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母子生隙

bookmark

五月二十一日夜,唐軍夜襲明輝堡得手,用火藥炸塌了城牆,隨即數萬唐軍揮師殺入,回紇軍大敗,退到了白雲堡,次日下午,唐軍大舉攻城,在攻城中故技重施,再次利用火藥炸開了城門,白雲堡易手,僅僅一天一夜,唐軍便重新奪回了對星星峽的控制。

天色漸漸地亮了,西域的大地上彷彿被一種沉悶的空氣籠罩,灰濛濛的一片,城頭之上的硝煙似乎還未散去,空氣中還瀰漫着一絲淡淡的硫磺味。

張煥揹着手站在城牆之上,在他面前,是一望無垠的遼闊土地,南面那無邊無際的黃色是莫賀延沙漠,而北方隱隱可見的高大山脈便是折羅漫山,無數支脈從那裡延伸出來,形成了縱橫起伏的山巒地形,在山巒之間分佈着無數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一片片綠洲彷彿明珠一般散落其中。

望着這片廣闊無垠的天地,張煥的心胸彷彿也隨之豁然開朗,這一刻,他似乎理解了大唐博大的胸懷的真正含意,它擁有幅員遼闊的土地,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着千千萬萬不同信仰、不同膚色的人民,無數小國是它的附庸,有從拜占庭、大食來的商人,從波斯來的摩尼教徒,從扶桑來的學生,從高麗來的臣民。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漢民族從來都是一個心胸博大的民族,只有在強盛的漢唐之下,這個民族纔會綻放出她那無比瑰麗的風采。

如果她是一條河,那她就是長江;如果她是一座山,那就是崑崙;如果她是一座建築,那就是延綿萬里的長城;如果她是一朵花,那就是濃麗鮮豔的牡丹;如果她是一個人,那她就是讓萬國景仰的大唐天可汗。

不知不覺,張煥的目光癡了。

三日後。張煥親率十萬大軍,沿着當年侯君集的腳印,向伊吾挺進。

長安,大明宮,一個十歲的少年站在一張桌案上。他正望着牆上一幅巨大地地圖研究什麼,口中喃喃自語,時而眉頭緊皺。時而又笑逐顏開。旁邊,十幾名宦官和宮女正小心翼翼地伺候着他,唯恐他從桌案上掉下來。

這位少年自然就是年少的大唐天子李邈。他所注視的地方,正是張煥率大軍西征的安西,眼睛裡不由流露出了嚮往之色。

“若我爲主將,當先取伊吾,以爲後勤基地,再分兵兩路,一路取高昌、一路取金滿,羅護、赤亭、獨山、輪臺。所有的守捉都要派兵駐守。”

說到這,李邈眉頭一皺,“才十萬人,這怎麼夠,少說也要二十萬才行,可是二十萬大軍地糧草供給卻又是個大問題,難辦啊!”

這時。崔小芙悄悄走進了房間。她擺擺手,命宮女宦官們不要說話。自己則揹着手,注視着正爲安西戰局殫精竭慮的小皇帝。

“不行!不僅要收回北庭、安西,還要再向西進軍,重建碎葉軍鎮,再戰怛羅斯,爲我大唐雪洗當年兵敗之恥,朕要讓天下百姓每人捐一斗米,每人捐百文錢,以資軍費。”

說到這,他手的木杆指向更西面,但人瘦小,已經看不清高處地字跡,他立刻嚷道:“給朕再加一把胡凳,啊!母后”

一回頭,不知何時母后竟站在自己身後,滿臉慍色地看着他。

“母后怎麼來了?”他從桌案上跳下來,兩個宦官連忙一左一右扶住他。

“皇兒,你地功課做完了嗎?”

崔小芙慢慢走到地上一堆書冊前,拾起一本冊子翻了翻,又道:“夫子讓你每天寫五百個字,你今天的字寫在哪裡呢?”

李邈垂手站立,他低聲道:“今天的字孩兒還未寫,孩兒關心安西戰事,所以

“所以什麼,所以你就有藉口不寫?”

崔小芙重重哼了一聲,“爲天子者,當心懷天下蒼生,而不是爲求取一時虛名,行黷武窮兵之事,你小小年紀就只想着攻城殺掠,長大怎麼得了!”

