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軒不想摻和到宋子聞和盛愛怡的糾葛之中。
他其實在心裡對盛家是有想法的,這畢竟是一條資本大鱷,林氏商業銀行目前的存款只有兩百多萬元,他能夠掌握的不到八十萬。
這點錢只是盛家財富的零頭罷了。
他惡意的猜想宋子聞追求盛愛怡的真正用心,只怕是惦記着盛家的財富。
那麼盛家到底有多少財富呢?
據說盛宣淮死的時候給後代留下了超過1160萬兩白銀,光是他的葬禮就花費了30萬兩白銀,這個數據應該是真實的。
從下面這件案子也可以得到佐證。
1927年,盛家分家產,沒有把錢分給盛愛怡,於是,這位盛家七小姐把自己的哥哥和侄子告上了法庭。
在以前家族分家產都沒有女子的份,但民國提倡男女平等,盛愛怡認爲既然是平等了,那麼女子也應該分家產。
這是中國第一樁女權案,轟動全國。
最後,官司勝訴,盛愛怡分到了50萬的家產,這只是盛家一名女子所得的份額。
由此可見,盛家的財富應在千萬以上,說是上海灘第一豪門一點都不爲過。
何況盛家還有諸多產業,漢冶萍公司是亞洲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佔有中國百分之九十的鋼鐵產量,幾近於壟斷,上海很多地產都在盛家的名下。
林子軒和宋子聞在盛家面前就是一個窮小子,而盛愛怡是貨真價實的白富美。
按照後世的說法,能娶到盛愛怡相當於少奮鬥二十年。
林子軒不由得在腦海裡想了想,如果自己掌握了千萬資產後……
好吧,其實馮敬堯的家產也不少,一兩百萬總是有的,只是在來源上有問題,不過在這個年代也沒有人在乎,只要能用就好了。
他這麼胡思亂想着,隨意應付着別人的攀談。
這次聚會中的人大多在銀行或者洋行工作,消息靈通,所談的多是國內外的金融形勢,國家的經濟政策等等,林子軒的興趣不大。
另一邊,馮程程和那些夫人小姐們結交,估計也是心不在焉。
但這就是上流社會的生活,只能慢慢習慣。
“我聽說有個美國人想要在上海創建私人的廣播電臺,正在找人合作投資。”一位在洋行做經理的男人說起了這個話題,“廣播在國外才剛剛起步,國人怕是很難接受。”
“美國人喜歡弄這些新鮮玩意兒,沒有人聽,發展不起來,過不了多久就會倒閉了。”另一人不屑道。
“也不盡然,美國人想必是爲了推銷收音機,只是國內怕是不好辦,播放音樂還好,要是播報新聞,恐怕會有麻煩。”有人擔心道。
他們聊了幾句便轉移了話題,林子軒倒是把這個消息放在了心裡。
這是廣播和收音機啊!
在沒有電視之前,廣播可是最好的宣傳手段,林子軒立馬看出了其中的機會。
只要能夠擁有足夠多的聽衆,廣播就可以播出廣告賺錢,還能宣傳自己的電影和銀行業務,甚至是付費點歌業務。
這是一直到後世都存在的娛樂項目。
在別人還沒有意識到的時候,佔據宣傳的制高點。
當然,剛纔那人的擔心很有道理,不過只要僅僅播放娛樂節目,就不會引起政府的注意。
再說還可以賣收音機,雖然林子軒不知道這個時代的收音機是什麼樣子的。
他裝作有興趣的模樣向那位洋行經理打聽廣播的事情,瞭解到這個消息是《大陸報》的內部人員透露出來的。
《大陸報》是1911年8月20日在上海創辦的英文日報,中美雙方各擁有一半股本。
該報言論代表在上海美國僑民的利益,爲上海最早的美國式編排的報紙,頗受讀者歡迎。
後來因爲局勢動盪,中方撤資,大部分股權轉讓給在上海經營房地產和保險業的美國公司,該報經營大權也逐漸轉爲美商擁有。
據說有名叫做奧斯邦的美國人準備和《大陸報》合作創建廣播電臺。
能得到這個消息,這次的聚會就不虛此行了。
聚會結束,林子軒很友好的和宋子聞告別,甚至還興致勃勃的和盛七小姐聊了一會兒小說,講了講他創作小說人物時的想法。
並希望下次有機會再聊。
這個親熱的舉動讓未來的國舅爺大爲不解,不知道林子軒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他很肯定林子軒和盛家七小姐沒什麼私情,可看林子軒的模樣,難道對盛愛怡動心了?自己增加了一名競爭者?
這就是林子軒的目的,你讓我白白擔心半天,我就讓你晚上失眠,慢慢琢磨去吧!
第二天,林子軒派人到《大陸報》秘密詢問廣播的事情,他也向道格拉斯希拉了解廣播在美國的發展情況。
1906年12月25日,範斯頓的馬薩諸塞州實驗電臺首次廣播,從廣播工程技術標準上看,廣播從此誕生了。
1920年8月31日,美國底特律8m實驗臺廣播了密執安州長初步獲勝的新聞。
1920年10月27日,美國匹茲堡kdka電臺正式成立,它是具有合法經營權的第一家電臺,它的播音標誌着廣播事業的正式誕生。
至於收音機,分爲兩種,一種是礦石收音機,一種是電子管收音機。
礦石收音機是指用天線、地線以及基本調諧迴路和礦石做檢波器而組成的沒有放大電路的無源收音機,它是最簡單的無線電接收裝置。
這種收音機不用電源,容易製作,終身可用。
只要有材料,道格拉斯希拉自己就能製作。
林子軒聽得驚訝不已,他記得後世大學裡理科的社會實踐裡就有製作收音機的項目,不過那是用準備好的零部件進行組裝。
他沒想到這個時代的收音機如此的簡單。
然而,這麼簡單的收音機價格可不便宜,美國產礦石收音機價格在三十塊大洋左右,而電子管收音機更是高達上百塊大洋。
林子軒覺得光是賣收音機就是一個好買賣。
不過這是屬於洋行的業務,他沒有進貨的門路。
他看重的還是廣播的宣傳作用,廣播的出現把消息傳播的方式從靜態一下子變爲動態,這是一種革命性的發明。
可以想見,隨着廣播的發展,留聲機會遇到強勁的競爭對手,也會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