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海上都市

就在瓊州海峽海底隧道外管全線貫通的同一時間。

距離海口大約600公里的東南方向。

中沙羣島的核心島羣——中沙大環礁,正在進行另一項宏偉工程,中沙海洋城計劃。

十一月份的南海,風浪明顯大了許多。

不過熱帶氣候的大環礁,這裡的氣溫仍然維持在26~36攝氏度附近,在這一片碧水藍天中,並沒有看到任何陸地。

雖然中沙羣島叫羣島,實際上只有黃巖島一個島嶼,露出了海平面,特別是近些年海平面持續上升,讓本來就非常少的陸地,面積變得更加少。

而作爲中沙羣島的核心島羣,更是全部在海平面以下,在退潮的時候,也不會露出一點點陸地。

不過這裡是中沙羣島中,非常重要的區域,不僅僅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本身的地質條件也適合吹填造陸。

中沙大環礁呈現橢圓形,東北—西南長度140公里左右,寬度在60公里左右,擁有26座已命名的暗礁,平均深在9~26米。

比起黃巖島的條件,這裡非常適合吹填造陸。

不過考慮到大面積吹填造陸,有些不切實際,需要的沙土數量也不少,同時經費負擔也非常大。

另外又要考慮到中沙大環礁的海洋生態問題。

這裡的吹填造陸規模,被限制在100平方公里,這個限制導致另一個方案的出現。

那就是海洋城項目的出現,工程院在去年的時候,就在計劃這個項目,他們從超級公路和瓊州海峽海底隧道的設計中,發現超級材料的結構強度,完全可以滿足建造攔海大壩的要求。

大環礁的平均深度才9~26米,完全沿着暗礁的分佈,建造一些攔海大壩,然後抽空大壩內部的海水,形成一片在海平面下的陸地

在石塘連礁的南礁上,這裡已經被吹填造陸出一塊3平方公里的陸地,除了一艘3萬噸級的吹填船,在不遠處,還有一艘20萬噸級的工程船。

工程船上,工人們將海水過濾出的雜質(主要是氯化鈉和氯化鉀),混合特製納米氧化硅,形成超級建材的基料,然後填充到模板夾層中。

模板夾層是由鋁合金薄膜和硅納米形成的,夾層內部還佈置立體結構的鋁鐵納米網格,確保材料的強度、耐腐蝕和密封性。

工程船隻攜帶模板、納米網格,和特製納米氧化硅,以及一些催化劑,超過90%的基材,都是就地取材的海鹽。

幸好南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不是裡海那種陸地中的封閉內陸湖,不然工程船如此瘋狂的提取海鹽,肯定會造成海水大面積淡化的。

這艘抽鹽造陸工程船,是由中船重工和燧人系合作打造的,造價高達58億華元,每天可以提煉50萬~60萬噸海鹽。

目前已經在大環礁,陸續作業了四個多月時間,一共提煉5431萬噸海鹽,導致中沙大環礁附近的海水鹽度,微微下降了3.7%左右。

不過由於海水不斷的交換補給,附近的海水鹽度,也逐步形成一種動態平衡。

這種提煉海鹽的規模,對於廣闊的太平洋而言,最多就像多了一條長江的淡水注入罷了,自然很快可以適應這種情況。

負責該項目的施工方,是專門成立的南海建設集團。

該集團的總經理謝英武、總工程師杜潤,此時就在石塘南礁上,吹填造陸的3平方公里面積,目前已經建設了一座高牆堡。

謝英武站在城牆上,拿着望遠鏡眺望施工情況。

一旁的杜潤,則和幾個設計師、工程師,討論着石塘鎮的建設方案,在桌子上的海底地形圖上,可以看出石塘連礁,由三個品字型的小暗礁組成。

只要將這三個暗礁連起來,再抽空裡面的海水,就可以形成一片低地。

除了吹填造陸、攔海造陸,在杜潤等人的規劃設計圖上,還有直接建造在海里的高樓大廈。

利用大環礁水淺的優勢,直接在海里建高樓大廈,完全可以打造一座海上威尼斯。

放下手上的望遠鏡,謝英武轉過身來問道:“老杜,你們估計石塘鎮,什麼時候可以完成?”

杜潤想了想回道:“目前石塘鎮的攔海大壩,已經完成了四分之一,要完成剩下的工程,可能需要12~13個月左右。”

“可以再提高速度嗎?”

