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結局

對於楊裕自請前往美洲之地,楊儼和楊格兩人自然都樂得其成,雖然現在他們兄弟姐妹加起來已經有二十多人,只是最有資格繼續皇位的還是他們三人當中的一人,這不僅是因爲他們三人都已成年,按皇帝現在的身體狀況再活個十年,二十年都沒有問題,真正到皇帝撒手人間時成年的皇子肯定不少,而是他們得益於自己的母親不但是貴妃,而且更是在皇帝未登基時就在一起,當然會比其他皇子更多的機會。

楊儼與楊裕是同母兄弟,只是受到的壓力反而更大,畢竟在爭奪母親的支持上面,楊儼等於沒有優勢,如今楊裕一走,誰也不知什麼時候能回來,等於自行放棄了繼承皇位的資格,兩人自然是鬆了一口氣,不過,對於楊裕能走得如灑脫,內心又不羨慕不已,這麼一大片土地,若是經營得好了,雖然不能與中原相比,可是遠勝於一名普通親王所能達到的權勢。

和楊裕一樣,這次乘船前往美洲的數萬人大部分是自告奮勇的年輕人,只有少部人是朝庭指定的人選,雖然故土難人,只是此時的大隋無論官民,骨子裡的開拓和冒險精神遠勝於後世,這種開拓和冒險精神都是大隋立國以來一系列輝煌軍事勝利帶來的成果,這些年輕人多是家中的次子,或三子,四子……,他們自知繼承不了多少家業,更願意到外面去闖蕩一番。這次遠航的人當中,李世民也赫然在列。

有了前次航行的經驗,大半年後,楊裕所領的數萬人順利到達,海上航行時所受到的損失也減少到了最少的地步,只有一艘船隻沉沒。損失了十幾名人手,相當於數萬人地大船隊來說,這點損失只能算輕微了。

在楊裕等人到達美洲時,第一次航海過來還留下來的一千多人已經在那裡站穩了腳跟,他們開闢了上萬畝的良田,打垮了數支不好意的土箸部落,與更多的土著部落取得了友好關係,他們甚至招募了數千土著人爲自己勞動。

對於美洲大陸的印第安人而言,這些從海上過來的黃皮膚。黑眼睛之人有着精美的衣物、瓷器、食物,巨大的船隻,優良地鎧甲兵器,樣樣都不是他們所能比美。自然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除了一些貪婪的部落想通過戰爭掠取外。絕大多數印第安人見到隋軍精良的兵器都打消了不切實際地念頭,老實用各種自己認爲最珍貴的東西向過來地大隋人交易。

對於印第安人的交易,隋軍自然不會拒絕,楊勇自認不是什麼暴君,並沒有滅絕美洲大陸生活着的數十萬上百萬印第安人之意。那麼自然是要運用手段同化,須知很長一段時間。漢人在美洲都不能超過印第安人,同化的最好手段莫過於利用自己先進的文化,精美地物品進行引誘,使印第安人對大隋認同,當然,對於不認同的部族,楊勇不介意用暴力手段使之認同。

因此隋軍上岸地初期就向遇到的印第安部族送出了不少絲綢。棉布。瓷器等物品,獲得了許多部族的好感。又用雷霆手段滅了幾個部族之後,他們除了初期的水土不服,基本上沒有遇到多大麻煩。

印第安人能拿出來與漢人交換的物資不外是一些獸皮、植物種子,而漢人帶過來的幾乎每一樣東西印第安人都想擁有,這種不平等的交換方式讓許多印第安部族很快輪爲赤貧,再也拿不出東西來交易,若是他們想再與漢人交易,就不得不以勞動來獲取了,這正是先期地一千多人短短時間就能開墾出上萬畝良田地原因。

隨着楊裕等人的到來,漢人在美洲地實力驟然增大了十倍,對於幾千人就是大部族的印第安人來說,再也對漢人構成不了威脅,楊裕等人放心的到處跑馬圈地,將最肥沃的土地圈入自己手中,原先土地上的印第安人要麼被同化,要麼只能退讓,到了此時,他們才真正知道這片土地有多大,任由他們放馬四奔,彷彿永遠無窮無盡。

此後的數十年,大隋一直沒有中斷對美洲的移民,到了楊勇去世時,整個美洲大陸的漢人已經高達五十多萬人。反而是澳洲移民慢得多,直到楊勇去世,整個澳洲人口也不過十多萬人。

朝庭的東進與南進戰略都取得了空前成功,單以國家的領土而言,大隋已經遠超歷代,只是到底美洲和澳洲都相隔太遠,中間又是海洋,總有一種虛幻的感覺,唯有西進,那裡的土地才與中原相連,天下四海圖發佈後,大隋上下對土地征服的慾望簡直不可遏止,大業二十三年,大隋的軍隊開始越過西域,準備征服新的土地。

