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遼東城下

?遼東城北喊殺震天,數千隋軍勇士一鼓作氣藉着水勢和戰船上的船樓,居高臨下躍上城頭,發動了血腥無比的搏戰。[燃^文^書庫][www].[774][buy].[com];樂;文;小說.l+

右屯衛大將軍麥鐵杖以求死之心,狂殺猛進,手中鑌鐵釘刺的狼牙棒揮舞得獵獵生風,每一招都是一往無前的搏命打法。身着鑌鐵魚鱗甲雖然極爲沉重、會讓人在短時間內就耗竭體力,但是也着實讓人可以在最初形成極爲強大的爆發力,而且不用擔心防守。無數猝不及防的高句麗兵將就這樣被麥鐵杖當場擊斃,是他們沒能在隋軍登城敢死隊立足未穩的那一瞬組織起反撲。

麥鐵杖今年也已有五十歲上下,他也是原本江南吳郡的人,隋朝滅陳之戰中投了北朝,算是和來護兒出身、年紀都相若的猛將。

麥鐵杖在前陳沒有滅亡時,當時不過二十歲上下,曾經是陳後主的宮廷侍衛軍官,以腳力健碩著稱。據說每每日落時分卸了宮廷禁衛的職責之後,就偷逾出建康城(南京)、急趨二百里到京口(鎮江)作案、做那些高來高去的大盜行徑、劫富濟貧,然後半夜回返,天明前又能回到建康。故而即使有幾次作案露了相,被人看清了容貌,來指正他時,陳後主陳叔寶也完全不信——因爲陳叔寶每天下班的點兒親眼見到過麥鐵杖,第二天天亮“上班”的點還能準點見到,誰都不信世上有人能一夜之間從建康往返二百里遠之外的京口作案。

後來麥鐵杖能夠夜行五百里這一天賦異稟,還是南陳的刑部尚書蔡徽設計套出來的——刑部那裡接到的京口一帶豪門大戶報的大盜案件太多,線索都指向麥鐵杖,尚書蔡徽也頂不住那麼多大戶告狀的壓力,設了一個計謀,詐稱有一道很緊急的公文書函。需要從建康送去京口,同時給送信人懸賞黃金百兩,爲了機密起見。只需宮廷侍衛接這個差事。麥鐵杖不知是計,貪圖百兩黃金賞賜。就去送信了,結果暴露了他日行五百里的異能。後來在南陳事發混不下去,才過江投北。

這些都已經是陳年往事,麥鐵杖如今也五十歲年紀,自然不可能還保持二十歲時的精壯和耐力。不過猛虎餘威尚在,這樣一個少年時當大盜、後來從軍三十年的亡命徒,爆發拼命的當口,此刻在城北城牆上的這一錯高句麗將校。又有誰是麥鐵杖數合之敵?

區區半刻鐘的時間裡,遼東城北側的城牆上,已經倒伏了數千具殘缺的時候,而高句麗人的屍體居然還是隋軍敢死隊的兩三倍之多,不得不說隋軍的突襲真的很成功。

遼東城內的高句麗軍最高統帥、城守乙支文禮也頂不住了,把手頭的三萬多預備隊分批往城北戰場支援,最後見麥鐵杖的親衛兇悍難抵,終於在激戰開始後約摸一刻多鐘的時候,投入了全部的預備隊。乙支文禮手上,已經抽不出應對其他方向應急情況的預備隊了。他已經真實相信,隋軍就是打算依靠城北這一股大軍衝開北門,放隋軍大軍從城門殺入。

在高句麗預備隊被徹底調動耗竭的同時。隋軍另外東西兩面城牆外,也頗有軍隊攻打,不過都是弓弩壓制爲主、衝車撞門爲輔,配合少量雲梯、以及分散使用的飛梯攻打。場面雖不如城北那麼慘烈,卻也至少每分鐘都有十幾條人命消失,各處高句麗守軍,在總共數十里長度的城牆上,已然全線吃緊。

……

遼東城南,這裡是驍果軍的營地。作爲一支軍隊。驍果軍成立不足兩年,實在是年輕得夠可以。然而皇帝親自督建的嫡系軍隊的名頭,讓外人不敢小覷之。這一天。至今爲止城南還是相對來說最安寧的戰場,但是隻有驍果軍將士們知道,他們被皇帝勒令了總攻破城的任務。

另外三面的佯攻也好,敢死隊也好,都是在爲這一路最晚發動的攻擊鋪路,爲他們分攤壓力。

辰時三刻左右,城南的戰場終於動起來了。數十架重型的砲車、近百部牀子弩、三四萬人之多的弓弩手,赫然在距離城牆三百步外的地方列陣完畢,而後弓弩手慢慢向前靠近。

近處,夜裡想辦法設置的版屏拒馬等防禦城上弓箭、防禦敵軍出城反衝的簡易工事羅列嚴整,既能起到防禦的作用,又不會因爲其存在而阻擋了進攻器械前進的道路。弓弩隊前頭,則還有百架雲梯、五百架簡易飛梯、十幾部衝車巢車頂在頭裡,一切看上去都是準備多日、養精蓄銳已久的樣子。

