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大戰落幕二

第五十六章大戰落幕二

爲了招攬降將的總戰略,張軒表現的熱情之極,一把抓住張先壁的手,說道:“來, 我給張將軍介紹,這些都是我左膀右臂。”

隨即張軒將自己身邊的文武官員一一介紹給張先壁。

張先壁也覺得心頭爲之一暖。對這個禮遇感動之極,心中暗道:“投奔夏軍果然沒有錯。”

在南明小朝廷這樣的情況是決計不會發現的,亂世本就是用武之時,但是南明小朝廷卻秉承以文御武的祖制,一方面無法控制武將的權力延伸,另一方面堅決壓制武將的地位。

讓一個想有作爲的武將不得不變成了軍閥。

但是夏軍與清軍之中,都沒有這樣的。清軍兵權都在八旗親貴手中,以八旗爲根本,漢人將領的兵權都得到抑制。而夏軍更是天子與軍頭共天下的局面。也唯獨這樣,兵權與統治階層一體,才能經得住一次次大戰。

張先壁或許沒有想那麼多,但是他明顯的感受到了大夏與大明的不同,在大明文官一邊暗地裡恨武將不聽話,一邊不得不虛與委蛇,但是明面上卻是那種萬分看不起的樣子。

而在這裡,姚啓聖很明顯的文官,卻對張先壁很尊重。似乎一點也不敢怠慢。

雙方介紹過後,張先壁立即說道:“此乃馬士英之子,馬鑾的人頭,還請大將軍過目。”

張軒一聽,笑着讓樓磊接過來,隨即打開,張軒僅僅是看了一眼,說道:“好,收起來,到了長沙城下,將這個東西送給馬士營。”

“是。”樓磊說道。隨即命人找來一個木匣,將這個人頭個裝起來了。

張軒隨即問道:“張將軍如何取了此賊人頭?”

張先壁隨即將北邊的戰事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張先壁打完之後,這樣急忙忙的過來,不就是想在張軒的面前顯露一下嗎,他早已準備好了說辭,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言語之間,難免有避重就輕,突出自己的作用。

“曹將軍進攻敵營,留末將圍攻馬鑾,馬鑾所帶的貴陽兵,乃是馬家死忠,個個悍不畏死。末將與之鏖戰一個時辰,才斬殺此賊。”張先壁說話之間,言語之間還有一絲驚怵。

他說貴陽兵,悍不畏死,有一點點誇張。但是貴陽兵的確不是多好對付的,這些貴陽兵很多都是山中土司兵,馬家待他們很不錯。山裡人性子淳樸,願意給馬家賣命。

張先壁的確是費了好大的功夫,才殺了馬鑾。

馬鑾死後,這些士卒纔算是停止抵抗了。

張軒說道:“張將軍此戰功勞不小,可願意統領岳陽軍?”

張先壁一聽,大喜過望,說道:“末將願意爲將軍效力。”

張軒隨即下令,將岳陽軍的俘虜交給張先壁,令張先壁統領岳陽軍。以張先壁的能力,岳陽軍很快就能形成戰鬥力,太多不敢想,但是守守城,運運糧,應該沒有什麼問題的。

當然這樣做,並非沒有隱患的。

最大的隱患就是張軒是通過張先壁管理岳陽軍的,恐怕岳陽軍只會聽張先壁的,而不會聽大夏的。

對這一點,張軒並不是沒有想過,一來,而今兵危戰急,張軒手中兵力不足,努力的擴充自己的勢力,即便是有些隱患,也顧不得了。二來,張軒相信,只有打贏了,他有的是時間收攏局面。決計不會讓局面失控的。

而且,先後投降的張先壁,黃朝宣,馬光玉都是一軍之主了。正合張軒千金市馬骨的意願,只是不知道那匹千里馬到底能不能感受到。

張軒剛剛安撫了張先壁,曹宗瑜就過來。

曹宗瑜一過來,就請罪道:“大將軍,末將無能,讓李過給跑了。”

“跑了。就跑了吧。”張軒輕輕一笑道:“這位闖營少主,別的本事沒有學好,就是將闖王腳底抹油的本事學到了,只是快會跑路,不過是疥癬之疾,無須在意。”

張軒對曹宗瑜與他人不同,不過一會功夫,就與曹宗瑜在戰船隻上密談。

張軒問道:“曹兄覺得而今的局面當如何收拾?”

數萬俘虜,還有的大量的物資,傷員等等,的確不大好收拾。

只是曹宗瑜聽了之後,就覺得有幾分不對勁,暗道:“不對。這局面雖然不好收拾,但是大軍彈壓之下,修整三五日,就能處理好,莫非大軍根本等不了三五日了。”

曹宗瑜心中頓時一亮,說道:“可是長沙城下有消息了?”

“不錯。”張軒說道:“許都在長沙城外敗了一陣?”

曹宗瑜有幾分不相信的說道:“許都?敗陣?”

