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

陳子龍也是詞壇文宗,東南士林的一代盟主,他和方以智過從甚密,與史可法等人都可以算入東林一流人物中。

至於許都,許都是,故左都御史許弘綱之從孫,副使許達道之孫,和陳子龍、方以智一樣,都是“名家子”出身。

只不過陳子龍專心文學,方以智則喜好西洋學術、物理小學,許都的愛好比起方以智則更爲小衆特殊。

許都和方以仁類似,好兵事,而且他不僅僅是像方以仁那樣愛讀兵書,自己也是體格魁梧,善騎射、相撲、白刃格鬥,負貨任俠,喜結納萊鶩之士。

加上許都出手闊綽、爲人豪爽慷慨,在浙東的“江湖”裡就混出了非常大的名聲。他和陳子龍、方以智等人的關係,主要是來自許都的老師幾社名士何剛這一層,論其究裡,許都的爲人還有處事方法,其實和陳子龍、方以智這些東南文壇名士相差很大。

史可法是剿總大臣,已經是相當於督師一等的大臣。而侯恂更是總督天下剿賊事,權位更在史可法之上,堪稱位極人臣。

陳子龍和方以智兩人,哪怕對侯恂懷有很深的芥蒂和不滿,也不敢對他這樣的高官公開口出不遜之言。

但許都就不一樣了,他的性情往好聽來說是任俠仗義,往難聽來說就是鷹揚跋扈了。

何剛、陳子龍、許都他們幾人從浙江帶到徐州的這支義烏團練,其實就差不多都是許都一人招募、組織、訓練出來的。

義烏團練裡的軍官,像馮龍友、戴法聰,都不是正途出身的搢紳之士,而是和許都個人交往莫逆的江湖豪俠。這兩人都是有千鈞之力的“武林高手”、“江湖豪傑”,會參加義烏團練,全都是靠許都長年來“混江湖”混出來的豪俠威望招徠而來。

所以許都對侯恂沒有好的看法,就直言不諱道:“我和侯恂標營裡的不少家丁經常吃酒,按他們所說的意思,侯恂突然派人把袁時中枷走,是因爲有人出首告發袁時中是害死侯方域的罪魁禍首。”

方以智和侯方域並列爲復社四公子之一,雖然所謂四公子並不都是真正的知己莫逆,幾個人之間其實還是酒肉朋友、互相吹捧的因素更多一些。

可是方以智畢竟和侯方域來往日久,聽到侯方域被袁時中害死的這句話,當然還是驚駭到失聲的地步。

他張大了嘴,想說些什麼話表示自己震驚的心情,可喉嚨里居然被激動的情緒壓抑住,一個字都發不出來。

陳子龍苦笑說:“密之,你也知道吧,侯制臺是歸德人,侯家子弟,包括朝宗,他們現在都在歸德。歸德一失,侯府家人當然都淪落於闖賊之手。袁時中一個人逃回徐州來,在侯制臺看來,這不就是拋棄了他的兒子,自己逃亡回來嗎?”

方以智終於明白了侯恂突然派人把袁時中抓走的意圖緣由何在,可他還是大感難以理解:“這、這、這……於永綬和高謙兩人,何止是把侯方域拋下自己逃了回來,他們兩人可是拋下了劉肇基和將近一萬人的官兵逃了回來。侯制臺對這兩人嘉獎欣賞有加,怎麼對袁時中就不能有一絲的容忍呢?”

許都冷笑道:“在侯恂眼裡,官兵萬人哪裡比得上侯朝宗一人寶貴?他現在大概是將袁時中恨之入骨了吧。反正殺是殺不到闖賊,打也打不過闖賊,侯恂除了把氣撒到袁時中身上,他自己還有什麼辦法嗎?”

這真是無能狂怒了!

方以智扶額長嘆:“侯制臺這是私心影響公局啊,如今徐州形勢這樣的危急,袁時中又是一員天下難得的悍將。本來袁時中奔來徐州,是一件可以大大鼓舞軍民士氣的好事情。可是現在侯大人將袁將軍抓了起來,事情如何收場?若真叫侯制臺將袁將軍殺掉,我只怕軍心民氣,都將一泄如注。”

陳子龍連連搖頭說:“爲今之計、爲今之計,還要等史制臺好起來。他的病情是怎麼回事?密之,你常在制臺左右,爲他參贊軍機文字,快說說這是什麼情況。”

“唉!”方以智無可奈何道,“大人是積勞成疾,我自己平日對醫書也留心很多。大人這個狀況,一望便知是平日裡勞累過度,食少事煩。又突然受到噩耗的刺激,恐怕要過好一陣子才能醒來。”

“這……”

