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

bookmark

從藍田縣往西,渭水以南的廣袤地區,後世西安市主城區,此時還叫長安鄉,只是帝都郊區般的存在。

再往西去,則是一片茂密的苑囿,除了外圍六國移民新建的小邑,點綴其間的宮室外,尚無大規模定居點,但也有馳道從中穿過,溝通阿房與藍田。

七月初二,一支數千人的軍隊行進在此道上,奉黑夫之命,已經升爲司馬的安陸人垣雍站在戎車上,從未來過關中的年輕人還在咸陽遠郊,就已經被眼前景緻驚得目瞪口呆:

周覽泛觀,花草紛繁,眼花撩亂,視之無端,察之無涯。朝霞出自東沼,夕陽落於西陂。

左顧右盼,卻見深林茂密,有麋鹿奔走其間,甚至有他們南郡常見的犀牛身影。

擡起頭來,則有猿猴攀援其上,有的長嘯,有的哀鳴,上下往來,矯捷靈巧,穿梭枝柯,相互嬉戲。

若不是那些點綴其間的離宮別館,垣雍還真以爲,自己在的不是關中腹地,而是雲夢大澤呢!

眼下,站在一片巨大的宮室前,望着出來跪迎的海量寺人,美貌宮女,再仰頭瞧瞧這宮城竟如此巨大:屋椽雕彩,椽頭飾玉,輦乘閣道,綿延相連。削平高山,其上築堂,臺閣累累,重重疊疊。

垣雍不由傻乎乎地問旁邊的李於:

“這就是阿房宮麼?”

李斯的次子,大秦御史李於對這些鄉巴佬的無知感到好笑,只微笑道:

“垣司馬,這只是宜春苑,一個不起眼的小宮室罷了,阿房宮,有它十倍大呢!”

“十倍!?”垣雍咋舌,這才明白,自己進入的,不過是上林禁苑的邊緣,目睹了關中宮室羣的一角。

自秦惠文王起,便開始經營渭水以南地區,舉籍阿城以南,周至以東,宜春以西,南方直達秦嶺,方圓數百里地,都是專屬於秦朝皇室的禁苑,被命名爲“上林之苑”。

到了秦始皇時,因爲皇帝嫌棄咸陽宮狹小,更營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諸多行宮都有甬道相連,供奉天子的庖廚,侍女,百官,宮中備具,無須從朝中調來。

不過秦始皇帝忙碌於案牘,鮮少有時間到各宮苑居住,倒是胡亥繼位後,在南方東方事態還未火燒眉毛前,樂此不疲,日遊弋獵。

當時有行人入上林中,胡亥大帝一邊大呼:“他違反了禁入之令”,一邊高興得親自上弩,射殺以爲樂……

除了供皇帝王孫避暑狩獵外,這裡還充當了咸陽的後花園,上林蔬果,一直馳名咸陽,是達官貴人才能吃上的特供。

北伐軍接受宜春苑丞投降,讓士卒暫時休息,驚歎完關中的窮奢極欲後,垣雍卻又出奇憤怒起來。

“不是說關中已經沒有多餘土地,所以才讓有功將士在江南、嶺南安置麼?”

“但這如此廣袤的地域,土壤肥沃,川流縱橫,何不開闢成農田?起碼能多劃出一個縣,安置十幾萬人了罷?”

李於心中鄙夷,嘴上卻道:“司馬此想,數十年前,在秦昭王時,便有人提出過。”

長平大戰次年,秦中三縣大旱而生饑荒。丞相范雎上書:“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棗慄,足以活民,請開五苑,准許饑荒者進入,採集山果野菜以活命!”

但秦昭王竟是斷然拒絕,一席話說得范雎啞口無言:“吾秦法鐵則,使民有功而受賞,有罪而受誅。若開五苑,百姓有功無功者俱各得之,有功者何榮?無功者何羞?與其發五苑而亂,不如死民而治!”

“寧落無情之名,不做亂法之君!“

感動?佩服?

