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六章 天下一統 繼創傳奇

聽了此人的話語,劉文秀亦是眼前一亮。

這個反覆無常的小人五世,卻有何等話語,要對自己說呢?

彷彿看出了劉文秀的驚疑,五世急急說道:“劉鎮長,你可知道,那叛匪頭人嘎木,爲了攻下拉薩城,已將藏南的全部兵馬盡皆帶上,卻沒想他們拼盡全力攻打,在拉薩即淨全部陷落之時,卻有貴軍突然到來,那嘎木負隅頑抗,身死名滅,其下部衆,亦大部爲貴軍所俘,故而現在的藏南……”

“故而現在藏南空虛,羣龍無首,所以你要本鎮立即發兵,立即去攻打藏南麼?”劉文秀立即看出了此人想說的本意。

五世聞言一怔,便立即回道:“劉鎮長果是英明,一下就知道在下本意。在下在想,現在嘎木既死,餘部亦潰,若不趁此良機,全力攻打藏南,未免太過可惜。”

他略頓了一下,復急急說道:“劉鎮長,在下對藏區各地情況尚是熟悉,你若信得過在下,在下願爲大軍領路,前往藏南,算是投效貴軍的一點微功。”

聽他這般急切表態,又如此一臉期盼之色,劉文秀心下滿是得意,便道:“五世這般急於爲我軍效力,本鎮心下甚慰,就如你之願,全軍在拉薩休整一日後,於明天天亮,立即向藏南進發,徹底剿除當地餘孽。你能爲我軍引路前行,當可記上一功。”

五世聞言,頓是喜不自盡,立即回道:“多謝劉大人擡愛,在下定當竭盡全力爲貴軍效力,”

唐軍安排既定,次日一早,在五世的引領下,十萬大軍繼續南征,直指藏南。

果然,此時的藏南無兵無將,已是亂成一團,唐軍到來後,幾乎沒費多大氣力,便將這塊據衆反叛了數十年之久的土地完全收服。

而隨着拉薩與藏南的收復,整個烏思藏的局面已是大爲改觀,接下來,唐軍開始分兵出擊,一個又一個城池與據點被拿下,再又經過了整整兩年後,這塊堪稱唐軍成立以爲最爲堅硬的骨頭,終於被生生地硬啃了下來。

而唐軍爲了拿下這世界高原,也付出了多達六萬餘人的傷亡,消耗的後勤輜重與糧草軍械,更是無可估量。

但是,大唐皇帝李嘯卻依然認爲,這樣做,是值得的。

畢竟,得到了這塊世界層脊,整個南亞次大陸已然盡收眼底。只要唐軍願意,他們隨時可以繼續向南發動進攻,從而徹底拿下這塊暫由英國人盤踞的肥沃土地。

當然,李嘯現在並不不打算這麼做,因爲,在他的規劃裡,戰到現在,唐軍所有的戰略目標,基本已是達成。大唐帝國是如此的廣袤無垠,從最北面的西伯利亞,到再南邊的澳洲都是大唐帝國的領土,擁了這般前所未有的廣闊土地,再去消耗寶貴的人力與資源開疆拓土,意義已是不大。

所以,李嘯在對烏思藏地區如西域一般,進行漢化與分流管理,當地的頑抗分子不是被處死,就是被流放,最終這項工作在一年後順利完成,烏思藏地區,自此徹底恢復了平靜與安寧。

接下來,唐軍開始裁軍。

原本的十四個軍鎮,縮編成九個軍鎮,其編制規模改爲每鎮四營,每營人數亦大爲減少,從而一舉減少了二十餘萬軍隊,爲大唐帝國節省了大量的軍械與糧草資源,大大減輕了國家負擔。

而這八個軍鎮,其駐紮情況分別爲:第一鎮的四營兵馬,分別駐守京師所在的北直隸、山東省、宣府鎮、遼東省。

第二鎮兵馬,則是駐守江西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據李嘯要求,南直隸分成江蘇與安徽兩省,以縮小規模,有利於行政管理。)

第三鎮兵馬,駐守河南省、山西省、陝西省、甘肅省。

第四鎮兵馬,駐守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臺灣省。

第五鎮兵馬,駐守四川省、貴州省、湖北省、湖南省。(亦據李嘯要求,將湖廣拆成湖南與湖北,同時將鄂西的鄖陽地區,併入湖北之中。)

