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溝_8

bookmark

8

第二天。

在“大東丸三號”的護衛下,“海神號”又朝着光滑無比的海面下幾乎深不可測的海底,開始了新的下潛。潛艇搭載人員是田所博士和幸長副教授。顯然,這次面臨的海底世界非同一般,水下能見度接近極限。在只有一千米深的黑暗之外,更有深達數千米的萬丈深淵正張着血盆大口。在那裡,水溫接近零攝氏度,手掌大的面積上承受着百噸以上的壓力。那是一個被寒冷和高壓包圍的地獄。剛上了“巽丸號”的辰野,用橋式聲波測深器向下發出了一道聲波,返回的時間竟用了十秒以上。聲波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每秒一千五百米,所以,水深應該超過七千五百米。

“十秒鐘!……”辰野咂了咂嘴巴,“相當於一個電視廣告的時間!”

此次的下潛一直被緊張的情緒所包圍——小野寺顧不上像前兩次那樣輕鬆地變點花樣,而是異常謹慎地駕駛潛艇下潛,時間留得十分充裕。

開始深度下潛。順着亞熱帶分界線的下降海流,“海神號”以每小時四公里的速度緩緩下沉。剛下潛一百米,就已進入到了一個死水般的世界。“海神號”宛如一隻貼在藍色玻璃上的標本,徑直下潛。表層魚羣四下散開,再穿過自下而上紛紛揚揚的海雪層,迎接他們的只有鯨魚以及形狀各異又不知叫法的發光魚……七百米以下,監測窗外已經不再有原本微弱的暗藍色光亮;一千米處已是漆黑一團。潛艇內的溫度開始逐步下降,水蒸氣使艇壁佈滿水珠。

“還是穿上外衣吧。”小野寺建議道。

整個潛艇內只有儀表盤上跳動着幾束綠色的熒光。在一千五百米時,小野寺打開了探照燈。燈光所到之處,看到的都是幔帳一般的水簾,重重疊疊將“海神號”圍得水泄不通。偶爾,燈光前面會現出幾條奇妙的海洋生物,但它們對眼前的這個入侵者似乎並無興趣,打個照面便悠然離去。猶如火花般噼啪放電、忽明忽暗的蝦羣,還有在灰色幔帳的深處蠕動的身份不明的黑傢伙……

“三千米……”小野寺看了一眼水壓計,“左邊就是海溝的斜面起始處,距離十一公里,斜度二十五度。”

“嗶嗶。”使用聲子脈澤、有“水下雷達”之稱的超聲波測深儀裡不時傳出刺耳的回聲,將遠處海底的地形清晰地記錄在位於駕駛席前面的掃描儀上。海圖上標明的海溝大陸側斜面是一個極陡的斜坡,但現在看到的情景卻截然不同,最大斜度不超過三十度,十分平緩。其另一側更是近於平坦,只有十至十五度;偶爾一兩處深陷海底山谷的斷崖地帶也只超過五六十度。

當測深儀確認水下四千五百米時,小野寺關掉了超聲波測深儀的開關。艇內一片寂靜。“海神號”安靜得好似睡熟了一般,透過監測窗向外望去,在光的幃幕裡,深海浮游生物無聲無息地向上遊動,通過它們才能感到這個鋼鐵造就的橢圓體此時正以每秒一點五米的速度迅速下沉。

當目光轉回到艙內,只感到像回到了一個凝固了的狹長盒子裡一樣。室溫十六度,水溫三度。幸長將外衣的拉鍊拉至領口處。在吸溼器的作用下,附着在艇壁及管道上邊的水滴已基本消失。氣壓顯示爲四百二十個大氣壓,並在不斷上升。艙內寂靜、昏暗,猶如墓地。這個由超高強鋼板製成的傢伙,此刻正在這令人恐懼的水壓形成的墓地深處痛苦地呻吟着。其實,它本身就像是一個鋼鐵棺材。五千米……幸長副教授的身體似乎已經感受到了有一股壓力向距他不到二十釐米的艇壁緊逼過來。每平方釐米半噸的壓力啊!他大口地喘了起來。“海神號”正在承受着幾百萬噸的壓力,它那被巨大的老虎鉗緊緊鉗住的七釐米厚的耐壓殼,眼看着就像要被擠得粉碎一樣。聽到“吱吱”幾聲後,幸長副教授悄悄地看了看四周。

“沒事的。”小野寺安慰道,他已經察覺到了幸長副教授的不安,“是儀表的固定處遇冷收縮引起的。要不要開暖氣?”

