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三 趙開山感覺很頭痛

bookmark

趙家將軍們和自己軍隊裡的監軍都是一家人,搞不好輩分還比較高,放在一起誰管誰真不好說。

比如輩分很高的趙作良,趙開山給他派去的監軍就是一個小字輩,根本不敢對趙作良做什麼冒犯的事情。

要是稍微想幹點什麼,被趙作良一頓訓斥就萎了,不敢造次。

但是對於外姓將領來說就不一樣了。

那些趙家監軍們能幹出什麼事情,外姓將領們不是不能想象。

原先的五大主力軍隊裡,趙家將領佔了三個,後來趙玉成和趙開河被拿下了,局面就有了改變。

陳喬山還是破敵軍統制,趙祥還是選鋒軍統制,這沒變。

趙玉成統領的背嵬軍被李嘯接任,趙開河統領的踏白軍交給了趙作良,而李嘯原先統領的遊奕軍則交給了另一個外姓將領周至。

這樣一來,五大主力裡外姓將領就變成了三個,本家將領只有兩個,自己家人的勢力在萎縮,外人的勢力在增強,這讓趙開山沒有安全感。

儘管陳喬山和李嘯都是他自己招募來的多年部下,新提拔的周至也是他很多年的部下,但是不相信是不需要理由的,猜忌是不需要理由的。

全看統治者自己的喜好。

於是他一方面增加了前後左右四支軍隊,給了四個軍號,一方面設立了監軍制度,專門針對統軍大將。

前後左右四支軍隊有三個趙家人當統制官,只有一個外姓將領被選中,大概還是爲了輿論考慮才勉強安排上的,不至於讓吃相太難看。

這樣一來,九支軍隊裡趙家人就佔了五個,外姓將領只有四個,還都是趙開山的精英家丁團隊出身,基本上都可以算作趙開山的自己人。

結果還要加上監軍的存在。

基本上可以說整個趙開山家族是個男的,成年的,有手有腳不殘廢的,腦子正常沒啥癡呆的,都已經在光復軍裡面擔任職位了。

可謂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而這也讓外姓將領們在私下裡多有議論。

一來覺得趙開山對趙家自己人過於優厚,實在有點不講武德,吃相比較難看。

二來就是覺得趙開山對大家開始不太放心了,開始提防大家之類的,要限制大家的權力,這有點傷人心。

不過趙開山想要加一道防火牆,這本身也不是沒有先例的事情,監軍之類的職位在宋以後的軍隊裡倒也常見,所以也沒人提出什麼反對意見。

於是就趁這個機會,趙開山感覺時機到了,便把之前被撤職的趙開河也給擡了出來,讓他做了背嵬軍的監軍,光明正大的監視李嘯。

趙開河打了敗仗,就算是趙開山的親戚,要是繼續出任軍事職位,也的確不太適合,很容易引起衆人的不滿,趙開山顧慮到這一點,就乾脆給個監軍。

不要管軍隊和打仗的事情,只管李嘯的忠誠就可以了。

李嘯和蘇詠霖保持信件聯絡的事情在軍隊裡並不是秘密,好幾個人都知道,好像陳喬山也和蘇詠霖有信件來往,他的兒子趙玉成也是一樣。

蘇詠霖人離開了,但是影響無處不在,他身邊好幾個人都和蘇詠霖保持書信暢通,他也不知道他們都在聊些什麼,所以非常警惕、不爽。

一定要盯緊他們,有任何風吹草動都要告訴我!

趙開山如此囑咐趙開河,也是一樣的囑咐其他的監軍們。

九大監軍全部到位之後,趙開山才覺得心裡稍微放鬆一些,覺得可以稍微睡個踏實的覺了。

不然實在是不太好睡個安穩覺。

睡飽了安穩覺,趙開山才能繼續發兵去“開疆拓土”,佔領州府。

戰略分家以後一直到九月中旬,趙開山接連佔據滕州、徐州、濟州,又順手控制了曹州、單州,並且屯兵濟州,準備進入大名府開始攻略。

這些地方的金兵談不上多麼強大,也不好說人數多,沒有成建制的駐軍,光復軍大軍一衝,這些以射糧軍爲主力的地方軍隊就兵敗如山倒,一窩蜂的逃跑了。

雖然這些仗大部分都是李嘯和陳喬山兩人直接指揮的,和趙開山沒什麼直接關係,但是既然李嘯和陳喬山在他的指揮下,功勞當然有他的一份。

靠着這些戰功,趙開山逐漸掃除了之前戰敗之後的頹勢,之前略有些不穩的地位也重新變得穩定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趙凱的信使抵達了,向趙開山彙報了南宋朝廷派人來授官招安的事情。

