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一章 各司其職,謀定河東

bookmark

黃玩轉念一想,陛下“老謀深算”,早早地將楊素派了過來主持河東事務,這不是明擺着就清楚他黃玩連這點兒小事都處理不好麼?

被陛下看透了,有些丟人。

黃玩慚愧的微微低頭。

他的神情自然被旁邊的楊素盡收眼底,對這個不驕不躁的搭檔,楊素還是很有好感的。而且東南將門一直都是陛下的忠實擁躉,又和北方文武素無往來,所以楊素不介意能夠藉助河東之戰提點一下黃玩,既能夠讓黃玩開竅、更上一層樓,也打破南北文武之間原本存在的一層隔膜。

“陛下知將軍爲沙場驍將,因此沙場之事,交付將軍,某雖爲長史,卻並未掛將帥之職,陛下偏偏又以河東巡撫授某,自然也是希望某以民事爲主,兼顧軍事,軍事當還以將軍爲主。”楊素開口說道,“論世家之間的彎彎繞,將軍或許比不上某,論沙場排兵佈陣,某亦不如將軍,你我各司其職,謀定河東,易如反掌,將軍何必氣餒?”

黃玩怔了一下。

這句話倒是說得沒錯。

楊素雖然也算得上軍方的人,對兵法謀略爛熟於心,但是他缺乏戰場指揮經驗,甚至本人都沒有上過幾次戰場,論具體的戰術佈置甚至排兵佈陣、安營紮寨等等的學問,的確比不上黃玩,因此倒也不算是真的謙虛。

沒有陛下麒麟之才,自然是兩人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方能穩定河東。如何處理世家上,楊素肯定早就已經和陛下商量過,甚至已經有了定數,這不是黃玩擅長的領域,也不需要他操心,他只要負責帶着漢軍將士一路殺過去開疆拓土就好了。

黃玩露出笑容,鄭重拱手:“一時迷惑,多謝楊公指點。”

“某尚未封侯,自家人之間,當不得如此尊稱。”楊素笑道。

大漢立國之後,並沒有大肆分封功臣,也只有蕭世廉和裴子烈兩個陛下的左臂右膀封侯,當然了老一代的吳明徹等人自然早就已經是封爵在身,但是他們也已經退下去了,不足以影響到現在的朝政。

李藎忱之所以沒有分封功臣,一來是因爲現在的大漢羣臣,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年輕,楊素這四十出頭在朝野上下已經是實打實的老年人了,若是換在其他朝代,這個年歲可能纔剛剛進入中樞。

也就是這鼎革之際,纔能有這樣的新朝新氣象,有層出不斷的年輕一代站出來引領潮流。

若是現在就封侯,之後大漢很有可能會面對無功可封的地步。而且不少剛剛退下去的老一輩,諸如蕭摩訶、吳明徹等人,有鼎革前朝的大功在身,也不過是鄉侯,裴猗等老人更是才亭侯,直接給裴子烈、蕭世廉等人加封鄉侯甚至封公,老一輩們臉上實在是掛不住。打拼了大半輩子還比不上二十多歲三十歲的自家小子。

二來現在天下未定,還有諸多功勳在前,李藎忱顯然也是憋着一口氣等着滅亡北周之後計算功勳、分封功臣,剛剛保住山河半壁就封侯的話未免操之過急。

正是因此,文武羣臣也都摩拳擦掌,渴望能夠在大漢北伐之戰中建功立業,不然的話等北周滅亡之後,同儕都因功封侯,自己什麼都沒有拿到的話,豈不是太丟人了?

諸如楊素這種天子心腹近臣,又是功勳卓著的人,到時候別說是封侯,就是直接封公也不是不可能的,若不是陛下血脈現在還是個半公開的秘密,弘農楊氏作爲陛下血親,封王又如何?

越是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步,楊素就越是謹慎小心。縱然大漢現在推行法制,講究的是做事有理有據,但是天下畢竟還是陛下的天下,朝堂畢竟還是陛下的朝堂,自己最後能走到哪一步,甚至最後是登堂拜相還是身敗名裂,也難出陛下好惡之間,所以楊素並不希望自己有什麼自得自滿的行爲傳入陛下耳中。

更何況這些稱呼,本來就不是自己授意的,若是讓陛下知道了,那豈不是冤枉?

黃玩當然沒有想到那麼多,見楊素謙虛,只是心中對這位長史更多幾分敬佩,不爲別的,就爲這一份謙虛,到時候楊素走上太尉的位置,他黃玩也會支持。

“風陵渡已然拿下,接下來便是蒲州,”楊素轉向輿圖,“從風陵渡向北越過雷首山便是蒲州,此時蒲阪那邊也應該打起來了,所以我們若是能夠偷襲蒲州側後,將予敵重創!”