“不用……”田所博士說,“馬上就到海底了。”

“深度五千七百米……”小野寺又看了一眼水壓計,“離海底還有……”

“嗖”的一聲,超聲波測深儀發射出聲波,回聲迅速傳來!

“一千九百五十米……地勢平坦。”

探照燈的輻射範圍內已幾乎看不到任何生物了。偶爾幾個細長的條狀物在遠處晃動幾下,這恐怕就是在深海中絕無僅有的那些適應性超強的水母和甲殼類生物了。

然而,當燈光熄滅後,窗外的黑暗中卻又出現不少星星點點、忽隱忽現的發光微生物——水溫已降至一點八攝氏度,室溫十三攝氏度。計時器清楚地標明:離開水面的時間已經一小時二十四分。

“七千米……”

“那是什麼?”幸長副教授的聲音像是被凍住了一樣,“是鰩魚嗎?”

左首的窗外,探照燈燈光的盡頭,一塊巨大的、幕布般的東西掠水而過。

“真不敢相信……”田所博士緊張得聲音都沙啞了,“豈有此理,絕不可能是生物。”這東西通過光亮處的時間足足有五六秒,長度不短於三十米。

“用聲吶測一下!”幸長副教授建議道。

“已經游過去了。”小野寺說,“一會兒就到海底了。”

說罷,小野寺啓動開關,將壓艙鋼球放出,以減緩下潛速度——但幾乎就在同時,潛艇外傳來“嘭”的一聲撞擊,被彈起的“海神號”先是船頭向左傾了二十度,隨後,又偏右回彈了三十度。

“怎麼回事?”幸長副教授厲聲問道,“出故障了?”

“沒有。”小野寺的回答鎮定如故,“是海流!”

“這麼深的地方還有這麼大的海流?爲什麼?”田所博士問。

“不知道,但偶爾能遇到。”小野寺答道,“不過,這麼大的海流還是頭次碰到,它的時速在三點五節以上。”

“簡直是……”幸長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七千米下的海底會有如此之快的海流?”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小野寺搖搖頭,“不過,已經穿過去了。”

這股暗流的厚度爲一百五十米。“海神號”被稍微衝離了原來的位置,終於穿過去了。小野寺將艇艉的方向控制閥略微開大了一點,使船體重新回到了正南北方向。這樣,就避免了側面再次遭到衝擊的可能。

“距離海底……大約還有四百米……”小野寺重新開啓超聲波測深儀,一邊盯住微型流速計和微型沉降速度計的指針,一邊慢慢地放出壓艙鋼球。

下潛速度降至每秒一點二至一點五米,最後,控制爲每秒一米。左右電動舵調到垂直方向,然後,輕輕踩下制動擎。潛艇頓了一下,像是要向上升浮,但引擎熄滅後,又開始緩緩下沉,速度約爲每秒零點五米。當距離海底五十米左右時,錨鏈被放下,潛艇隨錨鏈的晃動左右搖擺了幾下。隨後再次放出壓艙鋼球,沉降速爲每秒二十釐米。

“看到了!”幸長副教授吐了一口氣。

潛艇前面的兩隻探照燈光束的正下方,一個黃褐色的圓圈迎着燈光慢慢地漂上來;圓圈十分整齊。緊接着,兩個、三個,油炸圈狀的泥水形成的圓圈,呈螺旋式緩緩上升。這是壓艙鋼球落到海底後撞擊出來的泥土圈,混濁的泥土從海底直往上冒。錨鏈長長地拖到了海底,只有橫臥在海底的鏈條本身的重量能顯出一點浮力。潛艇在距海底一點五米的地方停了下來。

灰黃色泥土形成的煙雲翻滾了幾下,便在秒速一釐米以下——甚至幾毫米的海流作用下緩緩散開,這時,寂靜、冰冷、褐色的海底沙礫盡顯眼前。探照燈調整了幾下角度,射出的光線猶如沙漠自身的顏色,灰中帶黃,稍遠一點,又帶點海底的暗藍色。而從水平方向望去,這兩隻大功率探照燈給人的感覺竟像是根本沒有打開一樣。海溝底部深不可測的厚重的黑暗近在咫尺。深海底的海水原本清澈,當泥雲團搖晃着漸漸散去後,光線反射出的懸濁物就幾乎消失了。

