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琴音撥動

楊悅這些日子謹言慎行,蟄伏宮中。沒想到第一次出門轉,便偶到相識的人。一時間,楊悅更加深藏宮中,不敢出去。便李世民白日召見武媚娘,楊悅也不敢再跟去。然而,偏不隨其願,李世民突然心血來潮,請楊悅到西海池邊彈琴。楊悅不想去,但是皇帝的面子卻不太好駁。

楊悅一路走一路回頭去看,總覺得似是有人跟在自己身後。只是調過頭去看,卻什麼也看不到。

“杯弓蛇影,自己嚇自己。”楊悅有點好笑地自語。或許李貞不會說出自己的行蹤……

從凝雲閣到西海池少說也有二里地,楊悅一路走一路想如果再遇到熟人怎麼辦。西海池離咸池殿最近,遇到楊貴妃、趙王李福,或者李愔的可能性很大。遇到楊貴妃或李福到還罷了,遇到李愔會是什麼場面?楊悅不敢想象。

一曲《幽蘭》彈得心事重重……

李世民琴中高手,怎會聽不出來,見楊悅心神不寧,溫言問道:“有心事?”

楊悅乾脆懶得再彈,一推琴兒,強笑道:“在宮中多日不曾去拜見師父,恐師父見責,臣請告退,往咸池殿去。”

“好吧。”李世民並不勉強,盯了楊悅片刻,點頭說道。

楊悅辭了李世民,卻不敢真到咸池殿去,唯恐李愔正埋伏在殿中等她。但李世民站在身後看着,她只好沿着西海池向北,裝作往咸池殿方向,行到咸池殿前的木橋,悄悄向西,沿北海池北岸走去。

咸池殿在大內西北角上,一牆之隔便是北門外的西內苑。楊悅走的路線是宮中最僻靜處,池邊假山,樹木,鳥語花香,雖然是個美景去處,但平日大家只在南岸行走,少至此地。

楊悅被一種強列的不安驅使,邊走邊回頭去看。突然腳下一軟,似是踩到什麼軟綿綿的東西,嚇得楊悅大叫一聲,跳了起來,低頭看去,原來是一條蛇。蛇也被她嚇了一跳,慌忙穿過林間小路,沒入草叢去了。

楊悅這才發現這個地方幽靜的有點嚇人。被蛇一嚇,心頭騰騰大跳,坐到路邊的假山石上休息。忽又感覺身後似有人聲,調頭去看,卻不見人影。楊悅不敢久留,慌忙站起身來,沿着假山與池水間的石子路,快步前行。

驀然一直大手,從假山石中伸出來,楊悅來不及驚叫,已被他捂住嘴拽了過去。

楊悅張口便咬,來人卻似根本感覺不到疼痛,並不說話。從身後抱住她,一路急奔。楊悅暗叫不好,連來人的樣貌都看不到,忙連踹帶踢,見掙不開來人,急得頭上汗水直冒。很可惜,因爲是在宮中,她的袖弩無法帶進來,否則定讓此人好看。

一直到了一個假山洞中,來人終於將她放開,楊悅這纔看清是個面容憔悴,鬍子滿面,雙眼通紅的人。

見是李愔,楊悅心頭大怒:“混蛋,原來是你。”瞪他一眼,掉頭便走。

可惜假山石洞太小,只剛剛容下二人,李愔稍一移步,便擋住了去路。

“你要怎樣?”楊悅怒目李愔。

“爲什麼?”李愔強自壓住激動,顫聲問道。

“什麼爲什麼?”

“爲什麼不聽我解釋?”

“解釋?”

“那晚我吃醉了。”

“吃醉了?”楊悅從心底裡冷“哼”了出來,電視上最常見的橋段,“因爲一個’吃醉了’便能推卸一切責任?”楊悅望着李愔心灰意冷,心中怒火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滿心的好笑。

一陣大笑,楊悅笑得喘不過氣來。

“這麼說你原諒我了?”李愔見楊悅笑,臉上終於也有了笑容,伸手去拉楊悅。

“原諒?”楊悅甩開他的手,“爲什麼要原諒?”

“你,不信我?”

“相信。”

“那爲什麼不能原諒?”

