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 章 重返長安

bookmark

“開城門嘍!”伴隨着一聲長長的吆喝,沉重的鐘聲開始在明德門上空迴盪,巨大的城門吱吱嘎嘎!地拉開了,這一天是宣仁二年正月初四,離開長安已兩個多月的張煥再一次回到了長安。

天還沒有亮,只是在天邊露出了一絲青白色,長安還依然沉睡未醒,但寬闊的朱雀大街上已經有許多馬車來回奔馳,馬車掛着散發着橘紅色光芒的燈籠,在灰濛濛的晨霧中分外顯眼。

張煥在長安已經沒有駐地,按朝廷規定,凡進京述職的軍方官員,最多不得超過三百名親衛進城,其餘之人則要駐紮在城外指定的軍營中,他便命親兵副將陳平率五百名士兵駐紮在城外,而藺九寒率領另外三百人護衛着張煥進入長安。

三百名騎兵在朱雀大街上列隊緩緩而行,雖然人數不多,還是讓朱雀大街上的行人都停住了腳步,驚異地打量他們,這幾天,從各地進京的軍隊不少,淮南軍、襄陽軍、劍南軍、隴右軍,一支比一支威風,一支比一支鎧甲光亮,一支比一支精神飽滿,但這一支軍隊卻有些不同,他們盔甲陳舊,風塵僕僕,上面還隱隱看得見血跡和鏽跡。

可是這支軍隊的每一戰士都是那麼剛強有力、都是一樣的目光冷峻,他們集合在一起所瀰漫出的殺伐之氣,足以讓其他軍隊都黯然失色。

天麻麻亮時,這支軍隊進入了宣義坊,左相國的新宅就位於此,裴俊是在十月份時搬了家,新宅是天寶右相楊國忠的府第,佔地面積是裴府原來的兩倍,由於它位於長安九五之尊的風水線上,便一直空置,崔小芙任太后不久便將它賞賜給了裴俊。以示恩寵。

張煥一行抵達裴府之時,早有看門的家人衝到內府去稟報,不多時,裴家府門大開,裴俊親自帶着幾個兒子出來迎接。後面還跟着大羣裴家的女人,她們是來出來迎接裴瑩。

他老遠便忍不住呵呵大笑,從先兩天回來的裴佑那裡得知,張煥會回京述職,卻每想到來得這麼快,由此足見張煥的誠意,好啊!想不到他最終還是成了自己地人。

張煥見裴俊到了眼前,他立刻翻身下馬,上前半跪行了一個軍禮。“督涼州軍張煥參見相國!”

“去病免禮!”裴俊急忙上前將他扶了起來,笑眯眯地上下打量他,這可是自己的女婿了,也就是半個兒子啊!

“原以爲你們會過了上元節再來,沒想到現在就來了。那你們的新年就是在路上過的吧!”

裴俊說着,眼一瞥看見女兒從馬車裡下來。見她雖然比從前更加豔麗,但卻瘦了很多,又想着她不辭而別。心中既心疼又高興,可又有點生氣。

裴瑩早已看見了父親,她心中十分緊張,但看見他對張煥很是親熱,心裡便悄悄地鬆了一口氣。她很瞭解自己的父親。他素來心高氣傲,從來不會輕易出來迎接一個人。更不會帶着全家出來迎接,由此可以看出,父親已經接受了自己地愛郎。

裴瑩對付父親自有一套,她可不像張煥那般講禮,她跳上前拉着裴俊的胳膊使勁搖晃,撒嬌道:“不準爹爹罵瑩兒,要不我告訴外公和祖母去。”

裴俊在女兒頭上輕輕敲了一下,忍住笑道:“我不罵你,但我要打你!”

“爹爹,疼啊!”

“好了!好了!”裴俊好容易掙脫女兒的手,指了指張煥笑道:“在張煥面前喊疼,你不害羞嗎?”

