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天作之和

我的生父朱由校還真的是喜歡上了這位張姑娘,以至於到了茶飯不思,夜不成寐的地步。

自從上次在御花園裡與張姑娘邂逅以後,朱由校每時每刻都在惦記着張姑娘,希望能夠有再次見面的機會。

而張姑娘呢?隨父親進宮去見了兩宮皇太后以後,就回家等候消息,至於是什麼消息,張姑娘自己也不太清楚,也不好意思詢問,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媒妁之言,這個觀念已經在張姑娘的腦子裡形成了固有成見。

因此說古代的女子真是很悲哀的,幸福與否全都是聽天由命,看運氣了。

這回張姑娘可謂運氣不錯,居然碰上了自己喜歡並且也喜歡自己的人。

這位朱由校先生雖然並非風流倜儻,但是也算是頗有儒風,與世無爭,淡泊寧靜,正是張姑娘所喜歡的類型。

話說回來,朱由校想爭也沒有資本啊,想不淡泊也不行啊。做木匠活必須要心靜,做錯了是無法返工的呢。

張姑娘是張員外的獨生女兒,在古代能夠自覺響應獨生子女政策的屈指可數,這位張員外就是其中之一,提出表揚。

獨生子女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小孩子因爲沒有玩伴而感到孤獨,張姑娘就深受其害,從小就是一個人長大的,沒有兄弟姐妹可以玩耍,身邊有的只是下人,與下人們相處跟與同胞相比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

首先,同胞兄弟姐妹之間是平等的關係,相處起來非常自然,儘管會有爭執,但那也是相當自然的,是正常的現象,正因爲此才更加富有情趣。

而與下人們相處呢,因了下人們的身份地位,使得他們不敢在主人面前造次,也就是說下人們在主人的面前是沒有發言權和自主權的,除非主人給她們這兩種權力。因此說張姑娘是孤獨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朋友,有的只是聽命於她的僕人。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張姑娘是可憐的,儘管父母親都非常疼愛她,但是玩伴少卻是一個不爭的現實問題。古代人也是人,也有跟我們一樣的感受,因爲我們的血管裡流着的是同樣的血液。

這兩位年輕人可謂同病相憐,朱由校也是一樣,從小除了與客氏相依爲命外,幾乎就沒有什麼同齡玩伴了。

說幾乎,也是有例外的,其實也還是有一位的,那就是客氏的兒子阿興。

說起這位阿興,那可是一個胡鬧胚子,嬰兒期因了客氏當奶媽的原因,得以留在宮中,跟不跟媽媽在一起是次要的,因爲客氏根本就不怎麼管他,他可說是跟着彤兒長大的。

後來又因爲客氏與御廚魏公公対食的緣故,興兒又得以繼續留在宮中,多一個人不就是多一張嘴嗎?魏公公有的是辦法,在吃的上面。

當時也曾秉報過兩宮皇太后以及鄭貴妃,由於客氏當時沒有什麼勢力,加之興兒幼小,且死了爹,因此後妃們爭相大發慈悲,做個

順水人情,開恩允許興兒繼續留在宮中。

這客氏可撿了個大洋撈,自己攀上個小主吃香的喝辣的不說,還搭上了自己的兒子,能夠跟着小主一起長大,吃喝不成問題,將來長大了,說不準還能鬧個一官半職的。

客氏想得美,現實可沒有那麼美好,她這位寶貝兒子實在是太鬧了,別說校兒受不了,就是她這位親孃也受不了了,難怪校兒會疏遠阿興呢。

校兒是個喜靜不喜動的孩子,如果有機會讀書的話,一定是個好學生,只可惜校兒是有命無運呀。

阿興呢,與校兒完全相反,坐不是坐樣,站不是站樣,校兒做木工活的時候,阿興到處亂跑,搞得校兒心神不寧的,且屢教不改,頻頻再犯,最後校兒不得不對其下逐客令,不許阿興到木工房來,久而久之,校兒就與阿興生分了。他倆雖然是發小,但卻不是好兄弟,典型的有緣無份。

其實這也怪不得阿興,用現在的話講,他得的是一種叫“多動症”的病症,他好動那是病態,不是他的錯。

但是客氏不懂這些,她一味地責怪阿興不聽話,不懂事,把阿興說得與自己也不親了,非但多動症的毛病沒有改,又加上了另外一個毛病,暴躁。

別看阿興小小的年紀,卻也知道跟誰能發脾氣,跟誰不能發脾氣,他不會也不敢在校兒的面前撒野,卻能在客氏那裡撒潑,把個客氏搞得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應對纔好。

