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玉璽現世,聖君臨朝

酉時末,華燈初上。

年關將至,又因接連好消息,東京城內格外熱鬧。

歲綿街楚王府,御賜的白底金字燈籠在門檐下一字排開。

門楣下方,以紅綢懸了一柄鐵戟,不但昭示了主人的武將身份,同時也表明了主人大勝凱旋。

往日常年緊閉的中門,也在此時大開。

王府嫡長子陳稷如同小大人,站在臺階旁翹首以盼。

約莫半刻鐘後,只見巷口率先拐入一匹青鬃馬,隨後映入眼簾的便是一身銀甲的鐵膽。

接着,陳初、以及載有阿瑜和念兒的馬車也拐入了巷子。

陪在陳稷身旁的瘸腿車伕王恩,一顛一顛跑上前去,伸手幫陳初牽了馬,仰頭便道:“王爺可算回來啦。”

在東京見到王恩,陳初有些意外,笑問道:“連你都來了?看來王妃將全家都帶過來了吧。”

“嘿,是啊!若非王妃有令,不許家裡太過招搖,屬下跟老翁說甚也要去通津關迎王爺”

王恩說罷,依舊站在府門前的前院管事翁丙丁喜氣洋洋朝府內喊道:“王爺平安歸家.”

陳初翻身下馬,走到府門前,陳稷模有樣的見禮道:“恭賀父親大勝凱旋。”

隨後,又朝鐵膽和剛剛從馬車上下來的阿瑜道:“見過姨娘,見過姑姑。”

陳初哈哈一笑,牽着稷兒入了府,轉過影壁牆,卻見全家婦孺在貓兒的率領整整齊齊站在院內。

“恭迎夫君平安歸家。”

鶯鶯燕燕齊齊一禮,養眼確實養眼,不過卻搞的陳初老大不自在,不由笑道:“這是作甚,這般大的排場。”

貓兒擡頭,目光柔情萬千,卻無比認真道:“夫君凱旋,於情於理妾身與姐妹都要相迎呀。”

“不必,不必,以前怎樣,現下便怎樣”

陳初話音剛落,卻見一道窈窕身影忽地從貓兒側後朝陳初飛撲而來,陳初趕忙鬆開稷兒的手,一把將人接了,在原地打了旋,才化解了來人衝過來的力道。

“.”

不是玉儂還能是誰?

卻見這沒毛病的小妖,雙臂抱着陳初脖頸,雙腿夾着陳初虎腰,如同掛在了後者身上一般。

腦袋趴在陳初耳邊,剛一開口,倒先落了兩滴相思淚,“公子,奴奴好想你.”

她這姿勢,說不上雅觀,不由氣的貓兒眉頭一皺,低聲道:“像什麼樣子!孩子都在呢!”

玉儂卻回頭委屈道:“姐姐,是公子說的呀‘以前怎樣,現下便怎樣’。”

出征近一年,一朝回到溫柔鄉,陳初不由整個人都放鬆了下來,便笑着在玉儂耳邊道:“乖了,先下來。”

“嗯”

玉儂黏粘糊糊應了一聲,卻依舊沒鬆開盤在陳初脖、腰上的雙臂和雙腿,只上身微微後傾,剛好讓陳初能看見她那張光潔無暇的鵝蛋臉。

那雙大眼,微含殘淚,自上而下近距離和陳初對視,雖甚也沒說,卻又似包含了千言萬語。

陳初只得湊到玉儂耳邊,小聲道:“夜裡,給我留門”

“咯咯.”

得了這句許諾,玉儂才破涕爲笑,雙腿一鬆,從陳初身上跳了下來。

那邊,依舊站在貓兒身旁的蔡嫿撇了撇嘴,小聲道:“狐狸精!”

