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

乾隆來回踱了幾步。

終於下定了決心。

“移駐南昌!誘使逆明攻贛州!”

乾隆重新看向諸臣。

“福康安,你領兩萬包衣軍、三千健銳營、三千蒙古騎兵、一千索倫騎兵南下贛州,歸阿桂節制!”

“臣領命!”

“全軍拔營,走水路入南昌!”

乾隆擡起頭,目光灼灼。

“朕要和朱道樺來個王對王!朕壓下去了,就看朱道樺敢不敢來了!”

按照流程。

清軍的動作也就能夠預料了。

名單還會在【日月報】、【大公報】這兩家算得上是新大明的官方報紙上連續刊登七天。

算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近代化的大學了。

不可能每個人的資料都能得到。

朱道樺看了看。

現在已經是公元1792年,農曆十二月下旬了。

“讓羅芳伯、顧鬆、趙四、張洪前來議事!”

讀書人的第一目標還是做官。

雖然說做不到全民免費義務教育。

朱道樺想了想,把第一名林鶴的名字落到第三, 讓這考了分數第一名的福建林鶴做了新大明第一次全國性的科舉的探花郎。

明年一月份就差不多了。

朱道樺把目光放在排名第二十三的一個名字。

除此之外。

二甲則是年紀輕一些, 可以在行政速成班培養個半年,再放到地方爲官的。

一目瞭然!!

“這個林鶴是什麼來頭?”

朱道樺甚至在醞釀類似於議會一樣的機構了——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構想,等取得長江以南,他就會設置這樣一個機構,從制度上對工商業的發展進行保障。

“王上,剛剛得到的消息,乾隆動了!”

雖然錦衣衛也會對前來參加本次科舉的士子進行調查,但是錦衣衛又不是萬能的。

算是公平公正公開,各方面的心情都照顧到了

朱老闆放下筆。

和彭浚、歐陽厚均比起來。

這次湖南攻略非常成功。

實在是因爲在廣東的大明朝廷太缺人了。

這樣的話。

“哦?”

就在乾隆盤算着要以王對王的架勢來誘使明軍攻擊贛州城的時候。

同時也是在政治上擡高工商業者的政治地位的舉動。

另外。

常英瑚看了看, 說道:“應該是從福州來的士子, 暫時不知道他的底細。”

如果乾隆敢進江西。

朱道樺點點頭。

乾隆的舉動他其實並不意外。

朱道樺把他定爲狀元,就是要表明自己堅定的扶持工商業的決心。

常英瑚抱着一沓名冊進來,將本次科舉的前傻三十名的名單給了朱道樺。

明清之爭,誰強誰弱。

潘有科還是廣東人。

正式昭告天下。

取了四百六十三人。

朱道樺冷笑一聲。

“過年之後,孤王就領兵北上,先打破贛州城,再兵困南昌,孤王倒要看看,乾隆究竟有沒有膽子留在南昌府,把他手頭上的本錢都賭下去!”

科舉的錄取成績按照三甲、二甲、一甲分檔。

“東路軍的情況怎麼樣了?”

湖南各地紛紛歸附,而且通過補充湖南士子。

“王上,這是目前分數的前三十名,您看看.”

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的排位當然非常重要, 尤其是這是新大明第一次正式的全國性的科舉。

爲了平衡這些高門勢力。

一下子就吃進去兩個半省。

但是大明朝廷也不可能讓當地豪族徹底掌控地方。

一方面說明他聰明,是可造之材,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他對於朱明王的諸多講話、政策都很瞭解,認同。

湖南人,羅典的高徒。

潘有科是新興的工商階層的代表人物。

清廷絕不可能老老實實坐以待斃。

哪怕是在廣東這樣工商業氛圍濃厚的地方。

福建的泉州府、漳州府、臺灣府也已經基本掌控。

“除了建寧府和邵武府之外,其他各府都已順利拿下,現在還愚忠清韃的福建士紳官屬,除了逃到浙江的之外,大部分都在加建寧府。”

那大軍就要咬住乾隆的大軍,最好的結果當然就是

把乾隆的性命留在江西。

比如說。

狀元、榜眼、探花就分別來自大明朝的前三省廣東、湖南、福建。

狀元給了廣東人。

是一名來自福建的士子林鶴位列第一。

清韃的皇帝都被打死了。

所以如果乾隆還想要在南方有所作爲的話。

如果不是擔心步子太大了扯到蛋。

參考士人一共九百餘人。

那這榜眼就要給目前大明第二大省的湖南人了。

乾隆領兵到南昌自然也在參謀部的預料結果之內。

把榜眼給了嚴如熤,也是處於平衡的考慮。

而且大明朝要養的官員更多。

除此之外。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這九百多人之中有部分是從南方諸省南下廣東的年輕人。

