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人組

事實上當然不是楊勇人品好,隋軍無意之間發現的這個銅礦就是後世外蒙古的額爾登特銅礦,該礦不但易開採,而且儲量極大,七十年代外蒙古在蘇聯的援建下開採,蘇聯解體後外蒙又與俄羅斯合股,年產銅精礦40萬噸,而且還伴生鉬和銀兩種貴金屬礦脈。額爾登特銅礦一經開採就成爲外蒙的主要收入來源,最高時佔到外蒙政府財政收入的五成。

不過,此時離蒙古人這個名稱出現還有六百年,如今歷史改變,能不能再出現這個民族都是一個疑問,這個大型銅礦的提前發現,等於斷絕了遊牧民牧在這片草原上再死灰復燃的希望,爲了源源不斷的銅料,漢人會一直牢牢佔據着這片草原。

當然,反過來也可能說楊勇人品好,歷史上唐朝的版圖一直擴張到貝爾加湖以西,卻沒能發現這個蒙古高原上的大銅礦,否則也不會在後期將這些領士捨棄。

現在大隋境內通行的銅錢只爲兩種,一種是開皇五銖,一種是大業通寶,大業通寶,顧明思義是在楊勇登基後鑄出來的新錢,廢除了以前五銖錢的叫法,直接叫大業通寶,開皇五銖曾鑄過少量一貫達六斤四兩的銅錢,不過,總量不到一萬貫,其餘都是重四斤二兩一貫的銅錢,大業通寶延續了開皇五銖的重量,一貫銅錢也是標準的四斤二兩。

大隋從開皇初年開始鑄錢,前三年共鑄錢四千五百萬貫,將市面上流通的前朝貨幣收繳一空,全部換成五銖錢,沒有了舊幣作爲銅料來源,後面的鑄幣量便大大下降,先是每年鑄錢在一百至二百萬貫,到了仁壽時期,朝庭一年的鑄幣量不到四五十萬貫。

從第一枚隋五銖鑄造,到現在的大業五年的二十多年時間裡,朝庭鑄出的銅錢超過了七千萬貫,漢五銖從從武帝元狩五年到平帝元始年間約一百二十年中,總共才鑄錢二千八百萬餘貫,這不能不說大隋的經濟已經遠超漢朝。

大隋所鑄的銅錢爲錫二銅八,用銅爲三斤三兩六錢,七千萬貫銅錢需銅十一萬七千六百噸。這些銅幾乎用盡了歷朝歷代開採出來的銅料,如今朝庭新開採的銅礦一年也不過數百噸左右,即使全部用來鑄幣,也只有數十萬貫,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

如果這個銅礦每年能夠開採一千噸的純銅,意味着大隋可以多鑄出六十萬貫銅錢,二千噸就是一百二十萬貫,當然,有了多餘的銅不一定都要鑄爲銅錢,各種工具,器皿都可以用銅製成,銅價也會大跌,再也不會有把銅錢融化後做器還能獲利數倍的好事。

“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隨在皇帝身邊的衆臣也反應過來,紛紛道喜。

“皇上御駕親征,還未到戰場,前方先傳來可供我大隋百年之用的橫財,預示着此番出征一切順利,一定可以殺的遼東小丑屁滾尿流。”趙念在旁邊湊趣道。

“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既然上天讓大隋發現了這個大銅礦,那就是上天給予大隋的財富,這個銅礦就叫天予銅礦吧,傳朕旨意,銅礦周圍二十里馬上劃爲禁區,着令工部尚書雲定興制定詳細的開採計劃,越快越好,另外,可將國內開採數量不大的銅礦全部關閉,其礦工移民草原,所有待遇從優,長孫晟,李靖兩人發現銅礦有功,各升一級,其餘有關人員等着情封賞。”

天予銅礦的發現傳到朝內,工部拿了最大的熱情,很快抽調出國內熟練的礦工前往草原,草原上的五萬隋軍也不再採取守勢,變得咄咄逼人,開採銅礦需要大量的人力,這些人力不可能從國內而來,最好的對象當然是從西突厥境內奪取,西突厥邊境牧民也如同原先的東突厥一樣,陷入了血雨腥風當中。

儘管大家已經預料到這個銅礦給朝庭帶來好處,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好處會是如此之大,第一年只是在小打小鬧的情況下,開採出來的礦石就達到五千噸之多,若是在國內,這些礦石只能練出五六十噸精銅,可是天予銅礦的五千噸礦石卻足足練出了一千五百多噸精銅。