可嘉柔、阿瑜倒是有些羨慕玉儂在這個家裡,似乎只有她才能這般毫無顧忌的當衆邀寵賣嬌。

一來,玉儂入門早,甚至早過蔡嫿,且同時得了王妃和蔡姐姐的喜愛.別看兩位後宅實權大佬嘴上罵玉儂罵的歡,實則兩人對玉儂最親,私下對她的賞賜最多。

玉儂也是王妃和蔡嫿以外,唯一能親自打理、負責府外部分生意的那個。

二來,蠢萌本就是人家玉儂的人設,似乎她偶爾做些出格的事,才符合她的性子。

若阿瑜或嘉柔也像方纔玉儂那般毫無形象的掛在陳初身上,不但顯得突兀,也顯得刻意,可玉儂這般見怪不怪。

當晚,一家難得團聚,自是其樂融融。

翌日,隨着南歸百姓的抵達,無數人間悲歡陸續上演。

東京城北舊校場,特意用來暫時安頓百姓。

淮北婦人部主事丁娘子,奉了王妃之命,特意在校場內設置了辦事處,用以接納沒有親人前來相認的婦人。

得知王妃會爲無家可歸的婦人在淮北安排差事、宿舍,自是讓人心中踏實了許多。

認親現場,確實如預料般,並非都是人間團圓。

有一部分人,一直沒能等到親人出現。

還有個別家屬,明明已經提前登記了要找的家人姓名籍貫,淮北軍也確實按照家屬提供的名字籍貫找到了對應人員。

可那家屬,見對方面容滄桑,早已不是壯年,竟不敢相認。

起初,居中辦差的公人,還以爲家屬是因爲時隔多年,此刻見記憶中的親人容貌變化甚大,纔不敢相認。

可隨着這樣的例子增多,公人發現一般被拒絕相認的南歸百姓,要麼年過四旬、要麼看起來不那麼健康,這才明白過來

家屬未必是不敢認,而是不願認。

富人家還好些,不缺那口吃的;可有些本就在溫飽線的家庭,不願贍養一個逐漸失去勞動力、白吃糧食的人,也並不算太過意外。

“二哥,我是倩兒呀二哥,二嫂,我是倩兒呀!”

認親現場,便有一名尚不足四十歲、但頭髮已白了一半的婦人,抱着一名中年農人的胳膊慟哭道。

那中年農人紅着眼睛,嘴脣翕合,似有話說,旁邊卻先衝出來一位婦人,不由分說扒掉了‘倩兒’抱着她丈夫的雙臂,呵斥道:“你莫胡說,我家妹子不長你這樣,你別胡亂認親!”

見二哥不敢說話,那倩兒急忙又道:“爹爹和娘呢!我要見爹孃!”

“你爹孃我們可不認識。我家公婆早已去世十多年了.”

那二嫂最後刻意多加了一句,卻意有所指。

不管這倩兒是否真是丈夫的妹子,可公婆既然已死,他家確實沒有義務再養一個年近四旬的妹妹。

那倩兒一聽,果然露出一副絕望神色,眼淚愈加洶涌,隨後卻瘋了一般,不顧四周圍觀者甚衆,直接撩開上衣,露出了腰側一塊橢圓胎記,哭道:“二哥,你不會記不得妹妹身上這胎記吧!我求你帶我去爹孃墳前磕個頭妹妹求你了.”

二哥見狀,眼淚也跟着流了下來,便要上前與妹妹相認,可他那婆娘卻一把將他拽了回去。

緊接便對丈夫罵道:“憨驢!你妹妹身上明明沒胎記!我就說你妹子早死在了遼東,你偏不信、偏要來看!如今被人纏上了吧!”

說罷,婦人伸手又指向倩兒道:“大庭廣衆,扒開衣裳給人看,不要臉!我家那妹子,小時候跟着公公讀過兩年,知曉《列女傳》,她失了貞節,一定沒臉繼續活着,你絕對不是我家妹子!”

父母已亡,兄嫂不認,那倩兒再無一點法子,聽了嫂子的指責,只顧捂臉大哭。

可這話,卻引了旁的人不滿南歸婦人,有幾人能保得貞節,那二嫂是要所有人都死麼!

今日特意告假,前來陪鍾怡的解天祿,明顯能感覺到鍾怡、董瑩等人神色皆是一黯。

便再也忍不住了,撥開身前人羣,走上前去,斥道:“你這婦人,怎這般說話!我等又不是瞎的,誰看不出這位大姐是你家妹子,你卻睜眼說瞎話!”

見開口的是個軍漢,那二嫂忍了忍,沒與他爭辯,只雙手抄袖,斜眼望天,一副我就不認,你又能把我如何的滾刀肉模樣。

解天祿乾脆衝那二哥道:“喂,兀那漢子,堂堂男兒,自家親妹近在眼前都不敢相認,你還算甚男人!”

有軍士帶頭開腔,南歸百姓中見此一幕早有不滿者紛紛跟着鼓譟起來。

“那悍婦,不讓人家兄妹相認,待你百年,有臉去地下見你公婆麼!”