李邈聽母后竟然說自己只想着攻城殺掠,他心中不服之極,不由高聲反駁道:“可是母后,關心天下蒼生實在太虛,可安西之戰卻是實實在在地發生着,這關係到我大唐的榮譽,關係到祖先的基業,怎麼是黷武窮兵之事呢?”

說罷,他的頭仰了起來,小胸脯一起一伏,顯示着他心中的不滿。

崔小芙的眼神陡然間凌厲起來,“關心天下蒼生是虛無嗎?你可知道河東、關中、中原已經三個月滴雨未下,眼看大旱之勢已成,多少百姓爲此焦慮,爲此乞求上天,而你呢?居然還要每個百姓捐一斗米、捐百文錢以充軍費,你實在太讓母后失望了。”

“我只是說說而已,哪裡能辦得到!”李邈見母后生了氣,他不敢再堅持安西之戰,但嘴裡卻還有點不服氣地嘟囔道:“天下大旱,自然有相國爲之操心,朕是一國之君,豈能只盯着一處不放?”

“你還敢頂嘴!”崔小芙頓時勃然大怒,她眼一瞥,見地上的茶盅裡還有半杯燕窩,燕窩裡胡亂插着一支筆,顯然是不能再吃了,她一回身,盯着十幾個伺候皇帝的宦官宮女厲聲喝道:“天下百姓連飯都吃不起,你們還如此縱容皇上浪費糧食,該當何罪?來人!”

一羣侍衛聞聲衝了進來,崔小芙指着這十幾個宮女宦官大聲令道:“拖下去,每人杖一百棍,再統統給哀家趕到太極宮打雜去。”

侍衛們伸手便要抓人,十幾名宦官宮女嚇得哭聲一團,旁邊地李邈忍無可忍,他一步上前,伸開臂膀攔住了侍衛,“朕在這裡,你誰敢動手?”

侍衛們紛紛停住了腳步,看了看崔小芙,誰也不敢上前,崔小芙眼中的怒氣忽然消失了,她冷冷地注視李邈,緩緩道:“好哇!皇上長大了,翅膀硬了,哀家的話也可以不聽了,好!好得很啊!”

李邈躬身行了一禮,“孩兒不敢頂撞母后,但這些下人確實是無辜,是母后錯怪他們了。”

說完,他快步走到燕窩前,從茶盅裡取出筆,一仰脖,咕嘟!咕嘟!便喝了個乾乾淨淨,隨即低下頭,再也一言不發。

半晌,崔小芙才重重哼了一聲,轉身便走了,李邈望着她的背影,輕輕地嘆了口氣,自言自語道:“內宮干政,國之不幸也!”

不料這句話卻被剛走到門口的呂太一聽見了,他的身子不由猛地一震。

“你是說,他竟然說哀家干政,是國之不幸嗎?”崔小芙的內宮,她一邊喝茶,一邊冷冷地問道。

呂太一點了點頭,一臉諂笑道:“千真萬確,奴才聽得清清楚楚,皇上確實是這樣說。”

“他好大地膽!”

砰!地一聲脆響,崔小芙已將手中地茶杯狠狠地摔到地上,砸得粉碎,“哀家要廢了他!”

“太后息怒。”大宦官馮恩道連忙跪了下來,重重地磕了兩個頭勸道:“太后請息怒,皇上不過是個孩子,他還有很多事不懂,請太后原諒他!”

“三歲見老,皇上已經十歲了。”旁邊呂太一陰陰地說道。

“你閉嘴!”

馮恩道怒極,他狠狠地瞪了一眼這個卑鄙的小人,又苦心勸崔小芙道:“太后,不看僧面看佛面,洛王爲太后鞍前馬後效忠,太后也要考慮他地感受啊!”

崔小芙慢慢坐了下來,馮恩道從另一個側面提醒了她,自從上次大朝後,這幾個月洛王李俅進宮探視皇上的次數越來越多了,而且說話也越來越露骨,有一次竟然提到了李邈的親孃,那自己又是誰?他難道忘了當初的約定了嗎?

