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第180章 宋人愛寫信

方彩霞雖然十六歲就嫁給了周家長子,但她卻是望門寡,還未洞房周家長子就失足淹死了。

所以到現在爲止,她都是黃花大閨女。

古代驗明清白之身的辦法有很多,什麼噴嚏風、守宮砂、滴血驗應有盡有,但最靠譜的只有兩個方式,一個是觀落紅,另外一個就是穩婆驗身。

其中後者從漢代開始,就是皇室選妃子驗明清白的主要辦法。民間大戶人家結婚,也是如此,堪比後世婚前婚檢。

趙駿早就知道對方可能會脅迫村民,甚至如果直接讓穩婆現身,也同樣有可能被對方脅迫。因此他在穩婆不知情的情況下,出錢讓她們來驗證,再寫下文書,讓她們簽字畫押,構成法律效應。

至少在宋朝這個重視契約的朝代,畫押之後,法律效應就已經成立。這意味着那些穩婆的確可以作證,方彩霞到現在還是清白之身,通姦之事,完全是子虛烏有。

這個文書一出,基本上就打了包括石縣令以及在場所有人的臉,以至於每個人的臉色都非常難看,特別是剛纔還做了僞證的村民們。

因爲他們之前做僞證,還可以在心裡安慰自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方彩霞有沒有通姦。萬一真通姦了,被周家人發現,於是才請王家派人來浸豬籠的呢?那方彩霞的死,就跟他們沒任何關係了。

現在已經驗明方彩霞的清白之身,就說明他們之前其實就是在誣陷一名無辜的女子,讓她差點白白丟了性命,若非有人出來路見不平,恐怕水底已經出現了一名無辜冤魂。

場上禁止了好一會兒。

王大地主才咳嗽一聲,出言說道:“這文書是真是假猶未可知,何況就算是真的,也有可能是你威逼穩婆。”

趙駿笑道:“這話說的有意思,不如這樣,我向淮南路轉運使以及提刑司上書,在轉運使和提舉的見證下,再找其他穩婆來驗明正身,爾等覺得可好啊?”

石縣令乾笑道:“些許小事,就不用麻煩轉運使和提舉了吧。”

“小事?”

趙駿怒視道:“人命大於天,草菅人命是小事?石縣令當的好大官啊!你作爲一方父母主政,就應該維護百姓安寧,卻欺上瞞下,助紂爲虐,你也配做朝廷的官員?”

石縣令臉色冷漠下來,左右看看,若說之前,還可以假借他並不知情,或者尊重當地族規法制來推辭。

可現在人家直接說自己與王地主勾結,草菅人命,這就是撕破臉皮了。

讀書人也是要臉面的。

有些事情暗地裡可以做,但卻不能光天化日之下暴露出來,雖然現在是晚上,可週圍人實在是太多了,名聲傳出去,他的仕途就徹底毀於一旦。

所以石縣令堅決不承認,怒斥道:“伱這廝胡言亂語什麼,什麼草菅人命?這是周家自己家事,要按族規處罰,與本縣何干?你污衊朝廷命官,該當何罪?”

“我親眼所見也叫污衊?”

“呵呵。”

縣令冷笑道:“這一切都是你妄自猜測,有證據嗎?”

“有意思。”

趙駿笑着點點頭,揮手道:“王家人草菅人命是不爭的事實,全部抓起來審問,但有反抗者格殺勿論。”

“你敢!”

縣令睜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卻此時村寨周圍爆發出驚天怒吼,呼啦啦數百名禁衛士兵蜂擁而來,將村子團團圍住,也把所有人都圍了起來。

這些士兵全都着皮甲,負弓弩,前排刀盾手、槍矛兵、後排弓弩手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騎兵。

縣令大驚失色道:“你們禁軍怎麼可以在地方上隨意抓人,誰給你的權力?”

“官家給的!”

趙駿從腰間掏出皇城司的腰牌道:“我還是皇城司的人,從去年開始,官家就賦予了皇城司審查、緝捕之權,事我撞見了,皇城司辦案,合情合理!”