“海神號”拋錨停穩後,就像一隻懸掛在空中、處於靜止狀態下的氣球被一把鐵鎖鎖住,懸在空中動彈不得,只能乖乖地向下及四周射出六道強光,頗有些瑜伽行者坐禪的味道……

死一般的寂靜從海底的四面八方包圍着這個短胖的乘載物,

無論是潛艇外殼還是卷葉狀的船艙,此時此刻都在承受着每平方釐米八百千克——八百個大氣壓的壓力。在這裡,就連海水自身都逃脫不了被壓縮的命運,密度陡然增大了百分之四。它的壓力也將這一望無際的淤泥沙漠死死地壓在腳下。潛艇艙內的溫度下降到了十二攝氏度,水溫是一點五攝氏度。艙內的三個人被十五釐米厚的鋼化玻璃所承受的巨大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甚至不敢咳嗽一聲。

“現在……”小野寺輕聲輕氣地說,“已經是海溝的底部,深度是七千六百四十米。”

像是被這聲音嚇醒了一般,兩個學者這纔開始壓低嗓音,你一言我一語地探討起來。

“就在那兒……”田所博士用手指了一下。

幸長副教授點了點頭。——海底的表層上面由西向東有幾條波狀痕跡。

“就在最近,”幸長副教授說,“這裡來過能量極大的海底暗流,從西到東。而舊的波紋標記在那邊,呈南北走向。”

“那個呢?”田所博士問,“那個長長的溝壑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不知道。”幸長副教授搖搖頭,“會不會是生物爬行後留下的拖痕?”

“這麼深的地方怎麼會有這麼大的鼻涕蟲?”田所博士說,“有好幾米寬喲!”

隨着閃光燈的不斷閃爍,潛艇內不時響起幸長副教授的相機發出的清脆的快門聲。田所博士則把帶上潛艇的超精密重力計緊緊抱在懷裡。

“在這個深度能動一下嗎?”幸長副教授向小野寺問道,“船頭向右七度左右的方向。”

小野寺打開視屏,然後放出了一些壓艙鋼球。窗外仍然被泥煙團團圍住。“海神號”向上提了一下錨鏈,沒用方向舵,以錨鏈爲軸,啓動水下噴射器,船艏對準幸長副教授說的角度微微向前移動了下。

泥煙中一條寬七八米的溝槽顯現出來——像是來歷不明的生物爬行後留下的,又像是被一塊巨大的岩石落下砸出來的。

“前面還有……”幸長副教授小聲嘟噥了一句,“而且還是好幾條。”

“你覺得像什麼?”田所博士問。

“說不清楚……”小野寺搖搖頭,“我下過兩三次海溝,但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見到。”

數條溝槽橫在海底——每條溝槽的寬度都在四五米以上,有的甚至達到了七八米,由西向東,長長地望不到盡頭。有一樣東西在這海底活動過,難道是一個巨大的、尚不爲人所知的生物所爲?

“這一地帶是否與超重力異常有關?”幸長副教授問道。

“不知道,”田所博士一邊卷着十六毫米膠捲,一邊迴應道,“跟蹤它走一趟怎麼樣?”

小野寺沒吭聲,微微地提了一下升降舵。——突然,“嘭”的一聲,潛艇被什麼東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又怎麼了?”田所博士問。

“不知道……海水中出現振動。”小野寺看了一下儀表盤。

頭頂上的指揮塔“啪”地響了一聲。緊接着又發出“嘭,嘭”的聲音,水波不斷地碰撞着艇體。

“海底地震?”

“好像是……”

“真要是地震,恐怕就沒那麼輕鬆了。”幸長副教授說,“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但這只不過是微振動而已。”

“簡直就是在踢潛艇的肚子,有這種振法的微振動?”田所博士有些不高興,“你知道振動波是從哪個方向來的吧?”

“好像是正東方向。”小野寺看了一眼振動儀“吱吱”地記錄下來的圖表,回答說。

“走吧!”田所博士說,“去跟蹤那妖怪鼻涕蟲爬過的痕跡!”

小野寺將電臺功率調至最大,使用最長波段呼叫“巽丸號”。過了好一會兒,接收器裡才傳出結城的聲音,但噪音很大,信號衰減得十分嚴重。

“什麼事?”結城的聲音聽起來很小,“我看不到你們,到海底了吧?我們剛剛用超聲波測了一下你們現在的深度。”

“你們發現海水異常振動了嗎?”

