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串門

bookmark

不過三四天的功夫,青雲巷的榮家三小姐曾經被擄,一夜未歸的消息就傳遍了大半個汴梁。一時成爲了街頭巷尾,茶餘飯後的談資。只是傳言沒有譜,越傳越沒眼,到最後已經衍生出多個版本了。

至於案子因爲那三個人已經死了,所以成了無頭案。過去了好長的時間一點進展也沒有用。

到後面榮箏也放棄了,指望這些捕快,還不如指望自己。不過身邊能用的人少,除了肖家兄弟,她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榮箏想來想去,最終給沐瑄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協助自己,畢竟此事沐瑄也是參與者。

榮箏伏在桌前習字,紫蘇在下面的繡墩上做針線,屋裡靜悄悄的,其餘的人都出去了。紫蘇突然壓低了聲音和榮箏說:“小姐,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告訴您。”

榮箏一下子來了興趣,擱了筆問道:“你查出內鬼是誰呢?”

紫蘇忙說:“不是的,是另外一件事。”

榮箏不由得豎起了耳朵。

紫蘇低聲道:“今天奴婢去太太房裡拿小姐找的那個纏絲瑪瑙碟子,出來的時候聽見巧玉和紅玉兩人在耳房裡嘰嘰咕咕的。小姐您吩咐我們隨時多多留心,因此不免聽了一耳朵。只聽得她們講上次李夫人來我們家打爛了個茶碗不見了,庫裡對不上賬。問是誰打爛的。那個紅玉又說‘還沒成事就打壞了東西,果然是成不了。’小姐你猜猜她們說的成事指的是什麼?”

榮箏哪裡曉得啊,茫然的搖搖頭。

紫蘇又道:“後來奴婢找人打聽了,原來那天李夫人來我們家是來做媒的。”

榮箏心裡一驚,忙問:“做媒?說的是哪家?”

紫蘇瞅着榮箏笑:“小姐也認識的人。”

榮箏更是不知,她認識的人多着去了,她能知道是哪一個。難道那廖家依舊不死心?可是不對啊,廖家和李家一點瓜葛也沒有。不會是廖家的。

就在榮箏胡亂猜想的時候,紫蘇開口了:“是王府派來提親的。”

榮箏無比的驚詫,覺得這事她怎麼一點風聲也沒聽見過呀。王府?豫王府現在就兩個適齡的爺沒有成親。一個是沐瑄,一個是沐瑢,兩個她倒是都認識。是沐瑢?榮箏搖搖頭,據說沐瑢是王妃的心肝。看不上榮家這樣的人家。何況她如今的名聲不是那麼的好,王妃肯定不許。那麼剩下的就只可能是……

榮箏想起了前幾****住在棲霞山莊裡,服侍她的浮翠和秋詞對她的小心翼翼和畢恭畢敬來,原來都是有緣故的。

那麼沐瑄呢?這事他應該是清楚的吧,所以他纔會冒那麼大的險來救自己?

今生她順利的避開了廖家。卻和沐瑄有了交集。榮箏不相信,不相信自己會嫁給了一個註定要出家的人。

紫蘇料定榮箏已經自己猜着了,點頭含笑道:“就是沐大爺。不過聽說這事不成,所以上房把消息封得死死的,我們這邊一點也沒聽見過。”

“原來沒成啊。”榮箏覺得鬆了一口氣,隨即又問:“是太太拒絕了這門親事?”

紫蘇冷笑道:“她哪裡能做這個主啊。聽說她倒是很樂意湊成的,只是老爺那裡不許。她也沒辦法,這事就只好不了了之了。”

從提親到拒親,榮箏硬是被矇在鼓裡,一點也不知曉。事後她驚出了一身冷汗。要是她在渾然不覺的情況下被定下了親事該怎麼辦?那她也太被動了,等到自己想反抗的時候已經晚了,看樣子馬氏那邊也該有個自己人才是。

“紫蘇,你和那邊的巧玉交好吧,你看能不能和她再拉拉關係,以後讓她有什麼牽扯到我們比較重要的事,讓她和我們說一聲。不至於矇在鼓裡,好不好?”