縣令先是一愣,隨後大叫道:“縱使你身負前往潁州建立皇城司的重任,但這裡是亳州!”

“沒關係。”

趙駿笑道:“至少現在皇城司還尚未劃定各地域管轄,官家和知院給了我們便宜行事之權,也就是隻要讓我們撞見了,都有管的權力。”

縣令頃刻間面如死灰。

去年皇城司在汴梁大顯神威的消息自然傳遍天下,抓了多少貪官污吏,砍了多少犯罪之人,早就有所耳聞。

雖然皇城司現在權勢僅限於開封府,但那位高高在上的知院老爺要將皇城司遍佈全國,在各縣、州、路都設立分務的事情早就在朝野傳開。

據說今年到明年就要在全國建立,恢復當年武德卒的榮光。

而且比武德卒更甚的是,以前武德卒至少在地方上是沒有緝捕權的,現在的皇城司有了,對方能上達天聽,此事就真的難辦了。

“抓人!”

趙駿也懶得跟他廢話,一聲令下,在所有的驚恐中,數百名士兵蜂擁而至,將他們抓捕。

王大地主猶自還叫嚷,說他弟弟和郭知州一定會稟報朝廷彈劾他濫用法度。

顯然在地方上囂張慣了,自以爲家裡出了箇中高級的知州官員,在一個縣裡就可以爲所欲爲,卻不知道此時朝廷早就已經變了天。

周圍禁衛軍們很快把王家的人全部控制住。

石縣令臉色慘白,渾身氣得直哆嗦,他萬萬沒想到皇城司現在如此囂張,到了地方上竟然還敢隨意抓人。

那麼爲什麼對方敢於這麼做呢?

因爲對方有兵馬。

石縣令手底下畢竟只是幾十個衙役捕快,跟對方數百人的正規軍比起來,完全不在一個層面。

所以他並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勉強露出個笑容道:“好了,人你也抓了,那審問的事情,就應該交予本縣了吧。”

“你想啥呢。”

趙駿瞥了他一眼道:“剛纔沒聽明白嗎?皇城司有緝捕、審問之權,這裡面要是審出你的事情,你也別想跑。”

縣令臉色頓時漆黑。

趙駿揮手道:“把一干涉案人員全部帶回船上。”

當下禁衛軍們抓了一百餘人,包括王家的家丁,周家的人,全部用繩子捆住綁走,一路上各種哀嚎求饒不斷,士兵們不爲所動。

這些人是趙禎派過來保護他的兩營士兵,在應天府的時候趙駿就已經與他們匯合。

由於亳州就在應天府南面,距離不遠,所以雖然趙駿走的水路,他們走陸路,卻同樣能夠一直跟隨在他身後,前後相距不足二十里,此時迅速能夠跟上。

把人抓回去之後,趙駿勒令江大郎審問,又讓自己親自帶隊連夜趕往酇縣縣城,抄了王大地主的家。

一來是找找罪證,二來也是不能丟了皇城司抄家的傳統。

以後這都是祖傳手藝,必須發揚光大。

與此同時石縣令也沒有心情再管運河堵塞的事情,趙駿把王大地主給抓了,事情鬧得太大,他處置不了。

可又不敢上報淮南路轉運使和提刑司,只能馬上吩咐手下,備齊馬車,連夜趕往譙縣。

酇縣就是後世安徽永城市的酇城鎮一帶,距離譙縣僅僅不到四十公里。

馬車一路小跑,石縣令在兩個時辰內趕到了譙縣,北宋由於寬鬆了宵禁,允許夜市的出現,導致內地州縣城池晚上是不關城門的,只是嚴格了治安。

比如曾布記載的:“呂嘉問知荊南,夜不閉城門,往其家宴飲,與其婢閒坐,和詩及小詞。”

從這個事例當中可以看出,當時的人們在夜間自由進出,也並沒有受到什麼阻礙,甚至官府對於這種現象都不會嚴加管理。所以石縣令的馬車順利進城。

現在才晚上十二點鐘不到,譙縣作爲亳州州府,又有藥材之都的讚譽,夜市自然繁華,雖比得不開封府,卻也別有一番風味。

不過石縣令管不得這些,馬車一路駛向了亳州知州府衙。

亳州知州郭承祐現在在幹嘛?

