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0章 北京人民愛崇禎

崇禎七年十二月初八,北京城德勝門甕城門外,已經是人山人海了!

這幾年北京城的人口減少了許多,總數也不知道有沒有40萬了?而現在光是德勝門外的官道兩側,就聚集了不下10萬人,可真是不得了啊!

而能讓那麼多人,大冷天的不在家裡貓冬,還出了德勝門,在城外的官道邊上喝西北風的原因只能有一個......就是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奏凱還朝了!

這次奏凱還朝可不是一般的奏凱,而是雙凱臨門啊!

其中一“凱”是萬歲爺親征漠北草原,力壓蒙古羣雄,最後得到漠南、漠北、東道蒙古諸部的一致擁護,當選爲蒙古第36任大汗,並上尊號爲騰格里汗,也就是天可汗!

這意味着持續了將近300年大明-蒙古戰爭,終於以大明一方的完全勝利而告終。

大明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未竟之業,終於在朱由檢手中得以完成了!

而另一“凱”,則是那林-落馬河大捷。這場大捷的意義可一點不比朱由檢親征漠北來的差。這場大捷可以說大明版的薩爾滸之戰,此戰斬殺俘獲的後金戰士超過了六萬,可以說一戰打斷了後金的脊樑。

明金之戰的形勢已經完全逆轉!

在那林-落馬河大捷之後不久,後金就在遼西方面進行了大規模的收縮。先是在泥濘季節到來後放棄了錦州,隨後又在初冬的泥濘季節過後,接連放棄了義州和廣寧,在遼西-遼東戰場進行了全線收縮。

一北一東,兩線告捷的消息傳到了已經漸漸變成了帝國軍事中心的北京城,自然是一片歡騰了。

現在的北京可不是崇禎初年的北京了!

大部分吃閒飯的勳貴、世襲武官以及世襲錦衣衛之家,都被朱由檢以各種理由打發走了。不是去南方“發財”,就是燕山屯田。陸陸續續走了將近兩戶,不下二十五萬口!

同時,太監和宮女的數量,也因爲朱由檢的“儉省”而大幅減少,所以北京城內的太監家眷也跟着少了許多。這一批人數目也不少,總在十萬人上下。

二十五萬加上十萬就是三十五萬了!失去了這些“消費者”後,北京的手工業和商業也迅速蕭條下去。大量的手工業者和商人也只好離開北京,遷去了天津這個新興的海口商埠。這批人加上他們的家屬,又是十幾萬人。

幾年之間,北京城就失去了多達五十萬的長住居民!

不過有去就有來,在這幾年間,北京也迎來了一批又一批“新北京人”。而新遷入北京城的,主要是帳前騎士和他們的家眷,也有一些九邊將門的子弟和家眷。

帳前騎士們雖然在北直隸八府、宣府、大同、燕山、大寧等處另有田莊,但是他們在財力許可的情況下,還是會在北京城裡安一個家,北京城也是他們主要的居住地。

而許多九邊將門,甚至四川、湖廣、河南、山東、南直隸等地的將門,也開始讓子弟進入北京。

他們之所以如此,不僅因爲在北京了方便求官,還因爲北京城可以爲他們的子弟們提供良好的教育——這就是學區房啊!

雖然朱由檢沒有逆子那麼重視教育,早早的就開辦了南京小學,後來沒多久又辦了中學、大學。但崇禎還是開辦了少年侍衛團和侍衛團,這其實就是兩所軍校。

其中少年侍衛團是一所六年制少年軍校,下設六個年級營。入學的都是讀過蒙學,習過武藝的少年。少年侍衛團的教官,將會由易入難,傳授軍學、武藝、數學、格物、儒學、拉丁文、蒙古文等知識——軍官學校當然得傳授外語,敵人的或是盟友的語言,都是必須要學會的,要不然怎麼知己知彼?派出去當武官的連人家報紙都看不懂,還能蒐集情報?

