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三雲相爭玉清殿

bookmark

他三歲啓蒙開悟,自幼熟讀萬卷道藏,其義自通。

於三十歲那年開始動筆,歷時十餘年,完成《南華經註疏》、《上清大洞真經註疏》、《文始真經註疏》、《黃庭外景經註疏》、《黃庭內景經註疏》、《太上感應篇註疏》等六大註疏,是爲道門十二仙中才學最高之人,得知著大真人尊號,遠甚於其他尋常大真人。

承平十年,白玉受掌教真人之法旨,主持重新編撰修訂道典。

以《正統道藏》、《正明道藏》爲底本,保持三洞四輔之框架,對三洞四輔以外的經書又根據不同的內容進行了相應整理分類,分爲三洞真經、四輔真經、道門論集、道門衆術、道門科儀、仙傳道史等六大部類。

各部類所收經書,按道派源流和時代先後編排次序,構建目錄索引,其工程之浩大不下於藍玉主持編撰《承平大典》。

整個修訂過程歷時八年,於承平十八年的年底完成,新道典問世之後,被道門上下視作天大功德,由此在白雲道號之後綴上一個“子”字以示尊崇之意,從此之後無論平輩還是晚輩,皆尊稱其爲白雲子。

白雲子來到高闊的玉清殿殿門前駐足而立,不多時又有兩人先後而至。

其中一人相貌看上去大約四十許歲,身材高大,雖然已經兩鬢略顯斑白之色,但仍是能看出年輕時是何等玉樹臨風,而且男子氣度從不以歲月而折損,此時的他身着玄色大真人道袍,肩配劍帶,腳踏雲履,頭戴五嶽冠,少了風流雅氣,卻自有不怒而威的氣勢,很是有一派宗主的威儀。

另外一人則是蒼老之極,滿頭白髮,臉上皺紋如溝壑層層堆疊,眼神渾濁,同樣的大真人袍服穿在他身上顯得空空蕩蕩,手中拄着一根碧綠色藤杖,半是佝僂身子,道骨仍在,仙風尚存,只是垂垂老矣,難免要給人身如朽木的感覺。

前者是秋葉的開山大弟子天雲,年輕時便是俊傑人物,曾經驚採絕豔一時的人物,仗劍伏魔,拂袖而去,不知多少女子曾爲其心神搖曳,更是曾經被無數道門弟子視爲下任道門掌教的不二人選。

只是天雲在日後因交結各脈峰主之事而被秋葉所憎,故而遲遲未能被立爲首徒,時至今日,道門首徒之位仍是空懸。

後者則是二弟子烏雲,說起來這位烏雲也是極富傳奇的人物,他本名烏壓道人,是一位道門散仙,並無明確師承,也不在道門內任職,平日裡閒雲野鶴一般四下雲遊,直到機緣巧合之下與當時還未困坐玄都的秋葉相遇,兩人因道義之爭約定三場賭鬥,分別是斗酒、論道、鬥法,三場約鬥歷時三年分三次進行,最終以秋葉全勝而告終。

在此之後,烏雲遵守承諾拜秋葉爲師,成爲秋葉的二弟子,得道號烏雲,因爲他是帶藝投師,而且自身年齡比秋葉還要大上十餘歲,故而道門中人在其道號後綴上一個“叟”字,以示年長。

三位弟子,天雲、烏雲叟、白雲子,各有優劣。

%d看正r版1u章!@節g上,酷\;匠網

若論出身,自然是以天雲最爲正統,即是嫡徒,又是長徒,佔據嫡長二字,無疑是天大的名分,正因如此,天雲才能被最是自恃正統的峰主們所支持。

若論修爲,則以烏雲叟最高,自他進入道門之後,先有掌教真人親傳,後又曾執掌傳法宮,研習道門諸多飛昇之法,融會貫通之下,修爲水漲船高,自是要比之當年更上數層樓。

雖然他已經多年未曾出手,但掌教真人曾經贊他爲殊途同歸,萬法皆通,道門第二人塵葉也曾不止一次說過,以道法論,以境界論,以自身修爲論,他皆不足以爲烏雲之師長輩,兩人可以道友相稱。

僅僅以才學著稱的白雲在兩位師兄面前,無疑有些底氣不足,所以這些年來他更多還是蟄伏,由着兩位師兄相爭,直到今日不得不爭的時候,他才真正站出來,以期能夠火中取粟。

畢竟道門內除了峰主和殿閣之主兩派之外,還有各地道門之主這一股不容小覷的龐大勢力,若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持,未嘗不能行險一搏。

至於其他同門師弟,甚至是最得秋葉夫婦喜愛的齊仙雲,在這三位師兄面前,皆是不值一提,或是置身事外,或是淪爲附庸,萬沒有親身下場的資格。

三人在玉清殿前立定,成三足鼎立之勢,畢竟都是修道練玄多年的有道高真,即使互相爭鬥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但面上仍是和煦如春風。