“爲什麼原諒?我本來便沒有生氣,有什麼可原諒?”楊悅大笑道。

“真的?”李愔又驚又喜,卻又心頭一暗,急道,“你沒有生氣,爲什麼入宮?做了,做了……”

“對,做了才人”楊悅一揚頭,“我從來沒有生氣,只是因爲我沒有必要生氣。”楊悅笑嘻嘻地瞪向李愔,“不要自做多情我喜歡你,會爲了你跟蜀王妃的破事生氣”楊悅嘴角彎出一絲笑,殘忍的笑。

“你——”李愔大吼一聲,頭上青筋爆出,抓住楊悅雙臂,死死盯向她。

“放開我”楊悅被他捏得生疼,臉上卻無比歡欣,勝利的歡欣,聲音卻極冷,冷得讓人打顫。

李愔的牙齒便在不住地打顫,一句話也說不出來,絕望的雙眼如同飢餓的獅子看到獵物一般,失去理智。

“不——”一聲暴喝,狂風捲着暴雨襲過……

掖庭宮內侍省。

李愔臉色慘白呆坐在一角,萬念俱灰。

門外四個宦官帶着恐懼與憐憫的眼神,不時偷偷地看他一眼。

“齊王殿下被賜死之前,也是這個表情。”其中三個青衣內侍,相互對視,心中暗暗做此想法,但誰也不敢說出來。自昨日蜀王被關到這裡,衆內侍便開始猜想,他到底犯了什麼錯,令聖上大怒,竟然關到內侍省。自從齊王在內侍省被賜死之後,這個地方便有些特別,特別是對於關到這裡的皇子來說,意義更加特別。

另外一個內侍則是身着緋衣,大概是個五品宦官,見到三人眼神,輕輕咳嗽一聲,三人立時木然站在門前,一動不動,微微低頭不敢再交流。

“五哥被賜死前是什麼心情?”許久,李愔眼睛終於轉動一下,帶着苦笑,開始打量這個房間。

這兒大概是平日懲戒內侍的地方。刑杖、笞鞭……一應俱全。

“五哥也是在這個房間被賜自殺的吧。”李愔想起自己與齊王李佑平日的交往,這個一向最令他不齒的五哥,突然讓他感到十分的親切起來。

齊王性情暴躁,自己性格衝動,原來真是親兄弟啊。李愔記起他與齊王平日打架最多。齊王一雙暴拳向來無人能敵,只有他才能制服。

“五哥,看來我要跟你做伴去了。”李愔喃喃自語,“去年的三月底是你,今年是我,明年又會是誰?”李愔突然笑了起來。

“五哥死之前雖然被時人笑爲不智,但至少敢向父皇挑戰,起兵謀反而死,雖然不自量力,也算是有所作爲。而我呢?”李愔搖了搖頭,低聲苦笑,“冒犯父皇的嬪妃?萬惡y爲首,我還真是萬惡之首…..”想到自己會在青史上留下這個名聲,李愔不甘的無奈苦笑。

“楊悅,”李愔想到她,心中還是止不住的一陣翻騰。

“聖旨到——”內侍尖着嗓子一聲念唱打斷了李愔的思緒。

“……蜀王酒後無狀,調戲宮女……

“調戲宮女?”李愔面無表情地聽着聖旨,這個罪名太輕了,呵,爲了皇家顏面,自然不便說出是她。

“今削國一半,貶爲虢州刺史,限三日內之官,不得滯留京城…”

“削國一半?貶爲刺史?之官?”李愔似是沒聽明白,驚訝的想,“怎麼不是死罪?”

“呵,蜀王難道嫌判得重了?”內侍見李愔愣在當場,忘記接旨,笑呵呵地說道。

“重?”大起大落之下,李愔有點回不過神來。

“是有點重。一個宮女,蜀王看上便是她的造化,聖上賜給蜀王便是,值得如此聖顏大怒?”內侍笑呵呵地爲蜀王鳴不平。

“宮女?”李愔又驚又詫,“她怎會是宮女?父皇難道真的不忍心殺我,才爲我開脫?”

李愔感到有什麼不對,卻一時有點想不明白。突然靈光一閃,心頭不由一陣狂喜,“她脖子上分明還掛着我送‘金開元’。如果她真是父皇的嬪妃,怎會帶着它……”

“難道武才人不是她?”李愔萬念俱灰的心中泛起一絲活氣。

“可是,即使她不是父皇的嬪妃,她怎會原諒我?”李愔想到楊悅眼中噴着怒火,幾乎想要殺死自己的眼神,心頭又一陣絕望。

“真是昏了頭,真是該死……”李愔暗暗大罵自己,“如果不是父皇突然出現,真不知自己會做出什麼事情……”

內侍見李愔臉上乍驚乍喜,一聲不吭,呆呆地不伸手,不知他在想什麼,提醒道:“蜀王殿下接旨吧。”

……

“武才人是她的小婢眉兒?”李愔原本在室中急步,聽到楊豫之這個消息,喜得眉開眼笑。

“以大哥的聰明,怎會想不出辦法,”楊豫之得意地笑道,“今天我軟磨硬泡,纔得到皇帝舅舅的准許,看到武才人不過是武眉兒,差點笑死我。”

“你可見到她?”怔了半晌,李愔急道。

楊豫之搖了搖頭:“聽眉兒說,大哥住在楊貴妃那兒,沒跟她在一起。”

“母親?”李愔立時向外走。

“你去哪?”