“等一下。”

接收器裡傳出一陣“撲哧撲哧,嘎噠嘎噠”的噪聲。

“記錄儀上什麼都沒顯示。”結城的聲音再次傳來。潛艇上方顯然聚集了大量的含有金屬元素的浮游生物羣,所以,纔會不時出現這種干擾現象。

“‘大東丸三號’在水下一百米處放了聲音接收器,但好像也沒什麼感覺,我查了圖表,記錄了不少微振動,看不太清楚。”

看來就只能這樣了,小野寺心裡對自己說,如果是那種程度的振幅振動,肯定會隨着海水密度的不斷減少而消散,在冷暖交界層被完全反射掉。

“OK!”小野寺對着話筒說,“我們在海溝底部發現了奇怪的溝槽,馬上向東做進一步的調查,請確定方位。”

“明白,”結城說,“請一分鐘後發出信號,此後每隔一分鐘發送一次聲波。”

小野寺盯着秒錶,一分鐘後,通過設置在“海神號”指揮塔上的超聲波振動器向海面上發送了信號。確認方位的信號反饋回來後,他將振動頻率調至每分鐘一次。然後,駕駛潛艇向前方駛去。潛艇的行駛速度爲每小時三海里,目標是第三個溝槽。那裡並不是海溝的最底部,只是一個傾斜度大約爲二十分的、偏東傾斜的斜坡。“海神號”依靠錨鏈與海底一直保持一定的距離,隨着潛艇不斷向前推進,微水壓計的指針開始緩慢上升。

大約前進了兩公里時,溝槽的寬度突然增大了一倍,深度逐漸變淺。而左邊四十米開外的另一條溝槽竟沒了蹤影。整個潛艇內除了超聲波一分鐘一響的回聲和引擎的振動外,幾乎沒有一點動靜,頂多只有幸長副教授時而轉動十六毫米膠捲的“咔嚓”聲。

“已經七千九百米了。”小野寺說,“海底傾斜度在突然變大。”

“水質也開始變混濁了。”田所博士說。

的確,此時窗外的能見度極差,燈光中偶爾能見到幾團淡淡的泥雲向上翻騰。突然……“哐”的一聲,船頭部分被莫名其妙地擡了起來。在慣性的作用下,潛艇原位上升了約二十米。接着,潛艇開始上下抖動,發出“嘎吱嘎吱”的聲響。

“沒事吧?”抓住坐椅的幸長副教授問道。昏暗的燈光下,他額頭上沁出的汗珠閃閃發光。

小野寺沒作回答,徑直提起潛水舵,將潛艇又提升了三十米。在這一位置上,抖動現象大爲減弱。這種現象教科書裡從來沒見過。小野寺暗自思忖,近八千米的海底竟會出現如此大能量的底層流,簡直不可思議……這應該是一次新的發現。升到距海底六十米左右時,他將潛艇艇體調整到水平位置。此時,振動也基本消失了。

“再次下潛嗎?”小野寺問。

“算了吧,”田所博士說,“溝槽在泥雲前面看不見了……這樣,沿水平方向向前開吧。”

能見度越來越差,海底已完全脫離了視線。爲慎重起見,小野寺一直開着超聲波測深儀前行。由於底層流的干擾,反饋上來的信號比較散亂,但仍能看出這一段的海底要平坦許多。剛纔的那個上下振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小野寺心裡仍在惦記着此事。上面平緩,下面卻突然出現波動。真是底層流在作怪?如此推斷,在海底的深處或許是密度躍層,而且還可能出現了定常波?

“海神號”又向前行進了三公里。海溝仍望不到盡頭,狹窄區域綿延數十公里,洋底的緩坡還在遙遠的地方。

此時,潛艇距海底的距離仍爲六十米,垂直能見度不到十米。自下潛開始,已經過了三個小時。

“停。”田所博士發話道。

小野寺掛了一下後退擋,隨後關掉了引擎。“海神號”又開始緩緩下沉。雖然螺旋槳停止了轉動,但水下振動記錄儀的指針卻在不斷地顫動,在圖表上描出了一個細細的、振幅頗大的波狀曲線。

“還去海底嗎?”小野寺問。沉降速度爲每秒幾釐米。

“不……”田所博士似乎有些猶豫不定。

“發射照明彈嗎?”