而侍衛團則是一所三年制的軍官學校,除了接收少年侍衛團的畢業生,也接收諸軍推薦的軍功生。

而爲了督促少年們努力學習,少年侍衛團的每個年級營的人數都是不一樣的。最低的一年級營是800人,二年級營是750人,三年級營是700人,四年級營是650人,五年級營是600人,六年級營是550人,最後能夠從少年侍衛團畢業並升入侍衛團的只有500人。

而這500人當中,最後能順利從侍衛團畢業,成爲一名大明帳前騎士軍官的,只有區區250人!

當然了,軍功生的淘汰率低一些,每一屆的500人中,可以有350人熬到畢業。

250加350就是600,這一年600,三年就是1800了,比起科舉大比的取士名額可多太多了。

當然了,在一次次晉級當中被淘汰的人,也是有去處的。

年少的可以補入帳前少年軍的騎兵團,年長一些的可以去帳前、殿前等軍充騎兵或是低級軍官——當騎兵和低級軍官,可是成爲騎士的一個捷徑啊!

如果那些被淘汰的人實在不是當兵打仗的料,也可以去考錦衣衛轉行當特務。錦衣衛沒有專門的特務學校,但是卻有入衛考試和學徒制。現在所有的錦衣衛新人都必須先通過考試,後充當學徒,世襲錦衣衛的混飯吃的路子已經沒有了。

此外,北直隸八府、大同府、宣府、太原府、燕山鎮、大寧鎮、遼西鎮、薊鎮、平遼鎮等地方的低級官吏,也會從侍衛團的裁汰生員中選拔。

總之,進入少年侍衛團和侍衛團,甚至進入少年軍,都算是進入了一條不錯的上升通道。

而少年侍衛團的入取方式有兩個,一是蔭補;二是考試。其中蔭補入學者,也得通過考試,也有淘汰的名額,只是淘汰率比較低。

而圍繞着少年侍衛團入取考試,在北京城內又出現了一批民辦的武學堂......這就是從娃娃抓起,爲大明朝培養未來之軍事家啊!

在這種情況下,北京的居民,也就越來越尚武化了。而這些尚武的新北京人,現在正頂着十二月的嚴寒,歡迎凱旋而歸的大明皇帝兼蒙古大汗。

不過首先進入他們眼簾的,不是大明皇帝和他的侍衛騎兵,而是大隊大隊梳着金錢鼠尾辮子的戰俘,垂頭喪氣,排着長長的隊伍,在全副武裝的騎兵押送下,走向高大巍峨的北京城......曾經不可一世的八旗天兵,現在已經成了無敵的大明勇士們的階下之囚了。

看見這些在那林城-落馬河戰役中向天兵乞降的奴賊兵丁,擠在德勝門甕城門外的新北京人頓時發出了最大聲的歡呼。

“大明萬勝,聖上萬歲......”

“大明戰無不勝,大明皇帝天下無敵!”

“殺盡奴賊,破滅建州......”

歡呼之聲振天,很快就傳到了行在兩萬多奴賊戰俘大隊後面的朱由檢的耳朵當中。

這位大明皇帝在一羣帳前軍、殿前軍的將領和六個領有萬戶斡爾朵的蒙古貴妃的簇擁下,領着三四萬凱旋之兵,已經過了北土城(元大都的城牆),也看見德勝門城外大路兩邊,擠得密密麻麻的迎接自己的新北京人了。

心情本來就大好的朱由檢,現在就更高興了,笑着對身邊的陳奇瑜、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等人道:“好啊,現在北京人終於知道朕的好處了!”

那是啊!都換了一批北京人了......

朱由檢滿意地說:“天子腳下,就該是這樣好勇尚武!幾位先生,朕回京之後,還要大賞三軍,大封功臣......得讓天下百姓都知道,朕看中的是軍功,是開疆闢土,是殺賊平虜!”

