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九 鼎

我和安吉兩個人被司馬教授和老攆給安慰的從震驚中回過了神,不由得都雙雙大喘了口氣,司馬教授看到安吉回過了神,趕緊問道:“剛纔這個小田給你說了什麼?你還能記得嗎?”

安吉擡頭看了看頭頂上的平臺,皺着眉頭說道:“可惜,我聽的不是太真切,他的日語斷斷續續的,我只聽到幾個詞,有背叛、混蛋,還有山下岡昌的名字,後來就是一大串的不知名的詞組,像是數字,或者是金屬?我不是太明白!”

司馬教授聽了安吉的話,嘆了口氣,說道:“看來,山下岡昌他們幾個人一定是發生了內部分歧!也不知道是誰背叛了誰!你還聽到了數字?還有金屬的名稱?那又算是什麼意思?”

安吉搖了搖頭,表示自己也不明白,我們這幫子人都沉默的盯着頭頂的巨大平臺,思忖着到底要不要繼續朝上走,旁邊的凝寒卻又突然說話了:“各位,我必須得上去看看,弄明白上面到底發生了什麼,你們幾位能不去的話,最好不要再跟過來了。因爲我不敢保證這上面會有什麼古怪的事發生,到了這會兒,我不瞞你們,這平臺上面可能放着的國寶其實是九鼎!”遊牧之神手打。

凝寒的話一說出來,把大家都給震驚的集體叫出了聲,安吉和司馬教授瞪着眼不相信的問凹:“你說什麼?你再說一遍?九鼎?你沒說錯?”

凝寒看着我們,重重的點了點頭,低沉着聲音繼續說道:“司馬教授,安吉,我沒說錯!就是九鼎!我們凝氏家族世代守護的就是這個東西!我現在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們,九鼎確實存在,並不是傳說!從秦朝統一中國到現在,我們凝家都擔當着護衛九鼎的任務!自大禹帝收九州之銅,煉鑄九鼎以來。這九件國之重寶一直都是華夏文明和中國一統的最重要象徵,各個時代,諸侯國君,無不想得之而問鼎,從而能得挾天勢與地利,成就一統大業!雖然這東西本身並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可它代表和蘊涵的卻是中國最古老和最有權威的人脈和天道大勢,中國幾千年來的當權者無不想得之而得勢!雖然幾千年來,江山社稷多有變遷,但是我們凝氏家族的護鼎之心卻一直未有改變!”

司馬教授聽到這裡,打斷凝寒的話。問道:“等等,你說你們凝家從秦朝統一後就守護九鼎。這是什麼意思?”

凝寒說道:“九鼎自它誕生之日起,就從沒有停止過流亡的命運,雖然這東西代表着天下一統的意思,可這九個重寶禮器卻並沒有真正的安穩過,一直都在隨着朝代的更替變換這主人,直到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的出現,這件東西纔算是真正的被保護了起來。因爲時間的久遠,我並不清楚始皇帝怎麼得到的這幾件寶貝,但是也就是從那時開始,九鼎就被秦始皇給秘密保存了起來,再也不讓世人得見其真容,我們凝家就是在那個時候被始皇帝給選做護鼎家族的,當然具體的歷史原因我並不清楚;此後上千年,雖然國運多變,但是凝家人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履行着自己家族的護鼎重任,經過我們凝家後世子弟的努力,一直到解放前,這個重要的國之重器的秘密也都沒被人發覺,但是因爲近代的戰亂。與九鼎的埋藏點有關的九令之一,卻因爲我們凝家的一個家族子弟的疏忽,被山下奉文的尋寶部隊給挾持,從而遺失無蹤,這也就是山下岡昌能得到這塊九令之一的原因!”

我聽到這裡,忍不住插嘴問道:“你說這摸金令是和九鼎有關的一個重要物件,可爲什麼我們家裡也有一件這種東西呢?我家的族譜裡記載的陳校尉贈令於劉一金的事,難道是假的嗎?”

凝寒看着我說道:“我不知道,劉先生,我只知道傳到我們凝家人手上的就只有這一塊,至於另外的那八塊,我們凝家人並不知道具體的下落,因爲這些東西早在幾千年前就遺失了,我們雖然多方查找,但是卻沒有一點消息,畢竟過去的時間太久,除了我們家族所曾經保存過的那塊摸金令和關於九鼎的秘密外,別的事情,我們其實也是所知很少!不過現在,一切的事件很快就要明晰了,九鼎的失落之謎,以及這幾塊摸金令在這幾千年間的離合重聚之迷,應該全都在這個平臺的上面!”