客氏被阿興鬧煩了,就拿彤兒撒氣,把責任都推給了彤兒,全然逃脫了她做母親的職責。人都是這樣的,長着眼睛只會看別人的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在阿興的教育上,彤兒做了客氏不負責任的替罪羊了。阿興長大以後,劣跡多多,壞事做絕,併爲此付出了性命的代價,那個時候,只有彤兒真心爲阿興流淚,客氏一滴眼淚也沒掉。真可謂跟誰長大跟誰親啊,一心換一心。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阿興跟客氏長大的話,說不定還不如跟彤兒呢,因爲彤兒寵阿興,一方面是因爲阿興可憐,一方面是因爲阿興是主子的兒子,她不得不處處爲他着想,她和客氏都把自己的感情給了身邊可憐的孩子,要說她倆的角色當得還都真不錯,出色地完成了撫養的任務。

至於阿興是怎麼丟了命,在續集當中會有詳細的解答,這裡就不贅述了。

自己親手撫養大的孩子,長大了以後卻喜歡上了別的女人,客咽不下這口氣。

更何況這個女人將來有可能成爲自己的障礙呢,本能使得客氏對張姑娘懷有敵意,這個敵意多半是出於一種嫉妒的心理,客氏不能容忍自己的心上人喜歡別的女人,儘管她的心上人並不能真正成爲她的心上人。

這件事情說起來真是有點不可思議,女人的感受有時候是沒有道理可講的,客氏對於張姑娘持有本能的戒備心理,客氏似乎預感到這位張姑娘將來

必定會跟自己做對。

不得不承認,客氏的預感相當準確,張姑娘冊封爲皇后以後,的的確確沒少責備客氏,張姑娘手裡握有皇后的權柄,她甚至這一點,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張皇后才節制了客氏的飛揚跋扈,有效地抵抗了客氏所代表的惡勢力,給後宮的天空帶來了一點亮光。

這些都是後話,此時的張姑娘還不知道自己要嫁給哪一位公子哥呢?

自從上次在御花園裡見到一位性情溫和的公子以後,張姑娘的心裡就一直有一種無名的期盼,希望上天能夠安排自己跟這位公子結合。

張姑娘也是憑着自己的預感,大凡女孩子都有直覺的吧?張姑娘也不例外,她的直覺也是相當準的,她感覺出了自己會跟這位花園邂逅的公子產生某種聯繫,她在等待着,期待着。

這兩位適齡青年,在同一時間想着同一樣事情,真是天公作美啊,皇太后懿旨一下,就爲兩個年輕人牽上了紅線,自此一對以心相許的戀人得以步入洞房,開始新的生活了。

這兩位新人就是我的生身父母。

話說當初皇太后訂婚的時候,張姑娘是知道自己將要嫁的是什麼人,而朱由校卻並不知道自己要娶的就是那位朝思暮想的張姑娘,他甚至連那位姑娘姓甚名誰都不知道呢。

張姑娘比較幸運,相早一些知道這個喜訊,多樂了幾天。張姑娘冰雪聰明,在後宮當中只有皇孫朱由校才愛做木匠活,自己遇到的那位公子做出來的木匠活相當精湛,非朱由校莫屬,因此張姑娘一下子就將朱由校定了位。

皇太后下旨讓她嫁給皇孫,那不正是那位公子嗎?張姑娘心力像抹了蜜一樣地甜。

朱由校呢,聽說皇太后自己定了婚,說是要給萬曆皇帝沖喜,定的是一位張姓的姑娘。

“哎,身不由己啊。”朱由校無可奈何,這門婚事是願意也得同意,不願意也得同意,由不得他自己。

朱由校不得不將思念張姑娘的情懷收回來,珍藏於心底,做爲往事塵封起來,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有再掀開的時候了。

想到這裡,校兒搖了搖頭,嘆了口氣,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這件事,客氏是知道原委的,在後宮當中,是存不住什麼秘密的,除非你存心要一件事成爲秘密,否則的話,小道消息傳播的速度那叫一個快,比火箭還快。

客氏一聽說校兒唄皇太后定了親,就私下打聽定親的那位小姐的各種情況,這一打聽不打緊,卻原來就是那天跟隨父親張員外來到後宮的那位張姑娘,也就是校兒年年不忘的那位姑娘。

世上真有這麼巧的事情嗎?好像知道校兒要跟張姑娘結合似的,事先還讓他倆見了面,而且還相互欽慕上了,一顆愛情的種子就這樣種了下去,更爲神奇的時,這顆種子馬上就要發芽了,客氏那個嫉妒呀,她不能看到好事在別人身上出現的。