先是互相稽首見禮,繼而便是寒暄,言語之間再打幾個不痛不癢的機鋒,如此便算是告一段落,真正的言刀語劍,還是留着玉清殿議事時再去說。

最後天雲當先走進殿門,烏雲叟緊隨其後,白雲子則跟在最後。

進得正門,有一條長長廊道直通深處正殿,長廊寬約十丈,兩側每隔九丈便立有一根高約十丈、須得四人才能合抱的巨大立柱。

整條長廊聲音寂寂,高不見其頂,長不見其頭,三人一前一後而行,仿若置身宇宙之中。

不過再長的通道也有走完的時候,當三人走到長長廊道盡頭時,出現在兩尊高有三十丈的天尊像,人立其前如同螻蟻,在兩尊天尊像之後是一座上圓下方的大廳,那便是玉清殿主殿。

玉清殿佔地廣闊,殿內共計有一百零八根白玉支柱爲支撐,墨玉鋪地,穹頂之上以水銀爲銀河,以明珠作星辰,置身其中如同浩瀚星空。

殿內面南背北處供奉有道祖塑像,在道祖像下有一座白玉高臺,臺分三層,最高一層位置只有一個蒲團,自然是掌教真人所在,第二層則是首徒或首徒候選之弟子所在,蒲團數量不定,第三層左右各四個蒲團,分別對應八脈峰主。

幽幽明珠散發的青白光芒之下,道門所有實權人物齊聚一堂,此時殿內足有近百人之多。

掌教真人和首徒之位皆是空懸,便是沒有最尊者,白雲子作爲此番議事的主持之人,引領殿內衆人一起祭拜道祖像。

拜祭之後,衆人各歸其位,在殿內席地鱗次鋪排而坐。

天雲臉色淡漠,深深看了眼烏雲叟後,徑直走到白玉高臺第二層最左邊的位置坐下。

在天雲落座之後,烏雲叟也隨之走到最右邊的位置入座,兩人一左一右,相互之間的涇渭分明可以說是一目瞭然。

白雲子走上白玉高臺第三層,未敢入座,只是立在掌教真人位置的一側,環視殿內。

已經重新接回一臂的太乙救苦天尊閉目盤坐,好似根本沒有發現剛剛走進來的三人。

鶴髮童顏的天權峰主同樣紋絲不動,而天樞峰主和天璇峰主不約而同的垂目頷首,不知在想些什麼。

天璣峰主面無表情,正注視着慎刑司掌司。

而慎刑司掌司似有所感,轉過頭來,望向天璣峰主。

兩人對視一眼之後,天璣峰主冷哼一聲,撇過頭去。

慎刑司掌司淡漠一笑,繼續閉目養神。

另外一邊,開陽峰主則正與搖光峰主小聲交談着什麼,在其不遠處,則是與之針鋒相對的道藏殿殿主和傳法宮宮主,兩人面色凝重,默不作聲,僅僅是以眼神互相會意。

還有置身於外之衆人,臉色淡漠,完全是事不關己之態。

百人百態,盡在眼底。

過了許久,白雲子終於緩緩開口道:“玉清殿議事現在開始。”