許都處處挑釁曹宗瑜,曹宗瑜並不是太喜歡許都是真的,但是真因爲不喜歡,曹宗瑜才更明白許都的能力。以許都的能力,不應該那麼輕鬆的敗陣,否則就不是許都了。

張軒說道:“我也不大相信,具體的情況我現在也不大清楚,只是知道長沙城南邊的一路援軍到了。就是陳藎的滇軍。”

“滇軍有如此戰力?”曹宗瑜說道。

招募士卒,組建軍隊,說容易也容易,說困難也困難的,但是真心將事情辦到實處了,不會沒有回報的,陳藎就是這樣,他是一介文臣,不通武略。只是將雲南省結餘的四十萬兩實打實的花在士卒身上了。

不想着從士卒身上刮油水,招收的又是雲南的山民,這些山民貧困之極,幾輩子都沒有見過銀子的樣子,打起仗了,嗷嗷的不要命。

不僅僅是張軒小看他了,許都也小看他,連隆武也小看他了。

雖然不知道許都怎麼敗給了陳藎,但是這是一場敗仗卻是無疑的。

張軒說道:“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許都已經將大軍撤到湘江西岸大營之中,暫得一時安寧。”

“如此,大將軍何須着急?”曹宗瑜說道:“一兩日之內,再回師不遲。”

張軒長長一嘆說道:“我不擔心陳藎,陳藎麾下不過二三萬士卒而已,我擔心的是高一功,他就要到湘江西岸,到時候水陸夾攻,我擔心我不得不撤離長沙城下。”

雖然即便此刻張軒撤離長沙城下。也不算賠本。

畢竟剛剛那一戰,確定了湖南洞庭湖東岸的大片區域都成爲大夏的實質控制區,雖然還沒有盡全功,但不能說沒有收穫。但是人性都是得隴望蜀的,長沙這個誘惑,在張軒心中根本無法割捨。

奪下長沙,就等於大半個湖南。如果與張應元配合的好,就能一舉將明廷的勢力趕到五嶺之南。想想都讓人激動。

再者張軒一戰下來,已經敲下長沙一臂了。雖然局面依然有些危險,但是已經明顯的向張軒有利的方向扭轉了。不搏一把,張軒都無法原諒自己。戰爭本來就是勇敢者的遊戲,如果連下場都不敢,又怎麼能得勝。

曹宗瑜對張軒心思瞭如指掌,就如同張軒對曹宗瑜的瞭解一樣,曹宗瑜也不多說,說道:“大將軍想要我做什麼?”

張軒說道:“我希望曹兄接管俘虜。這是第一。”

曹宗瑜說道:“這個好辦。”

張軒相信曹宗瑜。曹宗瑜絕不虛言,他既然說好辦,那決計好辦。繼續說道:“半個月之內,向長沙城下支援三萬士卒,我不多要就三萬。不需要多精銳,最少過的去。”

長沙城下的決戰,可以說是決定湖南走向的一戰,兵力自然是越多越好。而張軒向曹宗瑜要兵,要的就是曹宗瑜趕快將俘虜轉化爲士卒。

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六章 匠作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章 搶收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七章 行軍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章 岳陽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十章 綠帽子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
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三十五章 投名狀二第六章 匠作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九章 搶收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一百一十三章 金聲桓吃癟第二十二章 肅清全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潼關之戰落幕第七十五章 樞密院章程第八十七章 永明王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四十章 社兵出城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五十六章 鳳陽城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一百一十三章 名將之姿第一百一十一章 李信之死三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十七章 行軍第二章 曹營建制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四章 張青天第六十一章 臨淮爭奪第一百零八章 襄城之戰五第四章 岳陽二第七十七章 鳳陽地動七第五十四章 臨門一腳第四十二章 往事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四十九章 臨淮縣之變第九十章 羅汝才之心第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十三章 鏖戰第九十章 夷陵之戰第八十八章 送別羅玉龍第八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四章 往來無白丁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浦陽江之役二第二十二章 何去?第四十九章 此生何求第九十三章 南陽曹幼瑾第十四章 房村之役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七章 樊城關之陷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四十五章 覆軍殺將二第三十八章 水戰二第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六十五章 何人堪敵黃得功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八十五章 驚變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九十八章 白沙河大捷第二十四章 路振飛雄起第一百三十章 千金章欽臣第一百章 賜名推心第七十章 湖口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關公廟中第四十九章 正氣歌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德餘波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一百一十二章 錢謙益第五十三章 童子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汝才之心第六十三章 高一功的處境二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十章 綠帽子第五十五章 行路難第二十九章 千帆入洞庭第二十六章 響應第五十九章 出京第四章 何騰蛟調任湖廣第七十七章 湘西之戰第二十章 黑夜第一百一十八章 顧君恩說羅汝才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七十九章 劉承胤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三十四章 缺口爭奪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五十八章 朱兒第五十八章 樞密院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