“發射吧。”

小野寺將位於操縱席右邊的一個箱蓋打開,裡面並列着六個手柄。他拉下其中一個,潛艇微微顫動了一下。此時,在小野寺的腦海裡已

經出現了照明彈射出的整個軌跡——一個銀色的筒狀物體,斜對着上方,從甲板上的發射孔中吐着氣泡緩緩升起,視角上下六十度的電視畫面的上方,出現了一個十分炫目的光球,一邊吐着一堆一堆的氣泡,一邊緩緩地向下落去。

“……!”

緊貼在監測窗前的兩人吃驚得幾乎說不出話來,小野寺也張大了嘴,呆呆地盯住超高密掃描的電視畫面。

在照明彈銀白色強烈光線的照射下,視線裡出現了雲團狀灰黃色泥雲,雲峰一座接着一座,綿延不斷伸向遠方。層層疊疊向上翻騰的泥雲團猶如飛機上鳥瞰的層積雲雲海一樣,又翻卷着撲向黑暗的海底。

“小野寺君……”

沒等沙啞着嗓音的田所博士把話說完,小野寺早已拉下第二顆照明彈的發射杆。接着,意外發現了超聲波測深儀上模糊的海底圖像,急忙將聲波發振器轉換爲聲子脈澤。

方向性極強的超聲波直插水下,潛入六十米處,它描繪出的圖像令人驚奇不已:在原以爲是海底平面的下方一百米處出現了一個堅硬的、真正的海底平面。而六十至八十米之間則是第一次反射的模糊的雲層般的圖像。

“是DSL(深部散射層)!”小野寺不禁大吃一驚。亂了,全亂了!八千米的海底之下怎麼能出現深部散射層呢?按常規,在水中上下浮動的超聲波反射層被稱爲假象海底,它最多隻能是在水中三四百米至五十米的範圍內隨着日照的深淺而上下浮動的浮游生物形成的浮游團塊。但現在,這一現象怎麼能出現在深海海底的淤泥密雲層裡了呢?

“還能下潛嗎?”聽完小野寺的介紹後,田所博士問道。

“危不危險?”幸長副教授有些擔心。

“要不先下潛五十米左右看看?”小野寺說,“測試水溫、密度和鹽分濃度的艇外儀表可用纜繩吊到十五米處。”

“小心點。”田所博士吩咐道,“做好隨時上升的準備。”

小野寺放出一些小型平衡罐裡的汽油,幾乎就在同時,“海神號”開始急速下沉,小野寺連忙將壓艙鋼球拋出,緩解了一下下降速度,但潛艇早已鑽進泥雲團之中。跟着,便是一陣劇烈的晃動。最後,總算勉強提升了十五米,放下計測器——計測器的鋼繩在水中擺動得異常劇烈。

“出現密度躍層,”田所博士說,“溫度一點七攝氏度,反而上升了。”

“流向是由南到北,”幸長副教授補充道,“正好與定常海溝底流的方向相反。”

“密度一點零五三!”田所博士驚叫了起來,“嘿,已經超過海水密度的最大值了……”

“鹽分濃度……”幸長副教授話剛說到一半又咽了回去。

“比重很大,有大量的金屬離子,特別是重金屬離子混在裡面。”

“海水取樣。”田所博士吩咐道。

但是,就在調整採水泵的當口,潛艇又被狠狠地撞擊了一下——“海神號”橫着搖晃起來——緊接着,下面的泥雲團又是一陣劇烈地翻騰,劃出幾條長線。

“田所先生。”小野寺小聲叫道。

“再發射一顆照明彈。”田所博士頭也不擡,看一眼儀表又探視了一下窗外,根本顧不上什麼碰撞不碰撞了。

就在第三顆照明彈發射的同時,小野寺心裡突然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於是,連忙再次拋出餘下的壓艙鋼球,腳下的泥雲團一下子遠遠散去。

“喂,你,怎麼……”

話音未落,第二次底波衝擊又橫衝直撞向“海神號”撲了過來,艇體被扭轉了九十度,且傾斜得十分嚴重,轉眼間潛艇就歪斜着被衝離了幾十米。

(地震……)小野寺心裡一驚。(在這麼深的地方頭一回碰到這種倒黴事!難不成……)