第二百零九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六百五十一章 結盟合力伐無道第三十八章 寶劍未必贈英雄第六百三十四章 父子夫妻共此時第二百九十二章 飛霜殿君臣奏對第八十七章 繁盛江都天香樓第一百一十章 赤練一劍看造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舊時舊景舊曾諳第六章 巍巍中都如山嶽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劍逾矩問佛理第六百八十七章 闢地後天門大開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角銀邊草肚皮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書信天下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方有丈六之佛第三十五章 一劍一拳夠不夠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謂之天下二聖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疆大山藏大巫第七十章 有蛇線伏脈千里第四百七十章 崇寧宮中一書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三十五章 初試牛刀露鋒芒第三十二章 一人走一人又來第七十四章 八月十五中秋宴第二十一章 金丹道途龍共虎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十八章 藏污納垢腌臢地第十七章 掌櫃的運籌帷幄第七十章 有狐聞香腕懸刀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並肩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談第一百一十章 那年做的兩個夢第二十三章 靠人終不如靠己第三百四十四章 留青山方能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四人激戰十八樓第十六章 布袋戲說後建事第四十一章 道離別林中道觀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樓俯首看第七十章 摩輪寺寺主秋思第六十五章 人生無憾三十載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破草原十萬騎第七十四章 大國手落子一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魚和熊掌難兼得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三十三章 霍公子與徐公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心絃斷數珠亦斷第一百零四章 陰陽相隔酌酒談第八十六章 母女終還是母女第八十二章 父子兄弟和女人第八十六章 千古興亡多少事第十六章 布袋戲說後建事第六十九章 鬼王宮初現崢嶸第五百零二章 蕭知南和虞美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傾城劍亦傾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王至步步生蓮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機瞭然在胸中第三十四章 爲何要讓你姓徐第六十二章 未雨也需先綢繆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並肩行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第六百五十章 他年你若爲掌教第一百八十七章 文武兩人盡殘年第四十三章 生死富貴皆有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山上人看山下人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四十八章 襄樊城外儒釋道第六十六章 一劍翻海上官亂第四百零八章 佛門留字六十八第十八章 有夫妻牛頭馬面第二十六章 大真人法天象地第四百六十章 兩襄城內共三人第一百三十章 腳下是錦繡江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南道首杜海潺第五章 陵墓九層如冥府第三百三十章 上官家主上官雲第四十一章 何愁無赫赫戰功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六十二章 來客大姑姑墨書楔子第七十六章 父子間並行而言第六十八章 一隻潑猴鬧劍宗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三百零四章 聖堂也不過如此第三十九章 二聖並立臨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罰雷刑九雷劫第三十二章 瞑瞳魔功再現世第一百章 頃刻間無邊煉獄第五十二章 久別重逢再相見第二十一章 劍不出匣氣沖霄第五百零七章 此一戰必不能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下萬事留一線第三十五章 繁花柳密行路難第八十章 輩分很高的瘋子第七十七章 孟氏公子孟隨龍第二十三章 太后娘娘林銀屏第十六章 飲酒望月賞夜景第七十一章 那年那人那女子
第二百零九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三十四章 白龍魚服言中庸第六百五十一章 結盟合力伐無道第三十八章 寶劍未必贈英雄第六百三十四章 父子夫妻共此時第二百九十二章 飛霜殿君臣奏對第八十七章 繁盛江都天香樓第一百一十章 赤練一劍看造化第六百一十四章 舊時舊景舊曾諳第六章 巍巍中都如山嶽第三百五十七章 一劍逾矩問佛理第六百八十七章 闢地後天門大開第四百七十一章 金角銀邊草肚皮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封書信天下動第三百九十五章 西方有丈六之佛第三十五章 一劍一拳夠不夠第一百四十四章 何謂之天下二聖第二百九十七章 南疆大山藏大巫第七十章 有蛇線伏脈千里第四百七十章 崇寧宮中一書信第二百五十九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五百三十五章 初試牛刀露鋒芒第三十二章 一人走一人又來第七十四章 八月十五中秋宴第二十一章 金丹道途龍共虎第六十一章 公子丫鬟初相見第十八章 藏污納垢腌臢地第十七章 掌櫃的運籌帷幄第七十章 有狐聞香腕懸刀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並肩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是否要喝我的酒第二十章 秋雨夜父子言談第一百一十章 那年做的兩個夢第二十三章 靠人終不如靠己第三百四十四章 留青山方能再起第一百零四章 四人激戰十八樓第十六章 布袋戲說後建事第四十一章 道離別林中道觀第二百零三章 且向危樓俯首看第七十章 摩輪寺寺主秋思第六十五章 人生無憾三十載第四十五章 劍宗陰陽兩劍氣第六百一十九章 大破草原十萬騎第七十四章 大國手落子一鎮第三百二十四章 魚和熊掌難兼得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六十章 八劍齊出敗八人第三十三章 霍公子與徐公子第四百七十五章 心絃斷數珠亦斷第一百零四章 陰陽相隔酌酒談第八十六章 母女終還是母女第八十二章 父子兄弟和女人第八十六章 千古興亡多少事第十六章 布袋戲說後建事第六十九章 鬼王宮初現崢嶸第五百零二章 蕭知南和虞美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傾城劍亦傾城第一百二十一章 龍王至步步生蓮第五百八十三章 天機瞭然在胸中第三十四章 爲何要讓你姓徐第六十二章 未雨也需先綢繆第三十六章 妹夫舅哥並肩行第七十七章 鐘鳴鼎食過黑廊第六百五十章 他年你若爲掌教第一百八十七章 文武兩人盡殘年第四十三章 生死富貴皆有命第二百九十九章 山上人看山下人第五十八章 神仙打架凡人逃第四十八章 襄樊城外儒釋道第六十六章 一劍翻海上官亂第四百零八章 佛門留字六十八第十八章 有夫妻牛頭馬面第二十六章 大真人法天象地第四百六十章 兩襄城內共三人第一百三十章 腳下是錦繡江山第一百二十四章 江南道首杜海潺第五章 陵墓九層如冥府第三百三十章 上官家主上官雲第四十一章 何愁無赫赫戰功第四十五章 劍斬生死斷生死第六十二章 來客大姑姑墨書楔子第七十六章 父子間並行而言第六十八章 一隻潑猴鬧劍宗第八十六章 公主殿下蕭知南第三百零四章 聖堂也不過如此第三十九章 二聖並立臨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天罰雷刑九雷劫第三十二章 瞑瞳魔功再現世第一百章 頃刻間無邊煉獄第五十二章 久別重逢再相見第二十一章 劍不出匣氣沖霄第五百零七章 此一戰必不能敗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下萬事留一線第三十五章 繁花柳密行路難第八十章 輩分很高的瘋子第七十七章 孟氏公子孟隨龍第二十三章 太后娘娘林銀屏第十六章 飲酒望月賞夜景第七十一章 那年那人那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