崔小芙忽然意識到,李俅是有做太上皇的野心了,他想認回這個兒子。

想到這,她心中一陣煩亂,這幾個月她事事不順,崔慶功最終還是攔截了漕船,等於當着天下臣民的面,狠狠地抽了自己一記耳光,最後漕船被韋德慶奪走,送了一半進京,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讓崔小芙痛恨崔慶功的並不是他截了漕船,而是他膽大妄爲,竟然將李懷砍成殘廢,直接導致了李懷兄弟與自己反目成仇,跑去和李僑結盟,讓自己辛辛苦苦奪得的兵部又成了水中月影,要不是張煥也在夷陵遇刺,她簡直有點懷疑這件事就是他一手策劃。

也正因爲李懷的反目,使得她對李俅的依賴更重了,李俅掌握着最大的一股皇族勢力,如果沒有他的支持,自己的正宗地位恐怕就會大打折扣,可李俅也正是看出了這一點,便肆無忌憚地想認回自己的兒子,現在李邈對自己的態度越來越惡劣,恐怕就和他有關係。

就在這時,一名宮女快步走進房間,低聲對崔小芙稟報道:“太后,洛王又進宮覲見皇上了。”

崔小芙一呆,她不由長嘆一聲,難道自己真的只能忍下去麼?

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61章 楚尚書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72章 爭兵權(一)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44章 過新年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249章 真實意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44章 使者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6章 碎葉築城.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46章 大湖築城第35章 利與情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45章 年夜飯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81章 巧栽贓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34章 崔家主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45章 年夜飯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397章 明遠歸來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150章 談判(上)第13章 抓把柄(下)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38章 綁佳人(中)第3章 揮琵琶(中)第48章 重大決策.第40章 困蛟龍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20章 舞財權(下)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7章 戰略既定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91章 導火線第72章 爭兵權(一)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25章 賭意氣第39章 綁佳人(下)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41章 故人信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80章 穩軍心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22章 碎葉風雲(三)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4章 揮琵琶(下)第180章 磨刀(下)
第141章 棋高一籌第61章 楚尚書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357章 慶功之死(上)第161章 兩日風雲(三)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387章 最後的較量(下)第220章 千里奔襲第255章 引而不發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72章 爭兵權(一)第250章 我的條件第385章 最後的較量(上)第44章 過新年第406章 寶鈔之爭第365章 大唐變天(上)第32章 碎葉風雲(十三)第249章 真實意第88章 長孫家(下)第156章 崔小芙召見(上)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144章 使者第323章 安西戰略(十三)第296章 回首西望第27章 碎葉風雲(八)第415章 筆筒案(三)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6章 碎葉築城.第412章 制科考試第46章 大湖築城第35章 利與情第242章 萬里孤軍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45章 年夜飯第219章 明修棧道第262章 意外收穫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81章 巧栽贓第343章 中原亂起第34章 崔家主第253章 苦肉之計第358章 慶功之死(下)第45章 年夜飯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96章 崔小芙(下)第293章 巴陵遇刺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397章 明遠歸來第349章 局勢迷離(下)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201章 隴右收官第211章 終南異士第150章 談判(上)第13章 抓把柄(下)第217章 欲加之罪第239章 三方角力第38章 綁佳人(中)第3章 揮琵琶(中)第48章 重大決策.第40章 困蛟龍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254章 連環效應第20章 舞財權(下)第366章 大唐變天(中)第17章 戰略既定第182章 鏖戰會西堡(中)第146章 裴瑩出使(上)第113章 風雨將至第276章 朱泚之死第190章 勸君收刀第91章 導火線第72章 爭兵權(一)第213章 吐蕃使臣第54章 裴瑩的憂慮第25章 賭意氣第39章 綁佳人(下)第51章 巴格達之變.第41章 故人信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192章 崔圓妥協第80章 穩軍心第248章 緊鑼密鼓第383章 困獸猶鬥(中)第377章 江淮風雲(四)第171章 殺雞儆猴第132章 三渡黃河(下)第111章 馬球謀士第123章 玄武門之變(上)第130章 三渡黃河(上)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22章 碎葉風雲(三)第363章 絕代佳人第399章 水落石出第4章 揮琵琶(下)第180章 磨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