這對清廷的軍心士氣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現在道樺大學開辦了醫學系、格物系(也就是自然科學)、理學院(不是物理,是儒家的學說和來自西方的哲學思想)、機械系、數學系。

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這部分有兩百二十一人。

大明朝在取得廣東之後,已經初步建立起教育體系。

大明朝廷在廣州府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科舉。

打死一個大清朝的皇帝。

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錄取率。

這也是所謂的帝王手段了——朱道樺到了這個地步,也算是無師自通了。

放榜七日。

朱道樺冷笑道。

朱道樺的大明朝廷也稀釋了不少的“廣東味”。

元帥府參謀部也開始推演清廷可能的舉動。

這樣一來。

其政治上的意味太重要了。

大明朝的官鋪子也開張了。

能辦科舉的。

所以這才讓這一次科舉的錄取率高到這個程度。

合稱三鼎甲。

也合適。

朱道樺一愣。

接下來朱道樺要在這前三十名之中選出前三名。

朱道樺早就有人選了。

已經不只是大清朝了。

在家世上。

由於清廷留在福建的兵力很少。

天下俊傑們,自然會識時務的。

還是給了成績位列第一的林鶴。

廣東當地的豪富。

新大明是在廣東人的擁護下立足的。

提拔更多的平民子弟爲官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乾隆膽大包天直接到贛州府的可能性,參謀部也同樣考慮過了。

嚴如熤出身貧苦,是沒有什麼家族勢力作爲支撐的,在嶽麓書院期間研讀研究輿圖、兵法、星卜之書,尤留心兵事,頗有“經世之才”的名氣。

“放榜吧!”

並且針對於乾隆的這些就舉動。

其中大部分的參謀們都認爲。

幾乎就是二取一了。

就是招生比較困難。

“既然乾隆要來個王見王,那孤王可示弱!”

按照分數上來說。

“大張旗鼓的來江西,乾隆哪裡來的膽子?居然想要來個王對王!”

“是, 王上!”

所以讓他這個福建人做這個探花郎。

朱道樺的道樺大學也已經開始開張了。

雖然從當地豪族之中認命了一些官員。

而就在過年之前。

三甲的基本上是年齡過了三十,同時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才能,在稍微培訓之後就就會外放到各地爲官。

嚴如熤。

爲了儘快安靖湖南,所以許多湖南高門子弟都在湖南當地做官。

不過這個教育覆蓋範圍還是很廣的。

參謀們也給出了一條條針對性的方案。

這種觀念上根深蒂固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

潘紹光還是南洋航運公司的大股東之一, 也是韶九鐵路的重要投資人。

朱道樺在想了想之後。

這些充滿着勇氣的年輕人,是要全部錄用的。

福建一省全部納入掌控,在過了年之後。

按照朱道樺的指示。

潘有科!

十三行同孚行行主潘紹光的弟弟。

隨着大明對湖南、福建兩省的攻略。

如今湖南、廣西安靖。

“福建的行動暫緩,招波拿巴總顧問回朝!”

而第三名的探花郎。

而且也可以通過此事昭告天下。

此時朱道樺已經從湖南返回了廣州。

朱道樺說道。

這豈不是就尾大不掉了?

而且時間越早越好。

這個林鶴才十七歲。

所以適當的派遣官還是要的。

龜縮在江西贛州、南昌兩地,等着被大明整合了湖南、福建之後把他們圍困在江西。

常英瑚小心翼翼的把朱道樺圈過的名冊接了過來。

這方面有部分不適合爲官的學者類型的人才,會先收到道樺大學裡面去。

朱道樺雖然要稀釋廣東了在朝廷的影響力,但是卻不會用手段去打壓,只是引進別的省份的官員,降低廣東官員的比例而已。

這就是一甲的全部人選了。

常英瑚退出。

朱道樺略一思索,便立刻讓陶必銓下去安排了。

新大明第一次的全國性科舉。

而一甲, 則會全部被收進政務大學堂進修, 系統的進行學習培訓,要滿三年之後纔會被外放爲官。

東路軍沿着福建沿海, 正在攻略福州。

想要得官的讀書人還不快快投奔。

他更有可能的的動作就是儘快尋求和明軍的大規模交戰。

就在常英瑚離開之後, 軍師陶必銓匆匆而來。

就能在這麼多士子之中考到第一名。

“他三天之前公開下令,江寧大營轉移到贛州,乾隆到江西了!”

乾隆到江西了。

雖然還只是到南昌,隨時可能北走。

但是他既然來了.