第六鎮兵馬,駐守雲南省、越南省、緬甸省,其中緬甸因爲與英國人佔據的印度相接壤,故留兩營兵馬駐守。

第七鎮兵馬,駐守菲律賓、新幾內亞、澳洲、以及東南亞諸地。

第八鎮兵馬,駐守外東北、北海道、庫頁島、西伯利亞。

第九鎮兵馬,駐守烏思藏、西域省、準噶爾省,以及蒙古諸部。其中兩營兵馬放於烏思藏,以防這塊大唐帝國最後費盡心力才收復的地區,因爲與英國人的印度相接壤,而怕有不穩定的情況存在。

各地的兵馬駐紮既定,李嘯開始制定制度,各地的軍鎮頭領,每三年輪換一次,以防軍將在當地收攏人心,形成藩鎮。並且,他又設立了在輪換三次後,各軍鎮的主要將領,皆由武入文,在朝廷正式擔任文職,再不負責地方具體的軍事安排。

他這樣的制度,加上所有的監撫司文官制度,與安全司密探制度,實現了中央對軍隊的牢牢掌握,可以說,沒有李嘯的命令,各地的軍鎮頭目,連一總兵馬都無權隨意調動。再加上各地的軍隊不能從當地徵稅徵糧,只能仰賴中央拔劃,亦不得插手當地的行政事務,從而徹底防止了各地的軍鎮將領如唐代一般,成爲了當地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完成軍隊整編與駐防工作後,接下來,在整整二十年的時間裡,李嘯全力經營國內經濟與對外貿易,大唐帝國在他的經營下,終於成了當時世界上最爲繁榮、最爲發達、也最爲強大的國度。

而大唐帝國的首都北京,則成了世界人民所向往的“新羅馬城”,無數的外國人,希望在這個偉大的城市定居與生活,更是樂意被大唐帝國歸化成爲漢人的一員,從而在中國得以永久定居。

在大唐帝國經過了這二十年的紮實經營後,其國力已是令世界各國難以望其項背,李嘯知道,帝國的下一步擴張機會,終於又到來了。

接下來的兩年裡,大唐帝國開始與布哈拉和希瓦爭奪哈薩克草原。

唐軍調派了三鎮兵馬,先奪取了整個哈薩克草原的控制權,此後,唐軍又攻入河中地區,希瓦和布哈拉爲避免亡國,開始向奧斯曼與薩菲求援。

大唐帝國與這些綠教聯盟國打打停停,停停打打,在花費了整整五年時間後,經過了前後十餘次大小戰爭,終於滅亡了希瓦和布哈拉,讓自已的西部疆界,向北抵達了南高加索地區。

至此,大唐在西邊的征伐,終於結束了。

李嘯設了第十鎮與第十一鎮兩鎮兵馬,分別駐守兩國疆域,徹底鞏固了新佔的地方,然後,亦如先前對西域一般,對當地進行漢化與移民。

接下來,李嘯又從內地調派四個軍鎮,分從西域、烏思藏、以及緬甸三處,向那盤踞的印度的英國人發起全面進攻,將英國人打得連連敗退,一直向直潰逃。

本來,李嘯雄心勃勃,想要一舉吞下南亞次大陸,但令他想不到是,就在這裡,在印度北部爆發了一場前所未見極其兇猛的瘟疫,大批唐軍士兵生病,戰鬥力迅速下降到了難以維續的地步。

而退守印南的英國人見狀,終於抓住機會進行反攻,唐軍兵卒染病士氣不振,被英國人打得大敗,不得不向後退縮,原本的銳氣頓是喪失殆盡。

隨後,雙方據守恆河兩岸,進行了多次拉鋸作戰,終於到最後,英國人疲憊不堪,而飽受瘟疫與後勤之苦的唐軍也無力再戰,雙方終於決定,以恆河爲界,將印度北部劃入中國,而印度南部歸英國所有,就此息兵罷戰,兩國進入和平共處狀態。