那你就傻了。

“故始皇帝繼昭王之思,五苑不得妄開。”

那邊李於說得大義凜然,卻有個聲音尖酸諷刺道:

“說得倒是好聽,當年鄭安平降於邯鄲,按律,舉薦者同罪株連,秦昭王卻私赦范雎之罪,加賜食物日益厚,更稱,有敢言鄭安平事者,以其罪罪之……那時候,他怎就不記得自己要做守法之君?怎麼就忘了有功而受賞,有罪而受誅?”

李於看向發言者,卻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官吏,頭戴法冠,窄袖皮鞮,是北伐軍中典型的軍法官打扮,從百長以上,皆作爲副官隨軍。

但卻鮮少能見到如此年輕的軍法官,擔任的還是司馬之副。

“這位是……”

垣雍是黑夫親衛出身,但對這位同齡軍法官卻十分尊敬,介紹道:“此乃安陸喜君之子,恢!”

喜的弟弟叫產,兒子有二,長子獲,次子恢。

獲生於秦王政十一年十一月,喜去鄢縣做獄吏時。幾年前,喜因向秦始皇上疏惹怒皇帝,被髮配玉門關,獲追隨去西域照料父親了。

而次子恢,生於秦王政十八年正月,喜北上從軍攻趙時(此皆見雲夢秦簡《編年紀》)。喜流放時恢年紀尚輕,留在南郡學室,黑夫起兵後,他毅然抱着律令,筆夾在耳朵後面,投軍加入。

此子年輕氣盛,有其父之風,一貫說話直接,執法無情,得罪了不少人,但有黑夫庇護,從軍一年多來,職位越做越高。

眼下,批判完秦昭王言行不一後,恢又開始批判秦始皇了。

“始皇帝亦然,他赦免趙高死罪時,怎不記得自己要做守法之君?依我看,秦之諸君,嘴上要遵紀守法,實則是隻許自己放火,不准他人點燈,百姓官吏務必守法,動輒嚴刑伺候,君王皇帝卻帶頭亂法,反正無人追究,一旦有下臣上諫,也會落得遠徙流放的下場。”

對父親的遭遇,恢是有怨氣的,父親那篇上書,黑夫曾人暗暗抄錄原文帶回南郡,交予恢,所以恢記得父親喜在裡面秉承的態度:

“君主作爲法政的源頭,就像測量時刻的標杆,吏民,就像這標杆的影子,標杆正直,那麼影子也正直,標杆若歪,影子也歪了!”

他認爲,天下之事敗壞,正是源於標杆的歪斜,幸好有武忠侯毅然起兵,撥亂反正!

一通批駁後,恢又指着上林苑道:

“譬如這廣袤苑囿,無數宮室,終日馳騁獵苑,不光君王耗費精力,還要消耗庫府錢財,對天下百姓沒有任何好處,不過是讓天子一人獨樂罷了,要我說,往後就該將上林開放,使百姓來自行耕作!不出十年,便能得一萬戶富縣!”

李於搖頭:“如此一來,獵苑豈不是全沒了,天子威儀何在?誰又能做到無私無慾?”

恢道:“武忠侯便沒有私慾,一心爲公!”

李於纔不相信,他篤定,等進了咸陽,得了富貴後,黑夫的狐狸尾巴就要露出來了。

“其驕奢,其暴虐,其貪戀權勢,說不定更勝於始皇帝。”

一行人在宜春苑休憩一夜,在行宮外紮營,不得擅入,軍漢們只能遠遠看着如花似玉的宮女流口水。

“光這宜春苑的宮女,就有數百,每夜一人,也得一年,始皇帝果然是與凡人不同,真厲害!”

“汝等不聽那李於說了麼,阿房宮的宮女,十倍於此,皇帝得臨幸十年才輪得完啊!”

衆士卒最後紛紛點頭,達成了一致:

“難怪始皇帝累死了!”

然後便是豔羨不已:“累死也值啊!”

不過因恢嚴格約束,衆人也未敢冒犯,按捺下他們心裡癢癢的,除了軍法外,還有黑夫在藍田承諾大家的一句話:

“待到打下咸陽城,北伐成了功,單身的士卒,一人一個小宮女!”

