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

bookmark

“臣良弼參見攝政王!”

葉開一進門就要行大禮,卻被面前傳來的聲音生生打斷了。

“行了,不是在宮裡,不用行禮,起來坐吧。”

“謝攝政王。”

葉開站起來後纔看清了載灃的裝束,沒有華麗厚重的朝服,他只是一身便裝馬褂,腦袋上戴着一頂圓頂帽,手裡還拿着一本半開的書,像是等待時候隨手翻來的。

載灃從小就有讀書和記日記的習慣,再加上此時的打扮,這番模樣就和尋常人沒有什麼區別,完全沒有等同於帝王至尊的氣場,其實這也合理,他當攝政王不到一年,在此之前,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王爺。

“攝政王,天津動-亂現已平定,涉案之人也已抓獲,臣幸不辱命....”

自然是葉開先開口稟報,例行公事般的簡略敘述一二。

“我都聽說了,差事辦的不錯,朝廷有目共睹。”

載灃語氣平和的說道,稱謂也彷彿拉家常一般,沒有那麼的正式。

“那桐...死了?”片刻後,載灃忽然問道,不過反應很冷淡,僅僅是確認。

“那桐畏罪自殺,臣也深感意外。”葉開回答。

“死了好,死了軍機處就少了一個刁難的人,以後也能讓人順心一些。”載灃像是如釋重負般的吐了一口氣,隨後望向了一旁的葉開,“我當初真是看錯了那桐,悔不該聽卿言。”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纔是載灃真實的一面,性格中帶點寬厚與軟弱,缺少一個當權者必要的威嚴以及安全感。

“怪就怪那桐自己,不識時務,拼了命的巴結奕-劻,結果呢,奕-劻真能抱住他?那桐這死,死有餘辜,攝政王不必自責。<>”

葉開說道,他當然不會平白無故的安慰載灃,接下來的話纔是真實意圖,“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攝政王要以此爲鑑,那桐這樣的人不在少數,再有才能,再有威望,也是無用,這就好比一把雙刃劍,攝政王沒有抓住,反過來卻傷了自己,所以,大臣一定要選忠心耿耿的。”

聽完這話,載灃深以爲然的點點頭,這道理他也是最近才明白到的,得益於葉開的不斷薰陶,他完全信服了這觀點,從這一刻起,他和歷史上那個猶猶豫豫的載灃徹底一刀兩斷了。

“那桐一死,軍機處就空出來一個缺,你說說,這人選有什麼看法?”載灃說到了關鍵事情上,屏退了內堂裡的下人,葉開也是豎起耳朵來聽。

“此事幹系重大,不急,你慢慢想。”載灃接着補充道,沒有給葉開過多的壓力,信任地讓後者慢慢考慮,他在一邊等。

葉開卻是沒有急着回答,“敢問攝政王,軍機處裡那四位什麼看法?”

葉開沒有搶着般心中所想一股腦的抖摟出來,他要先試探試探深淺,以及軍機處最起碼的反應。

那四個人指的是誰,載灃當然懂得,可不,就在今天他們之間還弄出了一場不愉快,平息下來的怒火也被葉開的一句問話引了起來。

“本王沒有問,以後也不用指望他們。”

載灃說話的語氣明顯粗了幾分,今天的會議他本來打算和他們商討這件事,先詢問詢問初步意見,哪知道,張之洞那麼的不識趣,就呂海寰的問題和他僵持不下,這次會議也因此無果而止。

“你不用管他們,這是私底下,想好了就說出來。”載灃今晚似乎格外起勁,說完又鄭重地接了一句,“就按你剛纔說的,要選個忠心的。<>”

忠心的?這已經是很足夠的提示了。

葉開很明白這一點,他的意圖也從這一點破綻中開始慢慢滲透。

“回攝政王的話,忠心不過自家人,要選就得從皇族裡遴選,自家人總不會希望大清倒了吧,依臣看來,沒有比這最大的忠心了,這就是爲什麼先太后要選老醇王,老恭王入主軍機處,前車之鑑,如今可以援引。”葉開恭聲說道。

“皇族..”

這句話結結實實切中了載灃的心肝,他把這兩個字看的有多重,簡直不言而喻。潛意識裡載灃對皇族的信任堪稱百分百,他能忍奕-劻這麼久,他能在日後頂着全國的唾罵,毅然組建了一個啼笑皆非的皇族內閣,原因就是出自於此。

“善哉”

載灃學着古書上的語調回答道,他直接同意了這個提議,然後順勢往下提問,人選基本出不了這個範疇了。

皇族內有什麼人,善耆,載澤,毓朗,溥偉,溥倫,還是載濤,載洵?