李嘯知道,在唐軍遭受瘟疫襲擊以及後勤不力的情況下,還能有這般戰果,已是頗爲不易,所以,現在對英國的暫時容忍,並不妨礙將來的重新發力進擊。

與英國在印度的戰事平息後,李嘯因自已年紀漸大,遂立長子李成爲太子,並令太子親隨身邊,教習政務,以求讓其漸漸熟悉國務。

李嘯知道,這太子李成仁懦善良,卻也聰明清醒,這樣的人,不是一個很好的開拓者,卻必定是很不錯的守成者。而現在的大唐帝國,在自已手中已臻巔峰,後代想要超越自已,怕是極難,能很好地守成下去,讓自已所開拓的疆土,成爲中華子孫可以永久繼承的基業,便是很知足了。

至於,將來的大唐帝國,到底會變成什麼樣子,是成爲君主立憲,還是有一天會走向共和,這樣的結果,只怕自已也實難預測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這個李嘯穿越過來的時代裡,李嘯這位一代梟雄,還將繼續創造屬於他,也屬於整個華夏民族的輝煌與傳奇。

這一切,到底是不是命中註定呢?

沒有人知道……

(全文完,謝謝各位長期支持與鼓勵。本來還想再寫遠征歐洲的,實在興致索然,還是就此打住吧。)

未完待續,先看看其他書:
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十七章 職爭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
第二百六十五章 鐵模鑄炮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九百四十章 全軍崩潰 無力迴天第二百四十一章 明荷鹿港協議第一百四十章 魯王之邀第七百零四章 兵不血刃下南京第七百零三章 遷都之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恐慌效應第二百五十五章 片刻之歡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二十八章 不歸墩第五百二十三章 驚天一炸第五百零七章 敵我皆殺第五百九十四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七十七章 英雄落幕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七百六十二章 黑暗之門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一百四十八章 鐵龍城之戰(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聯清復仇第六百二十四章 太后的決斷第一百二十三章 土默特汗第四百章 清虜獵殺令第一百四十五章 北上追殺第一百二十二章 金湯城第八百二十五章 出其不意,合攻保寧第三百九十二章 俘獲嶽託第四百二十一章 化玉帛爲干戈第八百六十章 清順合攻 三方對決第八十六章 車馬行第三十三章 求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家賊難防第七百八十八章 朱由榔逃緬第四百二十八章 巴印血戰第九百二十四章 唐俄議和 力攻西藏第四百八十八章 腆顏求存第九百三十九章 緊急求援 正面搏殺第四百九十五章 議和之議第一百六十八章 以利誘之 以威迫之第七百一十四章 京師廷辨第一百二十四章 共贏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一十章 清帝誘降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四百七十六章 相士方中吉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挫敵鋒第六百一十五章 活埋聚殲第二百四十三章 皮島覆滅第七十章 攻山第七十六章 試探第一百九十三章 凱旋北歸第八百五十九章 納緬甸爲國土第四百九十一章 圖庫拉圍殲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二百一十三章 意外之遇第七百零八章 基本田與富餘田第五百六十章 李嘯的三項條件第八百七十七章 夜克遼陽 活剮親王第六百九十章 夜迫徐州 海路進攻第六百九十四章 黃得功來援第二百九十二章 生死搏殺第一百四十一章 郡主朱媺姵第七百二十二章 下一個目標,左良玉第三十一章 訓練第六百七十八章 臨陣內訌第二百四十四章 沈志祥降清第三百六十八章 得隴望蜀第三百一十章 明人來襲第十七章 職爭第二百零六章 長子誕生第九十二章 聚殲第七十四章 阿巴泰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三百八十四章 生死之刻第八百六十二章 橫掃遼中,兵迫海城第八百二十六章 標準化屠殺第五百六十五章 屈辱的盟約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八十七章 馬車第八百六十八章 全殲二王,剝皮孔有德第五百二十章 關鍵決心第三百四十六章 蝦夷島開發第一百五十章 鐵龍城之戰(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加封平遼王第二百七十五章 楊嗣昌來訪第九百二十章 全殲俄軍,追亡逐北第三百七十二章 不殺李嘯,誓不爲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隨機應變第一百一十七章 長線第五百四十八章 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第八百九十七章 追剿鄭芝豹,橫掃東南亞第七百八十二章 困守孤城,不如逃緬第七百八十九章 寄人籬下,定居親漂辛第四百四十一章 嫁公主籠將心第七百五十八章 如此強敵,何以應對第一百零二章 堡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