……

同一天,黑夫尚不知望夷之變,胡亥之亡,已率大軍至灞上(西安灞橋區)。

黑夫記得,十多年前自己從藍田至灞上,是連綿不斷,雞犬相聞的數十個富庶里閭,可現如今,經過一場內戰後,卻顯得有些凋敝——男丁悉數徵發入伍,老弱婦孺躲在屋舍裡不敢出來,他們尚不知楚人已入關的消息,對這支來自南方的軍隊依然心存疑慮。

未變的,則是灞橋之景,此橋長達百步,橋頭有高聳的華表,橋上每個石墩都雕刻着各種瑞獸,遙望對岸,則見築堤五里,栽柳萬株,好不壯觀。

站在這兒,東可遙遙望見四十里外的驪山,西北過了軹道,隔着渭水,則是八十里開外的咸陽城。

黑夫本欲直赴咸陽,但在灞橋,卻爲一人所攔。

攔他的是灞上鄉嗇夫,一個三十出頭的小吏,在黑夫徵當地鄉寺歇腳,喚官吏來拜見時,拱手作揖道:“武忠侯欲直赴咸陽?”

黑夫理所當然地說道:“楚人已至西河,吾自當速至咸陽,封府庫,存典籍,撫羣吏,安百姓,以衛國都。”

小吏一笑:“楚人哪有那麼快,更何況,這些事,文武之吏可代勞也,但有一件事,非君侯親爲不可!”

“何事?”

小吏道:“君侯口口聲聲說自己奉遺詔北伐靖難,今北伐將成,卻過驪山而不入,可乎?”

一語驚醒,雖然嘴上天天說,但打心裡,黑夫都快把這謊話給忘了,眼下差點露餡,蕭何、陳平、隨何、陸賈都不在身邊,沒什麼智囊謀主,所以黑夫疏忽了……

黑夫肅然起敬,起身問那小吏:“敢問君如何稱呼?”

“小人韓勝,旁人常喚我韓生。”

韓生見黑夫禮賢下士,進而諫道:

“更何況,咸陽之民產業在焉,只要君侯不倒行逆施,自不願生亂,緩緩安撫即可。”

“但那驪山尚有刑徒數十萬,卻巴不得乘亂脫身。如若驪山生變,無君侯親自彈壓,恐將釀成兩年前阿房刑徒之禍啊!”

兩年前墨者行刺始皇帝未果,難以洗清干係的扶蘇爲其部屬所劫,出奔咸陽,爲了延緩追兵,蒙天放還將阿房宮衆多刑徒釋放。

那些民夫、刑徒駭於秦法之嚴,竟不敢動彈分毫,但也有一部分像沒頭蒼蠅般,在關中到處亂跑,犯了許多案子,關中人也自發組織起來與之械鬥……

這是自秦王政九年,嫪毐之亂後,咸陽陷入的最大混亂,影響深遠,也對扶蘇在關中的名望造成了巨大打擊。

一半人相信他是被冤枉出奔,但那些在亂中遭到損失的關中人,卻篤定扶蘇是真的行刺始皇帝的主謀,畏罪潛逃。

驪山刑徒可比阿房多數倍,若那邊炸鍋,危害也必多數倍!

更何況黑夫得知消息,楚人已從河東進入西河地區,而匈奴也在襲擊北方長城一線,若刑徒亂於內,楚與匈奴擊於外,關中局勢可就真要亂成一鍋粥了。

韓生的話至此還很中聽,可下一句卻難聽了……

“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君侯自視爲新秦人焉?楚人焉?”

“若君侯自詡爲荊人,只爲取關中之財富子女而返南郡,甘心做一南方伯主,先入咸陽,自無不可。”

“但若君侯若還是以新秦人自居,欲繼始皇帝之業,再統天下。關中阻山帶河,四塞之地,肥饒,可爲基業,最好還是去先去一趟驪山,再入咸陽不遲。”

話雖然不太中聽,倒也極有道理,黑夫肅然避席拱手:“若非先生點醒,幾釀成大錯,先生且爲軍中主薄,日後必有重酬!”