驍果軍旗陣之下,數輛兵車嚴陣列隊,在那裡觀望戰前的準備工作與弓弩壓制的效果。爲首的兵車之上,卻是一個不過四十歲光景的將領,看上去似乎不太符合作爲驍果軍統帥所需的資歷——朝中十二衛大將軍,都是至少五旬上下的年紀,而且參與過當年滅陳之戰,四十歲的人,擔任驍果軍統帥資歷着實有些淺薄。

不過,這也是有原因的。因爲這個四旬將領便是宇文化及——他父親宇文述是軍中第一人,而且十幾天前被楊廣派去幹“帶領九路、三十萬大軍渡過鴨綠江、迂迴敵後配合來護兒攻擊平壤”的髒活累活去了。稍微懂一點朝廷局勢天下門閥關係的都知道,那九軍是皇帝掌控力最弱的九軍,是此次征戰高句麗以來最不受待見、專幹髒活累活、專打苦仗硬仗的部隊。

既然讓宇文述去做那種有損個人威望、說不定戰後還要承擔一點罵名的髒活兒,給他的兩個兒子一點甜頭實權、也不算過分吧?這正是楊廣慣用的御下之術。

好在宇文化及自從大業初年的榆林郡走私通敵事件被處罰以來,這五六年表現還算不錯,惡行都有收斂,所以不僅郎將的官職早就恢復了,還在前年朝廷征討吐谷渾的時候升到直閣將軍、此次征討高句麗又升了半級。所以綜合來看,宇文化及勉強也有“暫代驍果軍統帥”的資格,讓這事兒順利辦了下來。

宇文化及坐在戰車上,眯着眼看着飛蝗箭雨破空往來,城頭還擊卻逐漸稀疏下來,還不斷有高句麗弓箭手中箭跌落城牆,眼見火候差不多了,便下令第一波先登死士出擊。

宇文化及下令不久,一個青年將領便策馬過來忿忿然請戰。只見那年輕將領約摸二十三四年紀,身着銀光閃閃的上等明光鎧、頭戴鎏金豹頭鋼盔、胯下騎着汗血馬、手中拿着鑌鐵長槊、要懸百鍊橫刀,頗有悍將之風的樣子。

“父帥!今日聖上可是嚴令了必須取城的,爲何不讓孩兒本部兵擔任先登任務、贏得頭功?孩兒不服!”

原來這個二十三四歲的將領,便是宇文化及的長子宇文承基了,也就是宇文述的長孫。宇文承基從小自負武力強橫,少年時雖然偶爾有與人爭鬥中遭遇過一些不敵的挫敗,但那幾次也被他自認爲是一來年少武藝沒有大成,二來當時臨敵經驗不豐富,着了人的道兒。但是自從他及冠,此後在軍中這幾年,與人比鬥就再無敗績,所以宇文承基的信心也就高度膨脹起來了。對於皇帝此前一直拿遼東城打消耗戰這一點,他也是從父親宇文化及那裡瞭解到了一點風聲。眼見今天就要破城了,卻不能得首個登城的功勞,心中不免大爲不忿。

宇文化及自己雖然與乃父宇文述相比,在軍略上的見識已經是差了好多個段數,但是好歹將門之後,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軍旅之事終究歷練得多了。縱然是中人之姿,這麼多經驗值灌輸下去也能帶兵打仗。

所以聽了兒子宇文承基的急於求成言語,宇文化及心中不由得暗暗搖頭:此子如今才能,那是比自己還差了太多,終究是中庸之才,又缺乏軍旅戰陣地歷練,眼下也就個人勇武拿得出手。不過如果再從軍數年、多有機會征戰,或許能鍛煉出來吧。當下宇文化及也只有恨鐵不成鋼地怒斥:

“短見!你道高句麗人真的已經無力反抗了麼?今日爲父雖有把握以大軍破城,可是前頭這一兩陣,着實沒什麼勝算。那都是在拿人命堆,製造機會。讓那些桀驁不馴之徒上去吃吃苦頭也好,你還怕到時候沒機會立功?”

“那豈不是勝之不武?雖然朝廷功勞賞賜不會少,但是軍中重勇士,若是前兩批死士中有打得出彩的,縱然最後不敵,退了下來,甚至戰死,那他的勇名只怕也永遠在孩兒之上了,孩兒立志於做驍果軍第一勇士,不願受此詬病!”