隋軍勢不可擋,大小勃律、呼羅珊都被隋軍順利攻下,不過,再前進時隋軍很快遇到了對手——波斯帝國,此時的波期帝國正是全盛時期,他們在數百年的時間裡征服了後期的敘利亞、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整個阿拉伯半島地區。

不過,波斯帝國正在與拜占庭交戰,雙方的戰爭已經持續多年,大隋的加入,使得波斯帝國陷入了兩面作戰的境地,大業二十四年(公元626年),波斯帝國大軍在圍攻拜占庭首都的戰役中慘敗而歸,拜占庭趁勢反擊,加上東方大隋軍隊進入,波斯帝國爲自己敲響了喪鐘,短短兩年時間,強大的波斯帝國就灰飛菸灰。

不過,波斯帝國的覆滅大隋卻沒有佔到多大好處,由於路途遙遠,隋軍糧草物資難以維繼,只得退兵,將侵佔自波斯帝國的土地拱手讓出,一直被波斯人壓制的穆斯林人趁勢崛起,佔據了原先波斯帝國大部分領土,此時的穆斯林軍團正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白衣大食前身。

與波斯人的戰爭進行了二年,傷亡了數千精銳,耗資更是數百萬貫之巨。卻是爲他人作了嫁衣,大隋上下對於土地擴張地狂熱心情總算冷靜了下來,楊勇自己也做了反思,現在大隋的國土面積已經夠大了,在原先的土地還沒有鞏固下來之前,匆匆再去佔據新的土地不過是建在沙堡上的城堡罷了。

此後的十數年,除了往呂宋,美洲、澳洲等地移民外,大隋基本上停止了大的軍事行動。進入了一段和平發展時期。

大業三十五年,楊勇已是七十高齡了,由於養生得法,楊勇依然感覺精力充沛。只是元杏兒,雲媚兒卻先後逝去。讓楊勇不免感到孤寂,加上大隋承平十數年,原先所佔的地方都得到了鞏固,楊勇重新涌起了雄心,下達了再次西進的命令。

皇帝地命令一下。大隋的戰爭機器重新運作起來,十數萬隋軍加上數十萬民夫開始向西推進。很快將原先放棄的大小勃律,呼羅珊等領土重新納入大隋懷中,面對隋軍的咄咄逼人,白衣大食調集全力抵擋隋軍,雙方在赫爾曼德河畔展開了拉據戰,互有勝負。

白衣大食此時已經成爲一個強國,國土面積僅次於大隋。爲了對抗白衣大食。不讓奪得地呼羅珊等地丟失,楊勇在新奪得的土地上採取了分封制。將呼羅珊等地劃分給羅藝、史萬歲、屈突通三人作爲封地,這三人成爲新地三大異性諸侯,他們的領地不再是以前的一萬頃,兩萬頃,而是每人足足有十數萬平方公里。

從西晉八王之亂後,歷代王朝都認爲分封諸侯是禍亂之源,在此後中國的一千多年封建社會中,基本上不存在諸侯分封,唯一的例外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將各個兒子封王鎮守各方,可是朱元璋一死,他地兒子朱棣就奪了侄兒的皇位,似乎更是印證了不可分封諸侯地事實。

朱元璋只封自己的兒子尚且如此,何況外人,只是楊勇卻另有想法,周分諸侯而有八百年天下,後世的王朝卻很少有超過三百年,中央集權固然有很多優勢,只是很容易僵化,國家越大,這種僵化就越嚴重,以致於除了開國一代兩代強盛外,基本上到了第三代就走下坡路。

楊勇自然不希望大隋也走上這條老路,相比於歷代皇朝,大隋的疆域更是前所未有的廣大,呼羅珊等地離大隋實在太遙遠了,若是前線將領沒有獨斷之權,很容易丟失,若是因爲怕出亂子就乾脆放棄這些地方無異於因噎廢食,還不如直接明確其責任,使其能安守本分,何況羅藝三人雖然得到了十數萬平方公里的封地,可是原先哪裡先並非大隋領土,對於大隋並沒有什麼實質的損失。

除了羅藝、史萬歲、屈突通三大異性諸侯外,楊勇封得更多地還是自己兒女,每一名皇子都得到了成千上萬平方公里地封地,其中以楚王楊裕封地最大,幾達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過,無論是皇子也發好,異姓諸侯也好,他們地封地都離遠中原,楊勇分封諸侯並不是要造成國家的不穩定,中原地區絕不可以分割,若是後世掌握了絕大部分資源的中央連諸侯也無法壓制,實在也到了該亡的時候,相比亡於外族,楊勇倒是寧願大隋王朝亡於自身的諸侯。