陳子龍看了看許都,再望向方以智,欲言又止,最後還是咬牙說:“時間緊迫啊。侯制臺是一定要殺袁將軍的,剛剛標營那些家丁去抓捕袁將軍的時候,又被袁將軍奮勇拔刀殺死了二人。現在他們仇恨更深,如果史制臺不能趕緊醒來,想出一個辦法、做出一個決定來,我只怕咱們這樣等下去,回頭就只能看到袁將軍的項上人頭了。”

方以智欲哭無淚道:“我不過爲大人贊畫文字,也沒有辦法調度標營士兵,更在侯大人的面前說不上話。臥子兄,你叫我想辦法,我也是無計可施啊。”

“難道就這樣萬策盡矣?袁將軍滿腔熱忱來投徐州,我們就要以刀斧加身來彙報他嗎!”

“哈!”

許都冷冷笑了一聲,他眉頭緊皺在一起,嘴角還掛着一絲對侯恂十分不屑的嘲諷之意說道:“侯恂手下的標營只有幾百人,我和他標營那些家丁日來常常吃酒把玩。這些人少有百戰精兵,大多都是侯恂從京師南下時,在燕都臨時招募的一些市井無賴,一點不成氣候,還沒有咱們義烏的老鄉厲害。”

噹的一聲,許都一圈砸在桌子上,厲聲道:“史大人看來是一時半會兒醒不過來了,可是袁時中熱忱來投,我們絕不能寒了義士的心……更不能讓侯恂任性妄爲,殺一袁時中而寒了天下義士之心。”

他回首盯住方以智,問道:“密之兄,你到底能不能調動史大人的標營?估計能夠調動多少人?”

方以智看着許都那一副和於永綬、高謙等武人十分相似的表情,心生強烈的不安感和恐懼感。他後退了半步,小心翼翼回答說:“標營只有史大人可以調動,所有印信都在他那裡,我沒法調動半個人的。”

“好!也就是說,只要有印信,你就可以調動剿總官署的標營吧!”

許都雙手一拍,接着說道:“密之兄,現在史大人暈了過去,不省人事,標營那裡就交給你了!你一直在剿總官署參贊機要,當然知道那些關防印信都在哪裡吧?趕緊拿了這些東西,就和我幹大事去。”

許都的話令方以智瞠目結舌,他張大了嘴巴問道:“你……你想做什麼?你想造反嗎!”

許都哈哈一笑,回答說:“袁時中是咱們保住徐州的最後一線希望,袁時中如果讓侯恂殺了,徐州就真的沒有前途可言了。徐州關係南北漕運,一旦徐州被闖賊佔據,那麼南北就將斷絕,天下就更加不可收拾。所以我和臥子已經討論過了,袁時中一人性命干係徐州得失,徐州得失又幹繫到天下存亡。”

陳子龍對着方以智哀嘆一聲,說:“密之,我對他的辦法也是一直反對的。所以我才找上剿總這邊來,就希望由史大人出面救下袁將軍。怎麼會想到史制臺……竟然因爲積勞成疾,在這種時候嘔血暈倒了!現在實在等待不得,咱們只有兵行險着,先把袁時中救下來,等史制臺醒來,再由他出面和侯大人翰旋。”

“你們瘋了吧!”方以智瞪大了眼睛,指着陳子龍和許都兩人問道,“你們是要我調動標營兵馬,跟着你們一起去侯制臺那裡,直接把袁時中從軍營裡搶出來?”

許都嘴巴一斜,笑道:“侯恂標營現在只有幾百人,而且我跟他標營裡那些家丁都很熟悉。我可以擔保,就這些人根本是不堪一擊,毫無一戰之力。咱們根本不用大打出手,只要嚇唬嚇唬侯恂,動作更快,不用死一人、傷一人,就能把袁時中救出來。”

“密之,現在只有你能代表史制臺調動剿總標營。徐州的存亡、天下的存亡,全都繫於你一人之手,慎之、慎之!”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七章 順兵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
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一百零七章 少虎帥破陣(二)第四十九章 義藩的巡夜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四十二章 幼辭第九十章 處置士紳第九十三章 牆式衝鋒沒有對抗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五十九章 剿左之策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八十二章 三馬少一馬第八十四章 金聲桓的忠告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三十四章 陳可新被捕第二十一章 炮標就位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二十章 先取上游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七十四章 李來亨和羅顏清的蜜月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三十九章 真定軍議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血夜第一百零四章 官軍炮火(三更)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七十一章 郝搖旗的三堵牆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七章 順兵第二章 顧炎武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五十五章 奔跑吧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三章 李天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七十四章 洗甲北舞渡(四)第九十一章 彈道學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四十七章 開國無大案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四章 女官第八十九章 體制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三章 歷史開始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五十五章 賀鎮精騎(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