黃玩鄭重拱手:“某即刻點齊精兵,晝夜行軍,如果來得及,後日一早,當破蒲州!”

楊素回身看向黃玩:“拜託了!”

黃玩緊接着又向東南方向一拱手,快步離去。

那是洛陽,天子所在。

願天子保佑,大漢軍鋒,所向披靡。

————————————-

蒲州,蒲阪。

蒲州外的渡口就是蒲阪,兩側碼頭城塞,扼守濤濤大河。

而現在的大河已經冰封,河面上還有一層積雪。

河道之中有一條條開鑿出來的水路,船隻正往來穿梭其中。

爲了防範漢軍進攻,蒲州守將辛永達命人鑿開了大河東岸冰面,這樣漢軍是不可能從冰上直接抵達對岸。而主持蒲州攻勢的李詢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讓人用火炮和震天雷硬生生的把冰面炸了開來,然後原本龜縮在碼頭上動彈不得的漢軍水師船隻,得以順着水路快速向對岸推進。

辛永達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面對裝備有火炮和投石機的漢軍水師船隻,岸邊北周軍隊根本支撐不住,很快退回到了蒲州城中,這也讓漢軍輕鬆渡河。

不過渡河歸渡河,蒲州還佇立在前方坡地上,只有衝出這片坡地才能進入河東原野,因此還是要拿下蒲州。

作爲關中門戶,此城堅固自然不用說。當初楊堅進攻宇文憲,前鋒佔據蒲州之後,在潼關被宇文憲軍隊進攻、幾乎沒有補給的情況下,依然憑藉城高池深堅持了很久,最後由於漢軍入關中,徹底沒有了固守的希望,才被迫向宇文憲投降。

所以辛永達對守住蒲州還是很有信心的。

相對應的,準備不充分,李詢也不敢貿然對蒲州發動進攻。

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十八章 佈置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
第一八七六章 匯合白袍,夜襲之計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一四九零章 天圓地方第一百八十七章 索要第一千四十一章 談判籌碼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九百六十二章 邊境衝突第二零一五章 將士用命,攻破居庸第二零三五章 還挺勻稱第二零二一章 囚徒心理第十八章 佈置第一八三三章 來者不拒第三百五十章 碼頭第六百八十八章 巴蜀消息第五百八十二章 談判第二一二五章 教子無方,臣妾有罪第一七六七章 先解決哪個倒黴蛋第二二八零章 吐谷渾的價值第五百零七章 驚人的消息第二零七六章 冀州民心,獻於陛下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到底打誰第一六五三章 一面旗,一腔血第一六四九章 這打的什麼仗第二二四三章 蘭陵蕭氏和陛下胸懷第一三三七章 戰局驟變第六百八十四章 有請第一七五二章 被李藎忱噁心到了第六十六章 突襲第四百四十一章 杯水車薪也算給第一九五一章 春水初生(新春快樂,加更一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落子何處第八百三十三章 差不多了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請示第一八二三章 六部的責任第七百八十五章 驅趕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八百三十八章 負隅頑抗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二一七八章 雪中送炭第一五五四章 阡陌交通第一九三三章 安民開墾第一八二零章 無事獻殷勤第四百二十六章 遠方的來信第六百三十六章 他的意見第七百零六章 怏怏不樂第六百八十二章 登城第二三零三章 內府新的財政來源第二二九三章 有規律的求援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百六十四章 楊愔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六百一十七章 同盟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二百一十二章 缸中酒第一六六八章 海棠承雨(修改版)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二三零二章 “烽火戲諸侯”第二三二五章 河西巡撫第八百四十七章 尉遲寬的無奈第一九一六章 大漢的戲劇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二四八章 加到八成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二三一二章 水稻雜交的初步成功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一九四二章 步雲樓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六六九章 這不是胡鬧第一千七十八章 老和少第五百一十七章 越來越看不懂了第一八零三章 戰局明瞭第九百八十五章 沒有近戰第七十八章 西向第一千四十章 血已經夠多第八百二十八章 曹孝達的想法第二二四六章 夜裡的巷戰第二零七九章 立足遼東第一八三零章 咱們得主動第一六零五章 分裂既是滅亡第一二零六章 殺伐果斷?第五百三十三章 山外蒼天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六八四章 某不是懦夫第一八一二章 可用第二百八十五章 倩影第九百零二章 危險的夜第一三九二章 今年之內第一七七四章 求生欲極強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二零六九章 未竟全功第二二五五章 安排的明明白白第一百二十五章 怒火第五百八十四章 在朝廷心中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二二六八章 內府擴張帶來的問題第二二一五章 激戰城東南第五百一十五章 這纔是弱點第一二八一章 穩坐釣魚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