昂卻是直接衝着陽城去的。”

劉備冷笑:“陽城是孫堅的屯糧地,所以這周昂還是跟袁紹有關吧。”

鄭平倒是對這個不怎麼在意:“豫州有翼德、子義和子綱在,又有陳王和陶使君提供糧草,擊退周昕是沒問題的。”

“至於進攻陽城的周昂,袁術若連這都對付不了,那他也別討董了,我都嫌丟人啊。”

劉備點頭:“翼德和子義都是勇冠三軍的猛將,子綱又頗懂兵法,對付周昕倒也簡單。兗州方面可有變故?”

鄭平如數家珍:“邊讓雖然勸止了劉岱,但也僅僅只是讓劉岱在春耕的時候不要動兵,以劉岱的性格,他還是會繼續攻殺泰山郡的。”

“不過,袁術被袁紹在豫州給背刺了,不可能不反擊的。”

“這兗州估計還會有新的勢力介入。”

劉備沉思:“新的勢力?袁術在北邊也沒什麼可以結盟的勢力吧。”

諸葛亮聽了好一陣,忽然插口道:“袁術在北邊能結盟又能介入兗州的勢力,只有黑山軍了吧?”

劉備驚呼一聲:“難道,袁術要引黑山軍入東郡?”

鄭平讚許的看了一眼諸葛亮:“阿亮倒是對這北邊的勢力挺清楚的。”

“袁術跟袁紹不一樣,袁紹喜歡結交名流,但袁術卻喜歡用賊匪。”

“這些賊匪中有遠見的,希望能從袁術這裡討得官職,這樣他們就可以從賊變成兵了。”

“而袁術也不用專門去招兵募兵,只要許諾官職就可以讓這些賊匪效命。”

“所以袁術的治下,基本上都會被袁術的兵馬劫掠,兵匪不分家。”

劉備輕嘆:“顯謀,袁術縱兵如匪,我們爲何還要跟袁術結盟?這豫州讓給袁紹,比讓給袁術更能讓豫州士民安居樂業吧?”

鄭平搖頭:“使君可曾想過,若讓給了袁紹,袁術就會撤兵回來跟袁紹打,以袁術的性格,肯定是走一路劫掠一路。”

“但至少現在,我們讓豫州的士民百姓,暫時免受袁術劫掠了。”

“跟袁術結盟,是出於青州的利益權衡,我們還管不了豫州。”

雖然劉備也很清楚,現在去關心豫州士民百姓能否安居樂業有些多慮了,但劉備的心情依舊有些沉重。

一路策馬而聊,劉備三人在天黑前趕回了臨淄城。

城門衛向前稟道:“使君,有自稱常山掾的張逸在半個時辰前抵達臨淄城,說有要事尋使君,屬下按律令讓其在驛館歇息了。”

劉備眼神一凜,示意城門衛退下:“常山國來人,看來袁紹已經奪得冀州了!雖然早有所料,但這速度也太快了些。”

鄭平輕搖羽扇:“也不算太快,畢竟冀州也是需要保證春耕的,若我猜得不錯,袁紹得了冀州後還封鎖了消息,否則不會這麼晚才送來情報。”

“但來的不是子龍而是常山掾,看來常山國已經有結盟的想法了。”

劉備驚訝:“顯謀怎會如此確定,常山國要跟青州結盟?”

鄭平輕笑:“常山掾的夫人是跟家父是兄妹,來的是我姑丈!”