“咸池殿……”話間未落,李愔已飛奔出去。

“唉——”楊豫之在身後大笑着搖頭嘆息。

“大哥真是女人?”大光頭尉遲洪道站在楊豫之身邊,看到李愔一路跑出蜀王府,還是有點不太相信。

楊豫之“哈哈”笑道:“不是女人,六哥怎麼喜歡她。”

“男人也可以喜歡……”尉遲洪道不知是不開竅,還是開竅,這幾天聽到楊悅是女人以來,一直有點不能適應。

“前幾天你還說大哥是男人,六哥也是男人,陰陽不調,不能喜歡……”

“這個,這個……咱們不是也一向都喜歡大哥麼?如果大哥是女人,又是六殿下喜歡的女人,咱們以後怎麼辦?”

“怎麼辦?”楊豫之笑道,“不管她是男是女,她永遠是我大哥。”

“永遠是大哥?”尉遲洪道對楊豫之的想法很詫異,“不能喜歡女人,她明明是女人。”

“女人便不能做兄弟?”楊豫之又好氣又好笑地拍一拍尉遲洪道的大光頭,“你就當大哥還是男人,不就得了。”

……

二人談笑一會兒,正要從蜀王府走掉,卻見李愔又氣急敗壞地返了回來。

“怎麼又回來了?”

李愔鐵青着臉,手中馬鞭揮向身邊的一棵杏樹,杏樹上的青杏被震得紛紛落下。

“父皇不准我進宮。”

“不準?”“爲何?”尉遲洪道與楊豫之齊聲奇道。楊豫之與尉遲洪道對望一眼,二人只是下意識的問,不用回答卻十分明顯,“當然是因爲‘大哥’。”

“難道進宮看貴妃都不可以?”楊豫之嘟嚷道。

李愔想了片刻,咬牙說道:“我就不信不讓我進宮,明日是母親的生辰,父皇讓我三天之後出京,自然是讓我爲母親過完壽辰再走。”

咸池殿位於皇宮最北,最爲深藏。然而也是宮中景緻最好的地方。幾乎三面臨水,背後是宮牆,宮牆之外是西內苑,西內苑正是龍首原的餘坡。龍首原森林茂密,據稱是龍脈所在。咸池殿地勢較高,站在咸池殿中,向前可以俯視池水,向後越過宮牆可以看到龍首原,山景湖景皆有,的確比兩儀殿前的立政殿還要好。

咸池殿其實是一個院落,殿內設有配殿,迴廊,廳閣,比起京城一般的大戶人家一家人佔的地方還要闊綽。殿中金盤、玉器、彩屏、雕樑……無不昭示着咸池殿主人的尊貴。

唐皇內宮“一後、四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妻”,王府只能有“一妃二孺十滕”,與之相比相差甚遠。四夫人皆是正一品,而親王府除了王妃爲一品之外,孺人不過五品,只相當於二十七世婦中最末一等,與才人同品級。難怪親王們爭破了腦袋也想要當皇帝,便是爲了這些個美人,或者爲了給自己心愛的美人們一個更好的封號,也要爭一爭,試一試。

貴妃爲四夫人之首。李世民的長孫皇后於貞觀十年去逝,之後一直沒有再冊封皇后。因而在貞觀十八年,後宮之中貴妃是宮中最貴之妃。

楊貴妃的生辰宴自是極盡奢華。宮中諸妃嬪皆來道賀。宮內外已出嫁的公主,或者已娶妻的親王諸妃也來送上壽禮。雖然沒有同安大長公主的生辰舞會場面大,但也是絲竹聲樂,輕歌曼舞,十分熱鬧。