(本章完)

220 耳濡目染208 “奪情”事件20 兩害取其輕46 說她偉大一點也不過分84 鄭貴妃一族76 良心尚存97 勢利小人47 從此開始長達35年的宮中生活82 匪夷所思12 文武三傑53 順應了天意161 至高無上的權力153 好不愜意144 獨特的個性134 孤家寡人108 有朝一日登基稱帝181 後院起火4 走下天梯181 後院起火216 後宮軼事202 趨炎附勢77 西宮娘娘214 自食其果160 做正確的事,纔是正道37 我叫你拉,我叫你拉61 我想你是上蒼派來安慰我的34 託付21 喪失理智77 西宮娘娘188 一點一點地消失掉152 快活得如同神仙一般230 命中註定的機緣2 觸犯天條108 有朝一日登基稱帝204 撫養權問題12 文武三傑96 蕩婦勁頭223 善惡有報236 補救行動42 得勝的砝碼196 永久的分離202 趨炎附勢135 命喪黃泉127 鬥爭的平臺8 性命攸關53 順應了天意148 感謝兩宮皇太后127 鬥爭的平臺65 託孤191 潔身、休閒、自愛77 西宮娘娘157 聰明一族62 特別提放一個人147 生命的延續66 人生208 “奪情”事件216 後宮軼事235 謀殺計劃206 流言蜚語177 即位後暴卒纔是真108 有朝一日登基稱帝10 囚禁之地237 說服成功121 直到死的那一天來臨144 獨特的個性49 朝不保夕126 每天都有一隻雞吃38 鳳凰之命14 最高境界53 順應了天意174 理所應當繼承皇位25 因愛心碎39 賭份不淺237 說服成功76 良心尚存30 大明王朝的繼承人85 絕色佳人27 木匠皇帝92 剋扣用度237 說服成功203 殘羹剩飯175 最要緊的事情217 宮女的出路213 她的荒唐事數不勝數54 她不得不求助於神奇的力量26 超光速102 一道兇光230 命中註定的機緣20 兩害取其輕106 以仁義着稱210 陰謀得逞47 從此開始長達35年的宮中生活32 梨花木首飾盒162 人性跟獸性的爭奪戰75 計劃外超生82 匪夷所思65 託孤150 歷史是會重演的145 到死都不知道
220 耳濡目染208 “奪情”事件20 兩害取其輕46 說她偉大一點也不過分84 鄭貴妃一族76 良心尚存97 勢利小人47 從此開始長達35年的宮中生活82 匪夷所思12 文武三傑53 順應了天意161 至高無上的權力153 好不愜意144 獨特的個性134 孤家寡人108 有朝一日登基稱帝181 後院起火4 走下天梯181 後院起火216 後宮軼事202 趨炎附勢77 西宮娘娘214 自食其果160 做正確的事,纔是正道37 我叫你拉,我叫你拉61 我想你是上蒼派來安慰我的34 託付21 喪失理智77 西宮娘娘188 一點一點地消失掉152 快活得如同神仙一般230 命中註定的機緣2 觸犯天條108 有朝一日登基稱帝204 撫養權問題12 文武三傑96 蕩婦勁頭223 善惡有報236 補救行動42 得勝的砝碼196 永久的分離202 趨炎附勢135 命喪黃泉127 鬥爭的平臺8 性命攸關53 順應了天意148 感謝兩宮皇太后127 鬥爭的平臺65 託孤191 潔身、休閒、自愛77 西宮娘娘157 聰明一族62 特別提放一個人147 生命的延續66 人生208 “奪情”事件216 後宮軼事235 謀殺計劃206 流言蜚語177 即位後暴卒纔是真108 有朝一日登基稱帝10 囚禁之地237 說服成功121 直到死的那一天來臨144 獨特的個性49 朝不保夕126 每天都有一隻雞吃38 鳳凰之命14 最高境界53 順應了天意174 理所應當繼承皇位25 因愛心碎39 賭份不淺237 說服成功76 良心尚存30 大明王朝的繼承人85 絕色佳人27 木匠皇帝92 剋扣用度237 說服成功203 殘羹剩飯175 最要緊的事情217 宮女的出路213 她的荒唐事數不勝數54 她不得不求助於神奇的力量26 超光速102 一道兇光230 命中註定的機緣20 兩害取其輕106 以仁義着稱210 陰謀得逞47 從此開始長達35年的宮中生活32 梨花木首飾盒162 人性跟獸性的爭奪戰75 計劃外超生82 匪夷所思65 託孤150 歷史是會重演的145 到死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