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

統一併進行工業化進程的帝國,其面臨的形勢和後世二十世紀後期改革開放後的共和國有所相似(清末梟雄619章)。

但是當代的帝國比後世的共和國還是有着太多的優勢,至少在工業技術方面,帝國和英法等國並不存在着不可跨越的鴻溝。

工業技術的發展,主要是集中在十九世紀的後半時期以及二十世紀的前期,而在1870年時期,工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依還處於剛開始的階段,只要國家的教育體系跟上來後,培養出來合格的技術人員後,跟上甚至超越歐洲各國的科技水平是有着極大的可能性的。

這個年代,是後進國家完成工業化,並躋身列強的最後一次機會。

要不然等進入二十世紀後,各大強國基本已經定型,並建立起來了巨大的工業技術優勢,後進國家想要追趕可就非常困難了。

比如說帝國在鐵甲艦的發展上,前後發展也就十年時間,然而這個時間同樣也是各國發展鐵甲艦的時間了,嗯,頂多就是比英國人和法國人遲了幾年而已。

鐵甲艦所用到的技術也沒有後世的一戰、二戰時間的戰列艦、航空母艦那樣不可跨域,不要你去創新研發,至少抄襲仿製的難度還是沒有那麼大的。

只要走對了路子,捨得花錢,那麼還是能夠看到成果的。

經過十年的技術鋪墊後,蚩尤號的服役就是代表着帝國在鐵甲艦的製造上,已經勉強算是追上了英國人的步伐。

儘管一些子系統,比如說蒸汽機上的技術性能比英國人的產品還略有差距,但是這種差距已經是可以忍受的,戰艦的設計師們通過改進船型,進行一些性能上的取捨,也足以讓蚩尤號跑上十四點五節的航速。

蚩尤號的服役,同樣也是引導了帝國海軍對編制的新一輪改革!

閱艦式結束以後,林哲還沒有離開上海的時候,就已經是簽署了海軍部提交對海軍現有各艦隊進行整改的計劃。

該計劃將會調整目前的各大艦隊模式。打造全新的艦隊。

目前帝國海軍的模式還是比較複雜的,有着第一艦隊、南洋艦隊、東洋艦隊、北海艦隊、太平洋艦隊(駐日),夏威夷特遣艦隊。

其中的第一艦隊乃是帝國海軍的精華所在,用以進行艦隊決戰的。而南洋艦隊和東洋艦隊以及北海艦隊,這三支艦隊一開始的本意只是用來作爲地方海域艦隊,但實際使用中,北海艦隊逐漸已經演變爲了一支遠洋艦隊。

此外太平洋艦隊和夏威夷特遣艦隊也是出於遠洋作戰,地方防備的之間。

然後因爲第一艦隊常駐上海等地。取代了東洋艦隊的諸多任務,導致了現在的東洋艦隊已經是名存實亡,其任務多被第一艦隊直接兼任。

對此,帝國海軍將會對上述艦隊進行重新調整。

首先是重新強調帝國海軍的任務性質,那就是和帝國海軍進行決戰,因此帝國海軍方面希望是把近海巡邏、港口巡邏、守備等任務和主力艦隊進行分離,以避免發生主力戰艦參與進行近海巡邏這種事。

爲此,帝國海軍還對現有的南洋、東洋、北海艦隊進行拆分,其中的所有遠洋戰艦以及畢方號、帝嚳號近海鐵甲艦都是被抽調了出來,隨後被安排進入主力艦隊。

同時這三大艦隊也將會進行拆分。設立若干‘海防艦隊’,這種海防艦隊,將會專司沿海防禦、港口防禦等,並具有濃厚的地域性質,如無必要,將不會進行跨區調動。

設立‘第一海防艦隊’,司令部駐廣州,該艦隊負責廣東沿海、福建沿海防務(包括臺灣府);

設立‘第二海防艦隊’,司令部駐寧波,該艦隊負責浙江、江蘇兩省沿海防務;

設立‘第三海防艦隊’。司令部駐旅順,該艦隊負責山東、直隸、遼陽三省沿海防務。

設立‘第四海防艦隊’,司令部駐海參崴,該艦隊負責吉林省(含庫頁島)。

設立‘第五海防艦隊’。司令部駐廟街,該艦隊負責新東省的沿海防務。

上述五支海防艦隊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徵,那就是都是屬於本土守備艦隊,爲了避免發生和以往那種區域艦隊和遠洋艦隊進行混淆的情況,海軍方面是着重強調,上述海防艦隊之權限。只在於轄區內的港口守備、沿海日常巡邏,原則上不配屬具備遠洋航行能力的船隻。

上述海防艦隊下屬再設立若干防區,比如第一海防艦隊,將會設立廣州海防區、臺灣海防區、福建海防區。

撤銷南洋、東洋、北海三大艦隊,並改設五支海防艦隊後,騰出來的那些遠洋戰艦清一色加入主力艦隊之中。

主力艦隊將會以第一艦隊的基礎上,增設第二艦隊以及第三艦隊。

其中的第一艦隊依舊會是決戰艦隊,第二艦隊將會是二線兵力艦隊,第三艦隊則是後備訓練艦隊。

此外,太平洋艦隊(駐日)、夏威夷特遣艦隊因爲其特殊性,所以不會進行過多的改變,只是太平洋艦隊的名字有所變化,太平洋艦隊被改稱爲‘日本特遣艦隊’。

這些海軍編制的改變,多是行政編制的改進,對於海軍的具體戰術以及戰艦的使用不會發生過多的變化。

不過,也時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比如說以往是北海艦隊獨立承擔了對阿留申海域乃至阿拉斯加的海上防務,如今北海艦隊都被撤銷了,接替的第五海防艦隊只剩下若干近海炮艦而已,自然是無法承擔阿留申海域的作戰事務了。