楊貴妃今日是壽星,卻是眉頭微蹙,不是十分開心。蜀王剛剛受到貶斥即將離京,楊貴妃一向性情最軟,難免傷懷。有幾個心細的在敬酒的同時,不免溫言勸解一番。

李世民卻瞭解其中真正的原因。雖然明面上說蜀王“調戲宮女”,實際上蜀王“非禮”的是貴妃視若女兒的徒弟,因而楊貴妃纔會大爲生氣。見楊貴妃這個一向溫柔的慈母,對蜀王不冷不熱不予理睬,李世民知道楊貴妃心中已是怒極,坐在一旁低聲開解。

再去看蜀王坐在一旁,不言不語,情緒十分低落。李世民仔細打量自己這個兒子,發現這個兒子與自己年輕時候長得最像,性情衝動也最相像。見蜀王與平日相比,英俊的面上有些憔悴,雙眼微微陷落,帶着幾分的執拗和倔強,李世民心中微微一痛。如果真的只是冒犯一個宮女,大不了賜給他便是,他偏偏要冒犯她……

想起昨日的一幕,李世民不由怒氣上升。如果不是楊悅自己爲蜀王求情,只怕李世民一時氣怒之下,不會如此快的輕意饒過蜀王。楊悅與兒子到底有什麼瓜葛?李世民暗暗納悶。

“吳王到——”內侍一聲通傳。打斷了殿中諸人的思緒和竊竊交談。

楊貴妃聽了卻是又驚又喜,不去看兒子,先去看李世民。

李世民微微點頭,笑道:“正是要給愛妃一個驚喜。”

一去將近半年,楊貴妃最稱心的兒子回京親自爲母親賀壽,的確讓楊貴妃一時眉頭大開,展開笑顏。

吳王李恪給父皇行過禮,不及向母親行完禮,楊貴妃已扶住兒子涔涔淚下。

趙王李福看到不樂意的大吃飛醋:“恪哥哥壞,一回來便惹母親哭。”飛跑過去,把吳王李屬推開,自己倒在母親懷中。惹得衆人大笑不已。

李福被衆人笑,有點不好意思起來。見座中一個宮ji正在彈琴,大聲叫道:“你彈的不好,悅姊姊比你彈得好多了。”

衆人見他故意轉移注意力,又是一陣轟笑。

“聽說貴妃的弟子盡得貴妃琴技真傳,何不讓她來彈湊一曲。”座中不知是誰提議。

楊貴妃心情大好,一時忘記對蜀王的氣惱,吩咐身邊宮女:“去請悅兒來。”

蜀王侍立在楊貴妃身旁,正向吳王見禮,聽到楊悅要來,面上一時百感交集,愣愣地怔住。

吳王見到微微詫異。回頭去看時。見一個女子翩然而來,一身妝束與宮中諸人大爲不同。不束高髻,而是將三縷兒雲髻盤於頭頂,其餘長髮散在腦後,半束半散不飾半支金花步搖。身着一襲碧綠羅紗,並非袒胸宮裝,也無半隻織綿繡花,然而袖帶飄飄,衣袂塊塊,與髮型一般,渾然天成,飄逸若仙,灑脫不羈。輕紗掩面,看不到樣貌,更添了幾分神韻。只一雙眼睛露在外面,秋波微轉,已是星海帶雨,令人眩暈……

一時間,室內落針可聞,一齊出神地望向楊悅。

楊悅如此裝束,卻並非刻意,只是如平日一般,率性而爲。面上輕紗,只因座中相識之人太多,怕一時被人識破,不得不爲。一眼便看到蜀王站在一旁,楊悅微怒。如果不是因爲聽說蜀王被關到了內侍省,楊悅也不至於爲這個“混蛋”求情。見蜀王巴巴地盯向自己,楊悅胸中更怒。好在輕紗掩面,別人看不到。

但見楊悅向衆人行禮完畢,徐徐坐下,從宮女手中接過瑤琴,纖指微微撥動,如行雲流手一般,鳥語花香,百蝶飛舞……衆人尚未回過神來。卻聽琴聲一轉,錚錚之聲起。原來剛纔不過是隨手拭琴,現在纔開始正式彈湊。

楊悅卻是心中怒意流於琴上,錚錚之聲,縱橫捭闔,翩若驚鴻舞於長天,婉若游龍戲於江河,秋風瑟瑟,春意盎然,飲馬長江,直搗關山,醉眼相看劍,蕭蕭斑馬鳴……

正是楊悅當日自己作的《英雄曲》,後來經蜀王修訂,成爲天下書社的社曲。

一曲完畢,衆人齊聲大讚。李世民微眯雙眼,吳王李恪微微驚呼,蜀王則是黯然神傷,唯有他聽出,楊悅此曲不過是抒發對自己的怒意……

“怎麼是他?”當日楊悅在曲江邊上作此曲時,吳王曾經聽到過。

吳王面上的驚詫,令楊貴妃十分驚訝,招手讓楊悅過來,介紹吳王給她認識。

待到楊悅走近,吳王更是驚疑不定。這雙眼睛與“楊三”一模一樣……

楊悅不欲久留,行完禮翩然而去。

趙王李福見到,追在後面:“悅姊姊,等等我。”