杜潤搖了搖頭:“要提高速度,只能增加工程船,問題是大量淡化海水,一旦超出周圍的海洋承受能力,可能會導致周圍的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對此謝英武也知道自己太急功近利了,最近科學院已經派遣了一支海洋生態科考隊過來,正在密切關注着大環礁的海洋生態。

杜潤知道謝英武是海軍出身的,理解對方的急切心情,勸說道:

“不用太着急,我們在南海的優勢非常大,明年有五艘地效運輸船服役,到時候會有兩艘應用在三沙市的交通運輸上。”

“我知道。”謝英武知道目前,只能將注意力集中在建設上,通過多管齊下的方式,擴大大環礁的陸地面積。

大環礁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西連西沙羣島,東轄黃巖島,北接東沙羣島,南望南沙羣島。

這裡的建成,可以徹底掌控南海,同時將南海各大羣島連成一片,配合大型運輸機、地效運輸船,不再像以前那樣鞭長莫及。

如果再結合高棉的戈公島基地、暹羅的攀牙基地,就會形成一條島鏈,將中南半島牢牢地鎖起來。

而且可造陸面積潛力巨大的大環礁,非常適合作爲三沙市的首府,也可以成爲核心的運輸線補給點。

戰略地位如此高,謝英武自然希望大環礁區儘快建成。

不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無論是吹填造陸、攔海造陸、海上建築,都需要時間來建設。

大礁區的吹填造陸面積爲100平方公里,攔海造陸面積爲120平方公里,海上建築面積爲5平方公里,合計225平方公里。

一共有7個鎮,分別是:石塘鎮、中北鎮、南扉鎮(主城區)、漫步鎮、安定鎮、華夏鎮、排洪鎮。

當陸地完成後,可以通過建造攔海大壩,形成跨海大橋,將各島鎮連接起來。

這裡可以發展旅遊業、運輸港口服務、水產養殖、捕撈。

隨着各種技術的出現,大環礁未來甚至可以變成一座海上都市,成爲南海上永不沉沒的航母。

而中沙大環礁的建設,僅僅只是一個開始,還會向南沙羣島拓展,直接複製過去即可。

對於這裡的動作,周圍的小朋友們,自然一清二楚,只是他們無力阻止這件事,乾脆裝死當沒有看見。

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
第五十九章 大項目(加更)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百章 暗流與不解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極致和反思第六百九十一章 應對(三)第六百六十五章 變化(一)第六百六十三章 紛擾的世界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二百九十一章 分而化之第六百九十章 應對(二)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二百三十六章 浮生若夢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貴嶼(二)第七百零六章 雪球(三)第七百五十九章 老古董第一百九十六章 試駕駛第一百八十九章 夜幕第四百八十章 錨定價值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六百八十章 提煉工廠第三百四十二章 卡位第六百五十八章 產業與科研第一章 寒冬家事第二百零三章 電力問題第六百一十九章 月球救援第五百四十三章 歸燕第一百八十六章 和風細雨第二百九十九章 油價風雲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二百八十五章 測評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五百六十九章 構架基因第一百六十九章 崛起(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所謂合作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蘋果第五百七十七章 虛實貨幣第七百四十八章 奇特第二十七章 催化劑第四十三章 鵬城來客第七百三十五章 造物(二)第四百一十九章 衰敗與陽謀第六百六十二章 重生第八十六章 納米線第六百三十七章 風起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八十二章 萍水相逢第七百一十七章 角力第五百四十九章 削弱中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補充與滯銷第三十三章 清澈見底第六百九十五章 漫遊(四)第七百四十七章 原因第一百八十八章 熱議和電器第七百零八章 雪球(五)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變蛋白第三百零九章 無法復現第七百二十四章 醫療支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紅土地第三十五章 法律援助第七百六十七章 纜繩之下第六百四十九章 蟄伏第六百零九章 東遊記(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憋屈第六百三十四章 有限的愛第二十六章 六邊氧化硅第三百九十一章 背後的交鋒第四百九十九章 防禦系統第七百一十四章 死亡公路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控第五百六十章 重心轉移第五百八十二章 新農村(三)第六百一十六章 工業化第六百零五章 反應第二百五十章 臘八晚宴第三百八十一章 奶酪與油第五百三十七章 參差第三百九十三章 價格與協會第四百六十三章 安排與學習第一百六十章 開發和信心第五百二十九章 逆潮流第四百六十一章 交通與小區第七百六十四章 馬太效應第四百零一章 深層影響第十二章 發展理念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作與專利第一百九十七章 市場大勢第六百一十四章 着陸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貨第三百二十章 雲防禦第一百七十六章 驚嚇連連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檢篩查第七百四十二章 文明困境第六百三十五章 意外相遇第二百九十章 合縱連橫第五百五十九章 競爭激烈第三百三十章 推廣第五百八十七章 戰略調整第一百零六章 農墾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