在飲宴。

此人向來喜歡奢華,史料記載“承祐所至,多興作爲煩擾,百姓苦之”。

而他敢這麼幹的原因就在於他是宋初將領郭從義的孫子,老婆是舒王趙元侢之女,同時還是宋仁宗趙禎做太子時的東宮官,是趙禎的早期東宮班底之一。

所以雖然歷史上此人曾盜竊過宮中金器,又在地方爲非作歹,諫官彈劾他糧不以次,且擅留糧綱,批宣頭,不發戍還兵,越法杖配輕罪、虐殺百姓,借用翰林器,出入擁旗槍,以禁兵同周衛,體涉狂僭,無人臣禮等等行事,卻一直屹立不倒。

歸根到底,還是宋仁宗趙禎的袒護包庇。

郭承祐坐在府衙後廳大堂內,宴會着是幾名他的好友,皆是亳州大商,往來輸送利益,時常開這樣的宴會,通宵達旦地娛樂。

便在這個時候,奴僕偷偷進來,附耳告知他酇縣縣令有急事求見。

“急事?”

郭承祐皺起眉頭,稍稍思索之後,便讓諸多朋友繼續飲宴,自己假借上廁所的名義來到了後屋。

石縣令是從後門進來的,郭承祐進屋後就看到了焦急不已的對方,不由得納悶道:“石之琦,你半夜跑到譙縣來做什麼。”

一般情況下,除非是要去州府出差辦公,否則的話地方官員沒有上級命令不能隨意離縣。

不過這規定本來就不嚴,隨便找個理由敷衍過去就行。

石縣令沉聲道:“太守,出事了。”

太守是宋代稱呼知州的雅稱,郭承祐皺眉問道:“何事?”

“王虔的兒子死了,他一直想找人配女兒骨,於是盯上了丁柳村一個望門寡婦,以她不守婦道與人通姦爲由,要將其浸豬籠沉河淹死,然後用其屍身做陰婚。”

石縣令說道:“結果就在他們要把人淹死的時候,恰好一個調往潁州做指揮使的衙內路過,命令禁軍救了下來,還把王家人抓了。”

“衙內?”

郭承祐愕然道:“哪家的衙內?”

“劉延讓家的,叫劉彬。”

“這個人啊?我倒是知道,不過是一個小輩,卻是不熟。”

“太守還是要想想辦法纔是,現在他拿了王家,聽說已經派人去酇縣查抄王家了。”

“什麼?”

郭承祐大怒道:“這廝好膽!”

拿了王家的人另說,但抄家就有問題了。

因爲他時常和王虔通信,並且還和王虔的弟弟王載通信,他們之間利益輸送,說不準王家家裡就有證據。

所以他一定不能讓對方抄了王家的家。

“你怎麼不阻攔?”

郭承祐喝問。

石縣令苦笑道:“人家數百禁軍,我哪裡敢攔啊。”

“唔”

郭承祐頓時酒醒過來,隨即稍微思索便想清楚了局勢。

現在的情況是對方仗着有兵馬要強行搜索證據。

那麼他就必須要搶在對方之前,阻攔對方。

甚至有必要的話,如果對方真得到了證據,他就要想辦法把證據給毀滅掉。

即便是得罪了汴梁勳貴也無妨,劉家畢竟不是什麼大家族。

只要事後打點好上下,跟劉家的人談好交易買賣,劉彬一個小輩,就算想維護正義,估計也翻不起什麼風浪來。

那麼該怎麼做呢?

