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聖上

bookmark

宋知書躬身,語氣很輕,不卑不亢。

即便知道面前這位,是那位天下共主,大周的皇帝陛下。

“噢?”

中年人聽到自己的身份被猜出,眼中浮現些許好奇之色,當即開口:“宋先生是怎麼看出朕身份的?”

對於宋知書,大周皇帝雖沒有見過,但瞭解的確非常多,明白對方是真正的儒家大才,有《大學》和《中庸》這兩篇文章,絕對能名傳後世。

真論起來的話,若自己做不出什麼大功績的話,對方的名字,甚至於比大周皇帝都要響。

因爲,只要儒家傳承不斷絕,那《大學》與《中庸》就絕對能夠一直傳下去。

而作爲寫出這兩篇儒家經典的人,名字自然會一直被人熟知。

不過大周皇帝依舊很好奇。

他來雲州,是秘密的,只有少數人知道,沒有驚動任何勢力。

可宋知書卻依舊一眼就看出來了,所以想要詢問一番。

“雲華樓屬於大周朝廷產業,而公文先生,不僅是儒家王派領袖,還是大周的太傅,能讓公文先生如此的,除了陛下之外,我暫時想不到任何人。”

宋知書如實回答,其實,早在李策玄說有貴人相邀的時候,他就有懷疑了,只是不敢確定。

但在走入雲華樓,還有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基本已經能夠確定對方身份了。

只是宋知書卻並不太明白,大周皇帝,何等尊貴,爲何會專門來見自己,難道,只爲了幫助王派拉攏自己,應該沒這麼簡單吧?

對此,他有些想不通,不過正主都來了,再想下去也沒什麼必要,等對方開口就行了。

“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啊。”

大周皇帝聞言,當即一笑,一雙眼睛看着宋知書,帶着些許欣賞之意。

當然,猜出自己身份不算什麼,他更爲看中的,是對方的才華。

所以纔會選擇開口誇讚。

“陛下謬讚。”

宋知書繼續拱手,接着道:“其實,我對於陛下,也是心存感激的,陛下大可不必如此見外。”

“哦?感激?”大周皇帝一愣,但很快就明白是什麼了,罷了罷手道:“太昊劍宗的事情,宋先生不要記在心上,那不過是朕的舉手之勞而已,古云先生與南派儒家,對於我大周亦有極大的貢獻,宋先生又是南派儒家看重之人,朕做這些,也是有目的的。”

之前在太昊劍宗,宋知書怒斥改制不公,引起軒然大波,南派儒家差點要與慕長歌開戰。

雖說最後被壓下來了,但在這其中,若非有大周皇帝插手,也不會那麼簡單就結束。

所以大周皇帝知道對方是爲了此事進行感謝。

因而開口讓宋知書無需記在心上。

除此之外,他還直接表明了心中的打算,沒有任何隱瞞。

因爲大周皇帝知道,在聰明人面前,若虛與委蛇的話,怕是會有相反的效果。

尤其他知道宋知書真正的儒家君子,倒不如直接說明目的,如此雙方一時交談起來,也不會拘束。

“好了,宋先生,過來坐吧。”隨即,大周皇帝再一次開口,邀請宋知書坐下。

當然他的語氣很平靜,沒有任何情緒在其中。

這便是爲君者。

“謝陛下。”

對此,宋知書自然也不會客氣,點了點頭走過去。

“陛下,老師,我就先離開了。”這時,旁邊的李策玄躬身開口。

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加上三人之間肯定有什麼是需要商談的,自然不會在這時候打擾。

“恩。”

大周皇帝和鄭公文相繼點頭。

同時,宋知書已經坐在了末位上。

他雖然是散修盟道子,也是南派儒家倚重的大才。

可面前,一個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另外一個是王派儒家領袖,但拿出去,放在哪裡都是驚人的,宋知是自然知道自己應該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

而見此,無論是大周皇帝,亦或者是鄭公文,也暗自頷首。

先不論其他,堪堪是這副態度就值得肯定。

“宋小友,今日老夫也不繞彎子了,今日請你來,只爲一件事情,那便是希望宋小友能夠入我王派儒家,只要小友點頭,你可以獲得比策玄更好的資源待遇,同時,陛下也會以國士相待。”

“宋小友無需立刻給出回答,老夫有一句話,儒家講究治世,以此求問君子之道,所以讀書人,多多少少都會在我大周擔任一些官職,就像古云兄,所以宋小友可以好好考慮。”