此後這個銅礦一共開採了四百多年,總產量加起來達五百多萬噸精銅,若是全部用來鑄銅錢,可以鑄30億貫銅錢,事實上,後來由於白銀和黃金的流入,全國最高時所流通的銅錢也不過一億五千萬貫左右,只需要這個銅礦出產銅料的二十分之一就可以了。

當然,不可能所有的銅都用來鑄錢,其實銅的用處實在是太多了,兵器,農具,器皿,大鼎,銅像……只是在銅錢都不能滿足要求的情況下,自然大部分的銅料都被用來鑄錢。

有了這個大銅礦,第二年大隋境內低品位的銅礦全部停止了開採,以後中原所有新增銅料都來源於天予銅礦,直到數百年後,漢人進入了全面工業和熱兵器的時代,單靠這個銅礦的供應纔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不過,那時候漢人早已衝破海洋的阻礙,銅礦的來源更是豐富,也不需打國內低品味銅礦的主意,使得許多原始森林,地貌可以保存到後世。

後世有人評價這個銅礦對於中國的意義,不亞於紡織業推動工業革命的意義,正因爲有了天予銅礦提供的足量銅,不但爲大隋的經濟飛速發展提供了鑄錢的銅料,而且也給製造機器提供了足夠的銅料,隋之後大量的青銅器也作爲古董完整的保存了下來,留給了後人諸多豐富多彩的各種精美銅器。

涿郡,來自於各郡的府兵門都向這裡匯聚過來,一萬,二萬……等到秦瓊和程咬金他們到涿州時,涿州的兵馬正是最高峰之時,已經達到十幾萬人,這十幾萬人馬將整個涿郡變成了一個大兵營。

秦瓊雖然是第一次投軍,由於得到縣令的推薦得到了一個什長的位置,他的隊伍中還有兩個特殊的人物,一個當然就是才滿十五歲的程咬金,另一個年齡比程咬金還小,只有十三歲。

府兵雖然不如禁軍精銳,不過都是膀大腰圓,年輕力壯的漢子,彼此來處各方誰也不服誰,秦瓊年過三十還是一幅小白臉的模樣,程咬金身高體壯,一張黑臉按理倒是能唬人,只是嘴上沒毛,一看就稚嫩無比,加上一名年齡比程咬金年齡還小,更是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一開始,秦瓊這什隊伍沒少讓人恥笑,就是同一什的老兵對秦瓊三人也是不服氣之極。經常出言挑釁,若不是軍中嚴禁械鬥,恐怕早就有人對他們不客氣了。

不過,數天過後,所有人看着秦瓊這什人馬卻是打心裡感到畏懼,軍中雖然嚴禁械鬥,不過,士兵們總是會找到機會藉機比武,短短數天時間,秦瓊三人打趴了數十名對他們挑釁之人,那名十三歲的小孩武藝比起秦瓊,程咬金兩人來竟然絲毫不差,一人打趴了十幾人。

這名十三歲的小孩姓羅名士信,齊郡歷城人,和秦瓊是老鄉,以他的年齡自然沒有資格成爲在冊的府兵,聽到朝庭詔徵府兵,竟然一人從家中跑出來投軍,因爲帶的錢不多,到了半路上就沒有了路費,頓時進退兩難,恰好遇到了秦瓊一行,秦瓊見同是老鄉的份上,又行囊豐盛,便慷慨解囊相助,本來想讓羅士信拿着盤纏回家,畢竟他年齡還小,羅士信見秦瓊看不起他,便提出要和秦瓊比武,秦瓊無奈,只得讓程咬金與他比試。

羅士信比程咬金小兩歲,身材差不多隻有程咬金的一半,對於羅士信,程咬金開頭很看不起,認爲自己一隻手就能打敗,沒想到一下被就羅士信給了一個下馬威,將程咬金摔了一個四腳朝天,這下程咬金惱羞成怒,爬起來重新再戰,結果數十回合後,程咬金又被摔倒在地。

見到羅士信如此厲害,秦瓊才同意出留他,到了涿州,秦瓊可以憑着府兵登記報到,程咬金和羅士信兩人卻是費了一翻功夫,又在負責登記造冊的軍官面前演練了一遍武藝,才得以成爲府兵,與秦瓊分在一起。

這次皇帝御駕親征,許多府兵都想能親眼見到皇帝,程咬金和羅士信兩人也不例外,可惜涿郡離遼河一線還有近千里的距離,爲了不讓高句麗人先得到消息作好準備,楊勇委任兵部尚書賀若弼作爲前線指揮,府兵在涿郡集合編練成軍後,馬上就提前出發。