紫蘇卻覺得爲難,如實道:“巧玉這個人其實很有心計的,她又得太太的賞識。讓她的心偏向我們這邊只怕有些難。不過她有時候會大嘴巴。”

榮箏道:“大嘴巴的人有時候也會非常的緊。那邊的丫鬟們你看看有誰我們能拉過來的?”

紫蘇仔細想了想笑道:“這個得慢慢斟酌。”

榮箏道:“暫時還不急。不過我們房裡的老鼠卻要儘早的抓到的好。”

“我們屋裡什麼時候有老鼠呢?”肖王氏一頭走了進來。

榮箏忙站了起身,含笑着稱呼着“奶孃”!

肖王氏笑道:“老奴過來瞧瞧小姐。聽你們剛纔說老鼠,這屋裡當真進老鼠呢?”

“誰知道呢,捉住就好了。奶孃不用操心。”

肖王氏看了一眼桌上已經寫好的幾張字。她雖然不大識字,但覺得榮箏寫的字確實好看,便笑道:“等到以後過年了,老奴向小姐討幾幅對聯回去貼貼,也沾沾喜氣。”

榮箏忙道:“我不會寫對聯。”

“用紅紙裁了,寫上吉利的話就行了。應該不難吧。小姐的字寫得這樣好。不顯擺顯擺是太可惜了。”

榮箏胡亂的應了。

後來榮箏才猛然記起,這事不對呀。黃太太不是請了二舅母做媒,想要把黃夏娟許給沐瑄。二舅母也答應了要幫着走動走動看看,怎麼會演變成這樣?難道沐家沒有瞧上黃夏娟?可是怎麼就瞧上自己呢?

過了一日,沐瑄給榮箏回了書信,說調查的事正在順利的進行,請他放心。

榮箏握着信紙,看着上面如行雲流水一般的字跡,不免自思,在這門親事上沐瑄到底扮演的是什麼角色。如今兩家的事沒有成,難道沐瑄都不尷尬?他還這樣盡心盡力的幫自己。榮箏覺得自己欠了他一個很大的人情,這份人情她一時半會兒還不知曉要怎麼償還。

三月二十一,對於馬氏來說這天不過是最普通的一天。早起的時候因爲心情好,食慾也不錯,還多喝了一碗豆漿。

管事媳婦進來回話的時候都是好事,又收到了榮江的家書,說知府因爲母親病故告了丁憂,可能要升遷了。還真是喜事連連。

等到她午睡了兩刻鐘起來的時候,突然見周嬤嬤匆匆進來稟報:“太太,端惠郡主來了。”

馬氏一怔。端惠郡主怎麼會上榮家來?她有些慌張道:“郡主來做什麼?”

周嬤嬤說:“老奴愚見,多半是因爲三小姐。”

馬氏嘟噥道:“老爺不是沒有答應這門親事麼。她怎麼還來?”雖然這樣說,但郡主降臨絲毫不敢懈怠,吩咐丫鬟給自己重新梳了個頭。換了身見客的衣裳。

端惠郡主已經被迎到花廳上喝茶了。

馬氏扶着周嬤嬤走了進來,果見靠背椅上坐着個素服淡妝的貴婦,馬氏忙行禮道:“民婦馬氏給郡主娘娘請安。”

端惠郡主臉上淡淡的,微微頷首道:“快快請起。”接着又道:“突然造訪,有些失禮了。”

馬氏又讓丫鬟去請榮笙過來給郡主行禮。郡主並不在意,只道:“你們家三小姐呢,怎麼不見?”

馬氏陪着笑臉道:“郡主娘娘是要見我們箏姐兒嗎,我馬上讓人去請她過來!”

當馬氏身邊的丫鬟來報說郡主要見榮箏時,榮箏還有些惘然,心道她怎麼來呢?不過直覺告訴她多半是爲了沐瑄的事,因此匆匆的梳洗梳妝的一回,帶了紫蘇便去了。

“見過郡主娘娘!”

端惠別的不感興趣,兩眼只在榮箏身上,點頭道:“起來吧。”

端惠郡主是聽過馬氏這位繼母的品行的。她還真沒什麼話能對馬氏說的,因此便道:“榮二太太,我有幾句話想要單獨問問榮三小姐,不知方便不方便?”