趙構讓趙開山做山東東路、西路的制置使,掌握兩路軍政之權,擁有一切便宜行事的權力。

而且還能讓趙開山自己安排各地官員,只要上報名單,朝廷原則上沒有不同意的。

這當然是個優厚的條件,但是趙開山一聽就覺得頭痛。

要說之前,他還是對南宋朝廷心存幻想和仰慕的,但是隨着勢力的擴大,他已經完全不想屈居人下,給一個牀都上不去的皇帝當臣子。

那很丟人。

而且還要聽令行事,損傷自己的自主性,這很不值當。

而且南宋方面這個時候來授官招安,不就是想摘桃子嗎?

老子需要你的時候你不來,老子這邊打出名堂了你纔來,擺明了說我要來佔便宜。

不要臉到了這種地步,倒也是罕有。

但是沒辦法,誰讓人家到底是一個國家呢?

趙開山思來想去覺得不安心,所以還是把趙作良這個高參喊到身邊,向他諮詢這方面的問題。

趙作良覺得挺爲難的。

他其實也就是比較會做人,但是涉及到實際事物的時候,他的能力有限,只能說腦袋比較清醒,不容易犯渾,但是決策還是不太容易。

趙開山看趙作良難以抉擇,於是把趙祥也給喊了過來。

這個沒啥能耐的族人雖然在軍事方面不會有什麼建樹,但是小聰明還是有的,趙開山覺得自己需要趙作良清醒的頭腦以及趙祥的小聰明,兩個人加在一起就能算個軍師了。

哪怕是個狗頭軍師也好。

趙祥那是一肚子壞水,而且很喜歡佔便宜,聽到南宋方面派人來授官招安,他立刻來了興趣。

“接受啊,爲什麼不接受?那麼好的機會不接受豈不是浪費?這樣的機會多少人求着趕着都沒有,兄長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了,爲什麼還要憂慮呢?”

“接受?那我不就是趙構那個閹人的臣子了嗎?做一個閹人的臣子,我如何能心甘情願?而且還要聽他的命令辦事,我手握二十萬大軍,爲什麼要屈居人下?”

趙開山很不爽。

趙祥趕快勸說。

“問題不在趙構,而在宋國到底是一個大國,能和金人對峙,兄長不是一直擔心金軍大軍南下之後咱們會無法抵抗嗎?到那個時候,咱們身上的宋國官職不就是一條退路?

要是勝了,那自然無所謂,咱們打贏了,只要實力足夠,趙官家自然也不能強迫我們做什麼,甚至劃江而治都是可以的,要是打輸了,咱們直接就往南國境內撤退,也不失爲一條退路。”

“這……”

趙祥這一說,給趙開山說的有點意動。

的確,他確實有類似方面的擔憂,限制蘇詠霖的確是他的願望,但是既然現在塵埃落定,光復軍不可動搖的統帥就是他,他當然要顧及一下光復軍的生死存亡。

蘇詠霖要是在河北完蛋了,光復軍也很難說能扛住金軍的攻擊。

到時候兵敗如山倒,整個山東無立錐之地,家族面臨覆亡,那可就大事不好了。

之前五六萬軍隊被金軍四千騎兵摁在地上摩擦的事情他還記憶猶新。

四千就這樣了,要是四萬,不直接進入下一個輪迴、快進到十條好漢?

不行不行。

趙開山可不想滿門被誅絕,所以他們需要一個退路。

做了宋國的官兒,到時候山東基業完蛋了,趙家也不至於沒有地方可去,只能在山東被困死,然後被殺光,到底還有一條路可走。

可要是不做宋國的官兒,到時候光復軍完蛋了,他們想逃到宋國去,宋國不接受,那可怎麼辦?

趙開山一念至此,感覺這個事情還真的有點必要。

哪怕只是給自己留一條退路呢?

於是趙開山微微點頭,正要說些什麼,趙作良忽然感覺到憂慮,表示擔憂。

“這樣的想法當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咱們敗了,趙官家會不會真的接納我們還是個問題吧?到時候金人問趙官家要咱們,趙官家會不會出賣我們?”