“就是就是!積點德吧!”

那二嫂若是善茬,怎會將丈夫擺置的這般服帖?

見衆人紛紛指責,當即將手袖子中抽出,指着出聲最大那處便罵道:“你們好心,怎不將她領回去養?我家每一粒糧食都是算計着吃,沒餘糧養閒人!”

說罷,見自己丈夫低頭不語,那二嫂往地上一坐,拍着大腿便哭了起來,“老天爺,你睜眼看看吧我自從進了張家家門,沒日沒夜操持、不捨吃不捨喝,爲沒良心的張二郎生養了三個娃娃,還要伺候家裡那個癱瘓兄長.如今他們都吃得飽、穿得暖,我十年了都沒添過一件新衣.如今還要被旁人罵我死了算啦.”

“.”

四周登時一靜。

這二嫂悍則悍矣,可若她說的爲真.還真挑不出她的大毛病。

家裡三個娃娃,再有一個癱瘓兄長。正與二嫂針鋒相對的解天祿,也不知說啥了.這女人雖說話刻薄,可夫妻倆養着三小一大,確實挺難得了。

一個多月前陪同崔載道、關惠民等齊周學子一同來到東京的虎頭、嘉嫆、明秀等人,今日作爲志願者幫丁娘子安置南歸婦人。

方纔聽見吵鬧,已早早湊了過來,原本虎頭和司嵐義憤填膺,恨不得讓丁娘子派人教訓那二嫂一番,可此刻聽了那二嫂的哭訴,竟不知該怎辦了。

善於共情的虎頭,不由淚眼婆娑的看向了丁娘子,只道:“丁姐姐,咱們想法子幫幫這位大姐吧。”

相比處於溫室中的虎頭幾人,丁嬌什麼樣的悲苦沒見過,只見她淡定道:“傻丫頭,王妃叫我在這兒,不就是爲了幫她們麼?”

說罷,丁嬌身前幾位差人幫她擠開一條路,前者直接走入了人羣內。

她的出現,不由讓現場一怔,低聲議論緊隨而至。

只因,那副代表六品官員身份的綠色官袍,穿在一個女人身上格外違和。

丁嬌也不顧衆多異樣目光,俯身攙起了迷茫的張倩兒,隨後看向衆多南歸婦人.方纔之事,讓衆多尚未與家人相認的婦人更添忐忑不安,也更爲感同身受。

可此刻她們卻又格外安靜.像是一個個在外飽經風霜的流浪狗,此時重新找回了家,卻因一身髒污,不敢發出一點聲音,以免引人厭惡而被驅趕出去。

當下就是這般,一個男子尚有機會在這世道里活命,可一個孤零零無依無靠的女人,不管去哪兒,大抵都沒有好結局。

丁嬌環顧四周,不由一嘆,“諸位姐姐無需害怕,楚王妃自七月間收到王爺來信,知曉了此事後,便已做了安排,如今淮北紡場、織院、革場都有差事可做,供食宿,諸位姐姐若暫時走投無路,可來我這裡報名,錦衣玉食不敢許諾,但王妃早已有言在先,絕不會讓無家可歸的姐姐凍死餓斃一人.”

此言一出,南歸婦人似乎還沒有反應過來,足足過了十餘息,卻見人羣前方有數人默默跪了下來。

隨後,四周婦人像是退潮波浪,跪地人羣漸次往後方蔓延。

嗚咽哭聲一片。

或許許多人用不到,這條路,但終歸爲大家安排一條後路。

而虎頭這邊,明秀、司嵐經過年初那回,自是知曉了趙相宜、劉嘉嫆的身份,此刻司嵐等人竟也有種與有榮焉的激動。

只見那司嵐悄悄搖了搖虎頭的胳膊,低聲道:“相宜,改天你帶我見見王妃吧!”

“見阿姐作甚?”

“你這話說的!王妃是我心中偶像,不見一回,我死不瞑目呀!”