裴瑩回頭向張煥俏皮地眨眨眼,又對父親道:“我要去看看新家,就把他就交給你了,可不准你欺負他喲!”說着,她又和幾個兄長一一打了招呼,便拉着自己的姐妹姨娘們進府去了。

裴俊無可奈何地看着自己的寶貝女兒進了府,這才搖搖頭對張煥道:“這丫頭從小被我寵壞了,給你添麻煩了。”

張煥微微一笑道:“世叔只看見她在家中嬌弱的一面,卻不知道她在外面十分堅強,竟然和騎兵們一起晝夜騎馬行軍,我手下的士兵都十分佩服她。”

裴俊捋須長笑,他立刻回頭吩咐長子和管家道:“把客房都騰出來,讓士兵們住進去,好好招待,不準怠慢了。”

裴俊的長子和管家急忙去招呼士兵,裴俊卻拍了拍張煥的肩膀道:“來吧!隨我到書房來,給我講一講武威郡地情況。”

裴俊的新書房和以前沒什麼變化,一切都按照舊書房的擺設,和崔圓不同,裴俊只有一個書房,也並非不準人進入,但有資格進入的人最多也不超過十人,張煥也有幸得到了這個資格,裴俊的書房不大,佈置得十分精雅,整個色調以淡綠色爲主,牆上掛了幾幅顏真卿和張旭地手書,還有一幅他自己所畫的松下對飲圖,所有地物品都收拾得整整齊齊,房間裡一塵不染。

“賢侄請坐!”裴俊笑呵呵請張煥坐下,幾名侍女給他們二人上了茶點,張煥卻忽然發現在裴俊的身後跟着一人,正是裴俊的第五子裴明遠,也就是說,當自己給裴俊講述河西情況時,他將在場旁聽,這是不是裴俊地某種暗示呢?張煥的心中閃過無數的念頭,難道裴明遠將赴河西任職不成?這極有可能,裴明遠對西域的情況十分熟悉,將他插進河西,正是一種實質性的得利。

想到這,張煥不露聲色地試探道:“明遠兄也是新年回來探親嗎?”

“非也!”裴明遠笑着拱拱手道:“明遠求職不得,至今仍賦閒在家,去病兄能否提攜我一把?”

“明遠兄說笑了,左相之子可是香餑餑,怎麼可能求職不得?我看定是明遠兄志向遠大,一般地卑職看不上眼吧!”

張煥笑了笑便不再提此事,他又對裴俊道:“不知相國想知道河西哪方面地情況?”

裴俊從案桌上取過一本摺子,翻了翻笑道:“這是賢侄的述職報告,上面河西地情況已經講得十分詳盡,我也沒有必要再重複詢問,我只是想知道賢侄將來準備怎麼對付吐蕃,準備從哪裡着手?”

說完他將述職報告一合,端起茶杯徐徐喝了一口,等待張煥的答覆。

張煥欠了欠身笑道:“我既得河西,就已是騎虎之勢,自然要向西發展,否則何以向天下人交代,但關鍵是時機,就算現在吐蕃贏弱,可對於我還是無比強大,河西有兵不過萬餘人,糧食缺乏、軍心不穩,鎧甲兵器樣樣不足,若沒有一兩年的休養生息,非但不能拿下河西全境,恐怕連唯一的武威郡也會丟掉,以當年辛雲京老辣能幹,尚只能苦苦支撐武威不失,張煥一個初出茅廬之人,又怎敢不知天高地厚。”

裴俊撫須輕輕地點了點頭,“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若真捋了虎威,照樣是送死的命,你能穩重行事,我着實很欣慰,我並非是想催你向西進兵,相反,我就是怕你操之過急,反而傷了元氣,你說一兩年,我還覺得太短,我看最少也需要五年的休養生息。”

說到此,他站起來拉開牆上一幅簾幕,簾幕後面正是隴右以西的地圖,佔據了整整一面牆壁,裴俊取過一根木杆,指着黃河九曲地區道:“吐蕃之所以能屢屢進犯隴右,正是有九曲地區作爲後勤補給,尤其是西平郡(今西寧)河湟一帶土地豐腴,盛產糧食,吐蕃擄去唐人子女大多在此耕作,以提供吐蕃軍糧,天寶六年,哥舒翰正是在此奪取石堡城,使我大唐終於取得戰略主動,爲後來的播仙鎮之戰和小勃律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我希望你先取河湟,不僅能奪得對吐蕃的戰略主動權,而且人口和糧食也能做到自給,到那時,你真的就能與隴右的韋家平起平坐了。”