一百六十五 光復軍還能姓趙嗎?一千四百二十一 爸爸,快來救我!八百六十五 搞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啊趙官家!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百九十三 趙開山感覺很頭痛四百五十 潰退的移剌成一千零五十三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十六 要重視敵人,而不是恐懼敵人一千五百八十三 在帝國的屍體上,民主共和國誕生了一千三百五十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三百二十三 能帶着光復軍走下去的,是我,不是他四百二十六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開來了六百七十三 白條的防僞升級第1681章 大明的歷史陡然加速了第1643章 一個沒有皇帝和貴族的國家七百六十一 我要讓你成爲這片草原上最美麗最幸福的女人三百四十五 這是可以原諒的錯誤九百三十五 人皇的坦誠七百五十 戚方想要報復七百二十九 蘇詠霖並不關注商業一百三十二 趙作良的情商很高一千三百二十 我必與杭州共存亡四十一 不要等待清官,不要期待清官一百七十七 那麼將軍打算如何擊敗金國主力?一千零六十六 誰結婚?九百二十一 工業文明的曙光七百三十六 第二波農民起義爆發了(加一更)五百八十四 張越景的懲戒一千一百七十三 明國的清算行動九十二 直面金軍七百七十四 人皇之名實至名歸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二百零八 他們都急了一千二百六十六 連你也不相信我?五百四十九 完顏雍瞪着眼睛死在了戰場之上二百九十二 相親這檔子事兒四百三十一 把金國逼入絕境七百六十八 可憐的脫裡一千一百七十 《洪武政論》在泉州一千零八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648章 明軍不講武德,展開偷襲!一千零八 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千二百八十九 劃分川蜀一千四百八十 有人不想忍耐了九百四十七 肖翠決定買房六百七十九 到那時,做皇帝的就是你一千一百四十二 交出廢帝一千三百二十九 清官少,貪官多一千三百六十九 就這?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一千三百六十八 至少也要實現趙佗當年的功績吧?八百一十二 與上等人的共處在洪武三年徹底結束七百一十二 臨安條約七百三十 趙玉成的深切感悟六百九十八 明州水師全軍覆沒一千五百三十四 謠言的力量真的很恐怖八百五十二 爆破手耶律瑾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四百一十五 遼國打不過明國六百六十四 不過守戶之犬罷了一千三百六十一 嶺南大革命轟轟烈烈的爆發了四百五十四 被俘獲的移剌成一千四百一十二 蒸汽機一千一百八十一 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還是跑起來呢?六百六十九 不能和南宋打成持久戰第1639章 大明需要火車一千零一十二 虞彬甫,你也開始明哲保身了?七百一十四 臣等尚且死戰,陛下何故先降?七百八十九 任得敬踏上了征途六十一 朋友們,地盤和權力的獲得可不是免費的哦三百五十九 完顏亮還真是咱們的大恩人八十七 你要做的事情和打仗一樣重要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一千四百二十六 發展工業城市七百五十五 突如其來的戰爭訊號九百二十四 爲什麼!!!五百一十一 他們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一千二百六十八 吳將軍,接下來就要看你的了六百四十五 辛棄疾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味蕾很挑一百九十四 狗頭軍師的“妙計”三百八十五 一時構亮六百三十六 我作爲皇帝的權力是無限大的一千三百零四 盧永言是個有準備的人一千一百五十三 張栻是復興會員一千零二十二 趙宋家法還是要講究的六百二十 四科取士一千一百七十一 他們沒有第三種選擇一千四百五十九 聽聽,這是人話?一千零九十八 一天不忘記,一天不停止五百九十一 蘇詠霖在這裡頭搞了大事情一千五百四十 我死了,你們怎麼辦呢?一千零三十七 他的名字一千四百二十一 爸爸,快來救我!一千五百四十二 大明不是隻有一個蘇詠霖一千五百九十九 蘇詠霖不站在他們這邊六百一十六 王安石:我改變了科舉四百九十二 將軍難道是在爲當年的趙官家報仇嗎?一百六十九 蘇詠霖謹遵領帥之命!三百六十五 蘇詠霖渴望“微操”七百二十八 臣謝大明國皇帝陛下冊封