“嘎噠,嘎噠,嘎噠。”潛艇發出劇烈的響聲,左右大幅擺動着——小野寺繼續釋放壓艙鋼球。在判明一部分振動是來自錨鏈和計測器後,他連忙收起計測器,切斷錨鏈,開動了馬達。忽然,振動消失了。羅盤儀顯示,潛艇大致處於正南北方向,船頭朝南。小野寺再次將船頭掉轉一百八十度,但上升速度極慢。後來才發現,第二層壓艙鋼球由於電磁閘出現故障而未能拋出,所幸錨鏈已被切斷,潛艇終於開始上升。

“先生!你看……”幸長副教授叫道。

小野寺將臉轉向正面的監測窗,只見底波衝擊前剛剛發射的那枚照明彈正遠遠地漂浮在水中,放射着光芒。在泥雲團上方清澈的深海水中,它將滾滾的黃灰色泥雲團照得清清楚楚。在光線的末端,有一個巨大的傢伙,一面跳躍着向上翻滾,一面迅速向四周擴散。定睛一看,這是一團泛綠的、濃密的泥雲,它是從海溝底部遙遠的另一端——一個黑乎乎突起的海溝崖前噴射而出的,它在剎那間墜入泥的雲海,又毫不留情地推開泥雲,掀起驚濤駭浪。

“亂泥流!”田所博士失常地驚叫起來,“這就是丘念所描繪的亂泥流!這麼說我們是真正見過亂泥流的第一人嘍。”

“可是,在這麼深的海底……”幸長副教授像是被針深深地紮了一下,“而且,還像是從海溝崖那裡噴發出來的。”

“返航。”小野寺好不容易纔壓制住內心的恐慌,“船上來消息說海面上已起了波浪。”

“海神號”升到了翻滾的泥雲團上端八十米處——放眼望去,在海溝最深處,一股來路不明的、遮天蔽日般的高密度泥流正在一路狂奔,不停地翻滾着。“海神號”像一隻斷了線的氣球,在清澈如大氣層的黑暗的海底世界裡一米、一米地迅速向八千米高的大氣與水的分界處——那個充滿光明的銀色屋頂飛去,這是一個沒有呵護、孤立無援的歸程。

小野寺爲了進一步減輕負荷,將剩下的三顆照明彈一起射了出去,它們像煙花一樣各自飛向一方,冒着白煙的火焰高高地懸吊在“海神號”的上方,將漆黑的海底屏障劈開,照耀四方,形成一個方圓數公里的球形亮區。沒有哪一個深海生物的磷光能發出如此巨大的光芒。

就在這一瞬間,小野寺第一次用自己的眼睛看清了周圍的世界——萬道光芒的照射下,前後左右,到處是一望無際的透明的水幕,是一堵隨時都能將你擊垮、粉碎,讓你動彈不得的擁有八百個氣壓的水之長城。周圍數十公里,極目望去,一切盡收眼底。只有潛艇的左面遙遠之處,能依稀辨認出蜷縮着黑糊糊身軀的海溝崖的頂端,它朝着西海溝斜坡支出來,又消失在黑暗中。蒼白的光亮所到之處,便是一面一點五攝氏度的冰冷透明的高壓水牆。腳下,厚厚的帶着條紋的泥雲團不斷散開,雲海的上面是“海神號”的厚重而模糊的身影——這個小小的鋼鐵中空物體,像是一隻穿過茫茫雲海、向着遙遠蒼穹飛去的、孤獨的氣球。

沒過多久,照明彈就耗盡了自己的所有力量,亮度開始慢慢地減弱。在三個發光體射出的光亮的盡頭,小野寺感受到了寬達近百公里的、巨大的地殼溝槽的存在。船頭方向,面對遙遠的北方堪察加海面,是延綿三千公里的、黑色的、高壓組成的水之長城。它的南端是馬裡亞納海溝。從南半球的湯加—克馬德克海溝流出的南極海的冰水,通過這巨大的大洋底部的暗渠潛入大海之中,越過赤道,向北半球三十度的方向北上。

日本海溝!

在和煦陽光與海風簇擁下的浩瀚無垠的太平洋下的八千米深處,漫無邊際的世界上最大的深海海溝就橫臥在此……

在這深達八千米的黑暗世界中,一定在發生着什麼!——兩條長長的由南到北霸佔了整個海溝的冰涼的大蟒,已開始不耐煩重疊在身上的巨大壓力,它們慢慢抖着上身的皮膚,蠢蠢欲動,它們這是要準備一躍而起了……

但是——那麼,那兒到底在發生着什麼?

