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4章 警告

bookmark

第1434章 警告

朱瑞擡手抹了一把臉。

有些猜想,一旦接受了,他很容易就會想得更多。

“沒錯……三殿下不一定真的會把何大小姐立爲自己的皇后,他只需要讓何家人相信他會這麼做就夠了。”朱瑞的聲音有些沙啞,“就算何萬全不相信,何大夫人也會相信的。她一向覺得自己的女兒十分出色,有足夠的資格成爲一國之後!”

謝慕林接過了丈夫的話茬:“沒錯。三殿下對藍綾的厭惡已經人盡皆知了,只是因爲皇命在上,無論是他還是藍綾,都無法擺脫這份婚約。只要明年開春後,三殿下還未掌握到絕對的權利,他倆註定就要成親。可他若真的有繼位登基、大權獨攬的一日,未必會容得下藍綾這個正宮皇后,若是有良心一點,他可能會想個藉口把她廢掉,又或是貶後爲妃;但他要是心狠一點,直接讓藍綾‘病逝’,也沒什麼難的。他手裡又不是沒有能神不知鬼不覺把人殺死的毒|藥!”四皇子就是這些藥的受害者。

接下來的話,不必謝慕林詳細說,朱瑞都能猜到了。

他沉着臉對妻子道:“這件事不得不防!雖說我覺得何萬全應該不至於蠢到會相信三殿下空口白牙的許諾,但四殿下的安危要緊,我沒理由把四殿下的性命寄託在何萬全到底有多聰明這一點上!”

就象當初朱瑞還在蕭家做庶子時,被蕭明德將軍打發到外地的衛所任職,蕭夫人就曾經想過要給他挖坑,阻礙他的前程。當時蕭將軍同樣也是後知後覺。倘若不是朱瑞當時跟的上司人品比較靠譜,沒有聽從蕭夫人的擺佈,他的日子還不知道會過得如何悽慘呢!更別說還有機會出外差,到湖州地界上與謝慕林朝夕相處,甚至還參與了剿匪行動,立下了軍功。

只要何大夫人與何大小姐相信了三皇子的許諾,力勸何萬全疏忽職守,或是監守自盜,讓四皇子受到無法救治的傷害,三皇子的勝局幾乎就算是徹底定下來了!

太子被廢的前期準備已經進行到差不多了,箭在弦上,不可能不發,皇帝也不會容許曹家有機會再借着太子威脅到皇權;二皇子已經被出繼;只要四皇子再出點事,徹底失去繼位的希望,而不是那似是而非沒辦法確定的所謂可能子嗣艱難的假設,就算皇帝再不樂意,他也只剩下三皇子這一個選擇。

有了蕭家的前例,朱瑞如今是半點都不敢小看了何大夫人。雖然一直以來,她都表現得象是個內宅婦人一般,似乎完全不考慮何家整個家族的未來發展,一心只想着要給寶貝女兒尋一門體面的好親事。但萬事沒有絕對,朱瑞認爲自己還是要謹慎小心些爲好。

謝慕林還道:“就算何萬全頂住了誘惑,拒絕爲三殿下效力,我們也不能斷定何大夫人是否會死心。她是何萬全的妻子,哪怕說服不了何萬全本人,只需要收買拉攏到他身邊的親衛或長隨,這些人也是能接觸到四殿下的……”

到時候,三皇子大局在握,地位穩固,就算他不願意履行對何大夫人的承諾,何萬全夫妻也是有苦無處訴。倘若三皇子再狠毒一些,藉口四皇子受到傷害的事,追究何萬全的失職之罪,連帶的把何萬安的職位也一擼到底,整個何家都被清洗乾淨,難道何家還能替自己辯解,表示他們只是奉三皇子之命行事嗎?

藍氏這個正妻不再坐在正宮皇后位子上了,那誰又能得到這個殊榮成爲新的六宮之主呢?原本蕭琳還有希望,但她如今名聲狼藉,已經確定了要成爲三皇子的妾室了,連側妃的名分都沒爭取到。即使將來三皇子對她還存有幾分情義,也不可能再冊立她爲正宮皇后——朝臣們一定會極力反對的。如此一來,三皇子最有可能的做法就是另立正宮。如今京城的權貴圈子裡,還有誰家女兒有資格成爲新的國母呢?何家的女兒無疑在候選之列。只要三皇子表示自己半點不在意未來的妻子曾經是自己的準嫂子,甚至覺得這麼做還能羞辱一番曾經欺負過自己的二哥,那何大夫人又有什麼理由不相信他呢?

朱瑞苦笑了一下:“何提督與蕭將軍差不多是同輩人,蕭將軍就轄制不住身邊的妻兒,何提督也未必會例外。衆所周知,當初他之所以放棄青梅竹馬的表妹,把她嫁給了自己的兄弟,自己另行迎娶如今的夫人,就是因爲何大夫人的孃家了得。”這也意味着,何大夫人有可能會象蕭夫人那樣,通過長年累月的示好與拉攏,收買到丈夫屬下的人心,越過丈夫,去對他的屬下發號施令,她的丈夫興許會被矇在鼓裡很長時間,纔會有所察覺。

第二天一大早,他起牀穿戴整齊,連早飯都沒顧得上吃,就告別了妻子,去尋父親燕王了。他要跟燕王好好商量一下何家的問題,然後一同進宮去求見皇帝。他覺得自己只是個半路認回來的侄兒,別看皇帝對他很親切,但在皇帝心目中,他這個小年輕肯定不如燕王靠譜。事關四皇子的安危,他不希望自己的警告會因爲他的年輕位卑,而被皇帝忽略過去。

真到了那一天,只怕連皇帝都會對他們恨之入骨,比三皇子更盼着他們全家去死吧?

