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父子間並行而言

bookmark

稍作寒暄之後,蕭摩訶就要返回鉅鹿城,秦穆綿卻還想四下走走,蕭摩訶也不強求,笑道:“那蕭某就在王府掃榻以待。”

徐北遊目送着父子二人翻身上馬,在數名護衛的護送下往鉅鹿城方向緩緩而去。

待到一行人走遠之後,徐北遊長呼出一口氣,緩緩說道:“師父曾經評價這位靈武郡王,說他有任俠之氣,不過依我看來,如今這位郡王殿下的任俠之氣怕是被消磨得差不多了,也是,身處廟堂這個大染缸,誰又能獨善其身?”

秦穆綿嗤笑道:“當年大楚朝時,儒門魁首臨川先生以幾近完人的聖人姿態入朝爲相,最後仍是滿身泥濘,險些一世清名盡付東流,大鄭朝時,同樣是儒門魁首,張江陵挽狂瀾於即倒,扶大廈於將傾,是爲大鄭第一相,可最後不但自己身死,還被羅織數樁罪名,剝去諡號封號,差點就要被抄家滅族,儒門魁首尚且如此,又何況是一個蕭摩訶。”

徐北遊感嘆道:“廟堂兇險啊,我和先生二人不知能否從中全身而退?”

秦穆綿笑了笑,道:“這就要看韓瑄有多大的心了,若他只想鬥倒藍玉,然後激流勇退,那肯定能善始善終,若他還想要做一代名相,那可就不好說了,藍玉就是前車之鑑。”

徐北遊問道:“秦姨這是在說當今陛下沒有容人之量?”

秦穆綿毫不避諱,點頭道:“蕭玄此人,不能說是無能之輩,也算是有爲之君,可要比起他老子蕭煜還是差了點,不過這也怪不得他,蕭煜是被蕭烈手把手教導出來的,不過弱冠之齡便遠赴草原,隻身開創大齊基業,自然有常人難及的格局,可蕭玄卻是長於深宮婦人之手,一路順風順水,有所不及也在情理之中。”

雖然秦穆綿說得比較隱晦,但徐北遊還是聽出了其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明着說蕭玄如何如何,可一句“長於深宮婦人之手”,還是將矛頭直接指向那位已經不在世的太后娘娘,畢竟蕭皇就只有一位皇后,即便加上秦穆綿也不過兩人,而秦穆綿一直久居江都,蕭皇在世時她從未踏足帝都半步,所以這個“婦人”自然就是指親自撫養當今皇帝長大的太后娘娘。

果然是女人記仇。

徐北遊把話題轉開,說道:“蕭摩訶還好,蕭世略此人卻是個變數,當初我曾親眼見他與西北暗衛府都督僉事陸沉相交甚密,又聽聞其與端木玉交好,雖然有傳聞說他現在開始疏遠端木玉,但也難保不是個掩人耳目的障眼法,如今我已然與端木玉勢同水火,所以對於蕭世略不得不防,以免關鍵時候反受其亂。”

秦穆綿冷冷地做了一個手刀下切的動作。

徐北遊擺擺手,搖頭道:“先不說我現在只是懷疑,就算是真的,這事也不能由我出面去做,否則一旦走漏風聲,反倒要將蕭摩訶推向端木家那邊,在如今這個時候,一位靈武郡王的分量還是很重的。”

秦穆綿平淡說道:“富貴險中求,無毒不丈夫。”

徐北遊頗有感觸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我總覺得爲人處事,如果不能一擊斃敵,那麼還是要留有幾分迴旋餘地,如果僅僅就是因爲懷疑二字就要出手殺人,那我又與那些多疑帝王何異?再者說了,大丈夫立世也不能一味用陰詭手段,失之堂堂正正,終是難成大事。”

;/(永久k免費r+看r“小**說

秦穆綿的眼神柔和幾分,輕聲道:“剛纔你若是真動了殺念,那我就要對你失望了,成大事者,不可一味仁恕,也不可一味陰狠,爛好人做不了英雄,陰狠小人也做不了梟雄。”

徐北遊眼神複雜,輕聲道;“是啊,如果殺人就能解決所有的事情,那麼這個世界該有多簡單?”

……

父子二人並騎而行,畢竟這裡是鉅鹿城,而蕭摩訶也是軍伍出身,修爲不俗,所以護衛們只是遠遠綴在後頭,給這對父子一些說話的空間。

蕭世略小心瞥了眼父親的神情,試探問道:“父王,這事就算完了?”

蕭摩訶似乎早有預料,平靜反問道:“不然呢?是爲父帶人綁了太妃娘娘,還是殺了你給太妃賠罪?”