凝寒說完這些話,朝我們點了點頭,然後對丘四星一擡手,就和他一起順着腳下的階梯朝頂上的平臺竄了上去,這會兒離剛纔的那陣槍響和慘叫已經有快十分鐘的時間,凝寒當然是急於想上去看看是怎麼回事,司馬教授和安吉這會兒居然同時的看着我,似乎是要我拿個主意,我無奈的苦笑了一下,低頭迅速的把已經死翹翹的小田翻了個身,剛纔我就已經看到,這位被同夥給送上黃泉路的日本哥們的腰上,插着一把手槍。我抽出來瞄了一眼,看到居然是把美國產的M9,這種手槍槍彈的彈口直徑比咱們的64要大些,火力當然也要猛些,近距離對攻下是個不錯的幫手,看樣子弄死這位日本哥們的人並沒有把他的身上搜乾淨,這倒讓我撿了個小便宜,我又摸了摸他的褲子口袋,居然又掏出了兩顆手雷,媽的,這下就好了,畢竟我也是軍人出身,槍一拿上手,信心和膽子立時就增長了不少!

我把M9手槍頂上火,朝安吉和司馬教授說道:“好了,兩位,咱們就上去看看,那幾件九鼎國寶和那兩個想偷國寶的日本混蛋這會兒都是什麼樣子!”

安吉看了看旁邊的老攆一眼,問道:“老先生,你呢?”

司馬教授擺了擺手:“不說廢話,他一定要跟着來的!走吧!”

老攆朝我們點了點頭,然後一扭身子,居然超過我們的身體,打頭朝上竄去!我也懶的再說什麼,壯起膽子和信心,擡腿也跟着老攆順着階梯攀了上去!遊牧之神手打。

我一朝上竄,安吉和司馬教授也就跟了過來,這會兒大家的心情和剛進來的那會兒可是大不一樣,畢竟又知道了這麼多的事情,我真的是打死也想不到這個龍爪山古墓里居然會藏着這麼大一個秘密,九鼎!好傢伙,我雖然對考古和中國歷史瞭解的不是太詳細,但是也知道九鼎這幾件東西一直都是存在於中國的神話傳說裡,我曾經也聽老爹多少的講過一點這幾件東西的來歷和歷史,對於這幾件東西的存在與否,老爹在當時是抱有懷疑態度的!

他曾經說過,大禹治水的年代,離我們現代社會實在是太遙遠,那時候的事情一大半都是和神話傳說聯繫在一起,歷史的遺蹟和留存的史書資料可說是稀少之極,根本就沒法對那個九鼎的真實情況做出判斷,所以關於這個東西的存在與否,在中國歷史和考古學界也一直都在搜據剮史的爭論不休,一個連存在不存在都弄不清楚的物件,只靠神話傳說來支撐的九鼎,根本是站不住腳的,也許這個東西就像是中國的龍一樣,是人們在幾千年的歷史演化中誇大了想象物化出來的,只是一種人文思想的象徵;可能在大禹的那個年代,這位治水先賢,也許只是做了一次祭祀的行動,雖然也可能有這麼幾件鼎樣的東西存在,可像傳說裡說的那樣,九州之圖盡刻於鼎身,各種珍禽異獸全描畫於鼎中,而且九鼎之巨,既史無前例,又後無鑄制,用去的銅金以數十萬近計,那種時代,怎麼可能呢?當時的人們會有這麼大的科學技術去鑄造出那種東西?老爹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就曾經感嘆道,中國包括世界各地的傳說往往會把一件事情誇大到無以附加的地步,九鼎是這些傳說裡面和現實與人們的期望結合的最緊密的一件東西,也是最能被人們認爲確有其事的一件事物,所以,幾千年來,各個時代的國君,對於九鼎都有一種近乎奢望的探求,漢武秦皇,無不傾盡全力搜其下落,卻也不能得之,近代更有覬覦九鼎天勢運道的蔣中正,找不到這幾件寶物,居然會去不甘心的自己偷偷鑄造幾件,雖然因爲一些原因而放棄,但由此可見,這見件器物在中國人乃至近代都享又一時霸權的領導人心中的地位,真的可說是至高無上了!

我這個幹考古的老爹既然對九鼎下過不怎麼可能存在的結論,受他的理論影響,我的心理天平當然也是朝向不存在的那邊的,不過剛纔凝敢言辭鑿鑿的一番話,卻把老爹在我心中釘下的言論給徹底的擊碎,我不知道安吉和司馬教授這會兒的感想怎麼樣,我是真的快被弄暈了!這個幾乎算是中國歷史中最有代表性的九件器物,到底是存在呢,還是不存在?

要放到以前,我肯定還會堅持我老爹灌輸給我的思想,但是現在,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見識過了這麼多的不可思議的古怪玩意兒,我還真不敢肯定,這種傳說一樣的事物到底會是真的,還是人們的虛妄幻想!凝寒剛纔也說了,想知道最終的真相,只有上去看看,纔會弄明白!我想,也正是這種對於未知事物的探究心理,纔會促使我們這些人不帶一絲猶豫的,就朝着動眼可見的危險迎頭趕上,這種人類所獨有的性格和精神,豈不正是我們面對一切困難時最好的破解武器!