馬氏心道原來還真是衝着這個臭丫頭來的,可是什麼話不能當着她說,她不免有些鬱悶,但郡主已經開了這個金口,她難道還有阻攔的份,心口不一的笑道:“方便,怎麼不方便。”接着又睃了一眼榮箏。和顏悅色的囑咐道:“箏丫頭可別在郡主面前失禮。”

榮箏也畢恭畢敬的回道:“太太放心。不說郡主尊貴,就是她來我們家做客,我們做主人的也沒有怠慢的道理。”

於是榮箏請了端惠郡主去她的屋子裡說話。

榮箏並沒有請端惠去花廳上坐,而是在臨時的這間書房招待了她。

端惠打量着這間屋子。東牆上有一個小書架,放了幾部書。博古架上放着些擺設的瓶爐之類的玩器。窗下有一書案,案上設着筆海,一個巴掌大的玉石小屏風。裁好的紙整整齊齊的拿一塊黑木鎮紙壓着。

端惠心道,會讀書,至少是個明理的人。不是那般的糊塗。她點頭說:“我聽三妹妹說起過你喜歡習書法,現在臨誰的字呢?”

這樣的開場白是榮箏沒有想過的,她恭敬的回答道:“正習衛夫人的帖子。”

“衛夫人?!”端惠不免笑了,點頭說:“她的字適合女子學習。聽說她還曾指點過王羲之?”

榮箏道:“見書上曾記載過,應該不假。”

“把你寫的字拿來我瞧瞧。”

榮箏聽說便忙去找平時寫的那些手稿,有的只是一個字,有的臨某本書帖裝成了冊。她還寫過一幅《春江花月夜》,捲成了軸放在了書架背後。

她從各處蒐羅來了一些,堆在了書案上。挪了尋常坐的玫瑰椅請端惠坐。

端惠粗略的翻了一遍,最後把卷軸打開了,見是一色的蠅頭小楷,寫得十分的工整有力,紙面又很整潔乾淨,看樣子她寫這一幅的時候是極其認真的。

“你喜歡這首詩?”

榮箏點頭說:“覺得它蘊涵了許多的人生哲理。”

端惠道:“我也挺喜歡的。這幅卷軸送給我吧?”

榮箏微愣忙道:“這幅還是太稚嫩了些,郡主真喜歡這首詩的話,我可以重新再寫一幅送給郡主。”

“怎麼?你捨不得呀?”

榮箏微赧道:“不是的,這一幅是去年寫的,那時候才習字不久,現在看來太青澀了。”

端惠笑道:“那好,你重新寫一幅送我吧。”

榮箏暗暗的捏了一把汗。

端惠看見了角落裡的琴桌,不由得想起去年重陽青元觀的事來,她問起了榮箏:“你還跟着鄭娘子學琴嗎?”

“沒了,年初的時候師父就辭館去了。”其實是因爲杜氏覺得榮筱在學琴上沒有什麼天賦,便不讓榮筱再學了。馬氏認爲會彈琴只是種錦上添花的消遣而已,女孩子會一點點就成,不用太精進,也不肯再留鄭娘子坐館。真正的原因卻是鄭娘子要的束脩不菲,馬氏心疼錢,因此也沒有再留鄭娘子。

“哦,倒可惜。這位鄭娘子的琴技造詣很高深。你若跟着她學個三五年,以後的成就肯定不小。還記得那位趙小姐嗎?”

榮箏點點頭,重陽節的盛事裡趙小姐出盡了風頭。

“你若是好好的跟着鄭娘子學習,將來應該比趙小姐還出色。”

榮箏訝然,鄭娘子教她撫琴的時候,從沒誇讚過她天賦不錯,更何況她還有上一世留存的技藝。只是重陽的時候帶她去見了世面,讓她當衆彈奏過一曲而已。

“你撫一支曲來我聽聽。”

榮箏聽說,不敢懈怠,忙吩咐丫鬟準備。她去更衣淨手,最後在博山爐裡添了香。端坐在琴桌前,神色端肅,撫了一曲這些日子常撫的《流水》。

餘煙嫋嫋,端惠凝神細聽。聽一段暗自讚歎一段。這個小姑娘年紀輕輕天賦果然不錯。這支曲子當年母妃常彈,那時候她還小,只覺得好聽,卻不懂琴。這些年聚散離合,風風雨雨的,她品味到了另一番的人生,再來聽此曲不免多了幾分感慨。

等榮箏撫完此曲,端惠陷入了沉思裡久久沒有說話。

榮箏不好打擾,默默的陪着端惠靜坐。

良久,端惠纔有些失神道:“你都彈完呢?”