蕭世略臉色發白,勉強一笑,“孩兒只是覺得那位太妃娘娘太過跋扈,也太不把父王放在眼中。”

蕭摩訶沒有點破兒子的心思,淡然道:“爲父都不在意,你在意什麼?”

蕭世略愣了一下,然後低聲道:“君爲臣綱,父爲子綱,既然君辱臣死,那麼父王受辱,孩兒身爲人子自然不能無動於衷。”

蕭摩訶轉頭看了他一眼,緩緩說道:“她素來就是這個脾性,就是當着先帝的面也是如此,爲父又算什麼?爲父今日說些大不敬的話語,當年太后娘娘若不是有一個偌大草原當嫁妝,未必就爭得過這位太妃,世人皆道先帝懼內,不敢納妃嬪一人,只有當今陛下一子,可即便如此,先帝仍是冊封她爲皇貴妃,皇貴妃是什麼?位高於衆貴妃之上,僅次於皇后一人,按照朝廷律制,貴妃只有金冊而無金寶,皇貴妃卻可與皇后一樣得享金冊金寶,說是副皇后也不爲過,先帝故去之後,她便是皇太妃,僅次於皇太后,如今太后娘娘已經隨先帝而去,那她便是我蕭氏族譜上最尊貴之人,哪怕是當今陛下也要以禮相待。”

蕭世略趕忙低頭道:“父王教訓得是,孩兒知錯了。”

蕭摩訶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點破自己兒子的那點小心思,“帝都那邊很熱鬧,你把寶壓在了端木玉的身上,自然看不慣攪局的徐北遊,可徐北遊是誰?公孫仲謀和韓瑄這兩人聯手調教出來的接班人,還有江都那幫女子都指望着他能挑起大梁,他如今已經能與張無病、禹匡等人稱兄道弟,道門出動了鎮魔殿第一大執事太乙救苦天尊都沒能置他於死地,又豈是一個端木玉可以比擬的?”

被父親戳破心事,蕭世略的臉色有點難看,同時還夾雜着一分難言的震驚。

公孫仲謀、韓瑄、張無病、禹匡、太乙救苦天尊,再加上一個太妃秦穆綿,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名字,竟然都跟那個白頭年輕人有關!?

難不成真是自己錯走了一手昏招?

蕭摩訶接着說道:“爲父的案頭上有一份關於徐北遊的卷宗,回頭你拿去好好讀一讀,看看這位江都徐公子是如何發跡的,也瞧瞧這位徐公子到底有大的分量,然後再掂量掂量你這次押寶到底對不對。”

蕭世略心底發沉,恭敬道:“是,父王。”