於是黑夫從善如流,讓屬下繼續北上,去控制軹道、渭橋等要地,自己則帶着親衛數千,往驪山方向而去……

這是似曾相識的路。

前世的一些記憶涌現出來,那時的黑夫還是個窮學生,揣着褲兜在西安遊玩,在某個他早已忘了名的破車站坐了大巴,一路搖搖晃晃,過了灞水後,就能看到驪山峰巒,那裡有華清池的溫泉,可惜他沒錢,未能去體驗一把。

不多的錢,都用在買死貴死貴的秦始皇陵門票了……

不過後來想想,那票可真值。

除了蠻震撼的兵馬俑外,繞着陵山周圍走的一圈,那大概是他與秦始皇的初次接觸罷。

回到秦代後,黑夫出關赴任,也曾沿這條路東去過數次,但那時候秦始皇尚在,與他一日百戰,精神得很。驪山還在動土,所以尚無感覺。

但今日再走,黑夫卻一里三嘆,真有種清明節去爲老相識掃墓的沉重感……

在過了灞橋,抵達秦莊襄王夫妻三人陵墓所在的芷陽時,前方卻有數騎匆匆西來,望見黑夫帥旗,下馬拜謁:

“君侯,出事了!”

卻是軍正丞去疾,昨日去疾奉黑夫命,與陳嬰、吳廣去驪山控制刑徒,眼下他獨自馳來,定是驪山有變!

“幸好我來了……”

黑夫暗暗慶幸,對那灞橋吏韓生又高看一分。

“別慌,吾已親至,究竟出了何事?”

去疾道:“胡亥、趙高聞君侯勝於藍田,欲東竄,竟以璽書令驪山之卒釋刑徒,使之爲亂,今刑徒暴亂欲散,我軍只去了兩萬人,已難遏制!”

……

PS:於是乃入上林齋戒。日遊弋獵,有行人入上林中,二世自射殺之。——《史記.李斯列傳》

整天都在路上,今日只有一章。

另外推薦一本玄幻書《諸天劇透羣》:

穿越天地復甦的平行世界,偶獲諸天聊天羣。

正所謂劇透一時爽,一直劇透一直爽!

李昊看着聊天羣中熟悉的萬界大佬們,陷入了長久的沉思。

今天該調戲哪位大佬?

還沒搭上九龍拉棺的葉天帝?

又或者悽悽慘慘的蕭鬥帝?

再或者調戲狠人大帝?

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38章 叛徒!第586章 看不懂第624章 快活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445章 背水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595章 牽星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669章 君道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970章 風口第996章 招安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269章 墨攻第392章 牛羊課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649章 藥(上)第634章 封侯!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520章 存韓第574章 坑術士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183章 勸降第976章 祖國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92章 贈馬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237章 五月五第926章 分餅第171章 破楚策第987章 出關(下)第618章 連坐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253章 兵成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81章 掠賣第304章 六百石第130章 軍醫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946章 粉飾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1020章 我來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139章 張蒼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467章 蕭何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49章 養狙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125章 先登第125章 先登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41章 陳平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256章 王翦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658章 陽山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958章 定一第459章 大丈夫第99章 邦亡人第446章 撼山
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912章 江東子弟今雖在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149章 其末立見第338章 叛徒!第586章 看不懂第624章 快活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445章 背水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595章 牽星第165章 都尉巡營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537章 推廣普通話要從娃娃抓起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669章 君道第887章 大都無防第970章 風口第996章 招安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269章 墨攻第392章 牛羊課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649章 藥(上)第634章 封侯!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520章 存韓第574章 坑術士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183章 勸降第976章 祖國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92章 贈馬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40章 背井離鄉第237章 五月五第926章 分餅第171章 破楚策第987章 出關(下)第618章 連坐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253章 兵成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81章 掠賣第304章 六百石第130章 軍醫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908章 豎子不足與之謀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946章 粉飾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1020章 我來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139章 張蒼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467章 蕭何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949章 養狙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207章 我爸是馮毋擇!第125章 先登第125章 先登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41章 陳平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256章 王翦第865章 原來是同行第223章 黃帝內經第658章 陽山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958章 定一第459章 大丈夫第99章 邦亡人第446章 撼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