朱瑞想到這裡,就覺得心頭髮涼。

朱瑞走了,謝慕林則是照常吃早飯,然後處理了一下王府中的事務,便重新穿戴好,進宮見太后去了。她近來進宮的次數少了,考慮到臘月裡她一個人要負責起整個京城燕王府的新年準備事宜,只怕進宮的次數會更少,於是她得趁着今天初一還算清閒,先進宮見見太后,跟她老人家打個招呼才行。

當然,謝慕林這次進宮,也不僅僅是陪太后娘娘與永寧長公主說說家常而已,同時她還談起了昨天那場宴席。

有哪些賓客來赴會了,宴會上有什麼安排,請的哪家的戲班,唱的什麼劇目,吃了什麼好菜,席間又聊了什麼八卦……等等等等,這些都是往常她慣向太后報告的內容,不過今天又添了一個插曲,就是她與佳媛郡主在後者的“提議”下,偷偷派出一名侍女去偷聽汾陽王繼妃和永齊郡主避開其他人,跟何大夫人談了些什麼。

謝慕林說出了朱佳媛的推測結果:“佳媛郡主聽了丫頭回報的隻字片語,便猜測汾陽王繼妃與永齊郡主想在說服何大夫人答應她們幫忙牽線做媒的婚事,男方竟然是寧王殿下!因着寧王妃如今只是病重,還沒去世呢,所以她們行事也頗爲隱秘。但她們極力勸說何大夫人答應這樁婚事,說是如今人人都在看她們母女的笑話,只要答應了婚事,何大小姐將來成了寧王妃,就不會有人敢再嘲笑她們了!我聽了真是嚇了一跳,不敢置信……”

(本章完)

第76章 作死第573章 痛哭第1238章 訓誡第992章 壞事第469章 哀求第670章 錦包第573章 痛哭第1054章 乞骸骨第751章 過往第148章 改變第1448章 傳聞第1067章 邀請第1645章 彌留第621章 母女第385章 無視第467章 準備第1014章 無依第1530章 計劃第1425章 隱秘第142章 相遇第1203章 威脅第1318章 入住第758章 預感第373章 山雨第1033章 姐妹第1052章 插曲第792章 送行第898章 門前第312章 讀信第439章 禮單第1398章 行動第459章 蜜語第1478章 自察第900章 冷遇第96章 心跡第1533章 勢單第962章 演戲第654章 旅途第1161章 疑點第669章 暗示第1536章 一意第769章 方案第1138章 異樣第589章 難堪第31章 茫然第1456章 青紫第439章 禮單第727章 暗示第667章 宴請第979章 消息第492章 開解第521章 猜測第1059章 泄露第451章 冒昧第1002章 設宴第51章 感嘆第715章 願望第913章 盤算第796章 錯過第1405章 宴罷第811章 父子第548章 藥方第601章 威脅第1394章 煩躁第876章 舊誼第625章 責任第706章 忽悠第1372章 條件第1077章 疑惑第338章 揚名第884章 試探第1096章 相思第1654章 評價第721章 慈父第1527章 揚州第939章 相見第1061章 喜報第970章 忙碌第1454章 新年第1246章 私語第504章 落水第662章 故交第49章 討論第1341章 不安第1320章 騎射第1508章 禮物第1482章 落網第306章 人選第1236章 新房第1662章 決意第901章 口角第229章 奪理第1402章 打聽第899章 心思第986章 吃瓜第775章 勸說第1318章 入住第313章 春秋第85章 滲人第277章 微妙
第76章 作死第573章 痛哭第1238章 訓誡第992章 壞事第469章 哀求第670章 錦包第573章 痛哭第1054章 乞骸骨第751章 過往第148章 改變第1448章 傳聞第1067章 邀請第1645章 彌留第621章 母女第385章 無視第467章 準備第1014章 無依第1530章 計劃第1425章 隱秘第142章 相遇第1203章 威脅第1318章 入住第758章 預感第373章 山雨第1033章 姐妹第1052章 插曲第792章 送行第898章 門前第312章 讀信第439章 禮單第1398章 行動第459章 蜜語第1478章 自察第900章 冷遇第96章 心跡第1533章 勢單第962章 演戲第654章 旅途第1161章 疑點第669章 暗示第1536章 一意第769章 方案第1138章 異樣第589章 難堪第31章 茫然第1456章 青紫第439章 禮單第727章 暗示第667章 宴請第979章 消息第492章 開解第521章 猜測第1059章 泄露第451章 冒昧第1002章 設宴第51章 感嘆第715章 願望第913章 盤算第796章 錯過第1405章 宴罷第811章 父子第548章 藥方第601章 威脅第1394章 煩躁第876章 舊誼第625章 責任第706章 忽悠第1372章 條件第1077章 疑惑第338章 揚名第884章 試探第1096章 相思第1654章 評價第721章 慈父第1527章 揚州第939章 相見第1061章 喜報第970章 忙碌第1454章 新年第1246章 私語第504章 落水第662章 故交第49章 討論第1341章 不安第1320章 騎射第1508章 禮物第1482章 落網第306章 人選第1236章 新房第1662章 決意第901章 口角第229章 奪理第1402章 打聽第899章 心思第986章 吃瓜第775章 勸說第1318章 入住第313章 春秋第85章 滲人第277章 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