(本章完)

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
第148章 羣策羣力,智者不謀而合第80章 兗州才俊,可知劉備之名第224章 潛龍出淵,徐州牧該換了第313章 虛虛實實,袁紹被打蒙了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14章 董卓封公,三足鼎立之勢第163章 乾坤難測,天下大勢已亂第37章 利誘百姓,劉備聚糧於城第334章 劉協遺命,鄭平抵達溫縣第39章 立信於民,賞必行罰必信第70章 義薄雲天,關羽平定高唐第119章 俊猛子龍,劉備謀議黑山第142章 苦肉奇計,玩戰術心都髒第55章 雷霆手段,巧計懾服郡兵第90章 劉備進兵,盧植張飛到來第271章 亂中取勝,周瑜用混戰計第254章 徵北將軍,臨淄侯劉玄德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32章 經營名聲,劉備渴賢愛民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280章 張郃獻城,第七營大戟營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186章 袁術敗逃,張飛巧遇典韋第277章 文丑戰敗,公孫殺帝奪璽第272章 三營出兵,鄭平忽悠許攸第135章 孫堅兵敗,麴義破成皋關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3章 論策黃巾,君必以民爲本第181章 奇襲匡亭,關羽義釋陳到第295章 張飛急了,大哥你留點啊第201章 以帝爲虎,二虎競食之計第340章 諸葛出手,另類的出師表第30章 高唐華家,鄭平的小迷弟第318章 疲虎之計,關羽顏良相遇第312章 爭奪兗州,曹劉各起精兵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3章 妍妙輝光,青州人傑地靈第308章 南陽賈詡,奪取荊州之策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212章 劉寵遇刺,袁紹拉攏袁術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48章 親上加親,劉備喜得良緣第22章 初顯謀略,御下需有權威第73章 聲名鵲起,賢士兼濟天下第321章 先亂後取,郭嘉獻議和計第139章 巔峰皇甫,關羽麴義瀕危第286章 李通文聘,張飛薅瘋了啊第131章 再謀冀州,潁川奇才迭出第74章 運兵神勢,彼之矛攻彼盾通知:十六號恢復三更。第49章 功名未立,吾志當存天下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247章 孫堅歸降,曹操又頭疼了第188章 曹劉再會,推舉兗州刺史第36章 初露崢嶸,喜得錢糧兵馬第204章 初入青州,劉虞備受震驚第221章 賈詡毒計,長安毀於一旦第309章 奸詐曹氏,劉備陸康論勢第157章 劉備搶種,鄭玄高徒國淵第278章 公孫之殤,氣瘋了的袁紹第211章 鬼才獻謀,曹操臣服劉協第87章 東海糜氏,當急人之所急第79章 大漢良將,忠臣心在社稷第268章 策瑜雙壁,公孫瓚的決意第151章 定勢河南,劉備未雨綢繆第122章 焦心熱中,田豐初見劉備第16章 贈字瑾瑜,鄭平盛讚劉備第343章 割須棄袍,袁紹一敗塗地第43章 借古諷今,論官尸位素餐第320章 分化之策,鄭平又騙人了第322章 各逞手段,劉備驚人之舉第222章 沮授田豐,劉備謀事之士第145章 馮諼三窟,向劉表借錢糧第68章 近朱者赤,胡昭勸降管亥第283章 南陽良將,黃忠甘寧魏延第93章 驅虎吞狼,劉備高光時刻第240章 十二軍令,郭嘉陷入混亂第40章 孫乾到來,酒水論映人心第217章 鄭平迎親,陶謙宴請曹嵩第117章 常山真定,義士奔赴臨淄第29章 星漢燦爛,當聚文武義士第209章 先兵後禮,青州強硬表態第125章 初見袁紹,劉備欲挖顏良第20章 壯哉玄德,文王孝公之禮第95章 請君入甕,青州決勝一戰今天有些事,剩下的更新在晚上,不用等哈第69章 上架感言第310章 暗掌東平,鄭平謀算呂布第177章 雙謀合變,袁紹袁術犯蠢第258章 關中旱災,荀諶欲說荀攸第307章 荊州之爭,曹昂遊說蔡瑁第2章 兵不厭詐,一策驚退黃巾第146章 公孫野心,禍亂天下之舉第112章 促膝長談,劉備初遇陳登第65章 何爲仁義,彼害之我利之第330章 許攸定計,劉協被劫走了第133章 鬼才布計,劉岱袁紹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