第1646章 躺倒不動吃肥羊第1292章 吳三桂之死!第1849章 登高一呼爲誰?第431章 鳳陽城破!第1791章 大汗,明軍來了!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2050章 孔胤植,聽說你家祖墳被人挖了?第四十章 炮打李自成 (求收藏,求推薦)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831章 這裡是清北京還是元大都?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2190章 封建一個世界第三十七章 額不當皇帝好嗎?(求收藏,求推薦)第2182章 好日子!第1784章 炮打黃臺吉 二第155章 漢奸陰險,韃子兇殘(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329章 一片苦心(今天還是五更)第397章 多鐸快完了?第648章 又遇強敵第1049章 大順天兵,出征啦!(求訂閱)第1593章 東羅馬之母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2078章 上海的假鬼子,馬尼拉的真鬼子第927章 鄭芝龍,快把錢藏起來!(求訂閱)第1827章 朕要去砍人了!你們誰跟着?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626章 山東四鎮合併案第1353章 大明小男孩第957章 流浪的無敵艦隊(求訂閱)第210章 師兄啊,令尊什麼時候來啊?第212章 反賊快跑啊!(求訂閱)第693章 大清第一哥薩克!第二十九章 又發現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52章 皇爺爺第1690章擡朕的魯密銃來!第1607章退休了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1650章 新君上臺,暮氣沉沉第575章 我們要碾壓東虜!(求月票)第1882章 皇太侄自有妙計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444章 好一場遭遇戰!(第二更)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750章 持久戰,拼耐力第1805章 要打遺孀戰爭?第519章 朱慈烺,你這是黑吃黑啊!第1797章 能打仗、會算賬,纔是好皇帝!第1320章 洞房之中(求月票)第1978章 黃臺吉已死,有事燒紙?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1881章 逆子,你來監國!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831章 這裡是清北京還是元大都?第1125章 加盟掛靠的合衆國(求訂閱)第205章 史可法,你有很多同黨啊!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2008章 必須讓黃臺吉知道,本太侄超兇的!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253章 奸臣,你是奸臣!(4400票加更)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439章 太勇敢了(第一更,求月票)第846章 大清朝果然不能沒有皇阿瑪!第1535章 最後的金手指第1394章 快把拖合衆國下水!第1443章 不怕韃子太兇惡,就怕韃子有文化第1466章 天主有孝子第1943章 大明最勇朱慈烜第1339章 鄉村包圍城市(求訂閱)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423章 大縱深防禦第1676章 三國,又見三國第726章 宗主權是什麼?第266章 本宮決定要領導東林第1362章 原來是大明遏制西方!第2006章 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出兵燕山了!第857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五第434章 城破一半也是破啊(第一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1156章小心日本人第87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七第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441章 一定是妖術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410章朱三太子會康熙(求訂閱)第1734章 好可怕的假賬兵第1697章師奴長技以制韃第1597章 萬國來哭第2035章 好,今天開始做大汗第1229章 歡迎侵略,歡迎收稅第2253章 地產天皇第1907章 這就從要飯到要土地了?