“混賬!匹夫之勇,有什麼好逞的?而且你還道你真個勇武無敵了麼?這兩年驍果中和你動手的,哪個不是讓你三分?何況驍果成軍未久,天下勇士尚未雲集,各路府兵中的好手也不知凡幾。給本帥好好地待着!休要在聒噪。”

宇文化及罵完了兒子,馬上下令說:“讓虎賁郎將馮普樂的人馬打頭陣,率八千銳卒先登!”

驍果軍中,也是有派系之爭的。有主動靠攏宇文閥的,也有不太着調的。被宇文化及選中了當炮灰的,自然不可能是什麼好運的傢伙。被點了名的郎將當下便整軍前進,硬着頭皮帶了本部兵馬,準備攻城。()

ps:上架了,首日三更。感謝編輯烈手大大,以及所有支持我到這一步的讀者。只能說,讀者的多少,決定了一本書走多遠。我不是會爲了錢把書寫的又臭又長之人,相信大家都看得出我擠出水分的誠意,但是太慘,終究會讓書過於凝練一些,失了本味。

啥也不說了。

第28章 赴任剿賊第61章 冬日瑣事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35章 時間差第44章 如此和親第32章 平定江西第65章 試船第48章 苦肉計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6章 楊廣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9章 逼賊決戰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59章 齊民要術第46章 棋高一着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58章 體察民情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29章 逼賊決戰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8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6章 淘金遺珠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33章 棋錯一招第7章 樑入蜀都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23章 京師見聞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26章 裴家使命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1章 江東復甦第82章 價值窪地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0章 摧枯拉朽第75章 化解裂痕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86章 貫通江河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1章 白雲蒼狗第74章 更高起點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14章 運糧截糧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98章 六禮具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0章 神補刀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45章 有始有終第24章 試探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60章 白蘇扼腕第26章 淘金遺珠第100章 變天第39章 不動則已第41章 各個擊破第4章 薩水慘敗第40章 神補刀第31章 勢如破竹第14章 運糧截糧第2章 重生第98章 六禮具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33章 棋錯一招第29章 再見楊廣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章 入蜀命門第68章 進展神速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25章 大洗牌第26章 困龍入海第46章 謀反前夜第14章 運糧截糧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0章 誰有我慘吶第9章 無縫天衣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75章 化解裂痕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章 今科頭名第26章 困龍入海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27章 年關瑣事第84章 行商見聞
第28章 赴任剿賊第61章 冬日瑣事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35章 時間差第44章 如此和親第32章 平定江西第65章 試船第48章 苦肉計第61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6章 楊廣第64章 幾多皇后變公主,幾多公主變皇后第29章 逼賊決戰第6章 不造反就逼你反第35章 苛政猛於虎第59章 齊民要術第46章 棋高一着第46章 終徵高句麗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58章 體察民情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29章 逼賊決戰第四 票水師不是你這麼玩的第38章 以退爲進第22章 驚天大逆轉第26章 淘金遺珠第23章 血染桑乾河第33章 棋錯一招第7章 樑入蜀都第28章 上官、刺頭與狗腿第33章 宇文述遺計第23章 京師見聞第23章 一片石大捷第26章 裴家使命第76章 尋找白手套第1章 江東復甦第82章 價值窪地第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0章 摧枯拉朽第75章 化解裂痕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86章 貫通江河第60章 缺軍功就刷杜伏威副本第6章 彼之戰敗,我之摘桃第1章 白雲蒼狗第74章 更高起點第13章 李孝恭之困第9章 預料中的糜爛第14章 運糧截糧第9章 宿命的相認第30章 秋風掃落葉第3章 勝利下的陰影第98章 六禮具第17章 不想還是不敢第34章 楊廣南下第40章 神補刀第54章 宇文光秀之三日天下第37章 搶到軟柿子第95章 分分鐘教做人第8章 尋找附加值第45章 有始有終第24章 試探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60章 白蘇扼腕第26章 淘金遺珠第100章 變天第39章 不動則已第41章 各個擊破第4章 薩水慘敗第40章 神補刀第31章 勢如破竹第14章 運糧截糧第2章 重生第98章 六禮具第49章 儒冠多誤身第33章 棋錯一招第29章 再見楊廣第55章 擺平後院好出京第2章 入蜀命門第68章 進展神速第18章 破臉虯髯客第25章 大洗牌第26章 困龍入海第46章 謀反前夜第14章 運糧截糧第13章 人不惹禍禍自來第28章 盜賊蜂起第20章 誰有我慘吶第9章 無縫天衣第20章 議徵高句麗第75章 化解裂痕第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26章 今科頭名第26章 困龍入海第49章 人人都是影帝第16章 勤王軍雲集第32章 預料中的挫折第27章 年關瑣事第84章 行商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