對方有正規軍。

可他也有啊。

大宋分爲禁軍和廂軍,禁軍主要駐紮於北方邊境,另外在四京以及淮南淮北和江浙等地有屯駐禁軍。

各州府則地方軍隊以廂軍爲主,不過亳州同樣有禁衛軍存在。

平日裡郭承祐一直拿禁軍以及廂軍當作自己的私軍,出入由禁軍保衛,這些在史料當中多有記載。

所以郭承祐手裡就有兩千多的地方廂軍和數百人的一營禁衛軍。

當下郭承祐毫不猶豫地道:“走,現在就去酇縣。”

他換好官服,又令手下去調兵。

半個時辰不到的時間,亳州廂軍和禁軍就已經就緒,急匆匆地向着酇縣的方向而去。

與此同時,趙駿已經帶人抄了王大地主的家。

整個縣城都轟動了。

大量還沒睡覺的百姓紛紛跑過來看熱鬧。

這位王大地主顯然不是什麼好人,家中搜到的罪證一籮筐,來往書信、假造的賬本以及大量金銀珠寶、錢財寶物、地契田產等等。

很多都是巧取豪奪而來。

而且這傢伙還喜歡炫耀,直接在書信裡跟朋友聊起他怎麼套路農民,讓農民把土地乖乖吐出來。

如果佃戶沒錢交租,逼着他們賣兒賣女,一樁樁案子,徑直這麼擺在面前。

“宋朝地主官員們的罪惡,還真是不加掩飾啊。”

看着手頭上的罪證,趙駿只能感嘆。

就像歷史上韓琦查王隨、陳堯佐、韓億、石立中四名宰相,突破口同樣也是他們的信件一樣。

北宋人幹起壞事來,怎麼就這麼喜歡在信裡說呢?

這其實也不是支線吧,比如你要到某個地方去,中間發生了某些過程其實也是主線的部分之一,主角的主線是改革大宋,強盛大宋,查貪污腐敗,下基層調研,爲以後做準備,也是主線的一部分啊。

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81章 宋軍圍城129.第129章 誰幹的?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50章 拗相公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60章 上架感言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395章 吹進攻號!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93章 解試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26章 玩遊戲197.請假條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53章 帝王之術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15章 景祐黨爭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358章 高麗叫父318.第314章 給我轟!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
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第92章 取字漢龍,晏殊七竅生煙第102章 大宋這個樣子你很光榮?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71.第267章 慶曆三年來了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第404章 以民爲本的國家政體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381章 宋軍圍城129.第129章 誰幹的?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312.第308章 惹怒大宋的下場155.第154章 景祐改制(大家注意身體)第95章 把汴梁捅個窟窿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第50章 拗相公254.第250章 南下度蜜月,柳永來攔車200.第197章 趙駿是小霸王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433章 民生大於天269.第265章 我翁,知院罩的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60章 上架感言112.第112章 對付惡勢力的三個辦法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36章 一點工業革命的小小震撼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383章 欽差到來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151.第150章 賺錢與淮南的事(二合一)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68章 剛纔外面人多,是朕不對(第八更)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362章 中華文明,將愈發璀璨126.第126章 大宋與企鵝笑話第408章 沒有人比我更懂漢人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第393章 收析津,復燕雲第385章 決戰前夕第395章 吹進攻號!309.第305章 儂智高歸順第440章 出京巡視,少殺一點第52章 請罷呂夷簡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第93章 解試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130.第130章 羊也有咬人的一天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316.第312章 出雍雞關,直取升龍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26章 玩遊戲197.請假條142.第141章 顆粒狀黑火藥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446章 吃絕戶,陳規陋習286.第282章 王安石的警覺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138.第137章 報紙熱議,李迪入京298.第294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272.第268章 年關到了,過個好年第53章 帝王之術270.第266章 大宋會變得更好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87章 我賦予的權力,天不遂人願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259.第255章 老子數到三!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15章 景祐黨爭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02.第199章 名滿天下,回到家鄉第424章 設趙禎獎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41.第237章 近乎無解的陽謀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29.第129章 誰幹的?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358章 高麗叫父318.第314章 給我轟!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52章 請罷呂夷簡171.第169章 恨大宋沒有霍驃騎136.第136章 早朝爭論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