鄭公文率先開口,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正如所料的那樣,是爲了拉攏。

沒有任何掩飾,更是拿出一個很好的態度,給出了承諾。

尤其那句,比策玄更好。

這已經足夠說明了王派對於宋知書的看重了。

畢竟李策玄,已經是王派儒家最爲出色的讀書人了,可想而知重視。

此時,聽到這些的宋知書並沒有說話,只是沉默。

他早就知道了此行的目的。

可對方在說出來的時候,還是有些意外,真的太直接了。

“公文先生,您應該也知道,學生啓蒙老師是文淵先生,之後又有幸的古云先生教導,而古云先生,當初爲我不惜與太昊劍宗對立,這份恩情,學生是一定要銘記的,您的心意我知道,但請恕我難以從命。”

宋知書思索了一下,還是開口了,並且進行明確拒絕,理由也已經說清楚了。

不錯,如果算起來,周文淵的確是宋知書的啓蒙老師。

畢竟有許多東西,都是對方教導的。

各種關於儒家的知識,只要詢問,周文淵便有問必答,即便有時候不知道答案,也會細心引導。

所以在宋知書眼中,周文淵算是自己老師的,還有就是古云大儒,也是如此。

故而,就算不論之前對方的恩情。

宋知書也不會選擇脫離南派儒家,而在龍源大會上誦唸《中庸》,同樣也是爲了做點什麼。

“原來如此。”

對面,大儒鄭公文皺了皺眉頭。

他的本意,是想宋知書能夠考慮一下,不用急着回答。

只是對方現在的態度,已經非常明顯了,再多說下去的話,怕會適得其反。

而事實說,對於宋知書的回答,鄭公文心裡還是有些欣慰的,他首先是儒家弟子,然後纔是王派領袖,宋知書的做法,正是儒家君子的做法,從這方面就能看出,對方的品性確實相當不錯。

但可惜.

“宋先生不願意入王派儒家,此事確實不能勉強。”

最後,大周皇帝開口了,思索了一下,繼續道:“不過,朕倒是對宋先生很看好,若宋先生願意的話,可以來我大周任一個虛職,當然,宋先生不用做任何事情,以前如何,之後還是如何,在這方面,朕可以保證。”

到底是天下共主,說話的方式不一樣,給了宋知書一個選擇,沒有勉強不說。

還言稱並不會讓對方做任何事情,這種拉攏,可以不讓人厭煩。

但若細想下去的話。

如果只是爲了這件事情,大周的皇帝有必要親自來一趟嗎?

宋知書自然知道,所以沒有點頭,也沒有答應,稍加思索後,便擡頭看向對方。

意思很明顯,就是想要知道大周皇帝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還是瞞不過宋小友啊。”

大周皇帝見此情況,不由一笑,不過很快,他的神情就變得無比鄭重起來,直接起身道:“宋先生應該知道,北洲妖魔雖然暫時被打退,但我們也付出了許多代價,而隨着時間推移,世間會越來越亂,到聖人手段完全失效時,便是天下大亂之刻。”

“所以,現在天下各宗門都選擇聯合了起來,只爲了應對危機,只不過,天下宗門聯合,此事朕事先是並不知道的,尤其近段時間,太昊劍宗道子慕長歌,行事異常霸道,收服各種勢力,相信再這樣下去,宗門聯盟,最後會形成一股極爲強大的勢力,到那時候.”

“到那時候,大周又將何以自處?”

宋知書接過話,明白了大周皇帝的意思,沉默片刻後道:“可這些,似乎與我無關,我現在充其量不過是散修盟的道子而已,宗門聯盟無法插手。”

大周皇帝,是在忌憚以太昊劍宗爲首的各大勢力。

其實這也正常。

畢竟大周是名義上的天下共主,雖然沒有絕對的實力,但很多時候,對付北洲妖魔之事,也是以大周的名義去做的。

可一旦宗門聯盟成立,那一定會直接超過大周王朝,那時候,大周應該如何?