吳王李恪稍做停頓,尋了個理由也悄悄地跟了出去。李愔則早已不知去向。

李世民心中不由暗暗搖頭,自己這三個兒子原來都喜歡她。福兒暫且不說,愔兒,從今日觀來,顯然並非爲色而是爲情。便是李恪這個一向沉穩的兒子,也會坐不住,到是少見。回頭去看楊貴妃,貴妃眼中也盡是迷茫……

第194章 月牙河(2)第338章 燭影第357章 下江南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126章 問難(2)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93章 人道第358章 下江南2第130章 懸疑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112章 琴音撥動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42章 太行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28章 錯?第156章 抓賊(4)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84章 真真假假第345章 動機3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01章 金印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349章 連環3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314章 爭寵第326章 對決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03章 出口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306章 問疾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217章 拜月(4)第17章 決鬥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328章 對決(3)第340章 怪癖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22章 出獵(上)第12章 皇宮大內第109章 黃雀在後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156章 抓賊(4)第195章 挑釁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95章 挑釁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238章 出口(上)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204章 廢城第210章 宴樂第129章 情與禮第144章 蒼巖2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50章 灞柳風雪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22章 畫鵝點睛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80章 拜師(五)第358章 下江南2第55章 白衣美人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343章 動機第214章 拜月(1)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290章 無情第155章 抓賊(3)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143章 蒼巖第280章 鬥法(2)第88章 義鬥(上)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10章 宴樂第280章 鬥法(2)第155章 抓賊(3)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2章 皇宮大內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158章 訪客(2)
第194章 月牙河(2)第338章 燭影第357章 下江南第49章 公主豔舞(下)第126章 問難(2)第44章 將信將疑(下)第93章 人道第358章 下江南2第130章 懸疑第226章 又見雪人第112章 琴音撥動第150章 大雲無想(上)第142章 太行第367章 決戰瓜洲2第128章 錯?第156章 抓賊(4)第53章 蜀王府的“饅頭”(上)第84章 真真假假第345章 動機3第213章 西天聖母(2)第201章 金印第47章 眼見不一定爲實(二)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52章 簫聲咽(下)第186章 龍華大會(9)第58章 大唐軍神(一)第349章 連環3第82章 英雄救美(上)第314章 爭寵第326章 對決第56章 柴二郎求婚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203章 出口第14章 大胖鬍子第286章 父女情義第306章 問疾第307章 別有幽愁第100章 抱布貿絲第217章 拜月(4)第17章 決鬥第200章 千葉公主(3)第328章 對決(3)第340章 怪癖第231章 尷尬境地第300章 莫要誤會第7章 長安閒逛(上)第55章 白衣美人第222章 出獵(上)第12章 皇宮大內第109章 黃雀在後第317章 進退不得第156章 抓賊(4)第195章 挑釁第247章 血戰太子川第285章 靈臺依舊第195章 挑釁第342章 一羣八卦男2第238章 出口(上)第121章 混蛋,歸來第204章 廢城第210章 宴樂第129章 情與禮第144章 蒼巖2第29章 花魁大賽(三)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45章 拉麪,吃不吃第83章 英雄救美(下)第50章 灞柳風雪第294章 一去經年第292章 多情莫若無情第22章 畫鵝點睛第333章 白天與黑夜第36章 狂街少年(下)第80章 拜師(五)第358章 下江南2第55章 白衣美人第375章 時空錯亂第343章 動機第214章 拜月(1)第27章 花魁大賽(一)第265章 千里不留行第72章 蜀王妃的煩惱第360章 雷塘迷霧第290章 無情第155章 抓賊(3)第177章 大雲無蹤第143章 蒼巖第280章 鬥法(2)第88章 義鬥(上)第31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2章 你的笑是穿腸的毒藥2第116章 遍地都是美人計第210章 宴樂第280章 鬥法(2)第155章 抓賊(3)第25章 武氏三思第12章 皇宮大內第234章 靈臺方寸山第240章 出口(下上)第158章 訪客(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