時近黃昏,康石頭派人請解天祿、鍾怡進東京城吃酒。

一路上,解天祿很興奮,誇讚王爺夫婦想的周到,讚歎齊民有福,又感嘆董瑩家人明事理

四萬餘百姓,認親之事一天肯定完成不了。

但一路上一直跟在鍾怡身旁的姐妹董瑩,今日卻率先和家人團聚了。

據說她父親董添寶董掌櫃,家中還經營着一家綢緞莊,不但家境不錯,且見到了董瑩後,抱着女兒哭的老淚縱橫,出營時,一刻都不捨得鬆開女兒的手。

看起來,董瑩歸家後應該能享些福了。

途中,解天祿注意到鍾怡一直悶悶不樂,便開解道:“妹子,你莫憂心,南歸百姓那麼多,需得七八日才能完成全部認親,你家人說不得如今就在東京城,也排着隊等着與你相認呢。”

其實,鍾怡擔心倒不是找不到親人,反而是擔心找到親人之後

今日,認親現場不但有董瑩那般的團圓劇,也有張家兄妹那般讓人揪心卻又無可奈何的境況。

更有活生生的悲情劇.鍾怡就親眼見了一樁,一名徐姓娘子,在遼東時便以奴籍嫁與了一名同樣爲奴的忠厚漢子,兩人已育有一女。

可今日認親時,那徐娘子的孃家家境優渥,說甚不認那憨厚女婿,逼着徐娘子當場和離,不然就不認她這女兒。

一邊是爹孃親族,一邊是相濡以沫了多年的夫君,那徐娘子左右爲難,一家人抱頭痛哭。

鍾怡像是要逃避一般,最終也沒留下來看徐娘子到底如何抉擇,及早離去。

冥冥中,鍾怡有種預感,自己怕是也要面臨這般境況。

望着一臉關切的解天祿,鍾怡差點吐口而出‘不如我們返回遼東吧’。

可那麼一來,解天祿在荊湖路的爹孃怎辦,他的前途怎辦?

鍾怡幼年飽讀詩書,又經多年顛沛,是個極有主見的女子,思忖片刻,忽道:“解大哥,若以後我們遇到了難處,逼得你不得不離我而去,你會怎辦?”

解天祿不假思索道:“便是天塌了,我也要娶妹子爲妻!我這輩子就認準妹子了!妹子以前受苦多年,往後我得叫你過上好日子”

聽了解天祿斬釘截鐵的回答,鍾怡驀地溼了眼睛。

趁解天祿不備,鍾怡以衣袖擦了擦眼角,望着暮色中左右看不到盡頭的巨大城垣,忽而笑着道:“好!有大哥這句話,我便知足了!以後,若你我分離,你便去楚王妃在淮北的紡場尋我!”

解天祿莫名其妙的看了鍾怡一眼,只道:“我不與妹子分離,待你見了親人,我便備好聘禮,去你家提親”

鍾怡卻對解天祿柔柔一笑,只道:“嗯!解大哥記着便是了,若有朝一日你尋不到我,便去淮北!大哥莫讓我等的太久,怡兒年紀大了,不想再蹉跎了,想同大哥好好過幾年日子.”

同日同時。

西去三百餘里,洛陽東郊。

冬季農閒,當地組織人員在此修建水渠。

眼看暮色沉沉,即將放工,可洛陽漕司主事韓紀卻趕來了工地。

負責此處工地的,名叫馮任重,兩人見面後一番交頭接耳。

二人雖官職都不大,但都有些跟腳.韓紀乃安豐朝御史中丞韓昉之子,韓昉因當年洛陽城陷時立場堅定,沒有降敵,事後得了重用。

而馮任重,則是原京西路節度使馮雙元的族侄但馮雙元因丟失洛陽,被罷了節度使,如今在天策府做事,雖不如以前權柄重了,卻也因此成了楚王近臣。

酉時初,天色愈加昏暗。

已到了放工之時,韓紀卻道:“工期緊迫,再掘進三丈便收工”

韓紀特意制定了一段區域,並鼓勵道,今日收工後,燉肉吃。

一聽這個,農人才又提起了勁頭。

這片區域,據說是漢時麗正門遺址,挖掘的過程中,確實不斷刨出漢瓦殘磚。

對古物頗有了解的韓紀不時撿起一兩片殘瓦,湊在眼前細看後,感嘆道:“漢末,大將軍何進率軍入宮誅殺十常侍,卻被反殺,招致董卓入京,由此開創了三國亂局”

馮任重馬上接道:“是啊,聽說那傳國玉璽就是丟在了洛陽,後世不知何人有緣能讓此寶重現天日。”

一名工頭和馮任重熟悉些,不由笑問道:“馮大人,若能尋的此寶,能得不少賞錢吧?”