當楊勇的龍舟到達涿郡時,府兵已編遣成十軍,每軍二十團,每團十隊,每隊一百人,每隔二十里發一軍,前面共發送七軍零十團,涿郡只留下了五萬人馬,秦瓊三人所屬的隊伍正屬於留在涿郡的人馬當中。

第2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90章 情懷第50章 自貶第21章 敬獻第六十八 痛殲下第26章 困獸下第53章 殺人救人第17章 四惡上第65章 壽宴第80章 來客第89章 夜談第56章 慕容第35章 各逞心機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43章 封賞第40章 鬧賊下第62章 穿行下第96章 遠航第23章 難封的長孫晟第69章 搜捕第24章 彩絲院第35章 各逞心機第38章 孫清來信第31章 招攬上第1章 突厥來襲第53章 殺人救人第96章 暗衣衛第41章 進退維谷第34章 擡棺進諫下第18章 不好的預感第22章 臥虎藏龍下第69章 伏擊成空第62章 穿行下第15章 大運河(二)第35章 誤會上第98章 破鏡第30章 香豔誤會第15章 大運河(二)第26章 大醮會下第51章 誘降樑默第36章 大勝第六十 叛軍四起第57章 身份轉變第87章 制度確立第43章 誰在下棋第98章 年豬第65章 壽宴第41章 末日逞威第11章 掃興第六十五章第70章 意外第44章 赤騎回京第6章 翻手爲雲第34章 憤怒下第10章 秘密第79章 樑主進京第52章 羅十二郎第77章 情報第53章 追查第49章 疑慮第96章 激戰第65章 爭分奪秒上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61章 兄弟相見第88章 教訓第40章 使者貪婪第54章 出征下第33章 按兵不動第68章 跟蹤第35章 遼東城第63章 無情第64章 尉遲自盡第26章 突厥來使第32章 不速之客第76章 意外第16章 軍營下第27章 殿前爭論第29章 調任第27章 匆匆數年第67章 營州第25章 宣詔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47章 攻城第86章 餘波第56章 製糖下第61章 親赴前線第5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 甦醒下第75章 忠義第53章 議戰第48章 互算第40章 冤家路窄下第8章 晉王之議第79章 樑主進京第47章 刀尖上跳舞第5章 形式逆轉第52章 再起風波第七十一章
第2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90章 情懷第50章 自貶第21章 敬獻第六十八 痛殲下第26章 困獸下第53章 殺人救人第17章 四惡上第65章 壽宴第80章 來客第89章 夜談第56章 慕容第35章 各逞心機第100章 嚴肅軍紀第106章 一朝誤會第43章 封賞第40章 鬧賊下第62章 穿行下第96章 遠航第23章 難封的長孫晟第69章 搜捕第24章 彩絲院第35章 各逞心機第38章 孫清來信第31章 招攬上第1章 突厥來襲第53章 殺人救人第96章 暗衣衛第41章 進退維谷第34章 擡棺進諫下第18章 不好的預感第22章 臥虎藏龍下第69章 伏擊成空第62章 穿行下第15章 大運河(二)第35章 誤會上第98章 破鏡第30章 香豔誤會第15章 大運河(二)第26章 大醮會下第51章 誘降樑默第36章 大勝第六十 叛軍四起第57章 身份轉變第87章 制度確立第43章 誰在下棋第98章 年豬第65章 壽宴第41章 末日逞威第11章 掃興第六十五章第70章 意外第44章 赤騎回京第6章 翻手爲雲第34章 憤怒下第10章 秘密第79章 樑主進京第52章 羅十二郎第77章 情報第53章 追查第49章 疑慮第96章 激戰第65章 爭分奪秒上第7章 酣暢的勝利第61章 兄弟相見第88章 教訓第40章 使者貪婪第54章 出征下第33章 按兵不動第68章 跟蹤第35章 遼東城第63章 無情第64章 尉遲自盡第26章 突厥來使第32章 不速之客第76章 意外第16章 軍營下第27章 殿前爭論第29章 調任第27章 匆匆數年第67章 營州第25章 宣詔第77章 考前話功過第47章 攻城第86章 餘波第56章 製糖下第61章 親赴前線第5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 甦醒下第75章 忠義第53章 議戰第48章 互算第40章 冤家路窄下第8章 晉王之議第79章 樑主進京第47章 刀尖上跳舞第5章 形式逆轉第52章 再起風波第七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