第2135章 倭寇,看我十二斤炮!第1219章 是時候坑死盟友了!(求訂閱)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七章 有媽的太子是個寶(有收藏,有推薦,羅羅就是個寶了)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
第1646章 躺倒不動吃肥羊第1292章 吳三桂之死!第1849章 登高一呼爲誰?第431章 鳳陽城破!第1791章 大汗,明軍來了!第1149章 王在本薰寺第661章 小藩債,大金融第1912章 你們是怎麼內訌的?爲什麼沒打死人?(求訂閱,求月票)第2050章 孔胤植,聽說你家祖墳被人挖了?第四十章 炮打李自成 (求收藏,求推薦)第1753章 趁熱出牆,撤軍退敵第831章 這裡是清北京還是元大都?第1946章 黃臺吉你還不如老鼠!第2190章 封建一個世界第三十七章 額不當皇帝好嗎?(求收藏,求推薦)第2182章 好日子!第1784章 炮打黃臺吉 二第155章 漢奸陰險,韃子兇殘(5.1上架,求訂閱,求月票)第329章 一片苦心(今天還是五更)第397章 多鐸快完了?第648章 又遇強敵第1049章 大順天兵,出征啦!(求訂閱)第1593章 東羅馬之母第312章 洋將石瑞恩第2078章 上海的假鬼子,馬尼拉的真鬼子第927章 鄭芝龍,快把錢藏起來!(求訂閱)第1827章 朕要去砍人了!你們誰跟着?第314章 與誰共江南?第592章 大清要完?第626章 山東四鎮合併案第1353章 大明小男孩第957章 流浪的無敵艦隊(求訂閱)第210章 師兄啊,令尊什麼時候來啊?第212章 反賊快跑啊!(求訂閱)第693章 大清第一哥薩克!第二十九章 又發現忠臣了(求收藏,求推薦)第1352章 皇爺爺第1690章擡朕的魯密銃來!第1607章退休了第1195章 真慘啊!(求定閱)第1650章 新君上臺,暮氣沉沉第575章 我們要碾壓東虜!(求月票)第1882章 皇太侄自有妙計第2235章 其實他們仨是好兄弟第444章 好一場遭遇戰!(第二更)第1175章 顫抖吧,巴達維亞!第1750章 持久戰,拼耐力第1805章 要打遺孀戰爭?第519章 朱慈烺,你這是黑吃黑啊!第1797章 能打仗、會算賬,纔是好皇帝!第1320章 洞房之中(求月票)第1978章 黃臺吉已死,有事燒紙?第1012章 父皇,您也要投資嗎?(求訂閱)第1881章 逆子,你來監國!第722章 大明安西的第一次快遞第831章 這裡是清北京還是元大都?第1125章 加盟掛靠的合衆國(求訂閱)第205章 史可法,你有很多同黨啊!第1855章 排排坐,分總兵第2008章 必須讓黃臺吉知道,本太侄超兇的!第452章 多爾袞都哭了(第一更,求月票)第253章 奸臣,你是奸臣!(4400票加更)第2234章 沒有人比朕更懂逆子第439章 太勇敢了(第一更,求月票)第846章 大清朝果然不能沒有皇阿瑪!第1535章 最後的金手指第1394章 快把拖合衆國下水!第1443章 不怕韃子太兇惡,就怕韃子有文化第1466章 天主有孝子第1943章 大明最勇朱慈烜第1339章 鄉村包圍城市(求訂閱)第1379章 既生路易,何生洪興第423章 大縱深防禦第1676章 三國,又見三國第726章 宗主權是什麼?第266章 本宮決定要領導東林第1362章 原來是大明遏制西方!第2006章 最後一次,這是最後一次出兵燕山了!第857章 什麼?大清沒了! 五第434章 城破一半也是破啊(第一更,五分鐘後還有一更)第1156章小心日本人第870章 什麼?大清沒了! 十七第577章 五路北伐,會攻北京第1328章 哪兒來的小孩子同知啊?第441章 一定是妖術第六十五章 都記住了,我是吳三桂(求收藏,求推薦)第1410章朱三太子會康熙(求訂閱)第1734章 好可怕的假賬兵第1697章師奴長技以制韃第1597章 萬國來哭第2035章 好,今天開始做大汗第1229章 歡迎侵略,歡迎收稅第2253章 地產天皇第1907章 這就從要飯到要土地了?第2135章 倭寇,看我十二斤炮!第1219章 是時候坑死盟友了!(求訂閱)第1106章山本中舉(求訂閱)第七章 有媽的太子是個寶(有收藏,有推薦,羅羅就是個寶了)第1721章真是太忠義了!第1354章 我們一起保衛印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