張煥默默地注視着河湟地區,裴俊說得很對,河西走廊雖然牧草豐美,但耕地卻極少,而且人口構成也大多是羌人和党項人,而自己將來所依仗的也只能是漢人,若不能吸引大量的中原移民,人口不夠、兵源不足的問題遲早拖自己的後腿,只要能奪下河湟,別的不說,近百萬唐人奴隸就是一筆極豐厚的資源。

想到這裡,張煥微微一笑道:“一兩年太短、五年太長,我們就以三年爲限,我休養生息三年,這期間希望裴相能鼎力相助。”

裴俊呵呵大笑,“賢侄是爲國效力,朝廷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放心!一定會幫助於你。”

他將簾幕拉上,又指了指裴明遠對張煥笑道:“現在尚是新年,你來京一趟不容易,先去看看舅父,再讓明遠帶你到京中四處去看看,多認識一些我大唐的俊傑之士。”

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40章 困蛟龍第83章 探家主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0章 舞財權(下)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11章 萬里來使第30章 唐兵營第5章 張家主第50章 鳳翔行第7章 初建戰功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148章 聞弦第53章 戰朝堂(二)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4章 揮琵琶(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43章 左相國第32章 慈恩寺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20章 舞財權(下)第38章 綁佳人(中)第22章 離別日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0章 唐兵營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77章 狹路逢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167章 抉擇(上)第36章 風不止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85章 遇故人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94章 綾綺殿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172章 私塾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49章 挑內亂第18章 軟刀鋒第187章 蜀郡突變第42章 圍爐話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26章 仗刀行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43章 意外發現.第78章 慶功欲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150章 談判(上)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89章 鬼推磨第12章 抓把柄(上)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77章 狹路逢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74章 爭兵權(三)第92章 馬球隊第42章 圍爐話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
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184章 上國小使第40章 困蛟龍第83章 探家主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350章 形勢逆轉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107章 真正的較量(上)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20章 舞財權(下)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11章 萬里來使第30章 唐兵營第5章 張家主第50章 鳳翔行第7章 初建戰功第14章 佔領阿圖木鎮第152章 鳳翔訴情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148章 聞弦第53章 戰朝堂(二)第37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00章 葛邏祿人(二)第225章 絕地反擊(上)第4章 揮琵琶(下)第346章 渤海求助(上)第43章 左相國第32章 慈恩寺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403章 裴瑩省親第334章 國事煩憂(下)第20章 舞財權(下)第38章 綁佳人(中)第22章 離別日第263章 聯姻雙刃劍第135章 謀取河西(下)第30章 唐兵營第210章 格局之變(七)第329章 安西戰略(十九)第289章 漕運之爭(上)第313章 安西戰略(三)第18章 葛邏祿人的瘋狂第77章 狹路逢第400章 朝廷內外(上)第167章 抉擇(上)第36章 風不止第200章 席捲隴右第85章 遇故人第240章 奇襲成都(上)第38章 回紇驚變(上)第57章 皇后的抉擇第218章 河湟明月第42章 拉希德的煩惱第36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94章 綾綺殿第307章 扼守張三城(中)第137章 帳篷春色(上)第310章 葛邏祿人(三)第172章 私塾第118章 崔張結盟第344章 淮西有事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49章 挑內亂第18章 軟刀鋒第187章 蜀郡突變第42章 圍爐話第364章 張煥回京第158章 打破僵局第345章 各施手段第390章 刺案疑雲第174章 河西的軍戶第134章 謀取河西(中)第26章 仗刀行第372章 步步連環(中)第163章 含元拍天浪(上)第103章 爭奪家主(五)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43章 意外發現.第78章 慶功欲第35章 碎葉風雲(十六)第150章 談判(上)第149章 崔寧的心事第391章 臨朝首日第243章 故人來迎第89章 鬼推磨第12章 抓把柄(上)第232章 厲兵秣馬(五)第169章 視察會西堡(上)第77章 狹路逢第221章 吐蕃名將第193章 各讓一步第322章 安西戰略(十二)第317章 安西戰略(七)第74章 爭兵權(三)第92章 馬球隊第42章 圍爐話第128章 梟雄本色(上)第264章 張黨雛形第233章 厲兵秣馬(六)