一百六十五 光復軍還能姓趙嗎?一千四百二十一 爸爸,快來救我!八百六十五 搞清楚你的核心競爭力啊趙官家!二百五十二 趙作良引咎辭職一百九十三 趙開山感覺很頭痛四百五十 潰退的移剌成一千零五十三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十六 要重視敵人,而不是恐懼敵人一千五百八十三 在帝國的屍體上,民主共和國誕生了一千三百五十三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三百二十三 能帶着光復軍走下去的,是我,不是他四百二十六 姜良平的心思就活泛開來了六百七十三 白條的防僞升級第1681章 大明的歷史陡然加速了第1643章 一個沒有皇帝和貴族的國家七百六十一 我要讓你成爲這片草原上最美麗最幸福的女人三百四十五 這是可以原諒的錯誤九百三十五 人皇的坦誠七百五十 戚方想要報復七百二十九 蘇詠霖並不關注商業一百三十二 趙作良的情商很高一千三百二十 我必與杭州共存亡四十一 不要等待清官,不要期待清官一百七十七 那麼將軍打算如何擊敗金國主力?一千零六十六 誰結婚?九百二十一 工業文明的曙光七百三十六 第二波農民起義爆發了(加一更)五百八十四 張越景的懲戒一千一百七十三 明國的清算行動九十二 直面金軍七百七十四 人皇之名實至名歸二百九十一 孔彥舟十分熟練的施展自己的傳統藝能二百零八 他們都急了一千二百六十六 連你也不相信我?五百四十九 完顏雍瞪着眼睛死在了戰場之上二百九十二 相親這檔子事兒四百三十一 把金國逼入絕境七百六十八 可憐的脫裡一千一百七十 《洪武政論》在泉州一千零八 春風不度玉門關第1648章 明軍不講武德,展開偷襲!一千零八 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千二百八十九 劃分川蜀一千四百八十 有人不想忍耐了九百四十七 肖翠決定買房六百七十九 到那時,做皇帝的就是你一千一百四十二 交出廢帝一千三百二十九 清官少,貪官多一千三百六十九 就這?三百零五 此人必除!一千三百六十八 至少也要實現趙佗當年的功績吧?八百一十二 與上等人的共處在洪武三年徹底結束七百一十二 臨安條約七百三十 趙玉成的深切感悟六百九十八 明州水師全軍覆沒一千五百三十四 謠言的力量真的很恐怖八百五十二 爆破手耶律瑾二百八十八 趙開山似乎看到了屬於自己的曙光一千四百一十五 遼國打不過明國六百六十四 不過守戶之犬罷了一千三百六十一 嶺南大革命轟轟烈烈的爆發了四百五十四 被俘獲的移剌成一千四百一十二 蒸汽機一千一百八十一 這路是要一步步走下去,還是跑起來呢?六百六十九 不能和南宋打成持久戰第1639章 大明需要火車一千零一十二 虞彬甫,你也開始明哲保身了?七百一十四 臣等尚且死戰,陛下何故先降?七百八十九 任得敬踏上了征途六十一 朋友們,地盤和權力的獲得可不是免費的哦三百五十九 完顏亮還真是咱們的大恩人八十七 你要做的事情和打仗一樣重要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一千四百二十六 發展工業城市七百五十五 突如其來的戰爭訊號九百二十四 爲什麼!!!五百一十一 他們不願意相信這個事實一千二百六十八 吳將軍,接下來就要看你的了六百四十五 辛棄疾一點都不覺得自己的味蕾很挑一百九十四 狗頭軍師的“妙計”三百八十五 一時構亮六百三十六 我作爲皇帝的權力是無限大的一千三百零四 盧永言是個有準備的人一千一百五十三 張栻是復興會員一千零二十二 趙宋家法還是要講究的六百二十 四科取士一千一百七十一 他們沒有第三種選擇一千四百五十九 聽聽,這是人話?一千零九十八 一天不忘記,一天不停止五百九十一 蘇詠霖在這裡頭搞了大事情一千五百四十 我死了,你們怎麼辦呢?一千零三十七 他的名字一千四百二十一 爸爸,快來救我!一千五百四十二 大明不是隻有一個蘇詠霖一千五百九十九 蘇詠霖不站在他們這邊六百一十六 王安石:我改變了科舉四百九十二 將軍難道是在爲當年的趙官家報仇嗎?一百六十九 蘇詠霖謹遵領帥之命!三百六十五 蘇詠霖渴望“微操”七百二十八 臣謝大明國皇帝陛下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