“賞錢?哈哈哈,若能尋得此寶,進獻朝廷,一輩子富貴是跑不了的。”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原本只負責監工的工頭聞言拿過一把鋤頭,自己也加入了幹活大軍,只道:“嘿嘿,那我也掘兩下試試,哈哈哈”

一旁,現年二十八,至今沒錢娶媳婦的王小二卻撇撇嘴,對身旁同伴低聲道:“工頭儘想美事,他要有這命,還能跟咱一起掙這氣力錢?”

“嘿,命誰能說的清,萬一呢.”同伴倒是喜歡聽這種一夜暴富的故事。

王小二卻不屑道:“整天想着天上掉大餅!咱這兒若能挖出玉璽,我當場吃屎!”

話音剛落,王小二的鋤頭忽然碰到了什麼硬物,只聽一聲脆響。

王小二隻當是又刨到了殘磚,便用鋤頭在土內一陣摳掏.

身後幾步外,韓、馮兩人只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卻不敢發聲,以免不夠真實。

王小二胡亂掘了幾下,終於將那硬物從土層中摳了出來,卻見一塊裹着泥土的方塊塊骨碌碌滾了下來。

火把光線中,泥土包裹不到的地方,隱有溫潤光化。

王小二莫名其妙,彎腰將那東西拿了起來,扣掉一層泥土,赫然露出龍形印鈕。

同伴察覺到此物不對勁,趕忙湊上前去,吐了口吐沫,擦掉印底泥土,卻見印底是幾個扭扭曲曲的大字。

無一人識得這印上文字。

一直死死盯着這邊的韓、馮兩人,直到此時才‘注意’到這邊情況,趕忙走了過來。

韓紀從王小二手中接過這方大印,細細一看下方篆字,半晌後忽然大叫一聲,“玉璽!傳國玉璽!傳國玉璽復現啦!”

可週圍農人卻似乎沒意識到,這件事到底有多轟動,只羨慕的看向了王小二。

馮任重看了韓紀一眼,暗道:浮誇,不夠真實

卻見他忽然渾身哆嗦,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呼道:“玉璽重現,必有聖君臨朝啊!快,快,上報朝廷,上報楚王.”

見歷來穩重的馮大人此時竟狀若瘋魔,大夥才隱隱察覺,自己好像一不小心參與到了一樁極大極大的事件中。

這邊異動,迅速引來了駐於洛陽的淮北軍劉毛蛋第十三團的注意。

問清緣由後,毛蛋當即率馬軍營,親自連夜護送玉璽至開封。

亂糟糟間,王小二瞅了個機會,終於擠到了韓紀身前,“那個.那個大人,今晚的燉肉還吃不吃了?我哩賞錢找誰領啊”