壓不過的結果,只有被吞併。

所以。

宋知書已經大致知道對方的想法了。

“宋先生是聰明人。”

大周皇帝沉吟一聲,繼續道:“而宋先生也無需妄自菲薄,我知宋先生得聖人造化,有聖人之姿,即便未來在仙道上走不遠,可日後在儒家上的影響一定很多,若日後妖魔之亂起,只依靠宗門勢力是不行的,現今根本足夠的大乘修士。”

“但以後,宋先生能夠走上聖道,成爲聖人,那就不一樣了,所以朕希望,無論如今還是將來,可以在關鍵時候,宋先生能夠與大周站在一方,如此一來,天下格局會趨近於平衡。”

“加上宋先生又是散修盟道子,影響力很大,相信宋先生也不希望,在妖魔之亂來之前,我人族內部就出現意外,朕爲大周皇帝,爲天下共主,但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

“可如果到宗門勢力徹底聯合,這個名義怕都不存在了,宋先生應該明白。”

說完,大周皇帝轉過身來,一雙眼睛看着宋知書:“當然,宋先生也在此期間,也並非沒有好處。”

第14章 漲租第58章 衝擊第120章 三派第84章 出事第134章 邀請第121章 拉攏第87章 請求第137章 結束第92章 良知第144章 拒絕第40章 有請第9章 洗髓第155章 關注第35章 歸來第141章 不詳第75章 知行第37章 鬧大第70章 整肅第106章 儒劍第15章 修復第82章 破境第103章 散修第146章 入城第4章 信差第49章 安樂第161章 問罪第54章 頓悟第118章 計劃第70章 整肅第59章 圓滿第45章 造謠第128章 意志第8章 動盪第96章 麻煩第22章 修改一下最近章節第5章 說媒第52章 大世第28章 截胡第124章 聖爭第70章 整肅第77章 掌教第64章 完美第75章 知行第12章 聖印第90章 人心第54章 頓悟第159章 造聖第123章 熬煉第1章:劍修第108章 魁首第26章 道法第114章 除名第37章 鬧大第82章 破境第10章 天哭第106章 儒劍第119章 雲州第38章 結束第125章 準備第115章 終離第137章 結束第12章 聖印第52章 大世第2章 秘密第9章 洗髓第77章 掌教第145章 強闖第163章 相見第131章 頭籌第135章 聖上第73章 殺人第154章 鬧大第54章 頓悟第36章 出頭第120章 三派第143章 決斷第46章 儒家第38章 結束第81章 蛻變第159章 造聖第147章 雷霆第39章 規矩第22章 修改一下最近章節第90章 人心第121章 拉攏第9章 洗髓第146章 入城第63章 回信第24章 雜役第154章 鬧大第114章 除名第113章 劍種第77章 掌教第161章 問罪第41章 大學第24章 雜役第136章 大勢第82章 破境第162章 殺意第52章 大世
第14章 漲租第58章 衝擊第120章 三派第84章 出事第134章 邀請第121章 拉攏第87章 請求第137章 結束第92章 良知第144章 拒絕第40章 有請第9章 洗髓第155章 關注第35章 歸來第141章 不詳第75章 知行第37章 鬧大第70章 整肅第106章 儒劍第15章 修復第82章 破境第103章 散修第146章 入城第4章 信差第49章 安樂第161章 問罪第54章 頓悟第118章 計劃第70章 整肅第59章 圓滿第45章 造謠第128章 意志第8章 動盪第96章 麻煩第22章 修改一下最近章節第5章 說媒第52章 大世第28章 截胡第124章 聖爭第70章 整肅第77章 掌教第64章 完美第75章 知行第12章 聖印第90章 人心第54章 頓悟第159章 造聖第123章 熬煉第1章:劍修第108章 魁首第26章 道法第114章 除名第37章 鬧大第82章 破境第10章 天哭第106章 儒劍第119章 雲州第38章 結束第125章 準備第115章 終離第137章 結束第12章 聖印第52章 大世第2章 秘密第9章 洗髓第77章 掌教第145章 強闖第163章 相見第131章 頭籌第135章 聖上第73章 殺人第154章 鬧大第54章 頓悟第36章 出頭第120章 三派第143章 決斷第46章 儒家第38章 結束第81章 蛻變第159章 造聖第147章 雷霆第39章 規矩第22章 修改一下最近章節第90章 人心第121章 拉攏第9章 洗髓第146章 入城第63章 回信第24章 雜役第154章 鬧大第114章 除名第113章 劍種第77章 掌教第161章 問罪第41章 大學第24章 雜役第136章 大勢第82章 破境第162章 殺意第52章 大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