那就有留下他的可能性。

打死乾隆這個誘惑,讓朱道樺也有些心動了。

第319章 大明之良第235章 衍聖公,上面已經決定了,你來做董第149章 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43章 戰爭可不能賭【求收藏,求追讀】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89章 會有一個團結的歐洲嗎?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306章 北美據點花生屯。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26章 反明大聯盟【求收藏求追讀求月票求推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164章 海上博富貴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449章 先把美國人的血流乾!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430章 六比一!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101章 做大明的官還是滿人的狗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16章 牆頭草們,各有盤算。第439章 美國排華了!第97章 終究是滿洲的皇帝第11章 稱明王,約戰南中國海。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286章 新舊日本之王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429章 明艦的優勢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139章 朱首富,快支持一下朝廷吧!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251章 殖民,要有新的社會結構!第149章 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158章 施壓?干涉?美國佬笑嘻了。第308章 什麼叫做老殖民者啊....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357章 這是警告第23章 明荷英法四方會談【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87章 蒜你狠,驅佃潮【求追訂】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109章 皇上,你現在走了大清可怎麼活啊!第468章 撤?第121章 火槍,火炮,騎兵。第343章 還有意外收穫第358章 歐洲的聯合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367章 諸藩也有矛盾要解決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110章 這是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
第319章 大明之良第235章 衍聖公,上面已經決定了,你來做董第149章 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第272章 皇帝和官僚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247章 公審,要依禮治國啊!第327章 皇帝西狩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2章 富有的朱老闆,真正的人才。第339章 獨佔新大陸的關鍵是人口第43章 戰爭可不能賭【求收藏,求追讀】第304章 朱皇帝發火了,後果很嚴重。第301章 去鬧,去中都鬧!第392章 莫斯科巴黎倫敦軸心第89章 會有一個團結的歐洲嗎?第115章 失敗者乾隆第236章 乾隆僞帝埋骨處第113章 血戰贛州城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249章 大明的無敵天兵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295章 優勢在我第458章 老糊塗了?第306章 北美據點花生屯。第199章 都要來求和了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26章 反明大聯盟【求收藏求追讀求月票求推第94章 朱老闆有的是錢第335章 三十歲,一道坎。第164章 海上博富貴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艦隊VS大英東方干涉艦隊第449章 先把美國人的血流乾!第446章 絞肉機式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七章、要開放,那就一起開放【重第430章 六比一!第31章 巴淡島自由市,明王的錢袋子!【求收第299章 蒙古帝國又回來了嗎第101章 做大明的官還是滿人的狗第366章 朝堂新勢力第274章 明俄世仇?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281章 琉球突變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292章 日本的前途在新日本第16章 牆頭草們,各有盤算。第439章 美國排華了!第97章 終究是滿洲的皇帝第11章 稱明王,約戰南中國海。第137章 對華,對法,兩場戰爭!第93章 在清爲奴僕,在明爲公侯第286章 新舊日本之王第379章 西方戰事第273章 皇帝的野心,自古以來的依據第429章 明艦的優勢第413章 不想成爲奴隸主的奴隸不是好奴隸第139章 朱首富,快支持一下朝廷吧!第56章 終於要北伐了。第336章 失去特權,失去一切。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251章 殖民,要有新的社會結構!第149章 禮之總綱,大明又有黨爭了!第428章 艦艏迎敵有問題第158章 施壓?干涉?美國佬笑嘻了。第308章 什麼叫做老殖民者啊....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97章 開疆拓土之功第357章 這是警告第23章 明荷英法四方會談【求收藏求追讀求推第87章 蒜你狠,驅佃潮【求追訂】第147章 送你十世富貴第217章 漢民族的鮮血不應該在這裡流淌!第434章 天要亡我大英啊!第453章 統帥拿破崙第380章 擴張,人口是關鍵。第330章 戰龍蝦兵第168章 東方的好漢們,去印度沿海發財吧!第109章 皇上,你現在走了大清可怎麼活啊!第468章 撤?第121章 火槍,火炮,騎兵。第343章 還有意外收穫第358章 歐洲的聯合第70章 決戰!決戰!【上架預告】第367章 諸藩也有矛盾要解決第202章 不平等條約來了第309章 朝廷要無時無刻都能收到稅!第151章 議會政治,大明進步了。第384章 士兵的積極性和新戰術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444章 實君憲政第415章 東非插旗第143章 大練八旗,大清版授田證第105章 水潑不進的贛州城第220章 近衛騎兵,衝鋒!第84章 親手開啓大工業時代!【求追訂】第51章 不能讓雄獅醒來第110章 這是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第269章 四打一,應該能贏吧?第127章 又來勸進了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