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四五 滅口命令

bookmark

大帳之中羣情激憤,滿蒙貴族不僅唾沫橫飛,而且個個面目猙獰,擺出一副拔刀要殺的模樣,烏以風身處其中,卻微笑淡然處之,閒庭信步,真好似在看話劇一般。

“東番使者,你也看到了,我朝將士忠於大清之主,你莫要再癡心妄想,妄圖勸降了。”索尼冷冷說道。

烏以風聳聳肩:“無妨無妨,忠誠這種東西是最經受不住考驗的,等帝國大軍兵鋒所指,那時才能看出忠誠與否。”

玄燁與索尼相互看了一眼,知道其所言不虛,卻也難以控制局勢,玄燁索性說道:“前日爾主來書,說交換俘虜之事,聲言李定國之子在我國中,朕遣人詳加察查,並未發現其蹤跡,此事怕不能如爾主之願了,但這些年,漠南漢蒙百姓,多有難忍東番苛政來投的,朕顧念讓其不至妻離子散,可酌情讓你帶回。”

烏以風道:“早就聽聞滿洲出身白山黑水,不過是水濱三萬女真之主,自努爾哈赤起便是極爲小氣,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我國早已查明李嗣業就在和林,爾卻佯裝不知,故意藏匿其行蹤,真是可笑,可笑啊。”

大笑幾聲後,烏以風看向索尼:“你們氣量狹小,以我國榮王之子爲人質,拘押不返,但我帝國泱泱大國,天朝之邦,可不能如你們那般,索尼大人,此番本官北來,便帶來了你的索額圖,讓你父子得以團聚........。”

“什麼,索額圖在使團之中?”索尼驟然聞聽兒子消息,激動萬分。

烏以風笑了笑:“你派人去使團領來就是了。”

索尼看向玄燁,玄燁連忙讓人去索人,而烏以風又拿出順治親筆書信,說道:“滿洲之主,此乃令尊親筆信。”

“誰?”玄燁萬沒想到會是這個結局,詫異問。

烏以風:“你久居漠北,連你爹是誰都不知道了麼?”

“快快取來。”帳後走出了太皇太后,難掩激動神色,烏以風倒也不拿捏,直接遞給了靠近的侍衛,在布木布泰與玄燁一起看信的時候,烏以風又對衆人說道:“諸位都是滿蒙親貴,來自漠南或隨滿洲之主自京城逃奔至此,多有親友滯留中原,幸我朝天子仁德,此番本官北上和林,帶來滿洲、蒙古等書信一千七百多封,都在使團之中,由副使常阿岱所持,爾滿洲故主之信本官已經送達,使爲母者心安,爲人子者承歡,就是不知滿洲之主能與中原聯絡,爾等是否也能解相思之苦了?”

布木布泰聽到這裡,才知道中了烏以風的計,若烏以風一開始便說帶來了上千封親貴家屬的信件,再拿出福臨的信,她以身作則,爲了避免動搖軍心,是萬萬不會去看的,可如今她與皇帝拆看了信件,一解憂思,卻不許其他人做同樣的事,就說不過去了。

“貴使已經把話說的很清楚了,今日就到這裡吧,來人,送使者回營休息。”布木布泰吩咐道,又轉而讓大部分的大臣都退下了。

不消多時,索額圖被帶到了大帳,索尼見了兒子,老淚縱橫,而索額圖見了布木布泰,當即跪下,哭嚎起來:“太皇太后啊,奴才死罪啊,當年山東兵敗,奴才本該一死報效我大清的,但驚聞主子被俘,奴才不忍主子身邊無人伺候,才苟活至今,奴才........。”

“好了,你起來吧,你的事兒我們都知道,山東兵敗非你之過,你率騎兵在戰後又襲擾東番多日,力戰被俘,這些年來你又侍奉君上,何罪之有,快些起來,你看你這一哭,索尼和哀家都.......都心裡難受。”布木布泰動情說道。

索尼把兒子攙扶起來,布木布泰讓人拿來凳子,讓幾個人都坐下,纔是猶豫問道:“福臨.......太上皇在昌平一切都好麼?”

索額圖滿眼含淚,重重點頭:“剛剛被俘時,太上皇生不如死,如今.......幾年下來,也都是看開了,整日忙碌不休,過的倒也充實。”

“那就好,那就好,沒受苦就好,沒受苦就好啊。”布木布泰擦了擦眼角的淚水,低聲喃喃。

玄燁又問了幾句關於福臨的事,當聽聞福臨從未被用刑過,與衆多滿蒙親貴關在一起,作陪的還有前明末代君王,帝國對朱由榔和對愛新覺羅一視同仁,纔是放心下來。

“這信當真是太上皇親手所寫,是否有人逼迫?”索尼看了信的內容,大驚失色,福臨不僅要求勿要爲難帝國使團,更是力勸清廷投順新朝,索尼無論如何也不覺得這是大清一代君王的意思。

但索額圖卻說:“是太上皇親筆所寫,寫的時候奴才就在身旁,倒不見有人逼迫,只是聽說,寫之前,東番太子來過一趟,與太上皇說了幾句話,回來後,太上皇哭了,安靜了一會,就寫下了這封信。”

