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十月二十,太后的壽誕。
有內侍提前兩天到杏林衚衕傳旨,崔可茵須進宮朝賀。
當天,崔可茵帶了抄好的佛經,和姜氏一起坐車來到宮門口。
宮門口馬車轎子很多,貴婦們由內侍引領着,依次向宮裡走去。不少人擡眼打量她,也有很多人和姜氏相互微笑,算是打招呼。
到了坤寧宮,崔可茵和姜氏被分別帶往偏殿,容姑姑趕了過來,對崔可茵道:“崔小姐且稍等,輪到你了奴婢會着人來請。”
崔可茵道了謝,遞上一個大大的封紅。
容姑姑推辭不收,道:“崔小姐客氣了。”
崔可茵含笑把封紅塞給她,道:“太后娘娘千秋,很多事要忙,姑姑辛苦了。”
容姑姑道:“奴婢應該做的,哪裡敢當辛苦二字”
周恆進言重賞誕下皇子的嬪妃不久,李秀秀診出喜脈,太后覺得因爲要重賞,佛祖看到她的誠心,纔會賜下胎兒。而周恆期盼至安帝有皇子,顯然沒有野心,對他的戒心已消減不少,連帶着對崔可茵也有了些不同,私下無人時,曾對容姑姑道:“我先前想爲阿恆找個呆傻的,免得成爲他的助力,沒想到他不僅沒有覬覦大寶之心,還一片真心待皇上。這麼一來,倒有點對不起他了。”
容姑姑聽着,太后是後悔爲周恆說了崔可茵這門親,只好不停勸解。說崔可茵只是沉靜,不愛說話,智力上頭,並沒有缺憾。
崔可茵自然不知這些,只覺得容姑姑的笑容比以前真誠不少。
容姑姑安排了宮人侍候,自去忙了。偌大一間偏殿,只有崔可茵一人安坐,外面不斷傳來內侍的通報聲,先是至安帝帶領文武百官、宗室、勳貴向太后拜壽,然後皇后、公主、嬪妃們向太后拜壽。接着內侍來請崔可茵。說是輪到她了。
太后穿戴全套太后服飾,端坐在羅漢牀上。
崔可茵恭恭敬敬行下禮去,道:“臣女祝太后娘娘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太后笑容滿面。招手道:“你過來。”
崔可茵把手裡的紫檀木匣子放在宮人端來的紅漆描金牡丹花托盤裡。垂手走了過去。
太后看着崔可茵。眼裡有些慈愛,又有些可惜,道:“你出身世家大族。規矩自然是懂的,我就不多說了。你大伯父對皇上忠心耿耿,也是個忠臣。只盼你們成親後,能相敬如賓。”
嗯這是什麼意思崔可茵睜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太后,一臉茫然。
“呵呵,”太后自顧自笑起來,道:“是我想多了,恆兒對你多有迴護之意,你們自然會相敬如賓。”
太后娘娘,人家要的是相親相愛,不是相敬如賓。崔可茵有點哭笑不得。
太后好象對崔可茵會送她什麼禮物很感興趣,朝內侍招了招手,內侍躬身上前,把托盤裡的匣子呈上。
“你送了哀傢什麼”太后心情很好的樣子。
內侍眼中閃過一絲異樣,復又低下頭,恢復恭謹的樣子。
崔可茵道:“聽聞娘娘誠心禮佛,臣女手抄一部金剛經敬獻娘娘。”
“哦”太后塗了蔻丹的手從匣子裡取出金剛經,看了封面上剛健險勁,字體飄揚的三個楷體“金剛經”,擡眼看了崔可茵好一會兒,道:“你手抄的”
“是。”崔可茵恭聲道。
太后翻開,字跡跟封面上的字一樣,只是用小楷抄寫。
慢慢看完,太后臉色變得鄭重,道:“你小小年紀,怎能習得這樣一手好字”
崔可茵道:“臣女喜靜,日常在家,多數時間用來習字。”
太后恍然,感慨道:“果然天道酬勤。”
這樣一手好字,不要說出自閨閣女子之手,就是男子寫得這樣好的字,在科舉上也能給考官留下一個好印象,獲得比較好的名次了。
太后再看崔可茵,便有一種這孩子雖然笨了些,好在有耐心的意思在裡頭。
崔可茵幾次面見太后,總覺得她只是表面和氣,笑容淡淡的,並沒有直達眼底,此時感覺到她像是有些寬慰,又有些關愛的神情,實在不解。
宮人來稟,外命婦等待覲見。太后對崔可茵道:“你且先去鳳儀苑。”
鳳儀苑地方不大,卻有好大一間屋子,足能容納兩百人。此時地龍燒得暖暖的,坐席和看戲,都安排在這兒。
崔可茵告退,從殿中出來,自有宮人在前面引路,往鳳儀苑去。
前面的路口,一個七八歲的宮人蹲在地上不知劃什麼,看見崔可茵一行幾人往這邊來,丟下手裡的樹枝扭頭就跑。
崔可茵腳步微頓,問引路的宮人:“去往鳳儀苑,還有別的路可走麼”
宮人猶豫道:“這條路是最近的,別的路都遠了些,也沒這條路熱鬧。”
大家拜壽後都往鳳儀苑去,都走這條路,可不是這條路最熱鬧。
崔可茵道:“遠些無妨。”
宮人頜首,道:“如此,崔小姐且隨奴婢這邊走。”
引着崔可茵和紫蘭、綠瑩堪堪走到路口,要往左邊去,右邊突然傳來聲音:“是崔小姐嗎好久不見啊。”
崔可茵幾不可見地蹙了蹙眉。
身着皇嬪禮服的李秀秀在兩個宮人的虛扶下從一株柏樹後走了出來。
綠瑩撇了撇嘴,如果說她不是事先藏在這裡等崔可茵到來,綠瑩是無論如何不相信的。
崔可茵行禮:“參見康嬪娘娘。”
李秀秀雙眼噴火望着崔可茵,只是想,使人下毒,怎麼就毒不死她呢
她不叫起,崔可茵只好一直半蹲着,擺好襝衽行禮的姿勢。前面有不少在宮人引領下走過去的勳貴夫人,若這邊有什麼事,斷然躲不過她們的眼,崔可茵自是不會授人以柄。
李秀秀繞着崔可茵轉了一圈,又轉一圈,道:“聽說你差點被毒死了怎麼沒死呢”
崔可茵脖頸如天鵝般優雅挺立,不亢不卑道:“謝康嬪娘娘關心,臣女一家有佛祖保佑,自會長命百歲。”
“哦,是嗎”李秀秀冷笑着,突然放開腳步衝了過來。
兩人相距不過三四步,崔可茵又襝衽行禮中,眼看着避不開。
前面的勳貴夫人漸漸走遠,不遠處兩個誥命夫人在宮人引路下走了過來,眼看兩人就要撞上,都失聲驚呼起來。
ps:ps:形容歐陽詢的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