146.第144章 誰擋我桐山財路,我砸誰飯碗第424章 蹩腳藉口183.第181章 包辦婚姻害死人第427章 天下共慶時,又逢血色春第14章 陳小郎 趙小娘第514章 天家無親情第454章 邀千萬華夏男兒,共赴萬里關山323.第318章 亂天下241.第237章 辛什麼來着?142.第140章 鐵壁銅牆桐山縣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103.第102章 喧囂靜謐332.第327章 風雲匯聚188.第186章 震撼教育330.第325章 楚王324.第319章 馬踏帝京138.第136章 好日子198.第196章 又是一年新春時第505章 留淮預備學堂218.第215章 真的好辛苦第403章 天倫樂第24章 諢號183.第181章 包辦婚姻害死人133.第131章 你也摔杯爲號?124.第122章 愛情的酸臭327.第322章 路安侯是大齊忠良!第39章 我來介紹第29章 夫妻夜話第387章 望夫石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92.第91章 俺是一名演員81.第81章 深情和多情第28章 松針也是樹葉197.第195章 血色除夕第63章 打秋風第407章 王府剪影163.第161章 我的蓋世英雄125.第123章 此景只應天上有第505章 留淮預備學堂182.第180章 憑什麼?220.第217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296.第292章 杯酒釋兵權303.第299章 死,也要死在我家!第515章 金周陪葬,南北衝突第495章 江寧易得,情字難解310.第306章 喋血夏翠園121.第119章 要做曹孟德?第383章 我爲大齊流過血第9章 避水裹風乾坤袋67.第67章 皁衣鐵拳194.第192章 燒完自然就不燒了第390章 戰地一夜第427章 天下共慶時,又逢血色春第442章 小狗你飄了206.第204章 非官府組織323.第318章 亂天下82.第82章 七月情話181.第179章 你們家沒一個好人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259.第255章 都統婚事225.第221章 見義勇爲第425章 王見皇第17章 仙桃!仙桃!!仙桃!!!292.第288章 奪妻之恨140.第138章 南眺北望139.第137章 爆炸新聞第53章 山裡的狼211.第208章 我看上了,就是我的。第402章 王妃重要,還是蔡氏重要?91.第90章 俺弟媳心善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第15章 授技第404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363.第355章 造孽啊!第506章 東印度商行第40章 交鋒269.第265章 陳家小噴子第407章 王府剪影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138.第136章 好日子第400章 她是好人還是壞人?343.第337章 佳婿第481章 梟臣256.第252章 小狗,可是怕了?244.第240章 滿城歡騰278.第274章 各有悲喜257.第253章 身負大神通第489章 孝子陳英俊144.第142章 產業鏈的意義第426章 王府團圓334.第329章 東京無脊樑240.第236章 原來是這個吳家第533章 景明宮撞姦情,小皇帝除梟雄95.第94章 大殺四方267.第263章 老陳人間不值得第504章 我那五弟76.第76章 歲月靜好第527章 隔岸觀火292.第288章 奪妻之恨
146.第144章 誰擋我桐山財路,我砸誰飯碗第424章 蹩腳藉口183.第181章 包辦婚姻害死人第427章 天下共慶時,又逢血色春第14章 陳小郎 趙小娘第514章 天家無親情第454章 邀千萬華夏男兒,共赴萬里關山323.第318章 亂天下241.第237章 辛什麼來着?142.第140章 鐵壁銅牆桐山縣126.第124章 鐵膽,歡迎來到鷺留圩103.第102章 喧囂靜謐332.第327章 風雲匯聚188.第186章 震撼教育330.第325章 楚王324.第319章 馬踏帝京138.第136章 好日子198.第196章 又是一年新春時第505章 留淮預備學堂218.第215章 真的好辛苦第403章 天倫樂第24章 諢號183.第181章 包辦婚姻害死人133.第131章 你也摔杯爲號?124.第122章 愛情的酸臭327.第322章 路安侯是大齊忠良!第39章 我來介紹第29章 夫妻夜話第387章 望夫石186.第184章 皆大歡喜92.第91章 俺是一名演員81.第81章 深情和多情第28章 松針也是樹葉197.第195章 血色除夕第63章 打秋風第407章 王府剪影163.第161章 我的蓋世英雄125.第123章 此景只應天上有第505章 留淮預備學堂182.第180章 憑什麼?220.第217章 路,都是自己選的第428章 午夜王旗,榆州易幟296.第292章 杯酒釋兵權303.第299章 死,也要死在我家!第515章 金周陪葬,南北衝突第495章 江寧易得,情字難解310.第306章 喋血夏翠園121.第119章 要做曹孟德?第383章 我爲大齊流過血第9章 避水裹風乾坤袋67.第67章 皁衣鐵拳194.第192章 燒完自然就不燒了第390章 戰地一夜第427章 天下共慶時,又逢血色春第442章 小狗你飄了206.第204章 非官府組織323.第318章 亂天下82.第82章 七月情話181.第179章 你們家沒一個好人378.第369章 老陳的白月光259.第255章 都統婚事225.第221章 見義勇爲第425章 王見皇第17章 仙桃!仙桃!!仙桃!!!292.第288章 奪妻之恨140.第138章 南眺北望139.第137章 爆炸新聞第53章 山裡的狼211.第208章 我看上了,就是我的。第402章 王妃重要,還是蔡氏重要?91.第90章 俺弟媳心善93.第92章 你不開心麼?第15章 授技第404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363.第355章 造孽啊!第506章 東印度商行第40章 交鋒269.第265章 陳家小噴子第407章 王府剪影第409章 正統之爭 王妃來訪138.第136章 好日子第400章 她是好人還是壞人?343.第337章 佳婿第481章 梟臣256.第252章 小狗,可是怕了?244.第240章 滿城歡騰278.第274章 各有悲喜257.第253章 身負大神通第489章 孝子陳英俊144.第142章 產業鏈的意義第426章 王府團圓334.第329章 東京無脊樑240.第236章 原來是這個吳家第533章 景明宮撞姦情,小皇帝除梟雄95.第94章 大殺四方267.第263章 老陳人間不值得第504章 我那五弟76.第76章 歲月靜好第527章 隔岸觀火292.第288章 奪妻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