他扶着桌子,聽葉開繼續分析。

“軍機大臣,位列中樞,乃國家首要重臣,自然不能選個庸庸碌碌之輩,既要有威望,又要有資歷,更要有才識,當初正是因爲老恭王奕欣才幹過人,總攬軍機處大政,纔有大清的同光中興,攝政王應當再這樣的人裡面挑選。”

葉開不知道載灃心裡是不是已經有了想法,也就沒有提前暴露自己的意圖。

“六爺奕欣....”載灃似乎在默默的唸叨,然後擡頭很直白的說道:”皇族中有誰能擔此大任?“

葉開放心了。

“回攝政王的話,臣以爲澤國公可以擔此大任。<>”

葉開終於說出這個醞釀已久的名字,從某種意義上講,葉開的出身低微,既是一個優勢,又是一個優勢,旁人根本不會把他和堂堂皇室貴胄扯在一切,他也就無所顧忌的表明自己的意圖。

“載澤?”

聽這話,載灃忽然皺了一下眉毛。

在他心裡,組建禁衛軍的毓朗更爲合適,他本以爲身爲同僚的葉開會這樣說,然後可能是老邁有威的肅親王善耆,載澤充其量是第三,當然這都是很模糊的感覺了。

“就是那個天天喊着要立憲的載澤?”

載灃有些遲疑,而葉開當然不會錯過這個接着說服的機會。

“正是澤國公,臣之所以推舉他就是因爲其傾向立憲。”

載灃這就不大明白了,他可不希望身邊又多了一個天天唱反調的人。

載灃不明白,葉開卻腦子清楚,“敢問攝政王,我朝是否一定要立憲?”

“這還有假,仿行立憲詔書都頒佈了,自然是要成爲立憲國。”

載灃眉頭皺的更甚,好端端的怎麼會突然問這個問題,這不是明擺着嗎,立憲已經成爲全國共識,立憲的團體政黨遍及全國,大大小小几千個,就算他想要退出也來不及,然而葉開接下里的一句話,就讓他的疑慮瞬間釋然了。

“既然立憲已是必須之選,那攝政王總不會希望是外人主導這立憲進程吧?”

載灃徹底說不出話來,他突然醒悟,既然立憲非要有人做,那還不如自家人來做,因爲,上一個主導這一切的“外人”可叫袁世凱。

那是一個給他帶來無盡麻煩的人。

“好,載澤做軍機也算合適。”載灃終於鬆了口。

葉開沒有再多說話,剛纔的一句話已經足夠了,多說反而引起不必要的懷疑,儘管這種可能性已經日趨減小。

正是因爲葉開及時止住了嘴,留給載灃一個獨立思考的空間,他幾次三番的想了想,覺得這個人選越來越合適。

Wшw ttκǎ n c○

“你良賚臣知我心啊!”

載灃哈哈大笑,在葉開的面前,他完全沒有了必要的矜持和穩重,這是一個純私人的空間,算起了,今年載灃也不過二十六歲,正是青澀未脫,成熟未全的年紀,而他面前的葉開,也才三十出頭。

“良弼願爲攝政王效犬馬鞍前之勞,生生追隨,寧死不渝。”

葉開不失時機德爾說道,特殊的環境,讓這看起來不怎麼虔誠的“忠心”顯得真實無比。

載灃站起身來,拍了拍葉開的肩頭,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最後才臉帶欣慰的說道。

“良卿車馬勞頓,天色不早,還要到我這府上來,快回去休息吧。”

作爲當權者,這本該是一句安撫人心的客套話,但是卻是載灃發自內心的,他不希望後者出一點的問題,眼前這個人,是他賴以生存的柺杖,不能折斷,更不能腐朽。

葉開躬身退後。

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四十三章 雙色人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八章 吾妻病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
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一百七十五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一百六十二章 進擊!撕碎獅子旗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四十三章 雙色人生第一百八十七章 召集第一百九十三章 此夜不消停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一百七十二章 否定否定否定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五十五章 招攬與行動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四十九章 遠眺喀爾喀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失策?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五十七章 最好的禮物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一百七十九章 螳螂捕蟬第二百零二章 從喪家犬到座上賓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八章 吾妻病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六十七章 同盟國猜想?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機大臣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六十章 籌建武備廳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三百零二章 脅迫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