“那平日裡,太上皇是如何與你說的,特別是大清生死存亡之事?”玄燁直接問道。

索額圖道:“自在昌平安頓下來後,太上皇日漸信奉佛教,無事之時便唸經打坐,參悟佛法,不願與人討論國朝大事,少有的幾次,也只是不忍再因戰爭增添殺孽,也經常說,東番強橫難敵,執意與之爲敵,恐.......恐有亡族滅種之禍,或也因爲如此,才勸太皇太后和皇上歸附的。”

“糊塗,阿瑪這是糊塗啊!若我等投降,百年之後,哪裡還有八旗,哪裡還有滿洲!”玄燁怒道。

“所以要談,要談,你急躁什麼,急躁就能保住滿洲一族嗎!”布木布泰敲着地板,斥責道。

玄燁立刻低頭,但依舊倔強的說道:“孫兒不降,寧死也不降!”

布木布泰道:“沒有人叫你投降,但不是不可以談,東番之所以派人來,不光是擾亂我大清軍心的,也是爲了談判,這瀚海隔絕南北,又是漢人三百年未履之地,就算如李明勳那等梟雄,也萬萬不可妄動兵戈,既然東番有所忌憚,那我們手裡就有籌碼,有籌碼就可以談。”

“是,老祖宗說的是,孩兒孟浪了。”玄燁低頭說道。

布木布泰這纔不再訓斥,問索尼:“索尼,你說該怎麼談?”

“奴才以爲,既然是談判,有來有往纔是,其一先是穩住東番,如今這局勢您也看到,東番兵多將廣,國力雄盛,若真能渡過瀚海,舉兵來襲,又以爵位厚款拉攏,恐生大變,所以還是得慢慢談,不如先把李嗣業放歸,再探東番虛實才是。”索尼小聲說道。

“那就讓那個烏以風帶李嗣業等回去,讓常阿岱在漠北聯絡。”布木布泰說道。

“老祖宗,不如用李嗣業把阿瑪換回來。”玄燁小心說道。

布木布泰冷笑一聲:“除非東番人都是傻瓜,誰會這麼換?就這麼定了,索尼,你再擬一個名單來,看看能換回來一些人吧,不必緊着身份貴重,那些爲大清出生入死的將士,不論滿蒙,有名有姓的,能換來就換來吧。”

“那索額圖?”索尼小聲問道。

“奴才已是犯下死罪,留此殘軀,只爲照顧太上皇,若不能侍奉太上皇,奴才甘願去死。”索額圖說道。

布木布泰嘆息一聲:“東番人真是了得,選了你回來,他們就是認準了你是這個態度,才讓你來的!不過你既然來了,就暫且住下,不論家事國事,總歸有許多事要問你,等常阿岱回去的時,你再隨行回昌平侍奉太上皇吧。”

“是!”索額圖這才起身。

一個月後,京城。

李君華匆匆進入御書房,見皇帝已經入睡,李君威正在一旁桌前做著作業,見太子進來,李君威招招手,待太子靠近了些,就說:“太子哥,爹已經睡了,說如果有漠北的消息來,就讓你和理藩院一起處置了。”

“其餘的條件都還好說,父皇早有示下,只有一樣,使團護送回來了四十多人,李嗣業不再其中,烏以風送來的消息,人已經送達我國使團營中,但清廷要求先送部分俘虜到北邊,再讓李嗣業回來,還給了個名單,我想讓父皇裁決。”李君華低聲說道。

“有什麼要緊的人物嗎,比如昌平的那些。”李君威問道。

李君華搖搖頭:“都是些普通兵將,連個參領都沒有,還有就是幾個喇嘛。”

“沒昌平的人,就不用驚擾父皇了吧。”李君威撓撓頭說道。

李君華只得說道:“那我就先去尋人,這名單放你這裡,待父皇醒了,你找個機會幫我問問。”

說罷,李君華把名單放在了李君威的桌子上,李君威打開看了一眼就要放一邊,卻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名字,立刻叫住了太子,又怕聲音太大擾了皇帝午覺,拉着太子走出了御書房,在廊下重新打開名單,問道:“這個叫噶爾丹是個什麼情況?”

李君華倒是有些覺得怪異,老三對政務從來不上心的,怎麼今天問起來了,神神秘秘的,李君華想了想,說道:“清廷那邊的人說是來自藏地的僧人,但理藩院問遍了關外和漠南所有的寺廟,都沒有找到這個喇嘛,清廷那邊的人解釋,說是這喇嘛在幾年前進入黑龍江綏靖區遊歷,化名叫察琿,但進入邊牆之後就失蹤了,希望我方查一下,找到人送還回去。我讓人在黑龍江綏靖區查問了一下,確實查到了一個叫做察琿的人,因爲犯了法,在黑龍江城受刑多年了,已經派人去請了。老三,那不過一個僧人而已,你怎麼有些大驚小怪的?”

“太子哥,這個噶爾丹不能送回去,找到之後立刻殺了,這人不是一個普通的僧人,是藏地那一位的徒弟,而且還是準噶部的貴酋,身份很一般,而且是個梟雄人物,若是讓其或者回去,日後恐生禍事!”李君威認真說道。

李君華詫異:“你怎麼知道的?”