大業四十年,楊勇已經是七十五歲高齡了,大隋的東宮儲位依然懸而未立,這讓朝中大臣憂心仲仲,雖然看着上皇帝無論精神還是身體都非常好,只是人生七十古來稀,大臣們非常擔心一旦皇帝撒手歸去卻沒有立下太子,引得各皇子爭位,現在各個成年皇子雖然遠離中原,可是各人都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一旦衆皇子相殘,對大隋簡直是一場浩劫。

諸臣在尚書左僕射呂沐霖的帶領下,再次向皇帝請立太子,衆臣言詞肯切,楊勇也不得不考慮身後之事了,答應了衆臣立太子的請求,不過,卻是改明立爲暗立,以密匣的形式將太子的姓名存於太極殿的匾額下,衆臣每日上朝都要經過的頭頂上,派人日夜守護,除了皇帝自己,有膽敢私自開啓者。無論是誰,皆以謀逆罪論。並立下規矩,密匣只有在皇帝突然駕崩又沒有公開太子身份的情況下,才能由尚書省左右僕射匯同六部尚書,當朝皇后,四大貴妃共同注視下開啓。

皇帝以密匣地形式公佈太子之位,雖然讓許多人仍然不滿意,不過,大家總算鬆了一口氣。大隋總算免去了諸皇子爭位的隱憂,只是大家的好奇心也調了上來,許多人忍不住暗中猜測,到底皇帝在密匣中寫的是誰的名字?

其中自然以魏王楊儼和趙王楊格呼聲最高。其餘各皇子雖然有不少成年,但皇帝從來沒有對那個皇子表示親近。自然沒有人認爲皇帝會選他們,楊儼和楊格兩人更是心癢難忍,只得行事更加小心,唯恐讓人抓到把柄告到皇帝耳中,萬一匣中名字是自己。由於自己不慎讓父皇改變心意豈不後悔莫及。

大業四十三年,已是七十八歲高齡的楊勇自感不適。傳旨讓分封各地的皇子進京,此時魏王楊儼、趙王楊格的年齡都快到六旬,接到父皇回京的旨意,心知父皇不久於人世,心中既悲傷又忍不住絲絲興奮,或許馬上就輪到自己成爲大隋第三代皇帝。

大業四十四年,基本上所有皇子都已進京。就連遠在北美地楚王楊格也趕了回來。只是經過孫思邈的治療,楊勇的病卻奇蹟般好了。不過,楊勇已不準備再做皇帝了,這幾十年皇帝做下來感覺太累,他命令尚書左僕射呂沐霖親自從太極殿的匾額下取下存放了數年地密匣,當着衆皇子和羣臣的面開啓。

此時呂沐霖也是七十多歲,當他抖抖嗉嗉打開密匣取出其中地聖旨宣讀時,看到一個絕沒有想到的名字,不由驚訝的啊的一聲大叫,差點將手中的聖旨掉到地上。

密匣中只有四個字:“楚王楊裕。”

也難怪呂沐霖驚訝,自從楊裕前往美洲,所有人都以爲他退出了皇位競爭,沒想到到頭來,皇帝還是屬意楊裕。

聽到楊裕地名字,楊儼和楊格兩人臉上滿是失望,這些年,他們都把彼此當成了對手,沒想到密匣中的名字卻是不聲不響,已經離開中原二十年地三弟,只不過他們並不敢不滿,楊勇到底還沒有死,就在邊上笑吟吟的看着,他們有再大的不滿也不敢表露出來。

選楊裕繼位,其實早在楊裕願意前往美洲時楊勇就已經有了決定,天高皇帝遠,以楊裕的才能,美洲必定會經營的紅紅火火,無論是楊儼、楊格還是其他人做皇帝,美洲與中原都很有可能有被割裂的危險,唯有楊裕做了皇帝纔會對美洲一如既往的支持,而美洲都是楊裕地舊部,就是想與中原割裂也不可能。

當然,如果楊裕想作美洲王,連楊勇地旨意也不理會,那自然就沒有接掌大位的機會,美洲與中原地分裂也成了定局,連楊勇也會無可奈何,不過,這樣一來,楊裕知道父皇是選他作繼承人,恐怕會後悔的捶胸頓足。

確定了繼承人,楊勇對皇位不在留念,直接將皇位禪讓給了楊裕,大業四十四年,新皇繼位,定年號爲開元,而楊勇作爲太上皇卻沒有留在京城,帶着一隊護衛乘船飄然而下,他要趁着有生之年好好遊覽一下自己治下的江山。

楊裕做了皇帝后,中原與美洲之間的聯繫更加密切,他卻沒有以密匣形式確立自己的太子,而是直接立了留在美洲的長子爲太子,從此大隋形成一個制度,基本上太子之位都是由封在美洲的親王繼承,使這片土地不會脫離中原掌控。