“是啊,還請郡主指教?”

端惠卻由衷的稱讚了一句:“說什麼指教,你彈得不錯。”

兩人從寫字談到了撫琴,端惠始終沒有和榮箏提別的事。榮箏心下不免疑惑,這位郡主從不上門的,她來就是找自己探討這些的嗎?(。)

第124章 父子第181章 回來第48章 春宴第151章 賞花時第143章 新年第15章 警示第55章 相中第45章 探望第145章 深宮第27章 疑點第129章 大婚楔子第129章 大婚第31章 莊子第129章 大婚第35章 姐弟第146章 佳節第174章 出氣第2章 南柯一夢第78章 綠翹第14章 滿意第176章 背主第147章 離別第84章 出事第87章 愚蠢第54章 差遣第98章 籌劃第11章 偶遇第92章 年酒第88章 妥協第5章 疏離第106章 回去第2章 南柯一夢第131章 新生第179章 告別第87章 愚蠢第13章 私相第174章 出氣第106章 回去第170章 質問第133章 回門第26章 驚夢第51章 侍疾第85章 回府第153章 把柄第35章 姐弟第171章 絕路第184章 升遷第60章 指派第30章 舊人第159章 圈套第167章 無解第50章 撞破第147章 離別第37章 齊府第127章 不安第82章 通房第35章 姐弟第50章 撞破第33章 初會第67章 奔走第59章 困窘第190章 重圍第189章 困住第45章 探望第54章 差遣第139章 幡然第93章 赴宴第175章 祭奠第103章 捅破第22章 籌謀第60章 指派第98章 籌劃第137章 伺候第147章 離別第4章 吃棗第119章 雅事第137章 伺候第136章 婆媳第115章 緊張第124章 父子第84章 出事第169章 擔驚第70章 相見第141章 宮宴第164章 情深第184章 升遷第181章 回來第22章 籌謀第54章 差遣第18章 詩會第145章 深宮第161章 鎮定第3章 回訪第118章 坐不住第129章 大婚第44章 道謝第43章 回來第23章 元宵第83章 鬥琴
第124章 父子第181章 回來第48章 春宴第151章 賞花時第143章 新年第15章 警示第55章 相中第45章 探望第145章 深宮第27章 疑點第129章 大婚楔子第129章 大婚第31章 莊子第129章 大婚第35章 姐弟第146章 佳節第174章 出氣第2章 南柯一夢第78章 綠翹第14章 滿意第176章 背主第147章 離別第84章 出事第87章 愚蠢第54章 差遣第98章 籌劃第11章 偶遇第92章 年酒第88章 妥協第5章 疏離第106章 回去第2章 南柯一夢第131章 新生第179章 告別第87章 愚蠢第13章 私相第174章 出氣第106章 回去第170章 質問第133章 回門第26章 驚夢第51章 侍疾第85章 回府第153章 把柄第35章 姐弟第171章 絕路第184章 升遷第60章 指派第30章 舊人第159章 圈套第167章 無解第50章 撞破第147章 離別第37章 齊府第127章 不安第82章 通房第35章 姐弟第50章 撞破第33章 初會第67章 奔走第59章 困窘第190章 重圍第189章 困住第45章 探望第54章 差遣第139章 幡然第93章 赴宴第175章 祭奠第103章 捅破第22章 籌謀第60章 指派第98章 籌劃第137章 伺候第147章 離別第4章 吃棗第119章 雅事第137章 伺候第136章 婆媳第115章 緊張第124章 父子第84章 出事第169章 擔驚第70章 相見第141章 宮宴第164章 情深第184章 升遷第181章 回來第22章 籌謀第54章 差遣第18章 詩會第145章 深宮第161章 鎮定第3章 回訪第118章 坐不住第129章 大婚第44章 道謝第43章 回來第23章 元宵第83章 鬥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