第三十五章 父子謀劃求證道第六百八十章 各顯神通逞威能第五十一章 富貴錦衣不夜行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建九帝二百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機難測空餘恨第四十六章 廟堂上天翻地覆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六百零九章 飛劍傳書問知南第四十三章 路邊吃麪說道途第二十五章 盡人事後聽天命第五章 家鄉故人方三青第六十九章 紫府神魂決生死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五十九章 以傘作劍宋官官第四章 埋葬希望和野心第四十二章 北冥有山有道觀第七十五章 十八樓戰十八樓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十年蟄伏落子第八章 定後軍同處一船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劍宗新第二十七章 方寸間大馬金刀第三十四章 飛霜殿中放肆言第九十八章 一己之力戰五人第八十八章 符篆派魁首青葉第二十八章 說天道域外來客第七十六章 萬鈞重擔一肩扛第五百三十三章 天厭之蒼生棄之第五百三十五章 初試牛刀露鋒芒第四十四章 秋雨中再赴中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人和當年故人第三十七章 病虎龍王張無病第五十一章 蕭氏老祖說長生第四百零六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第六百六十九章 少年持重老要狂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七十四章 終生羣像分九等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千言中言三德第九十九章 老儒生遊子歸鄉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四十一章 承天門前再出劍第三百二十九章 九天上以一敵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一劍何其壯哉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鄭神宗死於此第六百五十八章 紫霄宮中議傳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二十四章 秋風蕭瑟野菊香第六十三章 如今的天機十人第九十四章 重死持義而不橈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殘荷殺機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書信天下動第四十五章 一方動八方雲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廈自是蔭庇我第六章 不知先生無恙否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行三人去湖州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則有一劍戮仙第十六章 飲酒望月賞夜景第七十三章 兩說慕容話誅仙第二百八十五章 先行者和後來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陣之威似天威第一百章 海外仙島名碧遊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當年第十九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齊至萬石園第二百五十一章 有伏兵藏手暗子第七章 說江南再議後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現異象證長生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四章 霜天曉角開帝陵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劍摧陣當如何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四百九十四章 高下十重摘星樓第二百五十四章 已是吃劍宗的飯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劍再起二十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身歸一合寶瓶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第五十三章 先去青鋒再榮華第九十七章 人皇一印傳國璽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雪時節又逢君第六十八章 風波去風波又來第二十六章 樑武郡王蕭去疾第六百九十四章 臨仙之上即玄都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身爲舟渡苦海第八十二章 父子兄弟和女人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臨瓊樓最上層第二百九十八章 梨花寨中藍梨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十六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六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夫妻同行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九十三章 有兄妹相攜登山第二章 身前三尺分勝負第五章 陵墓九層如冥府第八十五章 再討教一雪前恥
第三十五章 父子謀劃求證道第六百八十章 各顯神通逞威能第五十一章 富貴錦衣不夜行第四百七十四章 後建九帝二百年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機難測空餘恨第四十六章 廟堂上天翻地覆第四十二章 靈武郡王蕭摩訶第六百零九章 飛劍傳書問知南第四十三章 路邊吃麪說道途第二十五章 盡人事後聽天命第五章 家鄉故人方三青第六十九章 紫府神魂決生死第一百零三章 公孫仲謀且走好第五十九章 以傘作劍宋官官第四章 埋葬希望和野心第四十二章 北冥有山有道觀第七十五章 十八樓戰十八樓第一百九十七章 二十年蟄伏落子第八章 定後軍同處一船第二百七十八章 意欲重整劍宗新第二十七章 方寸間大馬金刀第三十四章 飛霜殿中放肆言第九十八章 一己之力戰五人第八十八章 符篆派魁首青葉第二十八章 說天道域外來客第七十六章 萬鈞重擔一肩扛第五百三十三章 天厭之蒼生棄之第五百三十五章 初試牛刀露鋒芒第四十四章 秋雨中再赴中都第一百三十三章 道人和當年故人第三十七章 病虎龍王張無病第五十一章 蕭氏老祖說長生第四百零六章 有蛟龍處斬蛟龍第六百六十九章 少年持重老要狂第七十八章 師徒間肺腑而言第七十四章 終生羣像分九等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千言中言三德第九十九章 老儒生遊子歸鄉第五十六章 根骨資質說道途第四十一章 承天門前再出劍第三百二十九章 九天上以一敵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此一劍何其壯哉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鄭神宗死於此第六百五十八章 紫霄宮中議傳人第三百三十九章 泥塑木偶一劍破第六十一章 老儒首輔孫世吾第二十四章 秋風蕭瑟野菊香第六十三章 如今的天機十人第九十四章 重死持義而不橈第二百二十七章 心如殘荷殺機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書信天下動第四十五章 一方動八方雲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廈自是蔭庇我第六章 不知先生無恙否第七章 前拒虎後又進狼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行三人去湖州第四十三章 張定國和魏獻計第四百八十九章 我則有一劍戮仙第十六章 飲酒望月賞夜景第七十三章 兩說慕容話誅仙第二百八十五章 先行者和後來人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陣之威似天威第一百章 海外仙島名碧遊第一百二十章 一僧三道想當年第十九章 螳螂捕蟬雀在後第一百三十六章 三方齊至萬石園第二百五十一章 有伏兵藏手暗子第七章 說江南再議後軍第一百八十三章 天現異象證長生第二十三章 江陵李家暗流涌第四章 霜天曉角開帝陵第一百零八章 說道門五十二載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劍摧陣當如何第四章 當年鐵騎今猶在第七章 陰沉暗衛着飛魚第四百九十四章 高下十重摘星樓第二百五十四章 已是吃劍宗的飯第一百五十八章 一劍再起二十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四身歸一合寶瓶第三章 守株待兔織羅網第五十三章 先去青鋒再榮華第九十七章 人皇一印傳國璽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雪時節又逢君第六十八章 風波去風波又來第二十六章 樑武郡王蕭去疾第六百九十四章 臨仙之上即玄都第四百九十六章 以身爲舟渡苦海第八十二章 父子兄弟和女人第七十五章 有羅漢坐於北塔第二百二十三章 登臨瓊樓最上層第二百九十八章 梨花寨中藍梨花第二百六十一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二十六章 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七十九章 後死無仇誰可雪第六百三十二章 夜色下夫妻同行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九十三章 有兄妹相攜登山第二章 身前三尺分勝負第五章 陵墓九層如冥府第八十五章 再討教一雪前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