開元十年,京城傳來消息,太上皇在揚州駕崩,頓時舉國同哀,楊裕不顧高齡,親自到揚州迎接太上皇棺木進京,衆臣都誇讚皇帝的仁孝,太上皇確實沒有選錯繼承人。

楊勇下葬後,楊裕與衆臣爲楊勇選定諡號,只是選來選去卻都不滿意,以楊勇的功績,用上什麼譽美之詞也不爲過,最終楊裕才拍板,將楊勇的諡號定爲“聖宗文武明睿仁皇帝”,後世多以隋聖宗皇帝稱之。

本書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10章 秘密第82章 貓妖第37章 動盪上第1章 禍福相依第56章 慕容第44章 赤騎回京第51章 仁壽三年第55章 難兄難弟第74章 女人第76章 楊堅崩第58章 潛伏下第60章 埋伏佛門第4章 苦戰第79章 樑主進京第33章 擡棺進諫上第71章 再無顧忌第82章 援軍第22章 巧遇下第61章 新羅神起第1章 隨公國府上第86章 監軍第30章 草原來訊第53章 殺人救人第33章 憤怒上第58章 反擊第11章 掃興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41章 正主上第95章 洛陽宮第76章 楊堅崩第61章 強弩第57章 劫糧(二)第3章 甦醒上第32章 招攬下第10章 秘密第59章 思退第80章 來客第38章 發泄下第31章 表弟叔德上第51章 仁壽三年第54章 消息第42章 辯解第54章 消息第75章 謀劃第36章 密令第17章 頡利可汗第26章 大醮會下第52章 黑手第86章 監軍第61章 強弩第54章 焚琴煮鶴第30章 登門下第15章 楊約第99章 直斥第61章 親赴前線第49章 兄友弟恭第54章 賜名下第97章 故人第90章 情懷第1章 突厥來襲第72章 血戰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85章 大樹倒下第61章 親赴前線第46章 城下交鋒第16章 軍營下第44章 軍御駕前線第14章 大運河(一)第85章 渡河第67章 痛殲上第22章 突厥人的反擊(三)第73章 風波起第45章 魯仲連第66章 吃酣第16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章 大旱第112章 議罪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92章 渡江第83章 逃命第74章 回京第16章 大運河(三)第51章 股掌之間第96章 暗衣衛第68章 反目第23章 挑撥第14章 大運河(一)第43章 封賞第56章 鋌而走險第37章 囂張第19章 蜀公府第57章 形勢第24章 穿牛鼻第1章 衛王遺言第26章 大醮會下第91章 兄弟第60章 埋伏佛門第63章 武帝崩上第70章 涿郡第45章 魯仲連
第10章 秘密第82章 貓妖第37章 動盪上第1章 禍福相依第56章 慕容第44章 赤騎回京第51章 仁壽三年第55章 難兄難弟第74章 女人第76章 楊堅崩第58章 潛伏下第60章 埋伏佛門第4章 苦戰第79章 樑主進京第33章 擡棺進諫上第71章 再無顧忌第82章 援軍第22章 巧遇下第61章 新羅神起第1章 隨公國府上第86章 監軍第30章 草原來訊第53章 殺人救人第33章 憤怒上第58章 反擊第11章 掃興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41章 正主上第95章 洛陽宮第76章 楊堅崩第61章 強弩第57章 劫糧(二)第3章 甦醒上第32章 招攬下第10章 秘密第59章 思退第80章 來客第38章 發泄下第31章 表弟叔德上第51章 仁壽三年第54章 消息第42章 辯解第54章 消息第75章 謀劃第36章 密令第17章 頡利可汗第26章 大醮會下第52章 黑手第86章 監軍第61章 強弩第54章 焚琴煮鶴第30章 登門下第15章 楊約第99章 直斥第61章 親赴前線第49章 兄友弟恭第54章 賜名下第97章 故人第90章 情懷第1章 突厥來襲第72章 血戰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85章 大樹倒下第61章 親赴前線第46章 城下交鋒第16章 軍營下第44章 軍御駕前線第14章 大運河(一)第85章 渡河第67章 痛殲上第22章 突厥人的反擊(三)第73章 風波起第45章 魯仲連第66章 吃酣第16章 一將無能,累死三軍第1章 大旱第112章 議罪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92章 渡江第83章 逃命第74章 回京第16章 大運河(三)第51章 股掌之間第96章 暗衣衛第68章 反目第23章 挑撥第14章 大運河(一)第43章 封賞第56章 鋌而走險第37章 囂張第19章 蜀公府第57章 形勢第24章 穿牛鼻第1章 衛王遺言第26章 大醮會下第91章 兄弟第60章 埋伏佛門第63章 武帝崩上第70章 涿郡第45章 魯仲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