第51節 試探第7節 朋友與敵人第45節 小懸鐘第40節 亮 庭第27節 中 毒第3節 酒吧遇劫(1)第72節 機關對機關第8節 炸彈傀儡第15節 寄生古獸第69節 異 變第16節 八乾溼棺第60節 彩道亮廳第41節 大 石 碑第94節 摸金令遇劫第14節 安吉“留言”(1)第40節 亮 庭第70節 太歲護屍(2)第18節 劫持的目的(3)第8節 金令指鬼第7節 朋友與敵人第18節 八乾棺材陣(2)第26節 陰司蟾蜍第1節 古瓶風波(3)第40節 亮 庭第27節 初識引雷湖第95節 西去離別第4節 師傅與徒弟第18節 八乾棺材陣(1)第44節 懸 鍾(3)第70節 威 脅第88節 屍坑脫困第87節 通 道(2)第122節 重回血墓室第9節 三角眼失蹤第90節 精棺鬼骨第113節 霰彈探路第28節 解 毒第18節 劫持的目的(3)第36節 地第66節 祭祀甬坑第77節 平臺脫險第10節 跑了一個第27節 初識引雷湖第89節 古洞一線天第37節 邊民後裔(1)第16節 八乾溼棺第43節 坍塌的蜃城(1)第49節 雙刀對決(2)第26節 多了一個第122節 重回血墓室第65節 九棺朝聖(2)第60節 彩道亮廳第14節 仙人洞第5節 莽林龍王蜂第59節 寶刀降敵第9節 手繪地第3節 點血戳脈第70節 威 脅第70節 柳暗花明第71節 法輪鎮懸鐘第76節 亂境奪寶(2)第60節 牆 洞第99節 坐化三尸(2)第15節 定地神針第114節 金光國主(1)第59節 九令合一第99節 坐化三尸(2)第86節 殉葬坑第74節 旋梯封魂第35節 邪 瓶第24節 七寶王傳說(2)第81節 引 鬥第2節 摸金寶令(2)第35節 打 洞(2)第57節 偷 襲(2)第20節 安吉遇險第68節 逆 九 宮第95節 解疑釋惑(2)第59節 寶劍解圍第63節 九 鼎第57節 偷 襲(2)第2節 摸金寶令(2)第15節 定地神針第20節 安吉遇險第22節 師弟留書第54節 過棺第32節 黃金鼎盒第52節 坐化仙屍(3)第60節 彩道亮廳第88節 屍坑脫困第20節 準 備(2)第1節 古瓶風波(3)第112節 墨玉旋棺第58節 對 峙第7節 特種部隊第24節 七寶王傳說(2)第40節 亮 庭第6節 二十年真相(1)第55節 追 蹤第46節 爬 牆
第51節 試探第7節 朋友與敵人第45節 小懸鐘第40節 亮 庭第27節 中 毒第3節 酒吧遇劫(1)第72節 機關對機關第8節 炸彈傀儡第15節 寄生古獸第69節 異 變第16節 八乾溼棺第60節 彩道亮廳第41節 大 石 碑第94節 摸金令遇劫第14節 安吉“留言”(1)第40節 亮 庭第70節 太歲護屍(2)第18節 劫持的目的(3)第8節 金令指鬼第7節 朋友與敵人第18節 八乾棺材陣(2)第26節 陰司蟾蜍第1節 古瓶風波(3)第40節 亮 庭第27節 初識引雷湖第95節 西去離別第4節 師傅與徒弟第18節 八乾棺材陣(1)第44節 懸 鍾(3)第70節 威 脅第88節 屍坑脫困第87節 通 道(2)第122節 重回血墓室第9節 三角眼失蹤第90節 精棺鬼骨第113節 霰彈探路第28節 解 毒第18節 劫持的目的(3)第36節 地第66節 祭祀甬坑第77節 平臺脫險第10節 跑了一個第27節 初識引雷湖第89節 古洞一線天第37節 邊民後裔(1)第16節 八乾溼棺第43節 坍塌的蜃城(1)第49節 雙刀對決(2)第26節 多了一個第122節 重回血墓室第65節 九棺朝聖(2)第60節 彩道亮廳第14節 仙人洞第5節 莽林龍王蜂第59節 寶刀降敵第9節 手繪地第3節 點血戳脈第70節 威 脅第70節 柳暗花明第71節 法輪鎮懸鐘第76節 亂境奪寶(2)第60節 牆 洞第99節 坐化三尸(2)第15節 定地神針第114節 金光國主(1)第59節 九令合一第99節 坐化三尸(2)第86節 殉葬坑第74節 旋梯封魂第35節 邪 瓶第24節 七寶王傳說(2)第81節 引 鬥第2節 摸金寶令(2)第35節 打 洞(2)第57節 偷 襲(2)第20節 安吉遇險第68節 逆 九 宮第95節 解疑釋惑(2)第59節 寶劍解圍第63節 九 鼎第57節 偷 襲(2)第2節 摸金寶令(2)第15節 定地神針第20節 安吉遇險第22節 師弟留書第54節 過棺第32節 黃金鼎盒第52節 坐化仙屍(3)第60節 彩道亮廳第88節 屍坑脫困第20節 準 備(2)第1節 古瓶風波(3)第112節 墨玉旋棺第58節 對 峙第7節 特種部隊第24節 七寶王傳說(2)第40節 亮 庭第6節 二十年真相(1)第55節 追 蹤第46節 爬 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