望着三顆拖着長尾漸漸遠去的照明彈的身影,小野寺的心裡一陣發冷。怪物般隱藏在海底的底流,一切的一切巨大無比,而人類卻無法與它們抗衡。人類的知識在它們面前,只能顯出可憐的無奈。在這偌大的未知世界中,無限的寂寞和冰冷的海水壓力混在一起,已經佔滿了他內心的所有空間。其他兩人應該也是如此,他們一聲不吭地靜靜擠在小小的圓形監測窗前,眼睛一眨不眨。

那兒,到底在發生着什麼?

(本章完)

日本海溝_1政府_1日本海溝_7日本海溝_2即將沉沒的國度_3日本海溝_8日本海溝_8即將沉沒的國度_1即將沉沒的國度_9即將沉沒的國度_8即將沉沒的國度_4即將沉沒的國度_11即將沉沒的國度_10日本海溝_4日本海溝_8即將沉沒的國度_6東京_4即將沉沒的國度_9政府_5日本海溝_7即將沉沒的國度_9日本海溝_7日本列島_2政府_5即將沉沒的國度_6日本海溝_1即將沉沒的國度_9日本海溝_6即將沉沒的國度_11即將沉沒的國度_8日本列島_4日本海溝_5日本海溝_4政府_1日本海溝_3日本列島_2日本沉沒_2日本海溝_6即將沉沒的國度_6即將沉沒的國度_5政府_2政府_4即將沉沒的國度_8即將沉沒的國度_4日本列島_3日本海溝_6日本列島_4日本沉沒_3政府_1日本海溝_7東京_3日本列島_1政府_4東京_4即將沉沒的國度_1日本海溝_6即將沉沒的國度_3東京_2政府_1日本海溝_5日本列島_4即將沉沒的國度_10日本海溝_3日本列島_2即將沉沒的國度_7日本海溝_7日本海溝_4政府_3日本海溝_7東京_1東京_3東京_3日本海溝_6政府_5日本海溝_6政府_2即將沉沒的國度_6政府_2日本海溝_3東京_4日本列島_3東京_3政府_5日本列島_3即將沉沒的國度_2日本海溝_4日本列島_4即將沉沒的國度_8政府_1日本沉沒_2日本列島_1日本海溝_8日本列島_1日本沉沒_3日本海溝_4即將沉沒的國度_3即將沉沒的國度_8日本海溝_4日本列島_4
日本海溝_1政府_1日本海溝_7日本海溝_2即將沉沒的國度_3日本海溝_8日本海溝_8即將沉沒的國度_1即將沉沒的國度_9即將沉沒的國度_8即將沉沒的國度_4即將沉沒的國度_11即將沉沒的國度_10日本海溝_4日本海溝_8即將沉沒的國度_6東京_4即將沉沒的國度_9政府_5日本海溝_7即將沉沒的國度_9日本海溝_7日本列島_2政府_5即將沉沒的國度_6日本海溝_1即將沉沒的國度_9日本海溝_6即將沉沒的國度_11即將沉沒的國度_8日本列島_4日本海溝_5日本海溝_4政府_1日本海溝_3日本列島_2日本沉沒_2日本海溝_6即將沉沒的國度_6即將沉沒的國度_5政府_2政府_4即將沉沒的國度_8即將沉沒的國度_4日本列島_3日本海溝_6日本列島_4日本沉沒_3政府_1日本海溝_7東京_3日本列島_1政府_4東京_4即將沉沒的國度_1日本海溝_6即將沉沒的國度_3東京_2政府_1日本海溝_5日本列島_4即將沉沒的國度_10日本海溝_3日本列島_2即將沉沒的國度_7日本海溝_7日本海溝_4政府_3日本海溝_7東京_1東京_3東京_3日本海溝_6政府_5日本海溝_6政府_2即將沉沒的國度_6政府_2日本海溝_3東京_4日本列島_3東京_3政府_5日本列島_3即將沉沒的國度_2日本海溝_4日本列島_4即將沉沒的國度_8政府_1日本沉沒_2日本列島_1日本海溝_8日本列島_1日本沉沒_3日本海溝_4即將沉沒的國度_3即將沉沒的國度_8日本海溝_4日本列島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