李君威直接說道:“爹告訴我的。”

“真的假的?父皇怎麼沒有對我說過?”李君華倒是狐疑起來,這段時日,皇帝對自己對英王疏遠了很多,倒是整日與老三在一塊,拘着他學習,帶他去馬場遊獵,比以往更爲親近了,似乎皇帝的父愛已經是老三專屬的了。

李君威卻不會向太子解釋這件事,皇帝說過的很多話,既不能形諸於文字,也不能使人理解,但李君威卻很清楚,他的父親是不會用那麼一個奇幻的故事誆騙自己的。

“信不信由你,反正你要是放了他,日後太子哥成了皇帝,可有好受的了,放了這頭餓狼回了草原,西北就永無寧日。”李君威緊着小臉說道。

不知爲什麼,一聽到老三說自己日後當皇帝的話,李君華的心裡鬆快了許多,既然老三一如既往的支持自己,那就沒有必要追求那麼多了,其實李君華以爲老三和那個叫噶爾丹的傢伙有什麼過節呢,想借此機會除去,但此刻李君華已經不再這麼想了,不管誰是誰非,噶爾丹是活不了了。

“知道了,我這就派人去追第一批去黑龍江的人,但殺不殺總歸還是要看父皇的。”李君華終究還是緩了一步。

到了下午,李君華剛出了理藩院的大門,就看到誠王的車駕在門口等着,李君華直接登上了誠王的馬車,林君弘問:“太子知道不知道一個叫噶爾丹的人?”

“嗯,誰?”李君華同一天再次聽到這個名字,一時有些恍惚。

“噶爾丹,化名成察琿。”林君弘道。

“知道啊,清廷換俘要的人,怎麼了?”李君華問。

林君弘說道:“方纔御前送來了皇上的口諭,說讓我派遣人去黑龍江城,秘密處決了這個人,抹去他在黑龍江綏靖區的一切痕跡,做的要像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過這個人一樣,皇上可從未下過這樣的命令,太子爺不覺得蹊蹺麼?”

“誰傳的口諭,老三?”李君華有些不放心。

林君弘搖搖頭:“不是,是侍從室的。”

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一五六 忠告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九 結交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二 達成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八七 政策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二二 談判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一二六 義從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三八五 突襲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四七 意見章二八 海盜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一三七 準備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一五九 相遇章十一 縱橫家章三三九 從頭開始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四二 圖鬆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十一 人心散了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九二 空想家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一九六 意外章七二 教子章三四 青島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一一一 雷擊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八五 拍屁股走人章四六 盛怒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六二 進軍章四 破襲章一八六 真相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三六七規矩章十二 鐵騎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四 破襲章四零四 說服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三九八 軍事合作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四七 培養安東尼奧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六八 末路窮途章二六九 初戰章三五七 計劃
章四四一 遠疆 西疆 北疆章一五六 忠告章三六九 長子的缺憾章二九 結交章七十 裁決朝鮮章一四九 真實身份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四五三 維新社章七四 熔岩炮彈 開花彈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二 達成章一八四 改名字章八七 政策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八三 多爾袞之死章八六 卜加勞鑄炮廠章一二二 談判章三五九 實話實說章一零九 公審漢奸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一二六 義從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一三 清廷之議章三八五 突襲章三九二 十姓奴部章一八一 有識之士章八八 那一千多萬的用處章三七 蓋棺定論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一五五 暴風雨章四三九 消化勝利果實章四七 意見章二八 海盜章四六四 何爲親情章三八一 馬拉地章一三七 準備章十九 天下驚變章四三六 一種熱情章二四一 新法蘭西章四零六 蒸汽動力戰列艦章三四七 頭大的麻煩事章三四 兵行險招章四三七 海軍限制條約章一五九 相遇章十一 縱橫家章三三九 從頭開始章一零九 哈密章四四二 圖鬆章三四 偶遇鄭森章三六九 製造災荒章十一 人心散了章四七 洲際貿易船隊起航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九二 空想家章十九 橫掃清水師 大發橫財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一九六 意外章七二 教子章三四 青島章四五五 日本經濟章一五九 帝王心術 下章一九二 條約的力量章四六六 軍機會議章二二零 終案與體面章一一一 雷擊章二二七 巴拿馬鐵路章一零五 新一輪外交章一九零 落子埃及章三九 義軍的待遇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八五 拍屁股走人章四六 盛怒章二二 針鋒相對章一五八 帝王心術 上章六二 進軍章四 破襲章一八六 真相章一一七 德魯伊特爾的應對章三六七規矩章十二 鐵騎章三五 遷界禁海章四 破襲章四零四 說服章四九 以勢壓人章二七 還鄉省親團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二八 對澳支持章六六 荷蘭的反應章三九八 軍事合作章三一六 工程師李瑢章四七 培養安東尼奧章二八五 再起戰火章五一 利益交換章六八 大節無虧章三八九 李君威的陰招章三 把國姓安排的明明白白章一六八 末路窮途章二六九 初戰章三五七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