因此,海軍將會從第一艦隊或者從第二艦隊抽調分艦隊北上碧德港,然後參與對這一方向的戰事。

同樣的事也發生在南海上,比如越南、泰國等沿海的原本其他海上防務,比如偶爾派艘戰艦去欺負欺負泰國人之類的,以前這種事都是南洋艦隊所負責,如今也是需要第一艦隊、第二艦隊承擔起來。

這些外派到北太平洋海域或者南海海域的戰艦,多是以臨時的某某特遣艦隊或者機動艦隊爲名。

如此也就是慢慢造成了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三艦隊慢慢演變爲了一種純行政編制,不再具體負責海戰,具體的海戰,將會交由下屬特設的特遣艦隊或者機動艦隊等負責。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艦隊雖然嫡屬於海軍部大臣管理,但是各支特遣艦隊的作戰,則是由海軍作戰部部長負責,而該部長並不向海軍部大臣負責,而是直接向統帥部負責,也就是直接向皇帝負責。

這種事其實是非常典型的軍政和軍令分離,林哲推動軍政和軍令分離,這和對部隊的戰鬥力提高與否無關,最重要的還是爲了加強自身對部隊的掌控力。

那啥,凡是推動軍政軍訓軍令分離的舉動,其出發點就肯定不是爲了提高軍隊的戰鬥力,而是爲了提高當權者對軍隊的掌控力度。

如今的林哲對海軍的這些改革推動同樣也是如此,這一次的改革,也就代表着海軍的獨立性被大大的削弱。

尤其是林達標這個海軍部大臣的實際權力,已經是被極大的削弱了,他這個海軍部大臣名義上是負責統籌所有海軍事務,但實際上他只能管理海軍的行政事務,而海軍的作戰以及訓練事務,都是繞過了他,由林哲垂直管理海軍作戰部部長。

海軍推動行政改革的同時,帝國的后羿號二等鐵甲艦也是隨着蚩尤號正式服役,后羿號的服役,不僅僅是進一步加強了帝國海軍的實力,同樣也是宣告了帝國正式結束了二等鐵甲艦的建造發展進城。

后羿號,乃是夸父級的二號艦,同樣也是帝國海軍建造並服役的最後一艘二等鐵甲艦。

在後羿號之後,帝國海軍已經已經是全面轉向了裝甲巡洋艦的發展,繼嫦娥號之後,其姐妹間精衛號裝甲巡洋艦也是在去年1869年開工建造。

不僅僅如此,帝國海軍爲了尋找以往三千噸到五千噸之間的鐵甲艦代替者,根據嫦娥級裝甲巡洋艦,推動並發展了小噸位的防護巡洋艦,不過目前還沒有完成詳細設計。

現在海軍內部對三千噸到五千噸之間的防護巡洋艦還是有着比較大的顧慮,生怕走了當年二等鐵甲艦的老路,這防護以及航速要是弱了的話,那和庫倫級巡洋艦就差別不大,但是如果裝甲和航速上來的話,那麼和之前的二等鐵甲艦又有什麼差別呢?

因此海軍內部對新式戰艦的發展上,對戰列艦和裝甲巡洋艦的發展是比較統一的,但是對於那些中等噸位的戰艦,卻是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諸多分歧。

尤其是三千噸到五千噸之間這個級別的戰艦,有的人認爲發展無防護巡洋艦好一些,價格低廉,並能夠前出到遠洋,保護帝國在遠洋的利益。也有人認爲發展防護巡洋艦好一些,雖然價格會昂貴一些,航速興許會有所降低,但是戰鬥力比較強。(。)

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2章 上海亂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74章 上任設衙第779章 立儲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48章 厘金初顯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44章 傷亡名單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1章 三衝敵陣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43章 方家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16章 蚩尤號戰列艦服役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8章 營制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89章 慘勝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425章 提親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2章 組建水師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82章 組建水師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1章 三衝敵陣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85章 大婚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298章 進犯上海
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346章 李鴻章的好奇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52章 上海亂第93章 逃兵和恐慌第74章 上任設衙第779章 立儲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48章 厘金初顯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238章 財政預算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44章 傷亡名單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1章 三衝敵陣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43章 方家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16章 蚩尤號戰列艦服役第23章 第二步兵團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148章 悍卒李阿大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467章 天津北方鋼鐵廠第107章 城破殉國第118章 擴軍再擴軍!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第386章 大清的崩潰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8章 營制第536章 利益得失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42章 勝負在此一舉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289章 慘勝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89章 湖州之危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264章 十二月調整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529章 騎虎難下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49章 湖州釐捐局第40章 五十對八百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425章 提親第293章 面目全非的歷史第82章 組建水師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30章 火奴魯魯海戰第584章 二等鐵甲艦的爭論第583章 防護巡洋艦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663章 廢黜朝鮮國王第82章 組建水師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221章 騎兵之衝鋒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27章 刺刀肉搏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704章 世界大戰的邊緣第543章 撞擊敵艦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41章 三衝敵陣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85章 大婚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457章 將領調整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298章 進犯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